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班主任如何与学生做到“心相印、情相容”

2021-01-03 04:56:30周雪
启迪·中 2021年10期
关键词:德育工作班级班主任

周雪

摘 要:新的时期,新的形势,当前初中班主任的班级管理工作环节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大部分老师都不愿意担任班主任工作,对班主任工作“敬而远之”。最终导致学校的德育工作就不可能落到实处,学校的整体工作势必会受到影响。这就要求作为德育工作的“第一责任人”——班主任在教育管理学生时必须架起沟通的桥梁,努力做到与学生“心相印、情相容”,共同构建和谐融洽的新型的师生关系。

关键词:新时期;初中班级管理;叛逆;尊重;痛苦;沟通;和谐融洽;新型

在新的时期,新的形势下,面对初中班主任的班级管理工作,是学校实施德育工作的重要环节,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当前初中班主任的班级管理工作环节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经常听见一些初中班主任抱怨:现在的初中生太难教了,太叛逆了,经常和老师顶撞,太不尊重老师了,班主任工作太难做了……”大部分老师都不愿意担任班主任工作。这种现象充分折射出初中班主任对学生管理教育的辛苦和痛苦。最终导致学校的德育工作就不可能落到实处,学校的整体工作势必会受到影响。在这里,我主要结合我连续担任十二年初中班主任的一些经验:2次荣获桂林市级先进班集体;1次荣获桂林市级少先队优秀中队;连续12年荣获校级优秀班主任荣誉称号;同时听取了一些优秀教师的经验之谈,来和大家共同探讨一下,在新时期如何与我们的学生架起沟通的桥梁?如何与我们的学生共建“心相印、情相容”的和谐融洽的新型师生关系?

一、班主任要“以人为本”,尊重、理解、宽容学生的行为

班主任一定要在理念上确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具体工作中就是“以生为本”。教育家说过:“我们教育的对象是人,是学生,是有思想,有语言,有感情的学生。”一定要明确一点:所有的中心工作与任务,教学、科研,各项活动的开展,都必须是服从于育人这一中心工作的。离开了育人,为了教学而教学,为了研究而研究,为了拿奖而开展活动,都是无意义的。没有尊重就没有真正的教育,“以人为本”更妄逞论。

1、班主任要打心眼里尊重学生的人格

尊重学生的人格,就是充分尊重学生的意见和要求;尊重学生的人格,就是要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班主任要把学生放在平等的位置,进行情感教育,知识教学。尊重学生,班主任就应该对班级实行民主管理,把评选“班干部”,评选“三好”、评选“优干”、评选“六星”等的权力下放给学生,让学生民主讨论决定。我们班每学期在期考后都要举行一次班干选举,形式:可以推荐自己当班干,也可以推荐他人当班干,最后同学们纷纷以投票的形式PK。每一次的选举我都注意到,其实同学们还是很有眼光的,选出的班干大多数也是老师们比较满意的班干。同学们也很开心,老师也很开心,何乐而不为呢?现在的学生由于大多数是独生子女,自尊心特强,加以正处于人格形成的阶段,所以把人格看的尤为重要。而事实上尊重学生的人格确实是任何一位班主任开展德育工作的前提。作为一个班主任、一个老师,即使学生犯了错误,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时,也应尊重学生的人格,谆谆教导,循循善诱,才能取得教育的效应。教师不能高高在上,不作深入的了解,而主观地责备有错误或失误的学生,一味的训斥,只能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更不能用挖苦、讽刺的话语伤学生的心。教师尊重学生,学生也会尊重老师,听从老师的教导,会使师生关系更为融洽。

