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有效课堂的构建策略探究

2021-01-01 12:09柳琼
考试周刊 2021年90期
关键词:高中物理有效性课堂教学

摘 要:学习高中物理需要较强的思维能力和探究能力。在实际教学中,学生学好物理并不容易,尽管师生都做了很多努力,但效果依然不佳。而有效的高中物理课堂是需要师生共同参与、相互促进和配合的,教师要提升学生物理学科素养,发展学生物理思维能力。

关键词:高中物理;有效性;课堂教学

物理是一门自然科学,具有很强的科学性、规律性和工具性,学习物理需要较强的思维能力和探究能力。在实际教学中,学好物理并不容易,尽管师生都做了很多努力,但效果依然不佳。高中物理教师应转变思路,勇于创新,更新教学理念,深入到物理教学教法的探究中,以提升高中物理教学的有效性,促进高中生物理核心素养的发展。

所谓有效教学,即经过教师的引导和启发,使学生有所收获和进步。可见,衡量教学是否有效的唯一标准就是学生能否取得进步和发展。有效的课堂教学一定会使学生有所成长,但这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和相互配合,离开任何一方的参与,都不可能实现有效性教学。所以,有效的高中物理课堂是师生共同参与、相互促进和配合,提升学生物理学科素养,发展学生物理思维能力的教学过程。高中物理教师应结合工作实际,科学合理地设计和实施物理教学,提升物理课堂教学实效,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

一、 尊重学生的个性,实施差异化教学

由于成长环境和自身素质不同,学生在学习中会呈现不同的状态,有些学生还具有鲜明的个性特点。教师在物理教学中应先分析学情,熟知学生的学习状况,这样才能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确保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促进学生物理素养的发展。

个体差异是客观存在的,高中物理教师应正确认识和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以学生为本,践行学生是学习主体的理念,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首先,教师应树立个体差异观念。这样,教师的教学才会体现个性差异,教师要在课前备课、教学过程、课后作业设计、教学评价标准等各个环节渗透个性差异化教学理念,使物理课堂更符合学生的个性特点;其次,教师应树立整体观念。课堂教学不是为某个特定群体服务的,而是面向班里的全体学生的,所以,教师应平等对待每个学生,特别是能力偏下的学生,更应得到教师的关注和尊重。然后,教师应树立因材施教观念。学生的个体差异决定了学生对知识的接受能力有所差别,教师的教学设计应科学合理地体现学生的个性差异。面向能力偏下学生的课堂问题设计,应具有浅显性、启发性、趣味性,以考查基础性知识为主,避免难度过大,以免导致学生学习困难,失去学习兴趣。这样的问题设计可以让能力偏下的学生也能收获成功,增强他们学好物理的信心。针对中等偏上学生的问题设计就要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发散性,以考查学生知识运用的能力为主,让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稍具难度的问题;面对优秀生,问题设计则要具有拓展性、创造性,以考查学生的思维能力为主,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这种分层式问题设计可以满足不同能力层次学生的需求,使他们都能有所发展和提高,从而整体提升班级学生的物理学科素养。

例如:在高三物理第一轮复习时,在正式进入复习课前,教师可进行一次摸底考试或问卷调查,对学生的学情进行调研,以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进行充分的了解和评估,为制订合理的复习计划提供参考。例如:针对摩擦力这部分知识的问卷调研,可对学生的解题习惯、基础知识掌握、思维能力、数学运算能力等进行多元化考查,根据学生的答题情况,可将学生分为A、B、C、D等级,熟练掌握的学生评为A,基本熟练掌握,有一些小问题的评为B,掌握一般,思路不很清晰的评为C,基本没有掌握,不知如何作答的评为D。然后,将问卷结果进行统计,根据学生答题情况的统计结果,教师就可以清楚了解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和个人能力水平,从而避免了将学生划分为优秀生、中等生、学困生等比较模糊的分类。在进行第一轮复习时,教师就可以针对性地进行课程设计、组织教学,明确重点关注对象,并对其加以督促、引导和鼓励,以使每个学生在复习中都会有所斩获,提升能力,从而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确保物理课堂教学质量。

二、 转变教学理念,激发学习潜能

新课程理念强调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和中心,一切教学活动必须围绕学生展开,教师是教学的设计者和引导者,是为学生的学习服务的。传统的一言堂、填鴨式、注入式等教学模式应该被摒弃,教师应该转换教学思路和教学方式,改变课堂教学结构,重新定位师生角色,改变学生的配合、适应式被动性学习地位,让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使得课堂教学具有高效性和有效性。高中物理教师应坚持以下几个教学理念,以改善课堂教学结构,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一)坚持由“教”向“学”转变

传统的物理课堂以教师的教为主导,学生处于被动和配合的地位,教师往往忽略了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学生就像一个没有灵魂的木偶,随着教师的指挥被动地、木然地、机械地学习,学生根本没有自主体验和练习的机会,这样的教学,能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知识就已经很难了,更不提知识的内化了。

教师必须要放弃这种以教定学的教学思路,要更新教学理念,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性,激发课堂活力,为学生创造“学”的空间和时间,增强课堂互动性,给学生提供足够的自主学习机会,营造“精讲多练”的教学环境,增加学生自主练习和体会的时间,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将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当然,这并不是说教师的“教”不重要,“教”依然是有效课堂的重要保证,重点是将“教”与“学”二者完美结合,实现教与学的和谐统一,最终,实现课堂教学的优化,提升教学的有效性。

