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新国
摘要:高中数学相对初中数学,在内容和形式上难度都有所增加,更加抽象的知识让学生难以理解和掌握。因此高中数学教师的教学重点不仅是要传授学生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多角度地看待事情、多维度地分析问题、多方面地解决问题,进而促进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养成,并引导学生将这种思维能力应用于其他学科及日常生活中,以促进学生全面健康的发展,使学生综合素质得到提升。基于此,本文将概述数学思维能力的内涵,分析探讨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的意义和方法。
关键词:数学思维;高中数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一、数学思维能力的内涵
数学思维能力是指学生在生活中应用数学知识及数学理念分析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创新思维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发散思维能力、归纳概括能力、空间想象能力的总称。创新思维是指突破传统思维模式的桎梏,具有自己独特的想法、观点,具有创新、创造等从无到有的能力,拥有创新思维能力的学生能够快且准地掌握数学知识。逻辑思维能力是指学生看到数学题目或遇见生活中的问题,能够理性思考,发现问题的源头并按照一定的规律或顺序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拥有逻辑思维能力的学生能够通过有条理的推理判断快速解决问题。发散思维是指扩散思维,学生面对某一数学知识点或某一生活中的问题时,能够不局限于眼前,短时间内形成数学知识体系或联想类似问题的解决办法,进而准确掌握数学知识点或快速有效地解决问题。归纳概括能力是指学生掌握一定的规律,发现数学课程中复杂知识的共同点,进而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拥有归纳概括能力的学生,能掌握更多更复杂的数学知识。空间想象能力是指学生观察事物表面能够在头脑中以空间形式展现问题原型,拥有空间想象能力的学生在面对高中数学几何问题时,能够在脑海中分析图形样式及位置,形成解决问题的思路,进而实现快速准确地解题。
二、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的意义
(一)有助于学生全面发展
数学思维能力是一个泛泛的概念,并不受数学学科限制。高中生拥有数学思维能力,能够在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的基础上,利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同时能够提高自身自主学习能力,还能够高效地完成其他课程科目的学习。高中生拥有数学思维能力,同时还能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和技巧,提高学习效率,有足够的时间发展课外活动和兴趣爱好,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发展。另外高中生拥有数学思维能力是受益终身的,知识可能会遗忘,但技能是熟能生巧的,能够为学生日后的学习、工作和社会生活打下扎实的基础。
(二)适应素质教育改革要求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教育是人才成长的摇篮,理应紧跟时代的步伐。传统教学模式过分关注成绩,忽视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而新的教育理念是适应素质教育改革要求的,注重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为社会培养新型的综合素质人才。可见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是大势所趋、刻不容缓、意义重大的。
(三)推动社会快速发展
在高中数学课程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就是在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数学思维能力不断深化的过程中,学生在面对数学知识、其他学科知识以及生活中的问题时,能够保持镇静,理性思考,分析判断,解决问题。这也正是社会所需要的人才的能力表现,越来越多的学生具有数学思维能力,意味着越来越多的人具有独立思考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意味着我国人们的整体素质在不断提高,推动社会的快速发展。[1]
三、如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一)精选例题,引导学生数学思维正确发展
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要以数学知识传授为基础,因此高中数学教师在展开教学前要精选具有代表性的、有利于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培养的例题进行讲解。确定例题之后,在讲解之前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尝试独立解决,这个过程可以引发学生的求知欲,促进学生独立思考,实现对以往知识的巩固,发现学生解题思维的漏洞。
(二)因材施教,促进学生数学思维个性发展
高中生是受过义务教育的群体,因此每位学生都形成了自己的学习方式、学习方法、理解能力以及思维方式,这种差异也是学生的个性化特点。因此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数学教师要尊重每一位学生,将学生作为课堂学习的主体,通过灵活的教学方式和手段,帮助完善学生既有思维,促进学生思维的个性化发展,刺激学生自我学习能力的提高,科学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
(三)情境创设,强化学生数学思维能力
在高中数学课程教学过程中,通过情境创设能够强化学生数学思维能力,促进学生更好地将数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实际中,在生活中发现问题也能积极联想到相关数学知识。通过反复运用数学思维能力解决问题,学生能够熟练掌握数学思维运用的方法和技巧,并能不断地积累实践经验。引导学生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问题的多种解决办法,保持学生思维的活跃性。
(四)课后练习,拓展学生数学思维能力
高中数学教师应该结合课上数学知识的重难点,筛选优质题目作为学生课后练习所用。學生课后练习题目不在乎多少,而在于题目质量如何,是否能够拓展学生思维能力,是否能够帮助学生明确题目类型并进行归纳总结,是否能够活跃学生思维,明确解题思路,是否能够促进学生独立思考,灵活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是否能够促进学生提取题目信息,实现数学建模。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学生拥有良好的数学思维能力,意味着学生拥有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理性判断能力、问题解决能力等优秀素质。因此,高中数学教师应结合多媒体教学以及小组讨论等教学手段,关注学生特点因材施教,精选例题引导,强化学生课后练习质量并通过情境创设来培养、锻炼、拓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提高数学教学的效率与质量。
参考文献
[1] 黄杰.浅谈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J].速读(中旬),2020(5):162.
[2] 田肃安.浅谈如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J].考试周刊,2021(9):7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