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秋平
(北京锦绣绿都园林绿化有限公司,北京 101200)
国有企业财务管理工作展开的意义重大,贯彻落实国家现行政策与措施,约束企业内部的浪费与违法等行为,积极为企业的经济效益发展做出贡献。但在实践中,受人才缺失与财务管理制度不完善等因素影响,限制了国有企业的发展能力与水平。要想实现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作用价值的充分发挥,还需加强问题分析总结,采取多措并举的方式提高国有企业财务管理水平,以推动国有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国有企业是国家发展的重要支柱,国有企业的建设成为了新时代发展关注的焦点。国有企业要想紧跟时代发展步伐,需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加强对经营管理方式的调整,减少企业发展对社会经济等方面发展不良影响的同时,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实现稳中求进发展。尤其是在新常态下,国有企业应当加强对推动我国经济质量整体水平提升的关注。财务管理是国有企业内部管理体系的重要分析,其管理的整体效果直接关系到国有企业日常运营情况,并可影响多项管理活动的开展。为此,国有企业需要将财务管理工作作为新时期转型升级发展的主要切入点。目前,很多国有企业在日常管理的过程中仍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无法适应新时期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形势,为此需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不断优化调整财务管理的相关工作模式,积极改革创新,建立全新的体制机制,为财务管理工作水平的提升营造良好的客观条件。在国有企业积极组织开展综合性业务的过程中,通过有效的财务管理手段,利于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与高效利用,缓解综合开发压力的同时,推动国有企业的长远发展。
不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将不利于推动财务管理工作的创新发展。大部分国有企业在新时期开展改革创新发展的过程中,采用的财务管理制度与企业的实际经营发展无法有效匹配,这也导致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缺乏充足的制度保障,财务管理无法发挥出应有的良好作用。财务管理制度的完善,不仅需体现在理论上,更应当在企业内部管理范围内有效的渗透。大部分国有企业的财务管理制度建设相对浅显,仅留在文件的理论层面,在财务工作中的执行渗透形式化,不利于财务管理制度作用价值的充分发挥。部分国有企业虽然成立了财务监督部门,但规范施行细则的内容缺失,员工对财务管理制度的要求不明确,不利于制度的有效执行。尤其是在在预算管理方面,国有企业尚未明确界定预算编制与执行及评价等环节的规范,导致预算管理问题频繁发生,资源不合理配置与浪费等现象普遍存在,直接影响国有企业的利润收益。
国有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展开,普遍存在财务管理制度滞后与管理方法固化等问题。国有企业开展财务管理的过程中仍然沿用传统的管理模式,无法满足全新的社会经济发展形势对国有企业的基本要求,并导致国有企业财务管理效率低下,整体管理水平偏低。受传统管理理念的影响,国有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主要依赖财务人员完成,财务人员的能力与综合素质可直接影响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实际上,国有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涉及内容复杂多样,有工作内容复杂繁琐与落实难度大等特征,对财务人员的素质能力要求较高,众多原因导致财务管理质量无法实现快速提升。财务管理工作人员的思想观念滞后,应用的财务管理方法相对固化与陈旧,不利于财务管理的质量持续改进。大部分国有企业的财务管理主要以财务问题的事后处理模式为主,通过事后核算与分析财务数据,了解财务管理的状况与问题。财务管理方式相对滞后,导致财务管理价值的发挥相对局限,更不利于财务管理问题影响因素的有效规避。尤其是在预算管理方面,国有企业长期形成了相对机械化的预算编制模式,预算方案的执行管理浅显,不利于预算方案的高效落实。滞后与固化的国有企业财务管理方法,不利于工作人员思想观念的转变与工作主观能动性的提升,尤其是财务管理创新机制的缺乏,将不利于财务管理方法的丰富。
