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启文
(金华中燃城市燃气发展有限公司,浙江 金华 321000)
一个企业的未来发展方向取决于企业内部各项要素之间的管理。而一个企业是否能发展壮大,与企业的生产成本以及技术水平息息相关。从宏观的角度来说,企业的发展依托于我国甚至是全球的经济形势,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以及我国经济突飞猛进的发展,都为企业提供了更大的机遇和挑战。从微观的角度来说,企业综合技术水平与发展方向构成了企业未来前进的蓝图。因此,想要让企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就必须重视企业管理标准化,企业内部的领导与员工都必须详细了解企业管理标准化的相关内容,企业内部所有工作人员都要积极踊跃提出自己的意见,并认可这种标准化的管理制度。优化整合企业内部的各项方针政策,找到最适合企业自身的标准化管理制度,才是强化企业实力的根本途径,才能使企业的综合效益长远发展。
什么是企业管理的标准化?将企业标准化这个词分解开来,我们可以把握到一个重点词语,那就是“标准化”。标准化相当于一个贯彻人们日常生活方方面面的一个系统工程,标准化可以推动事物的前进和发展,是从多次实践中总结出来的规律,我们可以说生产标准化、发展标准化、企业管理标准化等。而企业管理的标准化,就是在企业内部经营的过程中,根据相关法律法规、企业内部经营状况和范围、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以及企业内部存在的问题,结合企业员工的意见制定一个共同的规则,并在企业实际的运营活动中,对这个规则进行不断的修改、完善,从而得到企业所有工作人员的认可,立足于企业的日常管理,促进企业综合效益的提升。
一家企业最重要的事情,应当是产品质量、日常管理与技术水平这三大要素。而在企业的日常管理中,又包含了三项主要的内容。
第一,企业的基础管理,企业的基础管理包含了企业在生产产品过程中的各项重要指标,例如,产品质量、产品数量、产品生产标准、产品种类统计等,还包括了企业各部门之间人力、物力、财力等多种资源的分配和调用,以及员工的综合素质管理等多个方面。
第二,企业的经营管理,经营管理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企业适应日益变化的市场格局的相关问题。例如,企业产品不能满足当下市场主流需求的问题,新型产品宣传策略没有进行全方位普及的问题等。这些问题都限制了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发展,使企业处在了市场竞争中的不利位置,这些都是企业的经营管理需要解决的问题。
第三,企业的发展管理,发展管理的本质是企业对于资产的经营,这也是整个企业管理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企业资产的经营又包括了两大模块,一是企业有形资产的经营,二是企业无形资产的经营。
在企业标准化管理的关键节点下,首先要做好企业基础管理的工作,技术和生产是基础管理的前提条件,它是企业领导带领企业上下经营管理的关键,只有严格管理控制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按照相关制度的规定严格执行统一的标准,才能使企业通过生产获得更大的效益,提高企业生产的效率和产品的质量,使企业生产活动变得更加科学有效。如果一个企业不能做好管理标准化工作,那么基础管理、经营管理以及资产管理就会出现很多不可避免的问题,企业自身发展也就会受到严重的影响。
在一系列企业标准化的建设中,技术标准成为了开展标准化工作的前提条件。企业的技术标准是为了提高企业生产质量、规范企业生产模式而制定的。它能够很好的满足工作人员对于整个生产过程的随时把控,更加精准的满足企业需求。提高企业技术标准的关键在于相关人员要掌握整个技术标准体系的内容,只有明确技术标准的各项具体要求,才能够多角度把握贯彻技术标准。而实施符合企业自身需求的、科学有效的技术标准,才能为企业管理标准化工作提供助力。
在整个企业的发展规划之中,管理标准成为了企业标准化工程的重要举措。管理标准是企业内部对于各项经营事宜以及各部门之间工作进程协调做出统一安排。上面所说的企业技术标准保证了企业管理标准执行,而想要实现企业管理标准效果的最大化,就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首先要对企业近期的经营状况和未来发展规划进行充分的调查和研究。在符合企业自身实际发展情况的基础上,实事求是的进行考核规定和管理标准方案的制定。
