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飞雄
(甘肃省华亭市第一中学,甘肃 华亭 744100)
语文作为语言类的学科,拥有非常重要的教育意义和传承意义,很多传统文化内容都是依靠语言来进行传播的,所以,语文教学也是十分优秀的传统文化传承载体,从语文教学当中能够充分观察古人的生活习惯、文化素养和学习习惯等内容,这对于学生的思想状态和生活方式的改变来说,都有着十分明显的影响。我国的传统文化有大部分的内容都在关注如何提高个人修养,所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也是我国古代君子的处世准则和三观导向,所以,教师应该利用高中语文教学的有效开展,进行更加有效的教学渗透,给学生带来更加充分的帮助,构建一个更加高质量的语文教学课堂。
在新课程改革下的高中语文学科知识教学中,主要是以学生为课堂教学主体,通过强化传统文化内容的渗透,来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知识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语文学科知识,逐步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自身的人文素养和爱国情怀。
在高中语文学科知识的课堂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知识教学,不仅帮助学生感知和体会传统文化内容背后存在的动人故事,还能够提高学生对汉字结构、汉字组词、句子结构、段落组成等知识内容的学习兴趣,更好地领会这些知识内容中蕴含的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学生更加透彻地体会高中语文学科知识,在实现语文知识内容迁移内化的基础上,增强学生自身的语言运用能力。
在高中语文学科知识教学中,逐渐渗透传统文化教育内容,不仅能够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还能够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促使学生在进行汉字等文化知识学习时,能够更好地理解其中蕴含的含义,有利于调动学生对传统文化知识内容的理解和学习,并且,能够将所学的传统文化知识应用在现实生活中,逐渐在学习中提高自身的内涵修养和文化素养。
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教学,不仅能够培养学生自身的良好民族气质,还能够在领会传统文化内涵的基础上,成为独具民族气质的优秀人才,逐渐在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之下,深入地了解和掌握中华民族的整个文化发展进程,能够积极主动地去弘扬和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以及领略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蕴含的文化精髓。
在高中语文学科知识的课堂教学中,主要的教学内容都是来自高中语文教材中的所有内容,这部分内容都是经过精挑细选的,具有不同的社会背景和文化内容。这些具有深刻传统文化印记的课文知识,丰富了高中语文学科知识的教育教学,其中,涉及作者生平、历史背景、时代背景、思想背景等,学生通过对这些内容的了解学习,来更好地培养自身的人文情怀,更好地了解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提高自身的民族文化精神。
例如,语文教师在课堂讲解《种树郭橐驼传》这篇文章内容时,学生可以自己先了解作者柳宗元的生平事迹,以及文章创作的时代背景,由文中所说的“树之理”联想到“官之理”,由文章中提到的“养树经验”延伸到“养民策略”,通过对这篇文章的学习了解,能够深刻地体会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所要表达的含蓄委婉之意,更好地感受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提高自身对这些民族传统文化知识的学习兴趣。
为了增强高中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掌握,增加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内涵的了解,激发他们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结合语文教学内容,围绕传统文化开展古诗文朗诵、古诗文知识比赛以及文化交流会等活动,这样有利于学生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例如,教学中开展以传统文化为主题的“读书角”阅读教学活动,给予学生充足的学习空间,为学生创建轻松的教学环境,让学生通过传统文化“读书角”活动,有效延伸语文知识内容,拓展学生的文化视野,让学生从多角度来了解传统文化知识。又如,课后教师还可以适时地开展传统文化“畅谈会”活动,让学生将自己学习的传统文化知识和喜欢的文章进行分享,进而达到渗透传统文化的教学效果。又如,教师还可以依据学生的性格特点结合教材中的传统文化,开展“传统诗歌竞赛” 活动,利用学生勇于竞争的精神,促进传统文化的渗透, 进而提高学生的优秀品质和文化素养。
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知识内容,不仅要注重对语文教材中传统文化知识内容的渗透讲解,还需要注重对课外传统文化内容的引入分析,逐步利用这种传统文化课外延伸教学模式,来指导学生自主地品读传统文化、诵读经典作品等,促使学生能够深入地感受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蕴含的魅力,强化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知,提高他们自身对经典作品的阅读能力和鉴赏能力。为此,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严格遵循“精准选择适合自己的经典作品、对经典作品进行深入透彻的阅读、要在完成阅读之后进行深入的感悟”的基本原则,促使学生能够从诸多的课外经典作品中汲取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譬如,在《相见欢》这一节教学中,教师可以在课后拓展环节,利用多媒体技术播放《中华诗词大会》中有关“飞花令”这一片段,要求学生针对其中涉及“月”的古诗词,选择自己喜欢的进行赏析。之后,教师可以针对学生的赏析讨论结果进行点评提问,锻炼学生自身的发散性思维。如此,既能让学生掌握更多有关“月”的古诗词,还能让学生在赏析过程中对传统文化有更进一步的了解。
综上所述,现阶段,在新课程教育教学改革背景下的高中语文学科教学中,语文教师要注重在课堂教学中重视传统文化教育的渗透和融合,在潜移默化的渗透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和人文修养。因此,为了加深学生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要注重为学生构建合适的传统文化学习氛围,促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传统文化知识的课堂教学中,在提高学生语文学习质量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传统文化精神,更好地弘扬和传承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同时,语文教师要在教学中深入挖掘语文教材中文章作品中蕴含的文化内涵和时代背景,在加深学生对这些经典作品理解感悟的同时,提高学生的文化艺术鉴赏能力,从而提高学生自身的文化素养和精神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