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校教师党建和师德建设融合路径

2021-01-02 07:32北京外国语大学刘雷
区域治理 2021年38期
关键词:高校教师师德党组织

北京外国语大学 刘雷

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指出,要加强高校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创新体制机制,改进工作方式,提高党的基层组织做思想政治工作的能力。目前党员教师已经成为高校师资队伍的主体,加强高校教师党建工作与师德师风建设同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加强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应统一目标、协同推进,建构以党建引领下的师德师风正向引导和底线管控融合推进的长效机制。

一、高校教师党建和师德建设具有共同内在价值

教师党建和师德师风建设都是加强与提升高校教师思想政治教育的应有之义,二者具有共同的政治立场和价值导向,均旨在提升教师群体政治素养和职业道德水平,强化教师群体立德树人的主体自觉。

(一)教师党建是师德建设的政治遵循

从全面加强党的领导、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的战略高度出发,充分认识师德师风建设在教师党建工作中的重要意义。高校教师党组织是传达、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政策的组织依托,也是师德建设的政治引领。党的建设以科学理论为指导、共同理想信念为支撑,通过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感召力、思想引领力、组织向心力、纪律威慑力,保持和发展高校教师职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这正是党的建设力量所在。

(二)师德建设是高校党建的核心内容

2018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颁布,对全面深化教师队伍建设改革作出了战略部署,意见明确提出:“在全面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方面,加强化教师党支部和党员队伍建设。提高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弘扬高尚师德。”高校教师党建工作必须服务于教师队伍育人实效,把师德建设作为重要工作内容,也为党建工作开展提供了平台和依托。

(三)党建工作与师德建设有机统一

高校教师党建工作是师德建设的政治基础,师德建设同时也是教师群体党建工作落实落地的有力抓手和现实载体。政治引领是师德建设的主渠道,以确保党的教育方针贯彻落实,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思想意识领域的指导地位是师德建设首要标准,加强教师群体的政治引领是师德建设的根本遵循,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是最本质的师德要求。因此,党建引领要通过师德建设来压实内容走深走实,师德建设要融入党建工作来提升政治高度,二者互为表里,一体两面,相互促进,统一于建设支政治过硬、业务精湛的高素质教师队伍中。

二、高校教师党建和师德建设融合推进具有迫切必要性

党的十八大以来,按照党中央和教育部的部署,各高校高度重视教师党建和师德建设,高校教师党建和师德建设持续向好,同时也存在师德建设的党建政治引领机制不够完善、思想引领不足、组织依托功能发挥不够的问题。

(一)工作机制融合不深

教师党建是高校党务部门的日常工作,一般都由党委统筹负责,组织部门牵头协调,各学院分党委或党总支具体落实。学院教师党建共工作一般为组织党员学习文件、传达会议精神、交纳党费、发展党员、整理档案等事务性工作,存在党建形式单一,内容空泛的问题。师德建设工作则相对分散,需要涉及多个部门齐抓共管,但在实际中缺乏统一的工作平台和具体牵头部门。有的高校在学术委员会下设师德建设委员会,但是作为虚体部门,很难切实担负师德建设责任;也有高校由教师工作部或人事部门具体牵头师德建设工作,但囿于部门职权,人事部门主要处理师德失范行为,而正向引领不够。教师党建和师德建设在工作机构和工作机制相对自成体系,各自为政、互相分离,责任主体不明晰,既不利于教师党建做实做细,也不利于师德建设的政治引领。