(二)坚持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

教学过程是提示知识演变来龙去脉的重要环节,教师要让学生经过初步感知、深入探究、独立思考、整体归纳的思维过程后,获取物理现象的科学本质,这样有助于学生掌握物理知识,提高物理解题能力。例如:学习“牛顿第二定律”时,其是物理力学的重点和难点,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探究能力有较高要求。为此,教师可从其认识实验过程着手,让学生通过观察关于“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验证过程,基本掌握其核心本质,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经过讨论和思考,理解向心力、万有引力的推导过程,进而推导出动能定理和机械能守恒定律,这种逻辑推导体验的过程,可以加深学生对这些物理概念的理解,使学生了解它们间的内在联系,使学生养成整体学习观念,进而自我构建力学知识体系,形成清晰的力学知识脉络,这种物理学思维正是物理学科素养的体现。同时,这样的过程性学习,也锻炼了学生的思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潜能,使物理课堂教学更加高效。

(三)坚持由“讲实验”向“实验操作”转变

物理学科具有很强的抽象性、逻辑性,对思维能力有较高的要求,为了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降低物理学习难度,教师可强化物理实验教学,以直观的物理实验化解思维重难点,提高教学有效性。所有科学规律的验证都是建立在实验基础上的,实验在物理科学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教学实践表明,教师课上讲十遍,不如学生做一遍,可见,物理实验操作的重要性。因此,将实验引入物理课堂是提升教学实效的关键举措。

但由于受条件限制,传统的物理实验课无法进行现场实验,只能由教师讲实验,这样的实验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学生一听就会,一做就错,下课就忘,这是“讲实验”带来的最终结果,然后,教师再反复讲,反复强调,这严重降低了教学的效率和质量。随着教育技术的不断发展,学校的实验配置越来越规范,具备了物理实验操作的条件,教师就必须充分发挥物理实验操作的教育价值,让学生亲自参与操作实验过程,丰富学生的实验体验,增加实验知识的积累,培养学生实验操作技能,使学生加深对物理概念的理解,从而养成严谨的科学实验习惯,发展学生的物理综合能力。

三、 掌握学习方法,养成良好习惯

物理学习重在练习和实践,练习是加深学生对物理知识理解和巩固所学物理知识的主要途径之一,也是学生对物理问题进行深入探究和思考的体现,也是师生间教学互动的重要形式,物理作业练习的质量可以体现学生对物理知识掌握的程度,教师可有针对性地制作教学计划,提升物理课堂教学效率。新课程下的物理习题更具创新性、发散性和生活化,其与生产、生活、科技密切相关,命题形式多变,条件表述更具隐蔽性,特别是一些阅读性习题,不仅考查学生的物理解题能力,更考验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审题能力。在物理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将思维重点前移,重视对试题情景的分析,引导学生学会读题、说题和分析题目,只有这样才能紧紧抓住题目的题干和隐含条件,从而找到解题的突破口,提高解题的准确率和速度。

另外,部分物理习题里没有配图,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不一样,部分学生会犯审题不清的错误,这使学生无法建立正确的题意情景、构图,进而无法找到正确的解题思路,甚至陷入思维怪圈无法跳脱出来,解题效率低下。物理教师应指导学生学会构建物理模型图,将题意描述的物理情景转化为简明直观的图像,如画出过程图、状态图、示意图、条件构成图等,将物理数据或条件准确标注在图中相对应的地方,仔细观察分析,从中找出物理量间的因果关系,再运用相关的物理知识进行快速、准确的解题,在提高解题的效率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画图分析的解题习惯,提升了学生的物理学科素养。为了让学生保持画图解题的好习惯,教师在教学中要渗透画图意识,将物理习题通过规范的图表和板书直观地呈现在黑板上,并让学生观察各个物理量间的逻辑关系,认真分析思考,找出解题的思路,教师一定要强调解题的层次性和条理性,培养学生良好的物理解题习惯;在作业评价时也要突显画图的重要性,要求学生在作业本左侧画物理表达图,并对画图质量進行打分评价,结合画图是否规范、表达是否准确、物理条件是否全面等多角度综合打分,通过打分制激发学生的画图意识,从而提升学生的物理学习能力,使其养成科学的物理思维习惯。

实际上,在物理解题中情景分析与画图分析是最常用的两种方法,二者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它们相辅相成、彼此促进,就像人的左右手,通过密切配合才能实现快速解题目标。正确的情景分析为画图提供参数,而简明的画图分析则增强了情景分析的能力和想象力,启发了学生的思维,从而提高了解题的成功率。教师应坚持对学生这两种能力的训练和培养,直至学生形成解题习惯,这对提升学生的物理问题分析和解决能力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另外,这也是提高高中物理教学有效性的重要保证,也是促进学生物理综合素养发展的重要体现。

总之,高中物理是一门难度比较大的学科,教师应结合教学实践,深入到物理教学探究中,认真分析学情,制订合理的教学计划,践行先进的教育理念,注重物理思想和方法,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物理学习思维,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物理学习习惯,这对提高学生的物理学习能力和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常守红.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科思维的培养探析[J].中学教学参考,2020(12).

[2]邵小伟.高中物理高效智慧课堂的构建创新[J].数理化解题研究,2019(23).

[3]李晓光.高中物理教师专业素养的培养与发展[J].中学生数理化,2019(8).

作者简介:柳琼,上海市,上海市育才中学。

猜你喜欢
高中物理有效性课堂教学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制造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实现
学好高中物理必须做好的四件事
提高家庭作业有效性的理论思考
高中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研究
高中物理实验
新形势下高中物理高效课堂的构建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导入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