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良山
【摘要】随着时代的迅速发展,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量不断增大,在这种社会需求趋势下,新课程改革对教育界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数学课程教学阶段,努力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每一位教师现阶段工作的重点.因此,本篇文章将会从直观想象能力、推算技巧、逻辑推理、讨论角度,以及课外评价五个核心素养展开论述,利用小组合作的模式开展教学方法的探究.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组合作;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运用研究
所谓小组合作就是将同学们划分成几个学习小组,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基础和课堂表现,为每一个小组分配不同层次的学生,争取做到小组合作的公平性.现在的教育行业一直处于核心素养的背景之下,任何阶段的课堂教学都应该注重对学生素养的重点培育,这样的数学课程才能不断满足人才市场的需求.尤其是在初中阶段,数学作为中考的必考内容,需要教师能够将抽象的知识点变得更加的簡单化,让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想象能力进行综合的理解.
一、通过小组合作模式,培养与提升学生的直观想象能力
数学概念是初中数学的基础内容,特别是在学习几何时,教师要想引导学生对几何图形的性质有一个明确的认识,首先就需要引导学生把握对几何图形概念的认知,如平行四边形、菱形、梯形等.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将初中数学教材作为开展课堂教学的第一着力点和教学基础,在此基础上延伸开来,以此来不断地培养和提升初中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的数学问题的能力.教师可以通过小组合作的学习模式开展教学.在传统的教学方法中,由于考核的需要,“应试教学”占据了初中数学课堂的绝大多数课时.处于“应试之风”下,学生的思维空间和实际学习能力都被压缩.同时,由于初中课程的繁重,学生并没有足够的思维和能力进行自主探究,数学基础知识又薄弱,进而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抽象的知识点不能形成直观、清晰的认知,没有足够的想象能力,这也是核心素养教学欠缺的表现.因此,通过小组合作的模式,可以对传统教学进行更新,促进开展高质量、高效率的初中数学教学.
例如,在讲解“四边形”这个内容的时候,为了能够让学生对平行四边形的定义和性质有一个更加深刻的理解,教师可以通过小组合作的模式开展教学,让学生进行自主实践.教师可以在课前准备好足够数量的厚纸板条和小钉子,在课前先向学生提问:“经过预习,相信大家已经对平行四边形的形状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现在老师进行分组,为每一组同学都分发四条厚纸板条和四枚钉子,请同学们通过合作,将这些材料组装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并尝试探究和总结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接下来教师分发材料,让学生在课堂上动手制作一个可以改变两边的夹角的平行四边形,并引导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寻找平行四边形的相关性质和判定方法,最后进行总结.在给予学生适当的时间进行实践和讨论后,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总结,概括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如:
1.平行四边形的两组对边分别相等;
2.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是互相平分的;
3.平行四边形的两组对角分别相等;
4.有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如此,通过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引导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小组实践以及小组探究的方式对课堂内容进行学习,使得课堂更加高效和科学.以此类推,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自主探究直角三角形、矩形、菱形、正方形等几何图形的相关性质,并引导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多动手、多动脑、多合作,把自己在实践中的发现和知识带入解题中,当教师在教学中鼓励学生通过合作来总结四边形特点的时候,就可以让学生对抽象的图形有更加直观的了解,以此来提升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二、通过小组合作模式,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数学运算技巧
思想是数学的灵魂,初中数学教师的主要教学目的不仅要帮助学生完成基础的课程学习,而且需要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使学生养成一定的数学运算技巧.数学运算能力是数学核心素养之一,教师完全可以根据数学的逻辑性特点和学生的实际学习状况,创设相关的教学情境,帮助学生加深对数学的理解.教师在选择小组合作的时候,千万不要带着有色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学生,而是要用尊重的眼光来看待每一个学生,公平、公正地为学生布置课堂任务和课下作业,利用多元化的教学,提高他们的运算能力.
例如,教师可以通过开展“微专题”的形式,让学生以小组合作为模式,对“求一元二次方程的根”进行推导和理解.首先,教师开门见山地向学生介绍求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第一种方法——直接开平方法,以求形如(x+a)2=b的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为例:当b大于或等于0时,x+a=±√b,则x=-a±√b;当b小于0时,方程无实数根.
然后,教师再让学生合作讨论其他求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基本方法,小组交流后,学生可以从例题当中得出第二种求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方法——配方法.配方法就是将方程中的二次项的系数化为1,并且移项,左边为二次项和一次项,右边为常数项,然后配方,配方就是在方程两边都加上一次项系数一半的平方,化成(x+a)2=b的形式,再利用直接开平方法求出方程的根.这时,教师可以再次拓展学生的知识层面,将方程整理成ax2+bx+c=0的一般形式,引导学生将ax2+bx+c=0配方,再利用配方法一步步推出ax2+bx+c=0的求根公式.同时,教师还要利用例题来加强学生对于求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熟练度.以下题为例,
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m-1)x2-x-2=0.