(二)工作内容衔接不足

教师党建和师德建设都是以提高教师群体政治素质和师德水平为目标。现实中党建工作一般通过开展主题教育活动、选树先进典型、加强正面宣传引导为主要内容,侧重思想引领;师德建设则注重于师德规范建设、师德考核监督以及健全师德失范行为查处制度,侧重底线管控。从教师党建角度看,虽然高校普遍在岗位招聘、师资培训、资格认定、职务评聘和岗位晋级等工作中都有相应师德师风要求,但往往仅限于列举奖惩记录,对师德素质仅仅是底线要求,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四有”好老师素质考察指标呈现方面依然不够。从师德建设角度看,教师党建基本按照常规的政治理论教育和主题党日活动等形式来开展,缺乏实际内容感召力,思想政治学习没有和具体业务工作和职业发展充分结合,党建内容缺乏有意识的对接教师职业道德在职业成长中的刚性需求,难以激发教师群体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和追求高尚学术品格的内在驱动,对教师正确的职业道德观形成促进不足。

(三)基层组织保障不够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党的建设还存在不少薄弱环节,并特别点出基层党组织作用发挥不充分的问题。首先,高校教师基层党组织成员一般为党员教师兼任,主要精力投入在业务工作方面,党建工作主动性不够;其次,教师党建工作方式以写总结应付上级党委部门的监督和检查,组织生活质量不高,缺乏将师德建设与党建工作的有机结合;再次,由于教师群体教学科研工作特点,工作时间和场所不固定,教师行为呈现碎片化的“个人孤岛”现象,传统的工作机制效果不明显;最后,基层党组织缺乏师德建设制度抓手,在师德考核、案件查处等环节参与不深。综上,教师党建未能充分发挥教师党组织在师德建设中的向心力和凝聚力的作用,不利于包括师德素质在内的教师整体素质提升。

(四)师德文化氛围不强

高校教师是以知识传播和知识生产为主的特殊群体,具有学术性、开放性、自组性等特征,师德建设有赖于良好的学术共同体的内在学术生态环境和校园文化影响,其内部交流互动平台的文化氛围直接影响师德建设的质量和水平。目前,绝大多数高校教师能够做到政治信仰坚定、理想信念明确,但部分教师思想问题依然存在一些:第一,部分教师政治理论学习不够,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理解不到位。政治站位不高,政治理论学习不主动、不积极,容易受到西方思想影响;第二,部分教师存在“只教学,不育人”的消极职业思想,实用、功利、个人主义色彩浓厚,职业道德淡薄,追求“短、平、快”的功利学术价值观;第三,个别教师罔顾法规道德底线,价值观严重扭曲,为一己私欲不惜违法乱纪。教师思想上的这些问题,既是对师德建设的挑战,也是加强教师党建工作的必然要求。

三、坚持政治导向作为有效融合的根本路径

进入新时代,要深刻认识以党建工作引领师德建设的重大意义,坚持党对教师队伍的全面领导,不断增强党对高校教师群体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监督查处力,把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作为教师党建工作的首要位置。

(一)政治领导力引领融合向度

坚持系统思维,以政治领导力引领党政协同促进教师党建和师德建设。高校落实党对学校工作的全面领导,在开展师德师风建设时也需要融入党对教师队伍的政治要求,始终要求党的政治先进性引领打造教师过硬师德素质。在具体实践中,需要明确专门职能机构,在党委教师工作部建制基础上,整合组织部门、纪检监察部门、工会组织及学术委员会等宣教职能,充分利用党组织、群团组织及职能部门教育资源,在学校党委统一领导下,以师德师风建设为切入点,强化教师党建工作和师德建设的内在逻辑联系,将党建的政治标准通过师德建设相互贯穿结合融入,提升教师党建的针对性和亲和力,在师德建设具体工作中持续加强党的建设,形成融合促进效应,全面提升工作效能。

(二)思想引领力提升融合深度

教师职业道德的坚定源于思想认识的清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养成是师德建设的起点,也是教师党建的落脚点。高校作为知识分子聚集之地,各种文化思潮传播激荡,是思想意识工作的前沿阵地。党的政治建设要求高校教师在思想上自觉践行社会核心价值观,坚持国家至上、民族至上、人民至上理念,提升自身道德认知,坚定理想信念,深化对教师理想责任、职业荣誉的价值认同。这种思想引领通过强化教师,在学术研究、教书育人的实践中体会教书育人于个人道德修为的关系,在具体的道德实践中修正道德行为、升华道德情感,将党的思想引领力和立德树人的师道精神交融积淀为稳定的道德自我要求,在复杂多元的价值冲突中站稳政治立场,恪守师德底线,切实履行好高校教师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1]。

