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小说人物形象的几种方法

2020-12-30 22:58泉州师范学院附属鹏峰中学侯芳芳
亚太教育 2020年13期
关键词:廉颇蔺相如祥林嫂

泉州师范学院附属鹏峰中学 侯芳芳

高中语文对文学类文本阅读有基本的要求,即“欣赏作品形象,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小说阅读要求能够准确掌握小说人物的形象特征,学会赏析刻画人物的技巧,分析作品塑造人物的用意或作用。小说人物是三要素中最重要的部分,对于人物形象的鉴赏关乎主旨的理解。然而,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常常发现,学生对人物形象的把握不够准确、不够立体,习惯用“性格模式”去套人物。这样,读者很难走进小说人物的内心,很难建立起情感共鸣,很难把握小说的思想主旨。这样,小说的美感就无从感受了。把握小说刻画人物的方法,是走近小说人物的关键途径,不仅对小说的整体鉴赏有重要意义,而且对小说写作的学习也有积极的作用。高中生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解读小说的人物形象。

一、从分析环境入手,看人物命运与思想性格的社会因素

小说的环境描写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个方面,如时代背景、世情风物、自然景物等。自然环境对人物命运有时也有影响,例如沈从文写《边城》就花了很多笔墨来写湘西这个地方如诗如画、如梦如幻的美景,在这样的好山好水陶冶下的人物性格也必然是淳朴和自由自在的。但是决定人物命运的主要还是社会环境。大家都熟悉的小说人物,如范进、鲁提辖、贾雨村、孔乙己、韩麦尔、于勒、奥楚蔑洛夫、别里科夫、夏洛克、葛朗台等,他们的命运与性格无不为环境所决定。比如杜十娘被遗弃,那是由于生活在封建统治的时代,尽管做出了抗争,但最终也未能摆脱悲剧的结局。由此看来,环境决定人物,人物能动地改变着环境,二者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

社会环境主要是由主要人物周围的次要人物组成的。次要人物的言行、观念体现着某种社会思想和风气,分析小说次要人物的言行,能认识主要人物所处的社会环境,进而认识主要人物的命运和性格形成的社会因素。例如,从《祝福》中鲁四老爷的刻薄,可以看到封建礼教根深蒂固;从柳妈的荒谬劝导,可以看出迷信思想牢不可摧;从小伙计的冷漠,可以看到旧社会的世态炎凉。由此,我们也能认识到祥林嫂悲剧命运必然走向的根源。环境影响着人物命运及其性格,人物又能动地作用于环境。当然,这种作用有种种不同的情形,对社会历史的影响也不尽相同。

二、剖析人物在矛盾冲突中的行为选择,看人物深层性格特征

情节是小说的另一个要素,在尖锐的矛盾冲突中,人物的行为选择往往是其深层性格的外化表现。不同的人在相同的事件中表现不同,他的行为受到自己个性特点、价值判断、道德水平的影响,并不一定具体体现在细节上或者直白体现在语言上,但会表现在整体的行为选择上。《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的第一个高潮,是陆虞侯收买管营和差拨加害林冲,被李小二夫妇听到,转告给林冲。林冲听说后,准备了解腕弯刀要去寻仇,但经过三五日寻不着人后,“也自心下慢了”。我们可以看出,林冲对于要加害他的人是恨之入骨,立即采取措施,但是过于张扬,太暴露自己。这体现了他的刚猛激烈而又缺乏警惕的性格。但是,这种怒气三五日之后,也就“自心下慢了”。到第六日,管营跟他正面接触,林冲倒什么反应都没了,还自称“小人”。虽然陆虞侯是主谋,但是管营也是他的爪牙,林冲怎么这么快就松懈了?好像忘记生命威胁的存在了。可见,林冲的刚猛急躁仅是一面,他还有逆来顺受、听天由命的一面。

