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

2020-12-30 12:11张福梅余权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20年17期
关键词:策略研究初中数学核心素养

张福梅 余权

【摘要】数学核心素养是数学学科本身所独有的内蕴特性,它是学生在学习和实践中逐渐形成的学数学、用数学所必备的一种修养和品质,是学生终身发展所需的关键能力.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实施立德树人的重要举措,也是提升我国教育国际竞争力的关键.本文从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深度解读教材、精准把握初中数学内容的整体性、激励学生亲身实践、感悟数学学科的思想性及提升自身专业素养等方面阐述了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策略.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数学;策略研究

2016年9月13日,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发布会在北京师范大学举行.在会上,与会专家、学者和一线教师共同交流探讨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应该具备的是能够适应他们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实施立德树人的重要举措,也是提升我国教育国际竞争力的关键.而数学素养是学生终身发展所必备的基本素养,初中学生的数学素养需要在学习和实践中逐渐形成.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教师亟待研究的课题,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以下从当下初中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以及笔者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采取的有效策略两方面进行详尽的阐述.

一、初中数学教学现状

1.数学课堂教学模式化严重

现阶段的初中数学教学中,有一些教师的教学理念陈旧,自己依然霸占课堂主体地位,教学模式仍以传统的讲解法和铺垫法为主,模式固化严重,完全忽视了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更谈不上对学生逻辑推理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严重制约了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养成,直接影响了课堂教学效果.

2.数学课堂过于注重解题的高效性

数学的解题方法具有多样性,如果教师过于注重学生解题的速度和效率,无限制的催促学生快速解题,那么学生就没有时间进行深入思考,往往会忽略了数学解题方法的多样性,这样会制约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创新性.

3.传统的数学课堂会制约学生数學思维延展性

在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多使用讲授法给学生讲解数学知识,教师关注的是学生对概念、公式等知识的解读,忽略了对解题思路的深入探究和延展,这样做会制约学生思维发散性的提升,不利于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和提高学生的数学综合能力.

二、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有效策略

1.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初中数学知识对于初中生来说既抽象又枯燥,所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他们的学习至关重要.教师可以依托“互联网+初中数学知识”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比如,在教学“三视图”这个知识的时候,笔者就是通过多媒体和几何画板将图形转动,使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帮助学生高效地形成了空间观念.另外,教师还可以应用3Dmax建模,通过切换至全屏显示,然后再旋转、缩放,给学生呈现一个真实的、立体的空间环境,有助于对学生空间想象能力的培养.

2.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需要以拓展学生的数学思维为基础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思维是数学课堂的灵魂,数学教师要重视对学生数学思维的拓展.如果数学课堂上没有思维培养,那么就谈不到提升学生的数学水平和核心素养.基于此,教学中,教师要坚持以夯实数学知识为基准点,采取有效措施拓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进而全面提升他们的数学核心素养.例如,在学习三角形内角和的时候,教师可以先领着学生复习三角形内角和是180°这个几何知识,接着引导他们借助辅助线将三个内角旋转到一边,让学生实际动手操作来亲身感受几何推理的过程,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另外,教师要鼓励学生交流探讨,使学生能运用不同的辅助线得到结论,让他们充分理解几何学中的变与不变性.教学中,教师还要重视新旧知识的有效衔接,巧妙设计数学问题,科学合理地做好知识点的延伸和拓展等有效措施,确保在教学中实施启发性、引导性和思考性的操作,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助力.

3.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需要从深度解读教材入手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了十个核心素养关键词:1.创新意识;2.应用意识;3.模型思想;4.推理能力;5.运算能力;6.数据分析观念;7.几何直观;8.空间观念;9.符号意识;10.数感,教材中也处处呈现着丰富多彩的数学核心素养知识,所以教师要具有深度解读教材的能力.教师团队要踏实备课,钻研教材,对教材中的例题、图片以及数学故事等都要认真解读,梳理知识点的发展脉络,充分解读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而在教学中把数学的整体框架为学生勾勒出来.从数学知识产生的起源出发,挖掘知识本质,解读知识点所蕴含的核心素养,并把这些核心素养融入实际教学中,为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奠基.华罗庚曾经说过:“能把书读厚,又能把书读薄,读薄就是要抓住本质.”抓住本质,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提升数学核心素养.例如,在“轴对称”教学中,笔者重视对学生空间观念这一核心素养的培养,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使学生了解了轴对称图形既存在于二维空间,也存在于三维空间,借此引导他们探究现有的判断依据是否适用于三维空间,为高中乃至今后学习立体图形夯实基础.再如,培养学生树立建模思想非常难,但是模型思想影响学生数学学习的深度和广度,在建模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动手画一画等方法构建模型思想,使学生掌握这种解决问题的手段.由此可见,教师解析教材的视野将直接影响学生能否从宏观角度领悟数学知识点与数学学科体系.

4.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需要教师精准把握初中数学内容的整体性

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它是集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等多个系统为一体的学科,每个系统之间都有较强的逻辑关系.教师要充分把握数学课程的性质和理念,充分认识数学课程设置的主线——主题——关键的概念、定理、思想方法、应用等,才能使得教学游刃有余.

