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事件规范管理方法在护理质量安全管理中的作用分析

2021-01-03 05:59:58沈彩红
健康体检与管理 2021年10期
关键词:规范管理不良事件护理质量

沈彩红

【摘要】目的:分析在护理质量安全管理中应用不良事件规范管理方法所产生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1月~12月期间在岗的50名护理人员和500名患者,设为对照组,此期间未实施不良事件规范管理方法,对不良事件进行常规上报;选择2020年1月~12月期间在岗的50名护理人员和500名患者,设为研究组,此期间实施不良事件规范管理方法,对不良事件上报加强管理。组间对比如下指标:(1)护理质量评分、安全管理质量评分;(2)不良事件发生率、不良事件上报率;(3)患者满意度。结果:(1)研究组的护理质量评分、安全管理质量评分分别为(97.94±2.52)分和(95.44±3.52)分,均高于对照组的(92.06±1.06)分和(84.72±1.32)分,统计学对比有差异(t=15.208,P=0.000<0.05;t=20.163,P=0.000<0.05)。(2)研究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5/500),低于对照组的4%(20/500),统计学对比有差异(2=9.231,P=0.002<0.05)。研究组的不良事件上报率为100%(5/5),高于对照组的40%(8/20),统计学对比有差异(2=5.769,P=0.016<0.05)。(3)研究组的患者满意度为96.40%(482/500),高于对照组的82.20%(411/500),统计学对比有差异(2=52.757,P=0.000<0.05)。结论:不良事件规范管理方法应用于在护理质量安全管理,不仅可以提高护理质量和安全管理质量,还能有效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使患者对临床护理工作更加满意。

【关键词】不良事件;规范管理;护理质量;安全管理;作用

不良事件主要包括护理、器械、药品、输血、医疗、行政后勤、安保、院感、门诊、信息安全、职业安全、其他12个类型,其中护理护理事件包括的范围主要有烧烫伤事件、管路事件、跌倒坠床事件、患者约束事件、误吸误咽事件、营养与饮食事件、医护安全事件、导管事件、标本错误、患者行为、病人运送、压疮事件、输液不良反应、给药阶段错误、用药错误、用血错误、病人财产事件、管饲事件、针刺伤事件、药品丢失、紫外线受伤事件、难免性压疮、识别患者错误、拦截事件、药物外渗、压力性损伤、失禁相关性皮炎、CVC管道滑脱、PICC管道滑脱、导尿管管道滑脱、气管导管管道滑脱、胃肠管管道滑脱等。护理不良事件的存在会使患者痛苦增加、治疗成本提高,同时还会给医院工作效率、整体声誉造成不良影响,相关科室需要做好护理质量安全管理,以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减轻护理不良事件带来的影响。本文选择2019年1月~12月期间和2020年1月~12月期间在岗的护理人员各50名、收治的患者各500例,试观察不良事件规范管理方法应用与否带来的不同影响。

1 方法及资料

1.1 研究对象

选择2019年1月~12月期间在岗的50名护理人员和500名患者,设为对照组;选择2020年1月~12月期间在岗的50名护理人员和500名患者,设为研究组。研究组患者:男321例,女179例;年龄23岁~79岁,平均(51.11±11.13)岁。对照组患者:男312例,女188例;年龄24岁~78岁,平均(51.15±11.11)岁。将平均年龄、男女例数纳入组间对比,P>0.05,统计学对比无明显差异,两组之间可采取统计学对比。两组护理人员为同一批,其中,男性0例,女性50例;年龄22岁~48岁,平均(35.84±4.83)岁;职称:护士长1名,主管护师4名,护师13名,护士32名;工作年资:3年以下者30名,3~10年者15名,10年以上者5名。

1.2 方法

对照组未实施不良事件规范管理方法,仅实施常规护理管理,通过健康宣教、心理护理、用药指导等举措保障患者用药的合理和安全有效,此外,对不良事件进行常规上报。

研究组实施不良事件规范管理方法,对不良事件上报加强管理:(1)由管理部门(如质量安全管理办公室、医务处、护理部、药学部、医学工程部、医院感染管理处、输血科、门诊部等)进行质量管理,组织协调相关部门开展工作。统一收集并核查全院报送的医院不良事件,按时间类型分配到各职能部门处理,并负责向上级报送医院不良事件。(2)质量安全管理办公室汇总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分析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和原因,提出整改措施,由相关科室执行并观察措施落实效果。(3)强化不良事件上报手段,不再使用纸质报告形式,而是利用院内网上报系统进行不良事件上报,以便管理部门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原因并制定解决对策。(4)建立健全上报流程,根据不良事件等级决定上报形式。不良事件等级可以分为:I级事件:发生错误,导致患者死亡(包括损害程度I级);II级事件——发生错误,且给患者造成E级(给患者造成暂时性伤害并需要治疗或干预)、F级(给患者造成暂时性伤害并需要住院或延长和住院时间)、G级(给患者造成永久性伤害)、H级(患者需要治疗挽救生命)程度的伤害;III级事件:发生错误但未造成患者伤害,包括损害程度B、C、D级,其中B级是指不良事件发生但未累及患者,C级是指不良事件累及患者但没有造成伤害,D级是指不良事件累及到患者需要进行监测以确保患者不受伤害,或需要通过干预阻止伤害发生;IV级事件:错误未发生(包括损害程度A级):A级是指客观环境或条件可能引发不良事件(不良事件隐患)。对于I级和II级事件,应强制性报告,医院安全不良事件發生或发现的个人与科室必须按照程序报告,不得漏报或瞒报;III级和IV级事件自愿报告,应遵循保密性、非处罚性、公开性原则。

