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逸瑜
摘 要:本文主要以晋江龙湖特有的资源为基点,以幼儿的能力、兴趣、需要及生活为中心,汇集幼儿园、家长、社会等多方力量,运用具有当地特色的资源对幼儿进行初步的美术教育和艺术熏陶,探索幼儿园美术教育本土化实施的有效途径和教育策略,办好低成本、高效益、高质量的幼儿美术教育,构建本土化、生活化的幼儿美术教育模式。
关键词:幼儿美术教育模式;本土资源;美术活动形式;实施策略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0)33-0095-02
On the localization of children's art education mode
SHI Yiyu (xibian kindergarten,Chendai Town,Jinjiang City,Fujian Province,china)
【Abstract】Based on the unique resources of Longhu in Jinjiang,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children's ability,interest,needs and life,gathers the strength of kindergartens,parents and society,and uses the resources with local characteristics to carry out preliminary art education and art edification for children,and explore effective ways and educational strategies for the localization of kindergarten art education,so as to run a low-cost and efficient way Benefit,high-quality children's art education,to build a localized,life-oriented art education model.
【Keywords】Early childhood art education mode;Local resources;Art activity form;Implementation strategy
晋江龙湖地处农村,“本土化”材料对当地幼儿园而言是极其宝贵的资源。本文将着重探索如何将龙湖的自然、文化等方面的资源转化为美术教育资源,运用于教学实践中,使得教育回归本土、回归生活。
1.幼儿美术教育模式和教育本土化的概念
美术教育模式是人们为了对美术教育实施科学有效的实践,在教学理论和思想的基础上,采取的一种教育策略体系,具有一定的操作性和有序性。幼儿美术教育模式,大致可分为美术欣赏教学模式,命题画的教学模式,意愿画的教学模式,装饰画的教学模式,手工活动的教学模式,文学、绘画综合教学模式这几类。
教育本土化有两方面的内涵:一是通过教育的途径,增强学生的本土意识,增强归属感和认同感。二是吸收借鉴具有教育价值的本土文化资源,实施独具特色的教学实践。
2.幼儿美术教育模式本土化的现状分析
当前,我国幼儿美术教育中普遍存在着过分强调技能技巧和艺术活动结果的现象,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幼儿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性和创造性。乡土资源的开发需要教育者有足够的开发意识和能力。然而,幼儿美术教育模式的本土化开发仍处在表面化的阶段,缺乏一定的理论指导,所以在实践过程中,对资源的挖掘大多只停留在简单操作层面。乡土资源的开发与实施,要着眼于促进每个幼儿在原有水平上最大限度地发展,促进幼儿体智德美诸方面的发展,而不是千篇一律的、同步的发展,是促进幼儿各个方面而不是某一方面的发展。就晋江龙湖而言,教师教给幼儿的知识主要侧重于教学所需的各种树叶,豆子等自然材料,以及环境创设中手工制作的利用,而当地一些颇具文化价值、人文精神的资源的挖掘却明显缺乏。
3.幼儿美术教育模式本土化的意义
(1)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本土化的美术教育模式使幼儿对本土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过程中,营造了宽松自由的氛围,不仅丰富了幼儿的审美经验,激发了创作热情,还使其在亲身体验、实践操作、直接感知中逐渐习得了美术表现的技能技巧。使幼儿对美的感受力、表现力、想象力与创造力,都获得了一定程度的提高,培养了初步的动手能力和合作能力。启迪了心智,提高了审美情趣,促进幼儿综合能力的提高,使幼儿身心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同时也萌发了幼儿爱国爱乡的情感。
(2)加强幼儿园的管理
