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巍
(鞍山市精神卫生中心,辽宁 鞍山 114000)
抑郁症是临床比较常见的一种心理疾病,通常伴有焦虑、身体不适、睡眠障碍等症状。随着病情的不断发展,患者还会出现自虐或自杀的倾向及行为,严重危害患者的健康及生命安全[1]。对于老年抑郁症患者而言,由于其体质较差,通常还会伴有一系列躯体疾病,再加上听力以及理解能力的降低,导致其性格变得更加固执,给临床治疗工作带来了不小的难度[2-3]。在此种形势下,为提高老年抑郁症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度及治疗依从性,及时、有效控制病情,降低自杀发生率,临床应积极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工作[4]。本研究旨在观察认知性心理护理应用于老年抑郁症患者中的效果。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8月至2018年10月于鞍山市精神卫生中心接受治疗的84例老年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42,常规护理干预)和观察组(n=42,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认知性心理护理干预)。对照组中男性患者25例、女性患者17例;年龄最小65岁,最大84岁,平均(71.28±5.63)岁;病程最短1年,最长6年,平均(2.46±0.58)年。观察组中男性患者26例、女性患者16例;年龄最小65岁,最大83岁,平均(71.24±5.60)岁;病程最短1年,最长5年,平均(2.37±0.54)年。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均符合抑郁症的诊断标准,同时排除存在严重脏器疾病、高血压及依从性差的患者。本研究得到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的批准。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内容包括病房环境护理、用药指导等。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认知性心理护理干预。①安全护理干预:对于老年抑郁症患者而言,自杀是最严重的一项后果,因此临床应积极做好其安全护理工作。首先,护理人员应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以和蔼、亲切的态度给予患者积极的鼓励、支持与指导,耐心、认真倾听患者的主诉,对其受到的痛苦与挫折表示同情与关心,并给予针对性的建议与指导,让患者充分感受到被理解与尊重,提高其信任度;其次,将患者安排到光线明亮、设施安全的病房内,易于医护人员观察,积极预防其自杀行为,同时嘱患者家属在照看患者时,严格警惕其自杀倾向,并严加防范,切不可掉以轻心,以免出现意外。②加强心理沟通:在理解的基础上与患者进行交谈,尤其对于老年抑郁症患者,护理人员应从患者的角度出发,对其心态予以理解与体谅。当患者倾诉自身心态、疾病情况、家庭烦恼等时,护理人员可通过语言、姿态、表情及眼神等方式,来表达对患者的同情与理解,让患者感受到如亲人般的关怀,自愿将内心的痛苦向护理人员倾诉。在与患者沟通的过程中,护理人员应循序渐进的引导患者注意外界情况,并借助语言等治疗性的沟通技巧,帮助患者将自己的看法及感受充分表达出来。③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对于存在心理问题的患者,护理人员应对其展开有目的、针对性的健康指导,并加强对患者的隐私保护;同时,嘱患者积极充实日常生活,避免其独处一室,号召患者多与周围的人进行交往,以增强治疗信心。此外,护理人员还应注意避免向患者提过多的要求,以免打击其积极性;鼓励家属及朋友尽量多探望患者,并参与到医院为患者组织的病房娱乐活动中来,以转移患者的注意力;同时,帮助患者重建认知,使其对自身的价值及能力有一个正确的认识。④认知行为干预:护理人员应及时找出患者发生抑郁症的原因,帮助患者明确自身疾病的性质,使其逐渐意识到自身认知存在的扭曲,转变原有的认知思维,增强对负性应急事件的抵抗能力,从而摆脱失眠障碍及灰色心理。另外,老年抑郁症患者更愿意独处一室,排斥并回避各种社交场合,这会加重患者的病情,因此护理人员可通过组织下棋、唱歌等娱乐活动,为患者创建与他人接触的机会。需要注意的是,老年患者的思维迟缓,反应较慢,护理人员应注意动作及语速不要过快,保持耐心,给患者足够的反应时间,让他们备受重视。⑤睡眠及用药干预:号召家属陪伴用餐,指导患者坚持少吃多餐的饮食原则,入睡前避免观看兴奋的电视节目,营造安静、舒适的入睡环境。另外,护理人员应告知患者及其家属所服用药物的作用、不良反应等,并加大对其用药的观察力度,对于感觉迟钝或用药依从性比较差的患者,可由护理人员监督用药,用药后还需对药物效果及不良反应情况进行观察,并做好记录。⑥做好患者家属的健康教育:护理人员应号召家属参与到患者的护理工作中来,通过指导家属学习抑郁症的预防、控制等知识,为患者营造良好的家庭互动氛围,调适家属,发挥家属监督患者遵医嘱按时、按量用药的作用,积极避免患者的自残行为,对于患者的进步,则需及时予以鼓励与肯定。
1.3 观察指标 ①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Rating Scale,HAMD)对两组患者的抑郁状态改善情况进行评价。②采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eneric Quality of Life Inventory-74,GQOLI-74)对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价。③采用医院自制的满意度调查问卷表对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进行调查。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 S 21.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HAMD评分、GQOLI-74评分等计量资料采用()表示,组间比较行t检验;护理满意度等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组间比较行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患者护理后的HAMD评分比较 护理后,观察组体质量变化、焦虑或躯体化、认知障碍、睡眠障碍、阻滞、绝望感、日夜变化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护理后的GQOLI-74评分比较 护理后,观察组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物质生活状态、社会功能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后的HAMD评分比较(分,)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后的HAMD评分比较(分,)
表2 两组患者护理后的GQOLI-74评分比较(分,)
表2 两组患者护理后的GQOLI-74评分比较(分,)
2.3 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非常满意28例、比较满意13例、不满意1例,满意度为97.62%;对照组非常满意19例、比较满意15例、不满意8例,满意度为80.95%。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抑郁症易反复发作,患者的自残率及自杀率均较高。抑郁症的发病原因与心理因素、社会因素存在密切联系,在临床治疗时应以减少上述不利因素为主[5-6]。在临床护理时,指导老年患者维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以正确的态度来对待疾病,降低其对自身的期望值,并肯定自身价值,使其保持身心愉悦;告知患者不可沉溺不愉快的人或事中,可通过兴趣爱好来调节情绪[7]。为患者建立健全的家庭及社会支持系统,鼓励其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并倡导尊老爱幼,为老年患者创设和谐、美好的家庭及社会环境,增强其安全感,使其充分感受到生活的意义[8-10]。
在精神科疾病言语性心理治疗中,认知性心理护理为一种常用的治疗方法,其实施步骤如下:首先,与患者共同查找认知中不正确的想法及观念,与患者一起探讨并验证这些想法不正确的原因;其次,对应患者不正确的想法及理念,查找出正确的想法及理念;第三,指导患者将正确的想法及理念作为指导思想,对自身的思想系统进行重新组合,在重建认知的基础上,对自己的行为及情绪进行控制与调节。本研究结果显示,护理后,观察组体质量变化、焦虑或躯体化、认知障碍、睡眠障碍、阻滞、绝望感、日夜变化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物质生活状态、社会功能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上述结果充分证实了,认知性心理护理可有效地改善老年抑郁症患者的抑郁症状,将其住院治疗时间及巩固服药时间有效缩短,在促进其心理承受能力及社会适应能力提高的基础上,有效减少病情的复发。
综上所述,通过对老年抑郁症患者展开认知性心理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其心理状态,充分促进其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