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凤
主题活动审议作为幼儿园课程审议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教师教研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之一。在主题活动审议中,教师根据幼儿的年龄、兴趣、已有经验、生活环境等,不断完善审议体系,构建园本化主题课程,使主题活动审议成了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本文以大班主题活动“防疫小卫士”为例,从活动前审议、活动中审议、活动后审议,阐明了教师在主题活动审议中的实践、思考与专业发展过程,以探讨课程审议在日常教学及教师专业发展中的意义。
近年来,教育发展从硬件投入向提升教育软实力过渡,如何快速促进教师专业的全面成长成为各级学校亟待解决的问题。省编综合主题教材的内容与我园幼儿生活场景的差异让教师开始思考教学活动的适宜性和合理性,因此,主题审议活动的开展是非常有必要的。
2017年8月,市培训中心组织了一场主题审议大教研活动。主题审议活动以省编综合教材为蓝本,教师围绕主题目标、主题内容、组织形式、环境、资源等进行了现场审议。审议以头脑风暴的方法激发教师的思维,以思维导图的方式记录教师思维的过程。审议活动要求教师对幼儿平常的活动进行仔细地观察、反思,并将日常积累的经验迅速整合,与团队成员进行交流与碰撞,这有利于教师的全面发展。
(一)主题活动前审议,寻找合适的主题课程内容
疫情防控让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发生了变化,幼儿园教育也不例外。在疫情防控常态化形势下,“开展什么课程”“设置什么目标”“组织形式是什么”等诸多问题需要教师思考和解决。《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指出:“幼儿的学习内容应贴近幼儿的生活经验。”因此,在2020年开学之际,教师以年级组为单位,进行了“防疫小卫士”的主题审议(见表1,下页)。
1.依据《指南》目标,进行价值定位,确定预设目标。在疫情防控常态化形势下,教学目标决定着教师的工作方向,影响着整个教学活动的过程,合理的教学目标有利于教学活动的开展。在实施主题活动前,教师需要对《指南》目标有清晰的认识与理解,依据《指南》的要求,教师要确保主题活动适宜幼儿年龄特点,兼顾五大领域的全面发展。
2.依据主题预设目标,甄选素材内容。课程内容的设计与选择是落实课程目标的关键。在审议时,教师聚焦以下几个问题:内容是否指向目标;内容是否符合幼儿的兴趣和需要,能否充分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内容是否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具有层次性,能否帮助幼儿收获新的经验;内容是否兼顾幼儿个体差异性发展,能满足其自主活动需要。
3.依据主题预设内容,寻找合适资源。《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指出,教师要“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和社区的教育资源,扩展幼儿生活与学习的空间”。幼儿园主题活动的开展离不开资源的发掘和利用,教师应关注资源是否丰富、合适,能否让幼儿获得有效的经验。在审议时,教师应注重家长资源、社区资源、园内资源、文化资源、网络资源等的合理利用。
4.利用现有资源,选取适宜的组织方式。在这个环节,教师需要考虑开展主题活动的最佳形式,例如集体活动、自主学习、自主游戏、亲子活动、社区实践活动等。教师要根据内容选择最适宜的方式,遵循幼儿学习和发展的规律,开展各项活动。
5.创设各种环境,达成主题活动目标。在大班“防疫小卫士”主题活动审议前,教师要进行环境创设,如设置“一米线”、自主测体温处,张贴七步洗手法、正确佩戴口罩的图示、体温图解及發热处理办法图示、战疫英雄事迹、各种各样的病毒图片、保护野生动物倡议签名墙等。教师通过环境的设置,帮助幼儿了解主题活动内容,达成目标。
(二)主题活动中审议,跟随幼儿的发展
在主题实施的过程中,教师要依据本班幼儿的发展情况,再次审议主题内容,做好主题活动中审议。教师要在平时对幼儿的表现进行观察、记录、分析,评价初期预设目标的合理性,及时调整部分目标内容。
(三)主题活动后审议,反思幼儿的成长
主题活动实施一段时间后,教师需要进行效果评估,思考这一阶段主题活动实施的效果如何,能否使幼儿获得有效的学习经验,是否符合幼儿身心发展需要。教师要深入思考这些问题,让幼儿的变化与成长可视化。
教师要搜集每个幼儿在主题活动中的成长信息,例如幼儿的观察照片或视频、幼儿的作品及师生对该幼儿的评价等。
教师要聚焦幼儿的行为表现与发展变化,借助观察、谈话、家园互动等方法了解每个幼儿在主题活动中的各方面发展,以此作为完善与推进后续活动的依据,确保不同层次的幼儿获得最大程度的发展。
(一)成为主动的观察者
通过一次次的主题审议活动,教师的观察能力提升了,孩子的主体地位逐渐凸显了。审议的过程离不开教师对幼儿的了解,而了解幼儿最好的方式就是每天对幼儿进行观察。教师用录视频、拍照、总结关键词等方式,记录孩子的行为,分析孩子,并及时给予支持。
(二)成为积极的反思者
在主题审议过程中,教师需要根据幼儿行为不断反思,对教学进行分析和调整。教师通过反思会发现很多问题,这有助于教师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平。例如,耐心等待孩子的成长,在介入孩子行为的时候,教师要把握好介入时机、方式、方法等。
(三)成为流利的发言者
在主题审议的过程中,大家是一支积极向上的小团队,每个成员都可以把自己的见解、困惑说给大家听,大家一起沟通交流,最终达成共识。
(四)成为贴心的合作者
主题活动内容繁多,教师需要同心协力,相互合作,才能高效率地完成主题审议工作。如在“防疫小卫士”主题活动中,前期审议小组会根据教师特长进行合理分工,每个教师负责一个领域,收集资料并进行观察、思考和探讨。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们逐渐了解了彼此,为高效合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五)成为求知若渴的阅读者
在审议主题活动前,教师要详细了解幼儿发展现状。因此,教师要主动阅读儿童心理学、教育学方面的书籍,通过阅读了解幼儿的生理、心理、发展规律等。此外,教师要主动阅读观察类书籍,了解幼儿的近期情况、兴趣等,逐渐从书中获得营养。
审议在日常教学及教师专业发展中意义非凡。审议让教学内容更贴近幼儿,有利于幼儿的身心全面健康地发展。同时,教师在审议时围坐一堂,畅所欲言,其思维、胆量被充分激发。每个教师针对自己的观察发表见解、表达疑惑,其语言表达能力、组织能力、思维能力等得到了提升。
(作者单位:淮安市西顺河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