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太极拳文化保护与传承探析

2020-12-30 16:04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20年10期
关键词:太极拳传统文化

(周口师范学院 河南 周口 466001)

传统民族文化是我国综合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国人提供坚实的精神根基,而太极拳文化作为具有数百年发展历史的传统武术活动,对于传统文化的壮大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它已被越来越多的人认知、接收,与现代文化也逐渐结合起来。高校是社会中重要的文化平台,发挥着文化传播与继承的重要功能,社会各界应该重视高校对于太极拳文化的保护传承功能,将我国这一优秀的传统文化发扬光大。本文从理论认识、实践操作、科学研究、配套政策四方面分析了高校在太极拳文化保护传承中存在的问题,如何有效解决这些问题,清除高校中对于太极拳文化传承的阻碍,对于提升太极拳文化的传播效果,彰显中华民族的文化魅力具有重要意义。

1、高校保护与传承太极拳文化的意义

从个人来看,高校传播太极拳文化,有助于学生增加太极拳实践,促进身心健康发展;从国家来看,高校对于太极拳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有助于让更多人了解认识太极拳,使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1.1、有助于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太极拳隶属于传统武术范畴,但是它又超越了传统的攻防之术,融入阴阳学说、中医经络学说和中华导引吐纳术等古老理论,既具有强身健体的功能,也能够修身养性、锻炼心神。高校倡导太极拳文化的传播,可以在学生中形成学太极、打太极的浓厚氛围,对于学生提高身体素质、修炼心性、接纳传统中庸思想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学生的身体健康发展,为进一步的学习和科研打下坚实的身体和心理基础。

1.2、有助于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清朝时期,中国邯郸永年县广府城诞生了一代太极宗师杨露禅和武禹襄,太极文化由此起源并发扬传承,它融合了道家思想和传统中医理念,成为我国传统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太极一词也成为中国的标志、代名词,展现了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而高校作为教书育人的场所,以教授学生文化知识、塑造学生价值观为主要职能,且随着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留学生也越来越多出现在中国高校中,高校无疑又增添了文化传承这一重要使命。在高校中传承传播太极拳文化,有助于年轻一代更多地了解传统文化,只有足够的了解才会有产生兴趣的可能性,才会去实践和学习,太极拳文化才能在年轻群体持续发挥它的影响力。留学生群体的学习可以将太极拳文化传播到其所在国家,人际传播可以一定程度上消除文化隔阂,使中国文化更好地“走出去”,实现高效的跨文化传播。

1.3、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太极拳文化中包含“中庸”思想,强调凡事适度,过犹不及,这无疑是给当下强调竞争的快节奏社会打了一剂镇定剂,人们在激烈的竞争和不断地拼搏中过多消耗了自己的身体和精神,在这个节点上接触和学习太极拳文化可以修养自己的身心,克服自己不断膨胀的物欲,将注意力更好地放在自己和家人身上,促进人际关系的稳定发展,营造和谐友好的社会氛围。

2、高校太极拳文化保护与传承中存在的问题

上文介绍了太极拳文化的重要意义,但高校对于太极拳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仍存在不少问题,本章节从认知态度缺乏高度、实践操作存在难度、科学研究不足、配套政策缺少力度四方面进行具体论述。

2.1、认知态度缺乏高度

对于高校教师来说,很多高校教师把工作重心放在职称的评比,专注于搞自己的科研,却忽略了传承文化这一高校和教师的基本职能,没有认识到“传道授业解惑也”也是自己的一项重要工作,且教师在太极拳的文化传播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高校教师因为自己的教师身份、丰富的学识、社会地位高相比于学校的行政人员以及在校学生来说有着更直接的传播作用和更高的影响力,相当于高校关系网络中的“意见领袖”,“意见领袖”的态度可以影响和带动整个关系网络中群体的态度。对于学生来说,进入大学后,学生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将大多数时间放在使用移动终端类的休闲事情上,学生的精力被碎片化的知识占据,目光变得短浅,而对于传承传统文化这类需要耗费较多心神的重要事情则会趋向于逃避。

2.2、实践操作存在难度

由于对于太极拳文化的传承保护缺乏足够的重视,当前高校对于如何传承保护没有切实有效的制度。首先,高校没有制定合理的目标,即太极拳文化的传播范围包含哪些、应展开哪些活动形式、应出哪些研究成果、达到何种社会效果等等,没有合理的目标那开展的传承保护活动就像是过家家,没有严格规定、强制要求,想做就做,效果也肯定是不尽如人意。此外,高校没有构建有效的运行机制,如果想要文化得到稳定的保护,就需要形成一套长期执行的运行机制,有专门的机构各自负责自己的工作,具体到科研、教学实践或者对外宣传,要落实严格的问责制度和量化考核,对于工作量进行定期地量化统计,对未按预期目标完成相关工作的人员实行不发放奖金或通报批评等问责方式,让每一位参与都有危机感和使命感,切实有效完成传承保护工作。

