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高校声乐教育中创新实践人才培养

2021-01-02 15:58陈祎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2021年55期
关键词:声乐教育人才培养高校

陈祎

摘要:在声乐教学的课程设置与教学安排上都面临着一定的问题,其培养目标不明晰,教学结构设置不健全,成绩考核不完善。所以需要采取相应的举措进行完善,重点应该: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培养实践人才;以训练学生的声乐表演才能为主线、以训练学生”专业技能、文化、创造力”为辅线;转变教师认识,提高专业技巧;培养学生健康全面的心理素养;以此种种,更好的培养高校声乐教学中创新实践人才。

关键词:高校;声乐教育;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声乐以发声为主表演为辅的综合舞台艺术,演员在发音时气息、肢体形态和声音中是否有杂音均会影响声乐效果。而人们通过掌握任何知识,获得到美的体验,也就会被任何美所影响。因此一段好听曲子,同时也会给观赏者提供美的体验;所以,通过把审美教学融入到音乐课堂教学流程中,就可以有效提升声乐教学水平。从中国音乐教学现状分析,由于受應试音乐环境影响,大部分老师都把教学重心放在了声乐演唱、音乐技能等各项基础知识与专业技能的训练上,而并未注意如何渗透审美教学,使学生在声乐演唱过程中无法融入思想感情,因缺少美育教育而无法充分表现出音乐作品的真正魅力。所以,在声乐演唱教学中应结合学生的个性特征,进行创新实践教学,能够更好地培养创新实践型人才。

一、以训练学生的音乐表演才能为主线、训练学生”专业技能、文化、创造力”为辅线

以音乐表演能力为主线训练声乐人才,主要是由于:音乐表演能力是高校教育课程的核心内容,音乐技能培训一般带有强烈的技术性、操作性和应用性;高校教学中,艺术实践教学是其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互联系的主要渠道,它并不只是一个课堂,同时也是考察与评估艺术理论课的使用效益的主要手段,是一种”临床”性质的训练课程。因此,教学能力的培养是高校音乐教师教育的基础和关键。以培训学生”专业知识、文化、创造力”为辅线,重点是指在学生教育能力的基石上,培养学生素质的专业知识,素质和创造力。只有教学能力提升了,其他的专业、文化、创新等能力才会发挥其作用,才会在教学活动中得以展现。

二、转变教师认识,提高专业技巧

就目前课堂教学现状来说,课堂教学质量好坏和音乐老师教学水准有很大关联,因此自然老师的重要性也不言而喻。但随着中国经济社会水平迅速发展,人民群众生活质量得到一定改善,人民群众精神文化水平需要逐步提高,对音乐老师的教学水平也提出了新需求。如果音乐老师不改变教育理念,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或者教学方法简单,内涵陈旧,很自然而然地也会直接影响质量和学习效果。因此对于音乐老师来说,要转变教学认识,就要不断提升自己专业知识水准,强化相应的基础理论教学,从多渠道、多方向进行继续教学,使自身具备较专业的音乐演唱水准,同时具备较丰富而坚实的音乐理论知识功底。声乐老师还需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指导水平,不断学习控制声音的技巧,用优美的声音反映个人的想法和感情。在学习正确的发音技能的时候,教师为了培养学生辨别声音的能力,必须学习正确的发音方法。通过加强音乐相关理论和阅读音乐,教师个人音乐修养将不断提高。老师的教学水准好坏,并不是简单地从某一方面加以评价,而且要通过老师声乐素质和审美能力等各方面综合反映出来,通过教师课堂教学技能和方式等各方面综合体现。所以,大学的音乐老师们一定要意识到新特点,进一步丰富自己的音乐理论知识,打好音乐教学基本功,为进一步渗透审美教育教学夯实了基础。

三、培养学生健康全面的心理素养

心理素质是一个人综合素养的基础,而健康发展则是最基础的生命课题。当前,中国经济与社会领域都出现了巨变,并带来多元化价值理念纷呈、多重行为取向的并存等现象,在传统与现代、文明与落后交织更替的特定时代中,使当代大学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挑战,也受到了更多的压抑,社会矛盾也成为了大学生个性的重要特点,强大的自我意识而又无自主控制能力,强大的自主意志而又缺少实干精神。一般情况下,声乐专业学生的心态更不平衡、更浮躁、更情绪化一些,也正是由于这样,人们才需要对学生心理发展予以更多的重视,而演唱是和歌者的生理、心灵发展联系得十分密切的一个专业领域,它不但要求学生有科学的发音技能,更要求学生有一种积极健康发展的心态,所以针对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大环境,怎样来培育学生良好的演唱心态,是很值得人们思考的。培养歌唱心理是一种多方面的问题,需要针对每一位学生的实际情况而做出不同的解决。培育学生良好的演唱心态首先要从课堂教学出发,音乐老师在课堂中,尽量采取启发式、鼓励式、谅解式等灵活性丰富的教学方法,以营造生动有趣活跃、愉悦的课堂气氛,同样也要指导学生形成合理正确的发声观念,多听、多练、多吸取接受最好的发声模式,少指责多引导,对培育学生的良好演唱心态,才有更多的好处。

四、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培养人才

健康的市场经济最主要的特征就是供求均衡,声乐表演人才的培养也是一样,其人才的培养也应该满足工作上的需要。从近几年的就业现状来看,我国声乐教育培训的不单单是文艺团体独唱演员,也有高校声乐教师和文化馆的声乐教师等。所以,高校对音乐演奏人员的培训必须遵循人才市场的要求,培养学生目标的能力结构多样化,逐步形成开放式的音乐教师教育体制,逐步增加学生自主性,扩大开放式办学,办学特色不再是封闭状态。声乐教学中,学生的进步可能不是一往直前的,常常会有一些曲折。这是歌唱者必须克服的心理问题,为了克服学生在唱歌方面的心理问题,需要声乐老师的积极指导。除了日常的指导之外,良好的训练和积累之外,还要遵循良好的习惯,让学生有足够的自信。

结论

针对目前社会发展的现状,学校根据音乐教育需要对传统音乐课程作出了科学合理的改造和革新,大胆冲破了传统音乐固定教学模式的禁锢,在音乐教师教学中应结合学生的个性特征,进行创新实践教学,在音乐教育过程中加入更多时尚因素和创造精神,并针对学生的不同开展更有针对性的音乐课程,同时大胆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坚持以教师为主体、学生为主体的教育原则。

参考文献

[1]马豫.浅谈高校声乐教育中创新实践人才的培养[J].艺术评鉴,2021(16):121-123.

[2]郑虹.普通高校声乐人才的培养路径探索[J].中国文艺家,2020(12):61-62.

[3]姜丽.高校声乐教育中创新人才培养策略[J].戏剧之家,2020(29):98-99.

猜你喜欢
声乐教育人才培养高校
高校对从事声乐教育的学生钢琴伴奏的培养
声乐教育与情感教育的辩证关系研究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