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典籍中的“君子”概念释义

2021-01-02 22:02戴雅婷
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2021年1期
关键词:天命典籍阶层

戴雅婷

(沈阳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辽宁 沈阳 110034)

“君子”是先秦文献中极为常见的一个词,诸子学说中有大量关于“君子”的表述,如《庄子·天下篇》中“以仁为恩,以义为理,以礼为行,以乐为和,熏然慈仁,谓之君子”。又如《墨子》中“君子不强听治,即刑政乱”。儒家典籍中出现“君子”一词的频率最高,以儒家经典之一《论语》为例,根据杨伯峻先生的统计,“君子”一词在《论语》中共出现了107次,而《论语》全文不过11 700余字,可见“君子”概念在儒家典籍中的重要性[1]。对儒家典籍中“君子”概念的释义,不仅是了解先秦时期君子观的客观需要,而且是把握儒家思想精髓的重要手段。

一、“君子”概念的渊源分析

“君”“子”二字合称,最早可以追溯到《尚书》。在此之前,并没有“君子”的概念。方维规在《概念史研究方法要旨》中指出“一个概念总是概念群中的概念”[2],把握“君子”概念诞生前“君”“子”二字的概念,是剖析“君子”概念渊源的必经之路。《甲骨文合集释文》中有不少关于“君”字的记载,如“多君弗言”“余告多君曰”,根据今人的研究,“君”指的是地位尊崇的大臣。由此可见,“君”字的本义和人的身份有关。有一定身份的人,才能称为“君”。“子”则有子嗣和宗子两层含义。就子嗣而言,由《说文解字》中记载的“十一月,阳气动,万物滋”和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中记录的“子者,滋也。滋者,言万物滋于下也”可知,滋生后代称为“子”。“子”字在商代卜辞、铭文中较为常见,除了有子嗣的意思外,也多用作“子某”“某子”“小子某”。根据日本学者岛邦男的观点,此处的“子”指的是与王室同姓的族长。在宗法制度下,王为大宗,其余为小宗,小宗在大宗面前自称“小子某”,所以“子”也有地位的含义。春秋战国时期,随着士阶层的崛起,“子”成为士阶层的尊称,诸子百家中孔子、孟子、庄子、韩非子中的“子”便是此义。西周初期,“君”“子”二字合称,是有位之人的代称,如《酒诰》中的“庶士有正越庶伯君子”一句,其中庶士、有正、庶伯、君子并列,为官员统称。

二、儒家典籍中的“君子”概念解读

(一)有位之人

从“君”“子”二字的概念解读中可以发现,无论是“君”还是“子”,均蕴含身份、地位之义。因此,“君子”一词诞生之初,也表达身份地位的意思,指代有位之人,即通常所说的贵族。尽管孔子以后的儒家典籍多从道德层面来阐释“君子”,但早期的儒家典籍,如《尚书》《诗经》,其中的“君子”多指有位之人。

《尚书》中共3 篇有“君子”一词,分别为《酒诰》《召诰》和《无逸》。西周建立后,周公旦封康叔为卫君。鉴于商纣王骄奢淫逸而亡国的教训,周公旦告诫康叔只有祭祀时才能饮酒,并写成《酒诰》。《召诰》是召公奉命营建洛邑时所作,记载“予小臣敢以王之仇民百君子越友民”,其中“予”为召公自称,“仇民百君子越友民”则是和召公一样的臣民。根据清代学者孙星衍在《尚书今古文注疏》中的注释,“百君子”指的是“王之诸臣与群吏”。由此可见,“君子”身负王命,有一定的管理之责。《无逸》中的“君子”更能体现“君子”的身份属性,如“呜呼!君子所其无逸!先知稼穑之艰难乃逸,则知小人之依”一句中“君子”与“小人”并列,“小人”需要从事农业活动,为平民阶层,“君子”则是在位者。周公创作《无逸》的目的是告诫成王不能贪图享乐,要体验平民的艰辛。

《诗经》中“君子”出现的次数更多,从其含义来看,也多指有位之人,如《诗经·国风·魏风·伐檀》中的“彼君子兮,不素餐兮”,意思是那些为官的老爷啊,可不能白白地吃闲饭啊。又如《诗经·小雅·巧言》中的“乱之又生,君子信谗”。“君子”代表有位之人,在其他学派的著作中也可以找到例子,如《墨子》中的“君子不强听治,即刑政乱”,意思是管理者不积极治理,便会出现混乱的局面。

