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自然角“我家蚕宝宝”活动中看小班幼儿社会性能力的建构

2021-01-02 10:11王倩玮
幸福家庭 2021年15期
关键词:蚕宝宝社会性意识

王倩玮

幼儿园的一日生活皆课程。教师要关注与挖掘幼儿在一日生活中的教育价值,为幼儿营造一个温馨、关爱、有利于交往的活动环境,让幼儿能勇敢地表现自己、理解他人、体验交往的乐趣,从而促进幼儿社会性能力的发展。本文以班本课程“我家蚕宝宝”为例,阐述了小班幼儿如何在自发的养育活动中建构社会性能力。

(一)活动一:“我来照顾蚕宝宝”——结合情境,学习互助、合作和分享

1.聚焦过程

春日里的一天,孩子们在中班哥哥姐姐的自然角中发现了蚕宝宝,产生了照顾蚕宝宝的欲望。带着这份照顾的愿望,孩子们将蚕宝宝放入了我们的自然角中进行照顾。一天早晨,小楠来园在独自换桑叶,晚来一会儿的小涛也想帮忙,可是小南用手挡着说:“我先来的,我来换。”小涛因没有机会照顾蚕宝宝在旁边伤心地哭了。为此,我向孩子们提出了问题:“如何才能让每个小朋友都有机会照顾蚕宝宝呢?”沫沫说:“我们一起照顾蚕宝宝。”小娴说:“女孩子当妈妈,男孩子当爸爸。”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充分表达了自己的所思所想。于是在孩子们的商讨下,我们决定以小组为单位,男孩当爸爸,女孩当妈妈,将蚕宝宝分到了每一个小“家庭”中。

2.幼儿的成长

孩子们在讨论中,有了“自我”到“集体”的观念转变,在角色意识中萌发了照顾蚕宝宝的责任感。在照顾蚕宝宝的过程中,幼儿增强了角色意识和集体意识,提高了责任感。

(二)活动二:“蚕宝宝死了?”——结合角色情境,培养幼儿的同情心

1.聚焦过程

周一的早晨,孩子们如往常一样到自然角照顾蚕宝宝,观察蚕宝宝的变化。只见梦梦激动地向我跑过来,眼含着泪光和我说:“蚕宝宝死了。”孩子们在照顾蚕宝宝的过程中增强了作为妈妈的角色意识和责任感,对蚕宝宝产生了真实情感。渐渐地,孩子们都跑了过来。“怎么会死了呢?为什么会死呢?”孩子们被这个问题困扰着。

2.幼儿的成长

幼儿在探寻蚕宝宝死因的过程中,学会了关注蚕宝宝的生活习惯和关心周围的事物,了解了父母的不易,学会了承担责任。幼儿通过照顾蚕宝宝在平时的角色游戏、区域游戏中出现了礼让和分享行为,学会了换位思考、理解他人。

(三)活动三:“蚕宝宝大猜想”——鼓励幼儿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1.聚焦过程

在第二次饲养时,孩子们看着蚕宝宝一天天成长,开心极了。在晨间自由活动时,孩子们交流的话题更多了,每天都在说着蚕宝宝的变化。这一天,蚕宝宝不见了,让孩子们产生了恐慌。邵钰娴拿着他们的“小花”给大家看:“蚕宝宝不见了。”细心观察的琪琪说:“你们看,多了一个圆圆的东西。”邵钰娴对着我说:“老师这是什么呀?”为了保持孩子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我让孩子们再耐心等待几天,观察其他蚕宝宝的变化。终于,在第三天的中午,孩子们看见了第二只蚕宝宝在结茧,这只半透明的茧让孩子们清楚地知道了蚕宝宝消失不见的原因。孩子们为了更仔细地观察蚕宝宝,拿起了科学区的放大镜,并进行了大胆的猜测。

2.幼儿的成长

孩子们在活动中能主动参与集体讨论,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在“蚕宝宝结茧变成什么”的讨论中,孩子们发挥着自己天马行空的想象力,感受到了自己在集体活动中的存在感,体会到了参与活动的乐趣,增强了集体观念和探究能力。