国有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主要由财务管理人员负责完成。因此,财务管理人员的能力素质水平,将直接影响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展开成效。大部分财务管理人员的思想观念滞后,工作态度与习惯深受传统国有企业体制的影响。加上财务管理工作量与强度较大,缺乏学习总结与摸索性创新的精力及时间,无法轻松应对国有企业体制的改革与外部环境的变化,更不能得心应手地展开财务管理工作。受传统管理模式的影响,工作人员的工作动力与责任意识不足,普遍存在应付了事与互相推诿等问题,导致财务管理工作展开相对混乱。财务管理人员的信息素养缺失,无法灵活掌握与熟练运用信息化手段,不具备财务数据分析等能力,导致财务数据的真实性与利用率等无从保证。国有企业对人才的培养,缺乏完善的人才培养机制,对员工的培训教育力度不足,不利于员工工作能力与企业财务管理水平的提升。
大部分国有企业的内部财务管理工作展开,仍采用传统的内部经济财务管理方式,忽视财务管理工作与现代科技的整合,导致企业的管理信息化建设进程缓慢,不利于推动企业的转型升级。首先国有企业对内外部信息的整合工作相对优势,对信息化体系与信息共享平台的建设工作不重视,导致企业的国有企业的财务信息水平与财务发展严重错位。其次是国有企业内部的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水平低,信息技术与财务管理工作的整合层面浅显,尚未明确建立内部的管理职能,不利于内部财务管理目标的尽快实现。影响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信息水平提升的因素较多,包括企业的内部控制水平与外部的社会因素发展的影响等,将严重限制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提升[1]。
紧跟国有企业体制改革深化与经济新常态等背景的发展趋势,国有企业应当加强财务管理观念的转变,加强对财务管理制度建设与完善等工作的重视程度,围绕企业的发展实际情况与时代要求革新财务管理制度,为财务管理工作展开提供制度化的保障,实现工作展开的有章可循。财务部门应当根据企业的发展战略与实际情况合理建设财务管理制度。根据财务情况细化实施细则,以约束财务人员的工作行为,促使财务管理工作规范展开。国有企业应当加强对财务管理制度的细化,明确各部门的财务管理权责与原则与内容。加大财务管理文化的宣传力度,将其渗透到企业文化中,让工作人员严格遵守制度规范,促使财务管理工作系统性与规范性展开。加强国有企业在内部控制改革,提高财务管理在内部控制中的地位,对财务管理工作展开提供资源的支持投入,夯实财务管理工作展开的保障基础。了解企业内外部环境的变化情况,不断调整企业的财务管理制度,提高财务管理制度的科学合理性,以规范展开财务管理活动。国有企业应当注重自身统筹规划能力的提升,科学规划财务管理的活动与资源,有序展开财务管理工作。面对复杂的财务管理环境,国有企业需加强思想观念的转变,从以往的财务事故处理,逐步向事前预防与事中控制的阶段过渡,通过前期系统规划,切实规避财务管理中的风险因素,实现企业资源的优化配置,实现资源的整合与高效利用。
国有企业应当积极适应财务管理的新要求,加强对财务管理方法的创新,根据工作内容合理选择财务管理方法,以确保财务管理活动的成效。国有企业应用固化与陈旧的财务管理方法,必然会出现财务管理的问题,还需加强对以往财务管理方法与问题的分析,根据实际情况不断优化财务管理方法,提高财务管理方法的可行性与应用价值。财务管理人员应当加强实践经验总结,本着引进来与走出去的原则,多学习与引用先进的财务管理方法,带动财务管理质量与效率的提升。如精细化财务管理模式的应用,其应用价值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提供丰富的财务数据,规避国有企业的财务风险。在精细化财务管理工作中,要求财务工作职能,从以往的记账核算型,逐步向经营管理型过渡,实现财务管理向企业各生产经营领域中的渗透。财务工作做精做细,为企业财务预算提供真实完整的财务数据。二是优化财务结构,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向银行展开融资活动中,为降低融资成本,需提高企业的形象与信誉度及附加值。通过精细化的财务管理,不断优化企业的财务结构,确保资金链稳健运行,维持资金流动比率高于财务风险的警戒线,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确保内部资金的正常运行。三是可推动全面预算的实施,引导企业进行经济决策。全方位与全过程的动态控制,逐步取代了以往的事后静态核算,可为国企提供完整与真实的财务信息,反映企业经营生产活动的全程,利于推动企业施行全面预算,帮助企业管理者了解生产经营中的财务数据及分析情况,从而为经营决策提供价值参照,促使生产经营方向更加明确。
精细化财务管理在国有企业中的施行策略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拓展财务管理领域,落实整体财务管理策略。随着财务管理领域的转变与事后核算领域的拓展,更利于夯实整体财务管理战略的执行基础。财务管理工作展开负责繁琐,经济管理活动的综合性与广泛性强,需要企业各部门的积极配合,加强对产品生产经营中的收入支出把控,通过施行整体财务管理战略,加强对国有企业成本的全面控制。二是完善资金使用机制,确保资金的高效利用。国有企业施行精细化财务管理,利于拓展财务工作的多维度发展,实现生产经营活动中潜在价值的有效挖掘,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确保资金正常运行。尤其是资金使用机制与资金使用权限的建立,可减少资金沉淀,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三是施行精细化的成本管理。将成本控制贯穿产品采购与生产及销售等经济活动全程,采取产品整个周期过程的成本管理,更利于发挥精细化财务管理的工作价值。除此之外,还包括集中化财务管理模式及目标管理模式等方法,而切实提高企业的资金管理水平,确保企业资金运行畅通。