(二)有德之人

早期儒家典籍中“君子”指的是有位之人,而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君子”的概念也发生了变化,逐渐从有位之人转变为有德之人。特别是孔子以后,“君子”成为有德之人的统称,有位之人的含义逐渐消失。当然,“君子”概念的转变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并且在这一过程中,“君子”的概念往往视语境而定,可能指有位之人,也可能指有德之人。事实上,“彼君子兮,不素餐兮”中的“君子”已经具备了德性元素,因为它要求身居高位的君子能够体恤民情,不肆意盘剥百姓。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君子”具备德性元素与殷周之际的巨大变化有很大关系。王国维在《殷周制度论》中指出:“中国政治与文化之变革,莫剧于殷、周之际。”[3]殷商重鬼神轻人事,认为统治阶层的权力源自天命。周朝继承了殷商的天命观念,同时也更加注重臣民的礼乐教化。而作为统治阶层的“君子”,自身的德行直接关系到统治秩序的稳定,这为“君子”概念从有位之人转变为有德之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君子”概念的转变过程中,孔子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尽管“君子”一词在西周已经出现,但正是孔子创立的儒家学派使“君子”一词推而广之,并成为中国古代社会理想人格的代名词。儒家典籍中的君子德性是一个包容性非常强的体系,如《论语·学而》中的“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意思是做一个君子,应当饮食不求饱足,居住不求舒适,对工作勤奋敏捷,说话要小心谨慎,主动去接近有道德、有学问的人。《论语·里仁》中的“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意思是君子注重的是道义,小人注重的是利益,以义利关系对“君子”和“小人”作了区分。《论语·泰伯》中“君子所贵乎道者三:动容貌,斯远暴慢矣;正颜色,斯近信矣;出辞气,斯远鄙倍矣。笾豆之事,则有司存”。这句话指出“君子”应当注重严肃容貌、端正脸色、注意语气三个方面的内容。

三、儒家典籍中“君子”概念变化的原因

(一)天命观念的变化

“君子”能够指代贵族,和天命观念有关。人类社会早期,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能力非常弱,天成为人们尊崇的对象,天命是统治者政权的合法性来源,统治者荒淫无道会引发天命的合法性危机[4]。夏朝末年,统治者昏庸,老百姓喊出了“时日曷丧,予及汝皆亡”,这是对上天不公的呐喊。《诗经》中,怨恨上天的诗句更多。周朝中后期,王室衰微,百姓生活困顿,《诗经·大雅·桑柔》中有“天降丧乱,灭我立王。降此蟊贼,稼穑卒痒”的感慨;《诗经·小雅·雨无正》中则有“浩浩昊天,不骏其德。降丧饥馑,斩伐四国”的质问。老百姓对天命的怀疑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君子”作为有位之人的合法性。

(二)士阶层的崛起

士阶层的崛起是“君子”概念从有位之人转变为有德之人的重要因素。西周采用宗法制度和分封制度,天子为大宗,各诸侯为小宗,小宗可以继续分封。分封不仅会赐予诸侯爵位,而且要划分土地。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诸侯国内部的大夫、士数量不断增加。诸侯国内部有限的土地与不断增加的大夫、士的数量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由此便出现了许多有爵位、无封地的士。同时,春秋战国时期,诸侯间竞争极为激烈,以血缘为纽带的贵族统治已经无法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不少诸侯国进行了政治体制改革,实行更为高效的官僚制度,这让许多平民跃升为管理者,促进了士阶层的崛起[5]。“君子”内涵的转变是一个持续性、渐进性的过程,时代环境的变化使得“君子”作为“有位之人”的社会基础发生了动摇,而儒家学派的兴起则促进了“君子”从“有位之人”向“有德之人”转变。先秦典籍,特别是孔子后的儒家典籍,士与“君子”多为同义,如“士不可不弘毅”。

结语

“君子”概念从先秦宗法制度中产生并成熟,诸子百家中关于“君子”的描述非常多。早期的“君子”指有位之人,儒家从仁的思想出发,对“君子”概念作了变革,使“君子”从有位之人转变为有德之人,道德成为“君子”的核心要义。促进这一转变的因素有很多,既和天命神权的解体有关,又与处于高位的“君子”的失位有关。

猜你喜欢
天命典籍阶层
黄永峰:追梦互联网新蓝海 彰显新阶层新担当
当“非遗”遇上“新阶层”
晚清来华德国人的中医典籍译介及其学术影响
Chapter 14 Realize your personal legend 第十四回 履行天命
《典籍里的中国》为什么火?
张山毅
美国大学招生行贿丑闻凸显其阶层割裂
“瓟斝”与“点犀”新解*——兼论中国典籍中名物词的英译
大众富裕阶层如何理财
典籍翻译模式的构建与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