当小说人物在矛盾冲突中的表现特别超出一般的时候,他的个性特征也就更见鲜明。《杜十娘怒沉百宝箱》的高潮,表面上看是杜十娘和李甲的矛盾,实际上是一个操贱业却又有尊严的女子和一个封建礼教占统治地位,同时又交织着利害关系的社会的矛盾。虽然真情错付,但拥有一个百宝箱,一般人都不会就此绝望,还会另寻出路,更何况是一个见惯世间百态的卖身女子。但杜十娘不是一般人,她有追求,有梦想,热情而单纯,当希望变成绝望,她慨叹:“妾腹内有玉,恨郎眼内无珠。”她不愿认命于是只有投江,烈性的杜十娘不仅要毁灭自己的身体,还要毁灭她意识中理想化的爱情,以此方式来反抗无情的世道。

有人说,性格决定命运,其实是性格决定选择,选择决定命运。在尖锐冲突中,在紧急关头上,关注小说人物的行动,就能直观地看出他们的独特个性,感受到其人格魅力。

三、考察人物的典型细节和个性化语言,读出人物的心声和心情

小说塑造人物常常会从肖像、动作、语言入手,针对高中语文学习的层次,我们需要更深入地去挖掘更细致的细节描写。在肖像描写中,表情的刻画比简单的衣着打扮介绍更重要。单是笑的表情,就有微笑、苦笑、干笑、奸笑、皮笑肉不笑等,都是人物内心情绪的不同外化表现。《红楼梦》里就写到了多种多样的笑,将人物性格展现得淋漓尽致。同样,眼睛的刻画也很关键,它是心灵的窗户,细微的差别都能反映出人物内心的喜怒哀乐变化。《祝福》中鲁迅对祥林嫂的眼睛有多次特写,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命运的折磨在她心里留下的刻骨伤痛一次比一次深。典型细节不仅仅是肖像的细节,还有动作细节、情节的细节。如《阿Q 正传》中阿Q 临死前画押,他平生第一次握笔,自己想画一个圆圆的圈,但是手一抖,却画成了瓜子模样的。他觉得这是他一生的屈辱,遗憾得不行。但是转念一想,孙子才能画好呢,便又放心了。这个细节充分体现了阿Q 的精神胜利法和奴隶根性。

另一方面,人物的个性化语言也能直观地展示人物的内心,有时候,甚至可以说是人物的标签。小说《装在套子里的人》的主人公别里科夫,除了他的奇异装扮令人印象深刻外,他的口头禅“千万别闹出什么乱子”也是独具个性的,充分表现了他胆小怕事、谨慎刻板的性格。祥林嫂在鲁镇人面前一遍又一遍地重复“我真傻,真的……”,即使被调侃被嘲笑,我们仿佛可以看到祥林嫂内心承受的巨大悲痛,在被命运折磨后枉图寻得一点同理心,却被众人无情践踏的绝望。

所谓“形神兼备”,先要形似才可能达到神似。因此塑造小说人物要抓住典型的细节,从细处雕琢人物,还要让人物说出只有他自己才说得出的语言,这样才能让笔下的“这一个”成为独特的一个,在轮廓上显示出独一无二。如此,即使人物的内在性格特征与别人相近,但也绝不会完全相同。

四、相关人物的对比塑造,或者人物自身前后表现的对比,碰撞出人物个性的火花

其一,正面人物与正面人物的对比。如《廉颇蔺相如列传》中,当蔺相如立功受封赏后,廉颇不甘居下位,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而蔺相如面对廉颇的挑衅,却“常称病,不欲与廉颇争列”,并且分析了“将相和”重要意义。二人都是赵国重臣,都对国家忠心耿耿,但廉颇与蔺相如的胸怀和见识,在这里就有了鲜明的对比。廉颇的狭隘衬托了蔺相如的心胸宽广和深谋远虑。

