文|郭 倩
从零起步到2020 年数字经济规模达39.2 万亿元;从信息基础设施极端落后,到建成全球最大固定网络和移动网络,5G 发展取得领先优势;从以传统行业为主,到互联网应用加速普及,在线教育、网络医疗、云办公新模式新业态层出不穷……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我国经济不仅在规模上持续快速增长,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同时,新技术、新应用正在对传统产业,进行全方位的改造,数字对经济发展的放大、叠加、倍增作用凸显,源源不断地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据了解,在贵州,贵阳顺络迅达电子有限公司,是一家手机电子产品供应商,去年以来,在航天科工航天云网的帮助下,公司近600 台生产机器,实现自动化生产和产品数据收集。“原来一个工人只能控制4 台机器,人工记录核对检查。智能化改造后,一个工人能控制20台机器,不再需要人工核对库存、订单以及材料等,企业扩能70%、降本40%、增效60%。”顺络迅达电子有限公司相关工作人员表示。
在福建,福安坦洋村3800 亩的“智慧茶园”上,通过中国联通的5G 技术改造,茶厂工作人员随时随地就能在手机上查看茶园现场的实时画面;浇水施肥不再需要人力进行,智能灌溉系统可以根据茶山环境实现智能、自动化灌溉和远程控制;高可靠低时延的5G 网络,让专家在远方通过电脑或手机,就可以诊断病虫害,精准地指导生产,原本需要工作人员上山花几天时间解决的问题,现在不到半天就能解决了。
这只是数字经济发展的一个个缩影。建党百年以来,我国不仅从一穷二白起步,建立起门类健全的产业体系,同时在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赋能下,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智慧工厂、数字乡村、电子政务、智慧社会……数字变革正在神州大地上激荡。新时代孕育新产业,新产业澎湃新动能。中国信通院的数据显示,2020 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到39.2万亿元,占GDP比重为38.6%;数字经济增速达到GDP增速3倍以上,成为稳定经济增长的关键动力。
具体来看,信息基础设施实现跨越式发展,为数字经济发展筑牢坚实根基。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通信业基础设施极端落后,全国长途电缆1635 皮长公里,电话用户总数21.8 万户,电话普及率仅0.05部/每百人。改革开放后,通信行业现代化步伐进一步加快。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宽带中国”战略、“网络提速降费”等政策牵引下,我国已建成全球最大固定网络和移动网络。其中5G 发展取得领先优势,已累计建成5G 基站超81.9万个,占全球比例约为70%。
互联网应用加速普及,也带动在线教育、网络医疗、云办公等数字经济新业态新模式蓬勃涌现。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统计,2020 年我国在线教育、在线医疗用户规模分别为3.42 亿、2.15 亿,渗透率分别达到34.6%、21.7%。工业互联网广泛应用于石油、石化、钢铁、家电、服装、机械、能源等行业。工信部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我国具有一定行业和区域影响力的重点工业互联网平台超过100 个,连接设备数超过7000 万台(套),工业APP 超过59 万个。同时C2M 新模式表现突出,通过对生产端与消费端的双重赋能,激发消费潜力,提升生产效率。
2021 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中国共产党建党100 周年。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数字经济将释放更大的潜力。“十四五”规划纲要将“加快数字化发展建设数字中国”单独成篇,沿着“十四五”规划纲要擘画的发展蓝图,数字经济将进一步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和增长方式转变,增强我国经济发展的韧性,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劲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