(三)基层组织力保障融合厚度

教师党组织是高校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政策的基础,坚持和加强党对高校的领导,必须夯实高校基层党建工作基础,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因此在教师党支部层面,通过不断完善学院基层党组织建设,持续优化学院“双带头人”制度,落实中央关于加强高校党的政治建设要求,将教师党组织锻造成为师德师风建设的主平台。通过深入研究和把握高校教师群众工作特点,全面准确理解教师发展需求,推进教师党建和师德建设有效融合。一是以师德建设丰富教师党建工作内涵。改善传统教师党建程式化现状,把解决思想问题和实际问题相结合,以师德建设为标准赋予党建工作生命力,形成以党建促师德建设的文化氛围。二是创新教师联系机制,促进有效融合。教师党组织具有明确的组织架构和严肃的组织纪律,可以团结所有党员教师,带动影响其他教师,有组织有计划进行教师职业道德建设,这也是党的组织工作优势。三是明确学院党组织作为师德建设评价的责任主体。把基层党组织建设和师德评价结合起来,把党的组织建设和思想引领的软指标变为师德建设的硬约束,寓师德建设与于党建服务之中,为师德建设提供坚强组织保障。

(四)师德共同体拓展融合维度

在党的领导下,实现教师共同体伦理责任,强化教师群体师德自我培养的文化氛围,注重学术共同体内部的师德伦理和同行评价优先性。学术共同体的伦理意义是确认高校教师师德伦理共识、探讨发展方向。教师的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不仅是一般的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而且包括科学精神、学术道德、科学伦理和学术规范。师德共同体建设也不仅是对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本身行为规范,其背后更是教师群体道德自律和对同行工作成果的尊重,其实质是对真、善、美的不懈追求,在此基础上构建学术共同体的归属感、认同感,形成同行评价的共同体基础。首先,基层党组织牵头建立师德同行评议制度,让校内外、国内外学术同行里有威望、有责任感的学者参与学术伦理匿名评审机制。其次,把党组织的师德评议意见作为高层次人才引进、评审、职务评聘、人才选拔以及重大项目评审的重要参考,形成公正、专业的学术共同体的判断机制。再次,在此基础上,完善评价意见的反馈机制、评价申诉制度,构建发展型评价模式,以评价反馈促进教师个人职业发展[2]。

四、结语

高校师资队伍是保证监督党的教育方针贯彻落实、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思想意识领域指导地位的关键力量,是坚持高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引领高校科学发展的基础保障。为了强化高校教师队伍思想政治引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保证教学科研管理各项任务完成,必须将教师党建工作和教师队伍建设充分融合,将教师队伍思想政治教育和教师职业生涯发展有机结合,引导教师群体将自身德性修养和事业成长融入党的高等教育事业之中,融入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伟大事业之中,树立立德树人的大境界。高校教师党建工作和师德师风建设相互融合促进是一项系统工程,又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高校应该进一步加强教师党建和师德建设的融合力度,推进教师队伍在政治引领、思想教育、组织建设和文化共同体培育方面一体化建设,努力建设一支政治素质优秀、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教师队伍。

猜你喜欢
高校教师师德党组织
清华党组织公开
综合指数法在高校教师教学水平评价中的应用
在“四史”学习中涵养高尚师德
论高校教师的法治素养培育
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师德的实践思考
谈谈高校教师的教学学术
以提升组织力为抓手建设全面过硬的国企党组织
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思考和实践
吕狂飙:师德建设需警惕从崇高师德简单转向底线师德
论高校教师的基本职业道德修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