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宏玉 王红霞
(济南大学 外国语学院,山东 济南 250000)
自我决定理论(Self-Determination Theory,SDT)是由美国心理学家Richard M. Ryan 和Edward L. Deci等人于20 世纪80 年代提出的一种研究人类动机与人格发展的元理论,强调人类不断发展的内部心理资源对人格发展与行为自我调节的重要性。SDT 认为自我决定不仅是人的一种能力,更是一种需要,因此该理论的研究重点是对人的内在成长趋势和内部心理需求的探究。然而,SDT 同样指出,人的这种内在成长趋势不会自动地起作用,它需要从社会环境中汲取营养与支持才能有效地发挥其功效。支持个体健康成长与发展的营养是对其基本心理需要的满足[1]。经过近40 年的发展,SDT 逐渐完善为6个分支理论,形成了一套较为成熟的理论体系。当前国内研究或仅涉及对SDT 个别分支理论的分析与运用[2-3],或只简要介绍SDT 的前5 个分支理论的基本内容[1,4],使得SDT 在国内的研究缺乏系统性与整体性,难以厘清各分支理论的内在联系。因此,本文将以SDT 核心概念为出发点,对6 个分支理论进行串联回顾与梳理,进而讨论SDT 当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展望该理论的未来研究方向。
贯穿SDT 6 个分支理论的核心概念是三个基本心理需要。一是自主需要,指个体自我决定的需要,即个体感知到其对自身行为具有自主选择权。兴趣与自我价值感能促进自我需要的满足,而任何外在形式的控制(如奖励或惩罚)会降低自主需要水平。二是能力需要,指个体控制环境的需要,即个体体验到对环境的掌控权与胜任感。提供适宜挑战、积极反馈与发展机会的环境才能满足个体的能力需要[5]。三是归属需要,指个体归属环境的需要,即个体感知到来自他人的关爱、理解、支持,体验到归属感[6]。这三种基本心理需要是先天固有且普遍存在的,对于促进个体顺利成长与发展至关重要。
认知评价理论(Cognitive Evaluation Theory,CET)主要解释影响内在动机的环境因素特别是外部事件对内在动机的影响。内在动机是指个体出于获得快乐、满足兴趣而投入某项活动中的念头和想法,投入行为的出现是个体自我决定的,代表了自我决定的原型。相反,外在动机强调个体的行为是达成目的的途径或手段,个体投入某项活动是为了获得外在奖励或者避免受到惩罚,而非出于对活动本身的兴趣。
CET 认为,内在动机促使人凭借兴趣来获取知识,它是一种天然的、积极的内在心理驱力,这种内在心理驱力的激发与基本心理需要能否得到满足密切相关。在从事某项活动时,个体内在动机的强度随着个体从该过程中感知到的基本心理需要满足程度的变化而变化。外部事件(如奖励、正面反馈、限制期限等)对内在动机的影响是通过个体对事件的认知评价实现的,主要涉及两种感知过程。首先,自主需要的满足程度取决于个体感知到的归因定向。当外部事件促使个体产生外部归因定向感知,便会引起内在动机弱化;反之,当个体感知到内部归因定向,内在动机便会增强。其次,能力需要的满足程度取决于个体的胜任感知。当外部事件增强个体的胜任感时,内在动机会得到加强;反之,则会减弱。CET 指出,个体能从中体验到胜任感且必须同时体验到自主感的外部事件(如正面反馈)才能真正激发内在动机。此外,已有研究表明,归属需要在增强个体内在动机方面也起到一定作用。当个体从外部环境中感知到安全与归属时,会表现出更多的内在驱动行为[7]。
认知评价理论主要解释社会-环境变量对内在动机激发行为的影响,因此其大多用来研究那些由内在动机引发的活动。但个体为实现家庭、组织或团体所期望的目标会参与某些实践,即便个体无法从该目标或实践本身体验到愉悦感,也会尽力避免错误或问题行为的出现[8]。因此促使个体进行此类实践的动机是外在的,但这种外在动机行为是否能变得自主,以及如何促进外在动机的内化正是有机整合理论所探讨的内容。而有机整合理论(Organismic Integration Theory,OIT)主要阐述外在动机的类型以及外在动机如何通过内化与整合对个体行为产生影响。该理论假设人天生具有不断整合外部经验的倾向,也就是说,假如个体从事某种活动的原因是由于重要他人或团体带来的外部调控力,个体能够将这种调控力逐渐内化并整合成为自我的一部分。与其他理论不同,SDT 并不把动机看作单一概念,也不将其简单地划分为内外动机,而是根据自我决定的程度,把动机作为一个从去动机、外在动机到内在动机的连续体。处于连续体最左端的去动机是一种完全无目的、无意志、无自我决定的状态。内在动机位于连续体的最右端,其引发的行为代表自我决定行为的原型。中间部分的外在动机也具有不同的形式,按照个体对行为的自我决定程度由弱到强排列,外在动机可依次划分为外部调节、内摄调节、认同调节、整合调节四种类型,其中前两者也被称为控制性动机,后两者与内在动机一起被称为自主性动机。