2、班主任要换位思考站在学生的角度去理解学生

“理解万岁!”人与人之间的相互理解,往往是形成认知共识和情感共鸣的基础。而教师对学生的理解,就更具有不同寻常的意义。班级德育工作的开展,学生德育素质的提高,必须遵守“一切从实际出发”这基本原则。而中学生正处于心理和思想极不成熟的青春期,容易出现情绪的躁动、偏激,行为上粗暴、叛逆等不良现象,这些都是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必须经历的现象,是中学生的“实际”情况。作为班主任就要理解学生的思想、心理特征和生活实际情况,要因势利导,正确对待,不必视为洪水猛兽,也不必哀叹世风不古,不能全盘否定和抹杀学生的成绩、优点。例如:我所带的B2014届6班,被评为2017年度桂林市先进班集体,班级中有一个学生熊xx同学,由于家庭的变故和学习上的压力,瞬间变得忧郁孤僻。在一次英语中考模拟考时作弊,被英语老师制止并批评教育他,他顿时情绪失控而变得非常激动,一反常态大声的顶撞老师,甚至当着老师的面把试卷撕碎了……我知道以后并没有立即批评他,而是等到放学后给他一张英语试卷,叮嘱他回家重新做一遍,并特别交代:“老师相信你能够诚信考试”……他表情楞楞的看着我,一聲不吭……这时候,我才慢慢地询问他的情况,教育他要克服困难,努力学习,学会化压力为动力,要诚信考试,要勇于承认错误并且改正错误,更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慢慢对他进行疏导,第二天他主动找英语老师承认错误并且诚恳道歉,之后的各科中考模拟考试他都没有作弊过,而且之后他整个人性格都变得很开朗了,并且还积极的参与班集体活动。

3、班主任要有一颗宽容学生的心

现代的中学生的生活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学校本身,在信息社会的今天,他们的生活也不仅仅局限于学习,已经变得更加的丰富多彩,同时也遭遇了很多成长中困惑的问题。对于成人,这些问题也许是幼稚可笑的,也许是不屑一顾的,但对于那些成长中的孩子,确是他们无法面对和解决的。作为班主任,要理解这些青春期学生的正常表现,必须从各个方面去关心他们,理解他们,帮助他们解决成长过程中碰到的各种困难。这就要求我们去热爱每一个学生,去包容他们在成长过程中做的每一件事。无论是好的,还是坏的。当然,这种爱不是溺爱,更不能一味的纵容他们,而是要委婉的、正确的引导他们。这种宽容,不仅要体现在所谓的“好学生”身上,也要体现在所谓“坏学生”身上。其实,每一个学生在班主任的眼里应当是没有好坏之分的,每一个学生都是有出色之处的。当然,一个班的学生存在差异是不可避免的。无论是在整体上,还是在个别方面,中学生的发展必然因人而异。作为班主任,我们要以博大的胸怀去包容班级的每一个学生。让他们在老师的正确的引导下慢慢改正缺点,健全人格,形成良好的心理。

二、班主任要架设“心灵之桥”,沟通、交流、倾听学生的心声

为人师者,特别是班主任,首先要做到为人师表,爱护和关心学生,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和高尚品德去感化学生,逐步在学生的心目中树立起自己的威信。另外班主任一定要采用多种形式、渠道架设心灵之桥,与学生多进行心灵的沟通、交流。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子女和朋友,经常与他们谈心说事,赢得学生的信赖和尊重。这样,当某个学生在学习或生活中遇到难题或不顺心的事时,就会想找信赖的人——那就是班主任,一吐为快,指点迷津。每个学生都有其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圈子,有喜、怒、哀、乐,因此,班主任就需要从学习和生活的每件实实在在的小事上去理解、去关心,这样学生才易于接受、乐于接受。

1、班主任要真正视学生为子女,增强师生互信。

苏霍姆林斯基要求他学校的每一位老师要有一颗真诚、透明的爱心把学生当作自己的孩子来关心。青春期的中学生,由于生理和心理的变化,他们有许多迷惘和困惑,但是却不愿意与他人直接表达,喜欢上网聊天,发信息邮件,或者写日记来表露。所以作为班主任,我认为应该把自己的电话号码、电子邮箱等信息告知学生,让学生有事时能找到你。我经常让学生给我打电话,发信息,或者进行聊天,把他们对教师、同学、家人;对班级管理,各科教学;对人生态度 ,社会现象的看法表达出来,倾诉心里的烦闷;把他们在学校里的学习、生活、工作和家庭的事情告诉我,让我帮他们解决心理的疑难。我还保留一个习惯:让学生每个星期写一篇“周记”聊聊自己一周来学习、生活、心理等方面的情况。通过这些形式,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学习与生活的情况,好对学生进行教育管理,思想引导。