2.3、科学研究不足

部分高校会开展太极拳课堂对学生进行太极拳知识的普及,以及教授简单的太极拳动作,再积极一些的高校会开展太极拳竞赛鼓励师生参加。但是这些都是实践层面的,太极拳文化的传承保护工作是具有长期性的、持续性的,需要有坚实的理论基础作为指导,而很多高校缺乏对于太极拳文化的科研活动。首先,缺乏对太极拳健身机理的研究,太极拳舒缓的节奏、有力的动作对于强身健体、修身养性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在倡导“全民健身”的当代社会,没有对太极拳所蕴含的健身价值机理进行积极挖掘,社会各界对于其实用性了解不足,因而也就不会去过多接触。此外,高校对于太极拳文化与精神的研究也不足,当代文化格局中呈现 “西强东弱”的局面,高校如不能深入研究太极拳文化与精神,并将其进行理论化的表述和故事性的表达,跨文化传播的不平等将一直存在。

2.4、配套政策缺少力度

高校在开展太极拳文化传承保护工作时缺少有力度的配套政策。首先,高校的办学经费保障不到位,不管是科研、教学还是开展活动,都需要人力、物力或者社会资源作为支撑,而这些都需要大量的经费,高校的办学经费不到,即使有心也无力办事。高校的人事制度也不够完善,没有专人负责具体工作,含糊的任务只会让大家互相推诿,大大降低工作效率。

3、高校太极拳文化保护与传承的提升路径

以上分析了太极拳文化传承保护的重要意义以及高校太极拳文化在保护和传承方面存在的问题,本章节就如何解决上述问题从改善认知态度、改进策略研究、加强科研活动、制定配套政策四方面提出了建议:

3.1、改善认知态度

态度是前提,只有对太极拳文化重视起来,才有利于顺利开展后期的工作。故高校可以针对教师和学生定期开展有关太极拳文化的专题讲座,可以太极拳知识的普及、太极拳的历史沿革、也可以是太极拳健身价值机理的讲解,或者是太极拳文化的创新发展、太极拳文化的对外交流等等,使师生充分了解太极拳与传统文化的紧密联系、认识到太极拳对现代文化的影响,意识到太极拳对于弘扬我国传统文化、实现文化强国梦的重要意义。专业的、有深度的讲座,如健身价值机理和文化创新发展等可以让高校中研究该成果的体育学、传播学专业教师开展,普及型的讲座可以聘请在太极拳领域有较高造诣的社会专业人士开展,通过名人效应督促师生进行充分的学习了解,改善对太极拳文化的忽略。

3.2、改进策略研究

高校应设置合理的目标,并形成一套稳定、操作性较强的机制。太极拳起源于河南省,因此河南省的高校普遍重视太极拳文化的传承保护,如河南某高校固定在每年5月份左右举行全校学生参与的太极拳比赛,整个5月份,校园内处处可见学生练习太极拳的身影,学院之间形成良性的竞争机制,学生对于太极拳的学习、练习积极性也很强,学生讨论太极拳的声音也大大增加,整个学校都从充满了学习太极拳的浓厚氛围,而比赛开展的具体流程、评比机制也在一年又一年的实践中固定下来,活动开展的效果甚好。

3.3、加强科研活动

高校在设置教师的奖金评比时,可以单独设置对发表太极拳文化相关论文或开展太极拳文化相关项目的奖金,以此激励教师多进行太极拳文化方面的研究,增加科研产量,尽快扎实太极拳文化传承保护方面的理论知识。在开展“挑战杯”或“大学生创新创业比赛”时,让负责比赛的专业老师选题指导上增加有关太极拳文化传承保护的选题,鼓励学生多进行此方面的研究。通过在全校范围内鼓励师生进行太极拳文化的研究,带动大家增加对太极拳的了解,深化对太极拳的认知,对太极拳文化传承方面的问题积极发现并进行思考,尽可能地提出应对策略,为我国传统文化的创新传播产出更多理论成果。

3.4、制定配套政策

高校应积极争取政府、企业的资金支持,为开展相关工作提供足够的基金保障,高校教师可以通过“部校共建”项目,与政府部门联合建校,实行人才互换等策略,争取政府的资金支持,也可以设立以企业命名的奖学金来争取企业的资金支持,总之,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对于高校、政府、企业都是有益无害的事,高校应尽可能地通过双赢措施来争取到更多的资金来源。高校还应设立专职的人事岗位,对于如何开展文化传承保护工作,指定专门的人员负责规划、分配任务和定期的量化考核,该领域人才队伍应具备充足的体育学、传播学等专业知识,善于协调组织人事活动,有过相关工作经验。

4、结束语

总之,高校对于太极拳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有着重要的义务与责任,高校应改善对于弘扬传承民族优秀文化的认知态度,改进保护传承的实践策略,加强对太极拳文化的科研活动以及制定有效的政策规则,切实保护传播太极拳文化并将其制度化、规范化,为我国文化强国的目标奉献出自己的力量。

猜你喜欢
太极拳传统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太极拳的『绝世秘籍』
太极拳的“教”与“学”应“以点带面”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郑国明 立足传统 再造传统
谁远谁近?
42式太极拳
清明节的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