充分挖掘农村现有的资源,不仅节约了大笔的资金投入,还能起到改善环境,利用环境育人的作用,使幼儿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获得有益的学习经验。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巧妙利用本土材料进行加工制作,不仅促进了幼儿的自主学习和探究,还有利于勤俭办园。同时,在收集材料的过程中,逐步取得社会、家长的积极支持与配合,汇集了來自社会、家庭的广泛力量,营造了教育应有的环境,形成了齐抓共管的教育合力,展示了教育的灵活性和多样性。幼儿园在不断实践、改进的过程中探索了独特的幼儿美术教育模式,为幼儿园注入了一股强大的生命力,弥补了幼儿园缺乏“地方特色”的缺陷,彰显了园本特色。
(3)促进教师的自我成长
教师通过细心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行为表现,并有针对性地渗透本土化的美术教育,机智及时地加以指导。在不断反思、调整,改进中,不仅促进了幼儿的发展,提高了教育质量,同时教师的艺术修养也获得了极大的提高。美术教育模式本土化的实施需要多途径地利用资源,家庭资源是这些资源中尤为重要的一部分。在家园合作过程中,教师的家长工作能力也获得了很大的锻炼。因此,幼儿美术教育本土化的过程也是教师实现自我成长的过程。
综上所述,把本土资源引入幼儿园美术教育,不仅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教育资源,同时又促进了幼儿的全面发展,提高了教师的素质,实现了幼儿教育的乡土化与生活化。
4.晋江龙湖本土资源的开发
龙湖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为幼儿美术教育提供了丰富的教育内容。选择美术教育的内容应遵循这三条原则:贴近幼儿生活的内容;能激发幼儿审美情趣的内容;有利于幼儿能力进一步提高的内容。笔者经过研究与探索,将晋江龙湖蕴含的丰富的乡土资源划分为山资源、海资源、商资源、情资源这四大类。
(1)山资源
第一,种子类:豆类、瓜子、松果。
第二,蔬果类:西红柿、芦柑、西瓜、丝瓜。
第三,农作物类:地瓜、地瓜干、花生仁、花生壳。
第四,草木类:树叶、树枝、稻草、藤条、木屑、玉米皮、竹枝、芦苇杆。
第五,农具类:簸箕、米筛、竹片、麻袋、麻绳。
(2)海资源
第一,壳类:螃蟹壳、虾壳、鳖壳、贝壳、鲍鱼壳、海螺壳。
第二,海洋产物:沙滩、海沙、鹅卵石。
第三,渔具类:渔船、捕鱼网、背篓、斗笠、补网针。
(3)商资源
第一,纺织类:花边、布料。
第二,辅料产品:纽扣、毛线、丝线、珠子、亮片、线筒、拉链、商标。
(4)情资源
第一,建筑:施琅将军纪念馆、陈鹄故居、灵鹫寺。
第二,民间工艺:戏曲、木偶、雕花、面塑、剪纸、竹编。
第三,历史名人:施琅、陈鹄、许友超 、许立。
第四,节日:端午赛龙舟、元宵花灯节、清明节、沙滩艺术节。
5.幼儿美术教育模式本土化的实施
(1)本土化的幼儿美术教育模式实施策略
第一,走近自然,寻找艺术之美。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大自然中蕴含着丰富的教育素材。龙湖镇属于沿海农村,美丽动人的田园风光、广阔的田野、潺潺的溪流、金色的沙滩、悦耳的鸟鸣、宁静的湖泊等,为美术教育提供了宝贵的资源。
第二,创设环境,感受本土文化。环境是幼儿园宝贵的教育資源,以其独特的教育价值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幼儿。应为幼儿创设一个支持性的环境,让幼儿大胆地表现与创作,并根据课题营造具有浓郁的本土气息的艺术氛围,对提升幼儿的审美意识是很有必要的。如在幼儿园环境创设中,将班级活动室营造成一个有着浓郁海底气息的乡土环境。可以在活动室的横梁上悬挂一张大渔网,供幼儿摆设制作的各种海底生物、特色产品—海螺乐器、贝壳项链、小渔船等。
第三,利用资源,发挥教育合力。首先,教师可以发动家长在家庭中增设富有龙湖特色的工艺品,如贝壳工艺品、鳖壳面具、编织工艺品、布类工艺品等,创设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引导幼儿主动感受生活中的美。其次,家长可带领幼儿参与社区开展的各种节日活动。
(2)幼儿美术教育模式的形式
第一,开展绘画活动,展现文化魅力。绘画活动中,我们运用不同的表征形式,根据材料的性质、特点,结合龙湖得天独厚的资源,为幼儿提供喜欢的各种材料,如蜡笔、水彩笔、水粉笔、颜料、棉签、吸管、印章等,进行特色教育。
第二,利用美工活动,彰显地方特色。在山资源中,可利用各种植物的种子、农作物、草木进行创意拼贴。如利用花生壳易上色的材质,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能力差异,提供剥好的完整的花生壳或者掰碎的花生壳让幼儿自由上色,晒干后用于花生壳的黏贴画使用。
第三,组织欣赏活动,丰富情感体验。我们根据幼儿的兴趣、经验和接受能力选择了一些具有龙湖浓厚底蕴特色的美术作品供幼儿欣赏:绘画类的有渔民画、年画等;自然景物类的有田园山水画、各旅游区的风景画等。
6.结语
把本土文化引入幼儿美术教育显示出极大的优越性。幼儿美术教育本土化的模式,使得幼儿在本土文化的熏染中获得了学习美术的兴趣,同时也为美术教育增添了无穷的魅力。幼儿美术教育应该有效利用本地区特有的优势教育资源,扩展幼儿生活和学习空间,有效地促进幼儿全面发展,促进农村幼儿美术教育自身活力的释放。
参考文献
[1]万中.幼儿美术教育[M].海南:南海出版公司,2009:23-25
[2]潘鲁生.民艺回到民间去[J].中华手工,2008.5(03):1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