第二,企业的全体员工都应该重视管理标准活动的实施,积极地参与到企业的每一项任务中去,主动提出意见和建议,认可企业管理标准工作的发展,为企业组织管理标准活动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第三,采取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对考核的结果进行公正客观的评价,正视考核过程中缺失和不足的部分,并及时总结进行改正,而对于考核过程中表现优异的部分,应该倡导其他员工和部门积极进行学习,介绍相关经验,推动企业自身发展。
在企业标准化推广的过程中,管理标准化往往是最重要也是最容易被忽略的。没有管理标准化的实施,技术标准化就很难维持下去,工作标准化实施就会更加困难,最终就会导致企业员工在工作中违规以及操作不规范的情况屡次发生,因此,推动企业管理标准化已经成为刻不容缓的工作,企业内部必须要加强管理标准的制定,完善管理标准化环节,有规则有监督有改进,才能完全实现企业管理的标准化工作。
一个企业最终的发展程度与发展规模,归根结底还是要看这个企业有什么样的工作标准。企业的工作标准的主要对象就是员工,以及员工的工作范围、工作职责、工作权限等一系列以员工为中心向外扩散的附加内容。工作标准的目标是为了确定员工在工作中是否尽到了应尽的权利与义务。
一个成功的企业工作标准应该对工作内容、工作质量、工作数量、工作时间以及工作考核等都做出详细的规定,使用科学的方法,在充分采纳员工意见的基础上,对整个工作内容情况进行全面考察落实。优化整合产品种类,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控制影响产品质量的潜在问题,为顾客提供可靠、安全的服务和产品。同时在产品出现问题时能够第一时间控制同类问题的出现,并及时解决问题。从而进一步提升企业对消费者的影响,树立企业相关品牌的知名度,只有这样严格的工作标准才能真正将企业管理的标准化落实到位,为企业创造出巨大的经济效益。
企业的本质就是商业活动,因此不论企业最终发展壮大的结果,其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通过生产获取利润,可以是物品的生产,也可以是文化的生产。因此,企业要想获取更大的利润,最有效的做法就是降低投入的成本并提高生产效率。只有将企业的各个环节联系起来,每一个员工都各司其职,生产、经营等各阶段都建立完整的考核机制并真正的落实,才能使企业的管理标准化发挥出最大的效果。
虽然企业管理标准化是一项系统的工程,但其具体要求则需要用详细的条例进行解释,使整个管理标准化工作变成一个动态的过程,从而保证的企业生产效率和经营效益。并且在整个企业管理标准化工作的指导下,企业各部门之间能够更加流畅的沟通交流,各司其职的做好部门本职工作,员工能够在这样的管理下不断提升自己,与企业共同进步共同成长,企业的工作环境就形成了一个良好的氛围。企业员工能力得到充分发挥,整个企业的潜力也最大限度的被激发出来,两者相互促进。
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环境对于我国企业的影响越来越大,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虽然加入了IMF、ADB、APEC、ISO、ICC、CDB、WTO等多个国际经济组织,在国际经济形势面前有了一定的话语权,我国不论是在经济发展还是科学技术上面都与发达国家有一定的差距,这也间接导致了我国企业在国际化经济形势日益严峻的今天,发展进程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阻碍。只有企业自身不断提高自己的生产水平和工作效益,加强企业内部基础建设,用更好的产品和过关的质量来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只有充分落实企业管理标准化工作,不断提升自身的管理水平,才能够使我国在国际化市场的竞争中获得较强的竞争力。
如果企业能够对内部的生产过程进行严格的把控,就能有效的提高企业产品的生产效率和质量,还能够提升技术水平,否则就会导致偷工减料的状况发生,以致于生产出来的产品质量出现问题。当代社会各类产品云集,人们对于产品的功能、实用性以及美观性都有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企业必须扩大产品的生产规模,拓宽产品生产类型,全面提高产品的质量,才能占领更加广阔市场份额。企业通过实施管理标准化工作能更好的落实对于企业产品质量的问题监管,才能用更加细致完善的标准提高整个生产环节的质量标准。将现代化科学技术与企业产品更加密切的结合起来,明确生产部门工作人员的职责,积极探索产品先进的工艺,使用更加科学的方法保证生产环境的优良。这些繁琐的生产过程进行系统化融合,帮助企业更好地对整体资产进行分配调整,整合优化生产流程,实现真正完善的企业管理流程化。