其二,正面人物与反面人物的对比。《三国演义》把刘备与曹操这两个主要形象进行了对比刻画。小说为了表现曹操的“奸”和暴虐,写他目中无君、心狠手辣,杀吕伯奢一家,杀无辜百姓,以及杀祢衡、杨修等忠良之士。而刘备则完全相反,仁慈宽厚、礼贤下士、对君主忠诚、对朋友义气、团结民众、爱护百姓,所到的地方,百姓焚香遮道欢迎,视他为“救星”。这一正一反对比强烈,反差巨大,互相反衬,两人的形象更为典型。

其三,反面人物与反面人物的对比。在钱钟书写的《围成》中,伪造学历的李梅亭满口仁义道德,陆子潇和顾尔谦是专门拍马、浅薄势利的小人,苏纹执抄袭德国民歌还自诩才貌双全。这一群都是旧时代伪君子的典范,但是通过对比又突出了各自人性的不同丑陋点。

此外还有人物自身的对比,包括人物性格的前与后、表与里、言与行的对比,也包括同一人物对不同事件不同态度的对比。如鲁迅写阿Q,通过其言行相悖、表里不一的性格描写,表现了阿Q 贪图虚荣、迂腐可笑的白痴性格。又如廉颇自己性格的前后对比,前是对蔺相如的不服气和敌意,后是负荆请罪,这一前一后的变化,表现出廉颇勇于改错的性格。另外,如《三国演义》里对吴国大将吕蒙性格转变的描写,也是运用了前后对比的方法。

通过各种对比,小说人物中各类形象会更加突出,好的更显其好,坏的更见其坏,人物性格变化的轨迹也会更加明显,整个形象更加立体多面。

五、从侧面角度观照人物,了解人物隐蔽的一面,体会笔墨巧用之妙

如果小说人物只用正面描写来表现,不仅需要花费大量笔墨,而且有可能无法自然地展示人物的隐蔽性格。有时候,直直地面对人物,也有一种逼仄之感,他们身上的魅力就会打折扣。如果适当地用侧面描写的方法,那么我们就可以从不同的角度,从远距离的位置去考察人物,感受到另一种审美情趣。《祝福》中祥林嫂被婆婆卖到贺家坳的经过是通过卫老婆子和鲁四婶的对话展示出来的,祥林嫂如何撞头、如何咒骂、如何被绑进洞房等,都由卫老婆子转述。侧面描写正好留下足够的空间让读者去想象祥林嫂异于平常低眉顺眼的惨烈抗争,捕捉到她出人意料的难得见到的刚烈一面。

侧面描写往往比较少费笔墨,但其表现人物的效果却常有以少胜多的优点。比如丁玲的《太阳照在桑干河上》,杨亮讲究工作方法和技巧以及他平易近人的性格,通过董桂花与他交谈时的感受和心理变化来体现,更使读者觉得有说服力,因为读者能看到杨亮工作的直接成效。而通过直接描写就很烦琐,并且难以让读者和作者形成共情。

鲁迅先生的小说《药》中对夏瑜的描写,主要是通过刽子手和茶客的谈论完成的。这里很难从正面去描写夏瑜,因为鲁迅先生笔下的夏瑜形象,是以革命者秋瑾为原型的,鲁迅对当时革命者情况的了解也很有限,正面描写可能有一定难度。而从旁的角度侧面来写,可以很好地掌握分寸,也更适合去表现革命者忍辱负重地工作却不被理解和认同的命运。

要理解小说主旨,首先要通过把握人物的性格,体察作者对人物的褒贬态度,在鉴赏小说形象的时候就能更有主动性。所以,这个环节是很有必要的。另一方面,我们在写作练习中,也能借用这些方法,刻画出生动独特的小说形象。当然,在具体的鉴赏实践中,方法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也不局限于上述几种,要经过“了解、运用、总结、再运用”的过程,才能收获自己的心得。

猜你喜欢
廉颇蔺相如祥林嫂
基于祥林嫂称谓感知其人物形象
不计个人恩怨
—— 蔺相如
大粮积雪 谁解老将廉颇心
祥林嫂与二姑姑之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