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盛泽实验小学 朱秋虹
有效的教学指教师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但现实的教学中,不难发现老师教得很累,学生学得也很累,反思自己的教学,反思学生的学习,作为老师的我们又教了什么?学生在课堂上到底学到了什么?不少老师会说:“我该教的知识点都教了,学生还是不会做,缺乏灵活解题的能力,我也没办法。”这是怎么造成的?笔者认为,可能在教学中没有关注到学生新旧知识的衔接,新授时,学生的亲身体验不够,学生不善于甚至是不会进行自我反思,以及教师忽视了知识技能之外的东西。于是,笔者提出以下观点。
数学教学内容有其特殊性,它有完整的知识体系和结构,一般具有连贯性。一个新内容的教学经常需要已有知识的铺垫。如果学生先前的知识点没有掌握好,在新课的学习中,他会越学越糊涂,越学越混乱。所以,教师在备课时必须留心新知所需的知识起点,了解本班学生对这一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存有哪些疑问,切实地做好新旧知识的衔接工作,使学生顺利进入新知的学习。
如,教学圆柱侧面积和表面积时,必须用到有关圆的知识,包括圆的周长、面积等,这内容是旧知。学生中可能有遗忘的,可能有原先就没有掌握好的,在新知的教学前,对旧知的适当整理与复习是极其必要的。不少老师常认为,以前学的重点知识,学生必定是会的,也不应该不知道。这一观念导致课前的复习做得不到位,阻碍了学生新知的顺利学习。正所谓“以旧引新”,每一节新授内容前,必须明确它与以往知识的联系,及需要用到哪些旧知,及时地对旧知进行整理复习。
在教学实施中,新课程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也就是让学生亲身体验学习的过程,经历数学结果的形成过程。只有真正体验了,印象才能深刻,理解才能到位。
在日常的教学中,原本应该每位学生动手做一做的实验,教师在教学中就改为了老师做,学生看。虽然学生也能得到规律,但印象一定没有自己亲自发现规律来的深刻。因为把动手实践改为看老师操作,必定有一部分学生注意力不集中,没有知晓整个过程,仅听到老师多次重复的结果,不知道结果是怎么得出来的。
教学中,我们不能以节省时间为由,剥夺学生的“尝试”;不能因为麻烦,剥夺学生的“操作”;不能想当然地以为学生一看就懂,而剥夺了学生的“交流”。应该让学生通过“手脑并用”来学习新知,在课前充分考虑好如何让学生自己去体验、去获得新知。
数学应当包含思考、质疑。现如今的教材在编排特点上,特意在每个单元后增加了“评价与反思”一栏,用意非常之明确。可实际情形如何呢?在一次调查中,共有30多位数学老师,没有一位老师指导学生完成“评价与反思”一栏的。教材的用意很好,许多一线教师的观点没有转变,所以在某种程度上还是“虚设”。作为老师,先要转变自己的观念,认识到反思能力对于学生的重要性。
看看我们的学生,总以为自己懂了、会了。每每问他们,还有不懂的吗?很少有人会提出自己的疑问。他们永远是“一教就会”“没有疑问”。这种现象的产生,实则就是学生自我反思能力的缺失。事实上,某些学生学会的是公式的重复使用,而并非灵活应用。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所有学生都知道怎样计算圆锥的体积,而告诉他们圆锥的体积和高,反过来求底面积时,许多学生就束手无策了。他们常以做完题目为目的,不以“我能否用学过的知识解释结果”为宗旨。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必须让学生经常说、反复说解题思路,还应让学生回顾今天所学,是怎样做的,为什么这样做,以及自己的疑问,甚至是发现的规律,以反思促使学习更有效。
《数学课程标准》将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单列出来,目的是真正落实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培养,真正落实培养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但平时的课堂只重知识技能的教学,“双基”的认识仍然固守传统,说明老师们还没能把新理念内化为自己的东西。就题讲题俨然成为了一种习惯。因为老师自己首先缺少对学生数学思维训练、习惯养成、方法指导等方面的思考,没有思考一节课背后的数学思想方法。
作为数学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应突破显性知识的“双基”传统,应关注隐性知识的双基,即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在上一节课前,我们不妨想一想:学生学的内容到底是什么?学这个内容是为了什么?这些数学知识背后的方法、思想有哪些?我这样教可以达到怎样的目的?如,《轴对称图形》一课的最高境界是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用字母表示数》让学生领悟到方程思想;五年级下册的《找规律》可以培养学生的秩序感。明确了最高目标后,再来设计自己的教学,此时我们的眼光才会放长远。
一天一节数学课,怎样让学生在40分钟的时间内获得最大的收益,是老师第一要关注的事情。我深信,老师课前准备得越充分,考虑得越多,课堂定会越有效,学生习得的也会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