我国经济体系不断完善的同时,一批现代化企业成为了我国经济市场中的中流砥柱。这些企业通过学习先进的理论和知识,完善自身的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方式,使我国企业有了极大程度的创新,在这些企业之中,管理的标准化成为实现企业现代化生产的最有效途径,这对于企业的整体管理水平的提升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相比于传统的企业管理和生产过程,企业标准化有简化生产过程的内容和环节,减少不安全因素和不规范行为的产生,帮助企业管理更大规模的生产活动,有效对人力资源和基础设施进行管理,从而提高企业的综合竞争力,通过企业管理标准化能够稳定地提高我国企业发展潜能,更好地迎合时代的发展变化。
一个企业在日常运营的过程中,可能会面临各种各样的问题和突发状况,很容易受到人为或者其他不可抗力因素的干扰,这就使整个企业的生产管理变得极为繁琐复杂。因此,在企业的生产管理中,必须运用标准化的管理对产品生产过程进行规范,才能够保证产品质量的无差别以及产品工艺的细致,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也变得更加合理可控。再加上企业内部各个部门之间能够进行有效的沟通交流和工作进程的无缝衔接,就能够保障企业有良好的经营管理秩序,逐步实现规范化、科学化的管理工作。
在企业的管理标准化规则的制定中,需要切实结合企业当前的经济水平、技术要求以及未来发展目标和方向,来统筹安排管理标准化工作流程。制定好相应的企业管理标准化工作战略计划后,要分别从宏观角度和微观角度,公平公正的安排相关工作的实践,只有树立正确的发展方向,才能够加快企业对于新政策的适应能力,才能够提升企业自身的综合能力,科学合理有效的推动企业管理标准化组织的进行,提高企业员工的凝聚力和积极性,促进企业朝着健康、长远的方向发展。
如果把企业比作一个不断前进的时钟,那企业各个部门就如同时钟上的刻度、时针、分针以及秒针,每个部门各司其职,但又与其他部门紧密的联系起来,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牵一发而动全身。因此,为了能够最大化的发挥出企业内部每个部门的价值和作用,企业中管理标准化工作建设中应该从宏观上对部门之间工作进程进行调节和把控,建立一个行之有效的管理规则并通过实践不断完善其中的工作职责、工作内容等细则,使企业的所有部门都能够按照企业管理标准化的流程展开一系列工作。除此之外,企业还需要加强科学技术的应用,保证将最新的科学技术及时投入到产品的研发和生产上面,既要保证产品的科学性与时代发展同步,又要保证产品的质量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本心,使企业获得更高的市场竞争条件。
在建立标准化体系之后还要保证企业有健全的审查机制。如果只做到最好但没有相应的审查机制或者审查力度不够,那么,企业管理标准化将不能长远的维持下去,提高企业管理标准的审查力度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审查的对象为企业全体员工。在进行管理标准化的审查时,不管是企业的领导层还是基层员工,都必须平等的参与审查,严格执行管理标准化审查的相关流程,不能仅凭业绩定成败,只有真正将管理标准化运用到企业各项工作环节中的员工,才是审查结果的主要评判标准。审查的目的并不只是为了对企业员工管理标准化合格与否进行衡量,主要是为了将管理标准化真正涵盖到企业日常运营的每一个领域中,帮助员工更好的总结、改正、提高、成长,进而使企业能够建立更完善的管理标准化机制,提高企业综合实力。
第二,企业应该主动拓宽管理标准化途径。企业只有充分将管理标准化这一概念融入到员工的工作思想当中,使员工在日常的工作中能够做到耳濡目染,两者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就能极大的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使员工成为推动企业管理标准化建设的有利条件。例如,可以将企业的管理标准化内容印刷成册,通过入职培训让员工重视管理标准化这一概念。在员工入职以后,企业还能够定期组织考核大赛,规则记忆大赛等一系列企业活动,既加强了企业与员工之间的工作黏性,又潜移默化将管理标准化这一概念刻到员工的思想中,使员工能够更好的约束自己在工作中的行为。
企业的标准化建设是一项需要不断完善、创新和改进的“工程”,它在企业内部结构建设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与企业各部门以及人员的协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每一个企业都要在企业管理中严格执行标准化建设工作,科学有效的对员工行为进行把控,简单明确的规划企业生产成本、控制好企业产品质量和技术水平的稳定性提高。在越来越复杂的经济大环境下,不只是我国的企业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国外很多企业也在谋求新的发展道路,因此我们更要充分认识到标准化在企业管理中的核心地位,让我国企业能够勇往直前,拉动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