2、班主任要创设机会展示学生的风采,探听学生的心声

班队活动是班集体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主要途径。主题班队活动的内容除了传统的节日庆祝,还要结合中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多开展一些学生喜欢的、感兴趣的、让学生获教益的活动,例如:在2014-2017学年度在学校领导的关心呵护下,在政教处及团委的支持和帮助下,我们带学生参观了桂林茶科所、桂林古莲文化街、八路军桂林办事处纪念馆、桂林博物馆、桂林戒毒所等,然后让学生写观后感,通过这些有针对性的活动,唤起学生爱国情感、爱家乡情感、陶冶情操、珍爱生命、拒绝毒品……借此倾听学生的心声,来与学生沟通交流,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调整自己的班级管理策略。此外,学校每一学年还组织学生参加“校运会及入场式”比赛、“校园文化艺术节”比赛,、“美丽桂林,生态乡村手抄报”比赛、“环保节能PPT”比赛、“我和国旗合个影”比赛、“宪法知识手抄报比赛”、“校园科技节活动”比赛等活动,我作为班主任能够充分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展示他们的特长,发挥他们的潜能,增强他们的自信,各项活动都取得了令人骄傲的成绩,其中“校运会入场式”、“红歌比赛”年年都荣获校级第一名;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受到道德品质的教育,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促进学生全面健康的发展。

3、班主任要积极与家庭、社会配合,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

学生的教育需要学校与社会、家庭的配合,特别是家长的支持。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的敏感时期,自尊心、虚荣心都特强。不愿意老师向家长告自己的“状”,揭自己的“短”;也不愿意家长把自己在家庭的“丑与恶”告诉老师,怕伤脸面。因此,除了在学校内把学生们当作自己的子女、朋友来关爱,我还注意与家长的沟通交流的方式:一般采取电话、短信、约谈等方式个别沟通。而不是动不动就请家长到校,当面批评训斥学生,伤害学生自尊。班主任还要充分地利用好家长会、让家长了解和理解学校的教育理念、采取的教育措施,争取家长的积极配合和主动支持,努力改变部分家长“骂”“打”“宠”的管理行为方式,真正做到家校相互配合。我们互相沟通,统一认识,以鼓励为手段,以帮助为目的,为学生共同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和环境,让孩子们由来自家长、老师、学业的压力变成自觉学习、主动学习的动力;让学生全身心轻松起来,激发他们向上学习的自觉性和渴望欲,这样不仅效果很好,也使学生乐意接受。

总之,初中班主任要想做好德育工作,管理好班集体,化解师生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在工作中感受到快乐,就要以学生为主体,尊重、理解、关爱学生;就要以人性关怀为魅力,感召、帮助、指导学生,只有这样,师生之间才能够架起沟通的桥梁;才能够共建起“心相印、情相容”的和谐融洽的新型师生关系。

参阅文献:

[1]郑克俭,王作廷.新时期班主任工作的创新[M].陕西:陕西师范出版社,2005

[2] (蘇)瓦·阿·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M].北京: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3] 陶行知.陶行知教育文集[M].江苏: 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

猜你喜欢
德育工作班级班主任
如何做好一个班主任
井冈教育(2022年2期)2022-10-14 03:11:00
班级“四小怪”
小读者(2021年4期)2021-11-24 10:49:03
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实践探索
甘肃教育(2020年18期)2020-10-28 09:06:02
如何构建和谐班级
甘肃教育(2020年22期)2020-04-13 08:10:52
德育工作的实践探索
甘肃教育(2020年20期)2020-04-13 08:04:22
夸夸我的班主任
班主任
中学生(2016年13期)2016-12-01 07:03:44
不称心的新班级
快乐语文(2016年7期)2016-11-07 09:43:56
班主任如何做好德育工作
人间(2015年10期)2016-01-09 13:12:52
高中班主任的自我成长
人间(2015年21期)2015-03-11 15:2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