5.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必须激励学生亲身实践

数学归根结底是一门集科学性和实用性于一体的基础学科,所以教师要注重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结合.教学中,教师要挖掘数学知识与生活情境的联系,让学生感知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把数学知识放在生活情境中,将枯燥抽象的数学知识形象化,让学生感受数学学科的实用性,从而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教学中,教师要激励学生亲身实践,在实践中自主学习,深入思考,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和数学思维,进而提升其数学核心素养.笔者在教学“数据分析”的时候,就激励学生自主设计问题,亲身搜集数据,然后通过整理数据和分析数据进行交流、探讨,得出结论,最终发现事物本质.再如,关于数学实验,教师要关注实验过程,带领学生着重探究方法,重在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精神.实验前,教师选择实验内容的时候要考虑学情、学生的认知情况以及环境;实验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能力、操作方式以及安全问题;展示成果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和实验成果的科学性;实验结束后,重在拓展实验的延展性.实验课要激发学生兴趣,从“学数学”到“做数学”直至“玩数学”可以有效激励学生动手能力,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

6.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需要激发他们感悟数学学科的思想性

初中学生的生活阅历比较浅,生活认知有限,对数学基础知识的掌握量也是有限的,知识结构还没有完全形成,认知能力弱,许多数学知识的难度远远超过了他们的理解程度,与心理预期有着很大的差距.比如,有些数学知识的形成有着一定的背景,学生对这些数学知识里面隐含的数学思想和方法欠缺了解,而初中数学知识中蕴含着抽象、推理以及建模思想,由此延伸的分类思想、数形结合思想、函数思想、方程思想等等,学生需要在学习过程中感悟才能更好地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在教学中要通过实际案例诠释这些数学思想,激发学生体悟数学思想的深远价值.

教师需要依托数学基础知识,把数学思想和方法渗透在数学基础知识的教学中,教师对于数学概念、公式、定理以及法则的教学至关重要,他们在给学生诠释这些知识发生、发展的过程中相继渗透数学思想,完善学生的思维品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使他们的学科素养得到提升.比如,教学四边形内角和,笔者就是从学生熟悉的三角形内角和是180°、长方形内角和是360°入手,首先解决平行四边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学生非常容易想到把平行四边形通过连接对角线分割成两个三角形求出内角和是360°,然后延伸到任意四边形内角和怎么求,学生采取了测量法,虽然测量过程中有误差,但是依然得到了接近360°的结论,然后就有同学联想到了平行四边形连对角线的方法,也采取连接四边形对角线的方法,得到任意四边形的内角和都是360°的结论.在这个教学过程中,笔者从激发学生由具體的“数值”过渡到“分割”,其中又有“转化”的渗透,整个教学过程学生经历了由特殊到一般,然后从操作、猜想再到证明,得到结论,这样的设计层次递进、思路清晰明了,依托基础知识,渗透转化思想,学习思路由简单到复杂,由一般到特殊,符合学生认知规律,使他们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得到落实.

7.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教师提升自身专业素养是关键

提高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需要教师与时俱进的更新教育观念,把课堂还给学生,力求把学生放在课堂的正中央,激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教师在教学中要不断提高教学和科研能力,提升自身专业素养,教学方法应具有灵活性和多样性,科学合理运用多媒体.比如,在学习全等三角形的性质时,笔者运用动画演示使学生非常清楚地看见对应边和对应角完全重合的过程,从而得到结论.教师运用的教学方法要与时俱进,比如可以运用微课这种新兴的教学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同时利用微课的优势对学生进行个性化辅导.教师的教学语言要精炼、严密,具有艺术性和幽默感,给学生搭建和谐快乐的课堂氛围.只有教师综合素养得到提升,才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总之,初中数学既承接小学的数学内容,又需要为高中数学奠定基础,是承上启下的关键阶段,是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关键时期,而数学学习又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它是摆在一线教师面前的一个亟待研究的课题,我们要勠力同心,力求在数学课堂上做到转化课堂模式为数学本质,把核心素养作为育人目标,让数学学科的“立德树人”在初中阶段落地生根.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王建磐.数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3]马云鹏.关于数学核心素养的几个问题[J].课程·教材·教法,2015(9):36-39.

[4]洪文嘉.参加小学数学课外活动对初中生数学核心素养影响的调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6.

[5]林志强.初中数学课堂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J].教育教学论坛,2018(44):249-250.

[6]卢良芳.注重数学实验展示探索过程积累思想方法:提升初中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实践与探索[J].中学数学,2016(10):63-65.

[7]马敏.高效的数学实验教学:教师何为[J].江苏教育,中学教学,2016(11).

[8]毛晓琴.贴近生活,培养应用意识:谈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渗透策略[J].中学数学研究(华南师范大学版),2017(16):5-6.

猜你喜欢
策略研究初中数学核心素养
关于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质量的策略研究
目的论角度下的英语翻译策略研究
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
初中语文略读课文教学策略研究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