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师范学院 贾卫红
公民教育是国家重大社会工程,是提高公民素养、推动民族发展的核心渠道,尤其在知识经济时代,如何充分发挥家庭、学校和社会三方教育主体的优势作用,全面发挥公民教育的正面势能,已经成为各国政府需要深入思考与研究的时代课题。1965 年建国的新加坡,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很快摆脱了贫穷动荡的命运,并创造了“亚洲四小龙”的发展传奇,而这一切都得益于其成功的公民教育体系,特别是家庭、学校、社会教育一体化体系。反观我国的公民教育,尽管近年来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取得了显著突破,但基础相对薄弱。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许多严重的社会问题也日渐暴露,如公民主流价值观的缺失、道德的沦丧、法制意识的淡薄等。因此,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公民教育体系迫在眉睫。
经过多年的发展完善,新加坡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三方”一体化公民教育体系,内容丰富、特点鲜明,集中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1997 年开始,新加坡正式启动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普及国家意识教育,强调加强公民对新加坡基本国情的认识,让每个公民充分了解新加坡领土、文化、人口结构的多元化特征。新加坡政府采取各种有效手段,充分调动新闻媒体的能动作用,利用多种多样的形式展开公民意识教育内容的宣传,向公民输出国家意识方面的内容。
为进一步推进“三方”一体化公民教育的发展,新加坡于1999 年对“好公民”课程进行修订,随后推出了全新的公民与道德教育课程,该课程的根本诉求就是要强化公民共同意识,让公民更深度地了解本国国情。近年来,新加坡政府进一步鼓励社会团体加强对传统道德教育内容的宣传,有效传承了传统文化的精髓,同时极大丰富了公民道德教育的内容,从而有效提高了国民整体素质。
1991 年,新加坡政府正式出台了《共同价值观白皮书》,并将其中的五大价值观确定为新加坡的国家意识,具体包括:国家至上,社会为先;家庭为根,社会为本;关怀扶持,同舟共济;协商共识,避免冲突;种族和谐,宗教宽容。至此,新加坡开始将共同价值教育纳入公民教育体系,共同价值教育成为新加坡公民教育的指导纲要和价值诉求。
在新加坡政府的有效引导和协调下,家庭、学校和社会逐渐形成了一个互促互进、协调配合的教育生成与实现机制,在培养公民社会道德、生活理念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新加坡各级教育阶段都设有公民与道德教育课程,但每个阶段的教育内容是不同的,中学阶段的公民教育内容是在小学基础上的合理丰富和提升,具有较强的连续性。另外,新加坡公民教育课程在不同类型的学校,如普通高校和专科院校,都建构了富有自己特色的教育课程体系。在大学阶段,新加坡公民教育更加强调的是对领袖潜能的挖掘与培养,更倾向于精英式教育,让大学生有意识地去承担起对国家和民族的责任。
新加坡非常重视家庭的公民教育,倡导人们尊重和热爱家庭,主张将家庭作为维系社会关系稳定的核心纽带,并借此推动不同民族和社会个体之间的交流互动。同时,要通过家庭教育让人们充分意识到自身在家庭中的角色定位、责任义务,并充分履行所承担的义务。目前,新加坡政府非常提倡和鼓励三代同堂的家庭,并逐渐形成了以家庭教育为基础的社会教育理念。多年来,新加坡政府高度重视家庭教育,要求在家庭教育中弘扬尊老爱幼、夫妻和睦等优良美德,成为其公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新加坡强调将公民教育融入社会实践,巧妙地实现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的结合,最终构建了“三方”一体化公民教育体系。目前,各种民间社团是实施公民教育的主体,这些基于共同利益所成立的民间团体,对推动新加坡公民社会教育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经过多年的发展和不断完善,新加坡民间社团形成了以追求创建和谐社会小环境为价值诉求,以强化社团成员的家国归属感和自豪感为重心的公民教育体系。
新加坡与我国都是典型的东方文化国家,两国在文化背景、历史传统等方面存在许多共性,通过研究和借鉴新加坡公民教育的成功经验,进一步健全我国公民教育的发展体系,对明确我国公民教育改革方向、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我国在公民教育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因种种因素的影响还存在着许多问题,集中体现在以下两方面。
一方面,价值诉求不明确。客观来讲,我国始终没有对公民教育有足够的重视,公民教育主要通过开展思想品德课程、政治、历史课程的教学来实现,而公民教育的诉求也基本依托于学校的相关课程内容,缺乏完善的、综合的教育课程支撑。公民教育的价值诉求应该是全面提高公民的政治素养和文化素养,旨在培养合格公民。但就现状来讲,我国公民教育更多倾向于思想政治教育,未能形成明确的目标主体。