(1)若x=-1是方程的一个根,求m的值及另一个根.
(2)当m为何值时,方程有两个不同的实数根?
三、通过小组合作模式,提升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研究性学习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数学这一学科素养培育的重要途径,由于研究性学习属于综合课程,所以必须包含数学学科的相关知识内容,对于学生开展逻辑推理有着较强的帮助作用.而小组合作模式的开展,可以把这种研究性的学习推向高潮,让学生树立集体意识,开展更加深刻的学习内容.
例如,在讲解“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这一知识点的时候,为了能够为学生厘清整体的教学思路,教师可以根据全面调查、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分析数据、得出结论的步骤来设计知识框架.接着,教师布置课堂学习任务,让学生将全面调查和抽样调查、总体和个体、频数和频率、组距和组数为一个单元,把它们之间的含义和区别通过讨论的方式找出来.最后,当学生对这些数据的基本知识点有所了解之后,再利用例题向学生展示扇形分布图、折线分布图和频率分布图各自的优缺点,帮助他们形成一定的逻辑思维,将散乱的知识点进行合理的串联.
四、正确把握合作学习的契机,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关键在于通过合作来引导学生开展交流讨论,最后达到优势互补,取长补短的效果,进而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作为引导者,必须要恰当选择合作学习的契机,正确把握小组合作所探讨的问题的切入角度以及讨论层次,进而最大程度地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教师必须保证讨论的内容和问题具有一定的难度,具有一定的挑战性,但是难度也不能过高,否则会使得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受挫.在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情境设置来抛出富有趣味性、具备挑战意义以及具有较高的开放性的实际问题,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挑战积极性,引导学生开展合作学习.同时,教师要对讨论的内容进行精心设置,对讨论环节和讨论步骤进行预设,尽量避免意外的发生,如在一堂课中,将多长时间用于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每个环节的时间大约为多少適合,选择哪部分内容开展合作学习等.在合作过程中,教师也要积极引导,以避免学生钻牛角尖和进死胡同的情况出现,导致没有发挥出小组合作学习的真正效果.
以“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这个定理的例题教学为例,在△ABC中,AB=AC,点D,E,F分别是BC,CA,AB边上的中点,求证:DE=DF.在这道题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根据题意画出△ABC,然后将△ABC用剪刀裁剪下来,沿着AD剪开后再进行拼图,能够发现DE=DF.学生会观察题干中给出的信息,根据信息画出相关的图形,然后讨论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教师利用问题的根本特性对学生进行启迪和引导,使学生能够在实践中思考,思考中实践,并通过小组交流和讨论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最后进行适当的总结.在小组讨论完毕后,教师让学生进行组间信息交换,能够发现这道题有多种解题方法.如此,通过这样一道多解题,使得学生在熟练掌握“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这个定理的同时,也极大地点燃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创造能力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和发展.
五、建立合作学习评价体系,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在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如果能够建立科学、高效的小组合作学习评价体系,那么对于推动核心素养发展是十分重要的.对于学生来说,建立完善的评价体系能够使得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有一个充分、全面地认知,同时也能够提升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兴趣,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最大效果.对于教师来说,利用评价体系能够及时接收学生的反馈,进而实现通过改进自身的教学方式以契合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学习能力,使得初中数学小组合作学习更加高效.
教师可以在每次小组合作学习结束都进行评价,要注意从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两个方向进行评价,不能简单、笼统的评价,诸如“你们都很好”“你们真棒”,这种评价效果一般,不能够很好的激发学生的向上心理,教师应该对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具体表现,包括“是否积极参与小组合作”“在合作过程中是否友好交流”“在合作过程中是否认真负责”等方面进行多元化评价,加强学生的学习动力,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同时,对于表现特别突出的学生,教师也需要进行充分的鼓励,以此来鼓励学生积极合作.教师要尽量对学生进行公平、全面、完整的评价,以提升初中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的质量.在另一方面,教师也可以让学生对自身的教学进行评价,提出一些建议,教师积极接受学生反馈,能够拉近师生距离,也能够更加有方向、有针对性地改进自身的教学方式,进而打造高质量的小组合作学习模式.
综上所述,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初中数学教师不断地反思自己在教学中所出现的问题,并且积极地与同学展开交流,帮助他们获得更加真实的数学体验.
【参考文献】
[1]冯伟雄.小组合作,体验成功:浅析初中数学的合作教学模式[J].新课程导学,2017(18).
[2]张艳惠.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实施探讨[J].新校园(中旬),2017(5).
[3]朱振华.立足核心素养,培养合作能力:合作学习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数学大世界(上旬),2017(4):30.
[4]王金桂.关于中学数学核心素养下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探讨[J].高考,2019(20):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