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的策略思考

2021-01-03 11:40:24黎均娣
启迪·中 2021年10期
关键词:想象力作文教学培养

黎均娣

摘要:作文是小学生语文学习中相对薄弱的环节,许多小学生在写作中无话可说,无物可写,不仅影响到自身写作自信心,也给教师带来了较大的困扰。小学生作文以记叙文为主,培养小学生的想象能力是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基础。本文将对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国培养学生想象能力的策略加以思考和探讨,希望能够为相关教学工作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想象力;培养;策略

一、丰富事物表象认知,为培养想象能力奠定基础

学生的想象并非无源之水,无根之木,而是一种由此及彼的思维方式的体现,学生的生活经验越丰富,事物表象认知积累越多,越容易在事物之间构件多维联系,引发学生的想象。因此,教师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需要注重丰富小学生对事物的表象认知,为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奠定基础。

(一)培养学生观察的敏锐性

要提升小学生想象能力,教师需要教会学生如何观察,抓住事物的特点。所谓事物的特点,指的是影响事物辨识度的相关因素,许多学生在文章写作中,往往由于抓不住观察的特点,导致对事物的描写泛泛。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培养学生观察的敏锐性。教师可以语文日常教学中,通过对课文的分析,让学生体会教材中文章作者观察的角度。例如:在《白鹭》课文中,作者在观察白鹭时,注重了“白鹭”的色彩,在文章中用到了许多描写色彩的词汇,比如:“雪白”的蓑毛、“铁色”的长喙、“青色”的脚等,从而让学生读了这些词汇后,可以很快分辨出作者写的是什么;在课文《珍珠鸟》中,作者抓住“珍珠鸟”的“可爱”,对珍珠鸟进行描写时,突出了“小”字,比如:“鲜红的小嘴”、“小脑袋”等。教师可以对教材中的课文进行分析,让学生体悟到观察的要点,从而丰富学生对事物标下认知积累,在头脑中收集更多具有特点的、贴近学生生活中的事物本体形象。

(二)注重日常生活实践

要丰富学生认知积累,教师需要鼓励学生深入生活,在实践过程中丰富自己的体验,采用写日记的方式将自己的生活体验记录下来。这样才能让事物的表象和自身体验建立其关联,在遇到类似场景时,能够由此及他地拓宽思考范围,扩大学生的形象空间。教师可以通过课文分析,帮助学生领悟到其中的道理。比如:在《桂花雨》课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体悟,“母亲”每次到中秋节前后,就要采摘桂花,做成桂花糕,收集桂花的过程给作者的童年带来了很多欢乐。真因为作者有了这种生活体验,才在长大后,看到桂花树,就想起童年,想到“母亲”。可见这种想象是以生活体验作为基础的。教师注重培养学生体验生活的习惯,将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想象能力。

二、创设写作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一)依托课文,培养学生想象力

教师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需要将教材作为教学的第一手资源。教材中所收集的文章具有较强的典型性和代表性,是值得学生深刻学习和体悟的佳作。教师可以将课文作为依托,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例如:教师在进行写作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回顾已经学过的课文《珍珠鸟》,作者在初次见到珍珠鸟时,它还对作者“心存戒备”,躲在垂蔓中,向躲进丛林,渐渐地,它对作者产生了信赖,开始“伸出”小脑袋,在之后,它会将头探出来,甚至从笼子里钻出来。通过“珍珠鸟”对人的情感变化,反映出“珍珠鸟”对作者的信赖逐渐加深,进而在文章结尾处作者写出了自己的感受: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世界。

教師可以引导学生回顾课文,结合文章的主题进行续写或对文章进行仿写,通过俩想自己生活中接触到的人或事,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写出一篇属于自己的文章作品,比如:我的心爱之物等,让学生依托课文进行练笔,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二)借助古诗词,培养学生想象能力

教师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需要不拘一格,充分利用教材中可利用资源对小学生想象力加以培养。古诗词是一种独特的文学体裁,具有言简意赅,意味无穷的特点,教师可以利用古诗词作为依托,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例如:教师在写作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大声诵读古诗词《枫桥夜泊》,利用网络上下载的古筝乐曲《春江花月夜》作为诵读的背景音乐,让悠扬的、带有古典韵味的音乐唤醒学生诵读时的情感,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从古诗词诵读中感觉到自己已经置身于古诗词的意境中,从而唤醒学生的生活体验。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古诗词进行改编,从而让学生的想象力发挥出来,让学生在写作中想象能力得到锻炼,促进小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

三、融入情感教育理念,激发学生内心热情

小学生的内在情感是唤醒学生想象活动的钥匙,有了浓郁的情感,学生在能沿着这条脉络进行思维的拓展和延伸,不断在头脑中幻化出新的场景。因此,教师需要在写作教学中需要通过多种手段激发学生的内心情感。例如:教师在进行“我想对您说”为主题的写作教学中,教师可以从网络上下载关于“父母之爱”的相关影视作品,激发学生的内心情感。比如:经典影片《世上只有妈妈好》、《搭错车》等,通过剪辑制作成点视频在写作教学中进行播放,让学生受到影片内容和情节的感染,联想自己日常与父母生活的点点滴滴,从而拓宽学生的想象力空间,让学生发挥出自己的想象力,写出感人至深的文章。

结束语:

小学生的想象能力是学生写作能力发展的基础。教师不仅要对小学生想象能力的培养给予充分重视,还要丰富想象能力培养方法,提升学生观察力,增加学生情感积淀,为学生提供更多想象能力锻炼的机会,从而促进小学生写作水平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杨幸敦. 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想象能力的策略[C]// 教育理论研究(第六辑). 2019.

猜你喜欢
想象力作文教学培养
看见你的想象力
打开新的想象力
传媒评论(2019年5期)2019-08-30 03:50:04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科技视界(2016年21期)2016-10-17 19:06:43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科技视界(2016年21期)2016-10-17 16:40:21
网络视域下初中作文教学初探
先写后教:语文作文教学途径探微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20:05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16:35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09:46:28
作文教学的有效策略探讨
探索多媒体在情趣作文教学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