1.3 观察指标

组间对比如下指标:

1.3.1 护理质量评分、安全管理质量评分

护理质量的评估项目主要包括基础护理、专科护理、文书撰写、服务态度等,满分均为100分,评分越高则护理质量越好。安全管理质量评分则是对《护理质量控制标准》中《护理安全管理质量评价标准》的13个条目进行评估,总分100分,评分越高安全管理质量越高。

1.3.2 不良事件发生率、不良事件上报率

1.3.3 患者满意度

以自拟满意度问卷进行调查,在患者出院前发放,待其填写完毕后全部回收,统计选择十分满意、比较满意、不甚满意的患者例数,按照“总满意率(%)=(十分满意例数+比较满意例數)÷患者总例数*100%”的公式进行计算[10]。

1.4 数据分析方法

研究中涉及的数据均选择软件SPSS-23.0进行处理,计量资料表现形式选择(-±s),检验值选择t值;计数资料表现形式选择(n,%),检验值选择2值。若检验结果显示P<0.05,则组间对比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护理质量评分、安全管理质量评分

见表1:研究组的护理质量评分、安全管理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统计学对比有差异(P<0.05)。

2.2 不良事件发生率、不良事件上报率

见表2:研究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低于对照组的4%;不良事件上报率为100%,高于对照组的40%,统计学对比有差异(P<0.05)。

2.3 患者满意度

见表3:研究组的患者满意度为96.40%,高于对照组的82.20%,统计学对比有差异(P<0.05)。

3 讨论

护理不良事件可为患者带来严重影响,其包括可以预防和不可以预防的不良事件,可以预防的不良事件通常是因为护理差错、护理事故以及护理缺陷等原因引发的,临床可以通过加强护理安全质量管理来减少甚至表面可以预防的不良事件的发生。实际上,对护理不良事件加强管理,可以实现对医院内部质量的有效控制,保障患者安全及医疗质量安全,在积极的安全管理中,不良事件上报机制的加强使得护理不良事件得到了精细化的管理,因此可以更有效地保障护理安全,同时等级医院评审也得到了保证。本文中研究组便采取了不良事件规范管理方法,其先是由质量安全管理办公室对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原因进行了汇总分析,提出了整改措施并由相关科室执行,又采取了先进的网络信息系统实现了高效率的不良事件上报,此外其还针对不良事件的危害进行了分级并针对不同分级采取了相应的上报管理,这些措施可以将风险尽可能控制住,从而减轻给患者带来的伤害;同时,也在最大程度上提高了护理安全管理质量。见结果,研究组的护理质量评分、安全管理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1%vs4%),不良事件上报率高于对照组(100%vs40%),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96.40%vs82.20%),正可以体现应用不良事件规范管理方法对护理安全管理质量的显著提升作用。对比夏美蓉]研究中显著提高的护理质量评分、管理质量评分、不良事件上报率、患者满意度(P<0.05),均较为相近,可见本研究结果真实可靠。

结语:

在护理质量安全管理中应用不良事件规范管理方法可以显著提高医院的不良事件上报率,改善医院的护理质量和安全管理质量,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患者满意程度,其值得积极推广。

参考文献

[1]徐秀军,张少见,袁华.PDCA循环质控管理措施在医院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J].海南医学,2021,32(16):2174-2176.

[2]武淑敏.PDCA管理模式联合关怀技术对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影响[J].中国社区医师,2021,37(08):149-150.

[3]阮宁,陈艳梅.实施非惩罚性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制度在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中的效果[J].内蒙古医学杂志,2021,53(02):223-224.

[4]林丽琴,陈春莺,林丹丹,等.完善制度及流程联合预警在护理不良事件上报管理中的应用效果[J].福建医药杂志,2020,42(05):166-168.

[5]梁亚静,周红娣,柳春波,等.护理敏感质量指标在医院护理不良事件持续改进管理中的应用[J].中医药管理杂志,2020,28(19):163-166.

[6]张敏,宁娟丽,赵妮,等.“6S”管理模式对护理质量不良事件的影响研究[J].山西医药杂志,2020,49(18):2520-2523.

[7]张风红.“8S”管理模式在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卫生职业教育,2020,38(15):134-136.

[8]李淑兰,付聪.多科室联动管理在护理不良事件管理中的应用探讨[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20,37(04):436-437.

[9]于菲.优质护理管理模式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20,17(20):80-82.

[10]阮宁.护理组长目标管理考核模式对综合医院临床护理质量、护理不良事件及护士综合能力的影响[J].全科护理,2020,18(12):1526-1528.

[11]邱淑琴,梁银珠,张珊,等.加强护理不良事件规范管理在护理质量安全管理中的作用[J].卫生职业教育,2020,38(06):146-147.

[12]陈涛,王小平.强化护理不良事件管理,促进护理安全[J].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2019,4(44):168.

猜你喜欢
规范管理不良事件护理质量
早期颅骨修补治疗脑外伤的临床应用优势
浅析高校食堂的管理与发展
商情(2016年40期)2016-11-28 11:05:20
医院医用高值耗材规范管理探讨
李荣莉: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对普外科护理质量的影响
今日健康(2016年12期)2016-11-17 14:29:34
风险管理模式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今日健康(2016年12期)2016-11-17 14:18:07
护理风险管理在小儿头皮静脉输液中的应用
今日健康(2016年12期)2016-11-17 14:02:09
我院125例住院患者使用丹参酮IIA磺酸钠注射液的安全性分析
上海医药(2016年19期)2016-11-09 23:04:14
增殖放流区域布局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分析
前列腺增生患者护理中优质护理服务的应用意义探析
25例急性胰腺炎患者的循证护理效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