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喜玲
摘要:实践操作不仅能激发学生兴趣,还能激发学生潜能。将让我学变成我愿学,进而不断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小学数学;培养;实践操作
《数学课程标准》 指出,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探究数学的机会,帮助他们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实践证明:如果把数学知识转化成有形有色的学具操作时,不仅能激发学生兴趣,还能激发学生潜能,给教学课堂增添更多的创造力与生命力,将让我学变成我愿学,进而不断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因此,我认为数学教学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是很重要的。下面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实践操作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课堂上,让学生将数学知识运用到生活实际当中,这也是使学生掌握知识、巩固知识、提升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例如,学过图形面积计算以后,我引领学生到学校操场去实地测量一下学校操场的面积。在学习了圆柱的体积时,我让学生测一下圆柱形水桶的体积,引导学生如何能够测量出水桶的底面周长、求得半径、测量水桶的高度,然后进行计算。再如,让学生测量一个长方形池塘的容水量,我引导学生先测出水塘的长与宽,然后让学生将池塘的高转移到地面上来测量。这样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有助于提高学生将数学知识应用于现实生活中的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实际动手操作的技能。
二、实践操作有助于加深对知识的掌握
小学生活泼好动,注意力较差,集中于某一事物上的时间较短,尤其是面对枯燥乏味的复习课时,学习效率更为低下。反之,他们喜欢操作活动,一旦遇到感兴趣的操作活动时,即使累的满头大汗甚至绞尽脑汁,也乐此不彼。更何况学习领域中还有这样的名言:“听来的忘得快,看到的记得住,动手做学得会。”因此,我抓住学生喜爱操作活动这一特征,在数学复习课的教学中,尽可能的巧设各种操作活動。这样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可以让学生通过实践操作加深对知识的掌握,提高自身的能力。例如一年级下册《认识人民币》的复习教学,学生在认识人民币后,人民币对学生而言已经有了新鲜感,此时如果老师在复习课上仍然只是一味的使用讲授法,肯定无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也就达不到预设的复习效果。因此这节课上我采用实践操作活动的方式展开复习,课上我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每一个小组准备一定量人民币,同时准备好一些铅笔,橡皮,练习本,铅笔盒等,并在黑板上标明价格。在活动过程中,同组中的两位学生做售货员,其余学生模拟买东西,学生轮流扮演售货员与顾客。活动开始了,有的学生选定东西后能很快的进行交易,而有的学生通过思考以后也能给出正确的人民币,这次操作活动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加深了学生对元角分之间的换算关系的认识。同时,学生也体会到了人民币在日常生活中的功能与作用,学生印象深刻,复习效果较为理想。
三、实践操作有助于发展学生思维
动手操作可以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为学生思维提供支柱,有助于他们对抽象知识的理解。操作中,学生不但要观察、分析、比较,还要进行抽象概括。例如我在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时,让学生每人准备一个长方体和正方体,通过观察,触摸,数一数长方体有几个面,学生用多种方法数出长方体有六个面。这时,我追问,为了要有序,不重复,不遗漏,可以怎样数呢?“逼”着学生思考,最后得出数面的一般方法是“一对一对”的数,也就是上面和下面,前面和后面,左面和右面共有六个面,学生认识什么是相对面后再引导观察比较长方体相对的两个面,你发现了什么?再一次"逼"着学生调动多种感官参与活动,有的用手摸一摸,有的用直尺量一量,有的把相对的两个面用剪刀剪下后叠在一起等等,通过学生动手实际操作,初步感知相对的面的大小形状一样。接着,我用取下长方体相对面的方法验证大小、形状一样。通过一系列操作、观察、思考等,使学生认识长方体有六个面,相对面的大小形状一样,这样学生在思维中操作,在动手中思维,使思维得到发展。
四、引导学生实践操作是提高课堂参与度的重要手段。
优化课堂教学的关键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引导学生最大限度的参与,让学生动手操作、动眼观察、动脑思考、动口表达。因此,教师必须强化学生的参与意识,主动为学生参与教学过程创设条件、创设情境,如教学"长方体的特征"这一课,我主要设计了以下几个环节:
1.首先出示若干个物体的包装盒,让学生先对他们进行分类,并叙述自己的分类理由。
2.老师拿起一个每个面都是长方形的盒子让学生观察、触摸长方体有什么特征。
3.通过学生的总结、教师的引导,总结出长方体、正方体的所有特征。
4.让学生用橡皮泥做顶点、长短不同的细木棒做棱,四人一个小组合作制作一个长方体、一个正方体。
通过这样的设计,将操作、观察、思维与语言表达结合在一起,不仅使学生参与教学的整个过程,而且还启迪了思维发展,达到了数学教学使学生既长知识又长技能的目的。
总之,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动手操作、小组合作、观察思考等方法,充分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让数学课摆脱沉闷,鲜活起来,让学生在课堂上有所收获。每个数学老师都应责无旁贷。实现活化学习,争取让数学课成为学生喜爱的课。
参考文献:
[1]赵登明: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J].才智,2015,(04).
[2]唐敏: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J].教育教学论坛,2014,(05)
[3]兰云: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兴趣的培养策略[J].教育教学论坛,201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