另一方面,教育体系不健全。我国公民教育课程设置缺乏独立性,教育主体、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单一,忽略了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尤其是启蒙教育的作用未能得到有效发挥。单纯依靠学校教育,很容易造成公民教育实践性缺位,最终带来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弱化的问题。因此,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方”一体化公民教育体系,已经成为我国公民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
转型社会要求民众要有相应的公民意识,而公民意识的唤醒和培育与教育分不开。但公民教育的展开,并不单单是教育本身能解决的,还必须有制度的支持和保证,亦要有政府和舆论的支持。针对我国公民教育的现状与问题,应从以下三方面着手进行优化改进。
1.加强理论研究,提供可靠依据。应加大对相关方面的理论研究,尤其要加强对新加坡等在“三方”一体化公民教育中有着显著成效国家的研究,然后结合我国国情,寻求科学合理的、开放多元的一体化公民教育路径,为我国正在开展的教育改革提供坚定的理论支撑。此外,新时代新常态下,公民教育改革必须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思想指导,并将其全面渗透到公民教育实践中,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公民,这样才能实现思想观念与理论建设的同步,才能保障公民的平等地位,营造和谐开放、自由民主的社会环境,最终为构筑“中国梦”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障和理论支撑。
2.加强方法创新,生成联动效应。公民教育的推进必须坚持以学校教育为根本,将时代性较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各级教育课程体系内。同时,随着我国学习型社会的逐步形成,在坚守学校教育这一主阵地的基础上,还要进一步延伸再教育内涵空间,而这就需要借助大众媒体的传播能力。全媒体时代,思想文化日益泛滥、价值诉求愈加多元、意见领袖层出不穷,此时必须凸显大众媒体舆论导向的价值,采取公民喜闻乐见的方式积极传播主旋律和正能量,弘扬清风正气,引导理性思考,促使公民自觉抵制非主流意识形态的侵蚀,树立正确的“三观”,让公民客观审视和正视因经济快速发展所引发的各种社会矛盾。例如,高校和社会相关主体要充分利用社交媒体,以微视频等全新媒介形态,向公民传播正确的思想价值,积极引导舆论走向,促使公民教育真正扎根基层、服务群众。
此外,公民教育作为一项基础的、宏大的、复杂的工程,在加强媒体传播方法创新的基础上,还要加强实施渠道的多样化建设。简单来讲,就是要以政府顶层设计为依托,通过教育主管部门将公民教育内容融入各级各类学校教育课程中,并利用网络媒体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实现公民教育的系统化,真正与公民成长无缝对接,进而构建无差别、立体化的覆盖体系,然后辅以法律法规保障,生成“三方”一体化联动效应,推动公民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3.加强硬件建设,提供多元保障。我国应结合实际,在经济相对发达的中东部地区,加强博物馆、图书馆等设施的建设,积极寻求与学校的合作。例如,成立儿童文化中心、社区活动中心等组织机构,定期开展各种有助于公民身心健康的社会活动,进而丰富公民除了家庭和学校之外的生活。此外,政府要采取有效措施提供多元保障,尤其是在公民教育实践中,政府公职人员要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与道德素养,以身作则,用正面形象取信于民,同时要强化法治意识,勇于接受公民的监督,为公民教育一体化推进营造良好社会环境。可以说,法律保障、体制保障等是推行“三方”一体化公民教育的关键。在公民教育实践中,国家政府应出台相应的方针政策,深入整合多种社会力量,构建常态化、深广化的社会参与机制,以确保“三方”一体化公民教育的顺利实施。只有营造公民自觉参与、自觉监督的良好氛围,才能充分发挥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在公民教育中的协作作用,进而取得良好的效果。
总而言之,我们要积极学习和借鉴新加坡“三方”一体化公民教育的成功经验,结合我国实际国情以及当前公民教育现状,找准改革创新的切入点,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改进优化。一方面,要鼓励学界加强公民教育的理论研究,为改革实践提供可靠依据。另一方面,要鼓励大众媒体创新方式方法,加强舆论引导,促进家庭、学校和社会生成联动效应。同时,还要加强公民教育的硬件建设和体制建设,为“三方”一体化公民教育的推进提供多元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