认知评价理论与有机整合理论主要探究社会环境如何通过支持或阻抑三种基本心理需要的满足从而对个体的内外动机产生影响。SDT 认为,个体在某一特定情境中产生的动机、行为和经验,是个体当时所处的社会环境与个体内部心理资源合力作用的结果。参与合力的内部心理资源,是从个体与此前所处社会环境的持续互动中发展而成的。而因果定向理论(Causality Orientation Theory,COT)正是用来描述个体的内部心理资源,它是个体对外部世界的动机取向,代表一种相对稳定的个体差异。
COT 认为个体具有三种水平的因果定向,分别表示不同的自我决定程度,即自主定向、控制定向、非个人定向。自主定向是指个体可以自主选择如何采取行动,寻找甚至创造参与机会,努力实现自我发展、自我提升。高自主定向的个体会使用认同和整合调节,并具有较高水平的内在动机。控制定向是指个体行动依赖于外部控制与指令,具有控制定向的个体会根据外部奖惩情况采取行动,个体感受到来自外界的奖惩压力,会以牺牲个人兴趣为前提来达到他人的要求。高控制定向的个体倾向于使用外部和内摄调节,内在动机水平较低。非个人定向是指个体对行为不能有效控制,无意采取任何行动,容易被环境力量左右,从而失去动机,表现出自我否定、缺乏自尊、抑郁消沉的状态。
前面提到SDT 中一个核心概念是基本心理需要,这也是基本心理需要理论(Basic Psychological Needs Theory,BPNT)所讨论的内容,除了归纳三种基本心理需要的主要内容之外,该理论还对支持与阻碍基本心理需要满足的社会条件及其产生的结果进行描述。基本心理需要的满足与受挫是相互独立的两个维度,需要的满足更多带来积极结果,而需要的受挫多与消极后果相关。首先,SDT 认为当外部环境支持三种基本心理需要的满足时,个体会沿着积极健康的道路发展,并能够体验到一种真实的完整感以及一种积极生活给予的幸福感。环境越支持基本心理需要的满足,个体就越能体验到幸福感。其次,当环境阻抑基本心理需要的满足时,个体可能会迫于压力而机械地遵循外在规则,导致行为与心理不协调,从而降低动机水平。研究表明,基本心理需要无法得到满足,可能会导致有机体出现疾病、焦虑、抑郁等负面状态,个体进而会寻找补偿活动或通过替代性需要的满足,来帮助其免遭基本心理需要满足受阻的伤害,但其本来的心理需要仍然无法得到满足[2]。
SDT 框架下另一项重要的研究是关于目标性质对个体幸福感的影响。尽管渴望成功的奋斗目标能提升个体主观幸福感,但并不是所有目标都有助于增强幸福感,目标性质有重要影响[9]。目标性质理论(Goal Content Theory,GCT)在整合Kasser 等人价值观研究的基础上,将目标性质分为内部目标和外部目标,并认为基本心理需要的满足对人的价值系统具有重要作用。GCT 认为个体的内部目标源自上述三种基本心理需要,追求内部目标也就意味着实现三种基本心理需要的满足,它包括对个人发展、亲密关系及社会贡献等内容的追求,反映了人的内在成长和自我实现的趋势。相反,外部目标是指个体希望获得他人对其财富、声望、形象等外在表现的认可和赞许,它来自替代性需要。当基本心理需要长期得不到满足,个体便会转向追求物质社会所推崇的替代性需要,旨在得到一定的心理慰藉,但这种外部目标并不是基本心理需要的营养物质,不能使自主、能力及归属需要得到满足。
SDT 前5 个分支理论围绕支持个体需要满足的环境、内在动机、幸福感等议题展开研究,研究焦点多集中在单向关系上,即分析重要他者或者团体如何支持或者阻滞个体基本心理需要的满足。而人际关系动机理论(Relationship Motivation Theory,RMT)关注的是亲密关系中双方基本心理需要的满足。归属需要是个体与他人建立和维持稳定、健康人际关系的原动力[10]。RMT 指出,仅有归属需要的满足不能形成最佳亲密关系,关系双方必须同时相互支持自主与能力需要的满足,才有助于维系良好的人际关系。根据RMT,每个人都需要感受到来自周围环境的关爱,人们倾向于与那些重视自己并能敏锐地觉察到其情感与需求的他人建立联系。人们也希望在人际关系中体验到真实感,渴望对方能够理解并珍视其核心自我。因此,在人际关系中,为最大限度满足归属需要,只有双方的自主与能力需要同时得到满足,才能形成和谐关系、增强交往安全感、有效化解人际矛盾以及提升整体幸福感。总的来说,人们在人际关系中体验到的需求满足感越多,他们对这种关系的满意度就越高。
自我决定理论的研究成果丰富和发展了人类动机理论,体现了动机心理学的研究趋势。它所探讨的基本心理需要、内外动机连续体、内化、人生目标、人际关系动机等概念为深入理解人类行为指明了新方向,也为探究人的自我成长、心理健康、幸福感等积极方面提供了新途径。
然而,自我决定理论仍处于不断发展与完善的阶段,其本身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首先,它将激发人类行为的根本原因归结为三种基本心理需要的满足,这在一定程度上掩盖了人类动机的复杂性。其次,对外部动机的内化过程过于依赖理论推理,缺乏严格的实证支持,使得动机的自我调节机制缺乏较为科学的阐释。再次,自主需要等基本概念的跨文化适用性研究取得了一定成果,但是否适用于各个实践领域,还需多方验证。未来的研究重点应集中于动机激发条件和调节机制的实证测量、科学剖析,同时该理论框架的跨文化及跨领域的普适性也需要进一步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