(一)创造交往机会,让幼儿体会交往的乐趣

幼儿社会性的行为表现往往由兴趣产生。在幼儿的一日生活中,教师要敏锐地捕捉幼儿的兴趣点,为幼儿创设自主发现、探索的机会,从而支持幼儿积极地参与集体活动。在“我家蚕宝宝”班本课程中,孩子们观察到了蚕宝宝从一粒小小的蚕卵演变成飞蛾,最后产卵的过程,感受着生命的意义,体验了照顾蚕宝宝的快乐,培养了良好的交往能力。

(二)培养角色意识,引导幼儿学会理解别人的想法和感受

小班幼儿具备了一定的移情能力。在“我家蚕宝宝”养殖活动中,蚕宝宝的意外死亡促使幼儿思考自己照顾蚕宝宝的意义,增强了幼儿照顾蚕宝宝的责任感,让幼儿学会站在父母的角度思考问题,体会父母的辛苦,感受父母的关心和爱护,让幼儿学会理解他人。

(三)增强幼儿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在幼儿园的一日活动中,教师要尊重幼儿的想法和意见,支持幼儿按照自己的想法做事,为幼儿提供必要的条件,帮助幼儿实现自己的想法,从而增强幼儿的自信心。在“我家蚕宝宝”活动中,教师要给予幼儿充分猜想和讨论的机会和条件,积极肯定幼儿天马行空的想法,并引導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践操作、亲身体验获取知识和经验,培养幼儿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四)以“家庭”为单位的组织形式,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

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是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的重要途径。教师让幼儿以“家庭”为单位照顾蚕宝宝,为幼儿提供了合作照顾蚕宝宝的机会和条件,让幼儿能在照顾蚕宝宝的过程中学会互相帮助、相互交流,潜移默化地强化了幼儿对集体的概念,培养了幼儿良好的合作意识。

(五)综合体验,促进幼儿多元化智能的发展

自然角“我家蚕宝宝”活动促进了幼儿多元智能的发展,如:幼儿在与同伴的讨论中发展了语言表达能力;在观察蚕宝宝成长过程中发展了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以绘画的方式记录蚕宝宝成长过程时发展了绘画表征能力,等等。“我家蚕宝宝”养殖活动为幼儿建立了一个充满未知和无穷变化的空间,培养了幼儿的合作意识,增强了幼儿的责任感,激发了幼儿的关爱意识。

(一)教师要为幼儿创设良好的交往环境和机会

角色扮演游戏是促进幼儿交往能力发展的重要途径。在开展自然角养殖活动中,教师要为幼儿创设良好的交往环境,提供给幼儿充分交往的机会,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引导幼儿多与同伴沟通交流,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促进幼儿社会性交往能力的发展。

(二)教师要用恰当的方式鼓励幼儿,培养幼儿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自信心是幼儿健康成长的重要基础,能够促使幼儿敢于表达自己、表现自己。在幼儿的一日活动中,教师要给予幼儿充分的尊重和信任,积极肯定幼儿的进步,帮助幼儿树立目标意识,培养幼儿乐观、积极的态度,让幼儿感受成功的喜悦,增强幼儿的自信心。

(三)教师要发挥家园共育的作用,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提出:“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与小学相互衔接,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幼儿园的教育离不开家长的支持和理解。在开展蚕宝宝养殖活动中,教师要借助家长的力量,让幼儿在家长的帮助下查阅资料,以拓展幼儿的视野,丰富幼儿的知识储备,增强幼儿各方面的能力。教师还要引导家长积极参与幼儿的活动,指导家长适时地指导幼儿的活动,通过家园共育,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环境生成课程,课程来源于生活。伴随着自然角的“我家蚕宝宝”养殖活动,孩子们不仅收获了蚕宝宝生长过程变化的知识,还通过亲身实践学会了关爱他人,增强了交往能力。在幼儿园的一日活动中,教师要给予幼儿自由交往、自由表达的空间和机会,增强幼儿的合作意识和责任感,培养幼儿的社会性交往能力。

(作者单位:江苏省太仓市浮桥镇幼教中心浏家港幼儿园)

猜你喜欢
蚕宝宝社会性意识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以户外混龄活动促进社会性发展
蚕宝宝养成记
蚕宝宝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一生只做一件事的“蚕宝宝”
强化五个意识 坚持五个履职
蚕宝宝
从社会性弱势群体自身心理角度谈接受科技知识
社会性交互及其在三维虚拟学习环境中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