国有企业的体制改革进程加速,内外部市场环境越发复杂,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存,需通过加强企业内部管理的途径,切实提升国有企业的竞争力。财务管理是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分支,直接影响其他经营管理活动的展开。国有企业在复杂背景下加强财务管理的创新发展,还需加强人力资源基础保障的建设,加大对高素质财务管理人才的培养力度,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满足国有企业的财务管理需求,推动财务管理制度与方法的创新,确保财务管理成效。国有企业应当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尽快完善人才培养体系,根据企业的实际发展情况与市场变化及时代变革,明确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目标。设立并细化人才培养目标,根据目标合理规划培训活动。国有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范畴逐渐发生拓展,对人才的专业知识技能与职业素养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工作人员不仅需具备经济学与管理学及会计学等学科的专业知识,还需具备财务管理操作能力与较高的职业素养。尤其是处于在信息化时代,国有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还需具备一定的信息素养。因此,应当加强信息化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信息化会计处理能力,通过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实现财务管理质量的持续改进。国有企业在培养人才时,需尽快完善培训考核机制,通过对财务管理人员的绩效考核与奖惩激励,不断激发财务管理人员的工作潜能与责任意识及主观能动性。
提高国有企业财务管理活动展开的规范性,还需尽快完善监督机制,加大对活动的综合监督管理力度,并建立有效的评价机制,严格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强化对财务管理各个环节的综合监管,并对财务管理中的各项活动及相关人员实行综合管理,以构建国有企业的内部监督机制,使各部门间建立起相互牵制与协调一致的关系。日常管理中,国有企业需要细化相关管理制度体系,明确评估及监督的工作内容与工作标准,便于工作人员的规范执行。国有企业应当设立独立的财务监督部门,不断创新完善工作流程及工作模式,以确保财务管理发挥出应有的效果。国有企业在财务管理中,需明确不同经营发展阶段的财务管理总体目标,并安排监督部门负责检查各个目标的实际落实情况,以此来提升财务管理工作成效。监督部门需及时与国有企业管理部门进行沟通协调,汇报财务监督的具体情况,以便于管理部门随时了解企业的实际经营管理情况,合理调整经营管理策略。同时,国有企业需要积极开展责任体系建设,确定各个岗位的工作职责,避免出现责任推诿等问题。在财务管理中发现财务问题,国有企业的管理部门,应当及时追究员工的失责行为,合理落实奖惩机制,将其行为与薪资待遇挂钩,不断强化员工的责任意识。
现代科技推动了各行业领域的现代化发展进程,尤其是与企业财务管理领域的整合,推动企业步入了信息化发展阶段,加速了企业的创新发展步伐[2]。国有企业的创新发展,主要体现在技术创新与管理创新及制度创新等方面。在信息技术创新的发展进程中,企业应当加强完善信息化功能,建设企业内部的财务信息化系统,规范处理财务管理工作。加速企业财务信息的共享互通,加强对员工信息素养与信息技术操作能力的培训,改革企业内部的财务管理方式与体系及制度,促使信息化管理系统的作用价值充分发挥,确保国有企业会计信息管理的规范性。在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进程中,加强对重视程度低、财务管理模式滞后、复合型人才缺乏和信息化系统安全漏洞等问题的关注。尤其是在财务信息安全的问题中,需加强对信息化技术的重视程度,积极开展先进的管理系统,不断提高财务数据信息收集效率及财务数据处理效率,利用信息化技术进行财务情况的综合分析研究,并妥善储存财务数据信息,以确保企业的财务安全。在进行软件系统开发的过程中,需要积极研发相关性子系统,以提高财务信息化管理的实际效果。
国有企业的发展,不仅需符合市场经济发展规律,还需注重现代科技的整合,从内部控制入手,全面强化业务流程与内部运行效率,促使企业管理制度的现代化水平逐步提升。尤其是在财务管理方面,应当注重财务管理制度与方法及人才等方面的创新,改变以往国有企业对财务管理工作松懈,无法满足企业需求的状况。唯有加强对企业发展现状的关注与对财务管理问题的整改,才能真正实现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