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盈盈,胡庆深
(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广东 佛山 528300)
生与死是人类生命发展的自然规律。适当的死亡教育能够使学生正视生命、尊重生命,是提升医学生个人医疗服务水平的重要方式。我国受到传统文化和封建思想的影响,人们对死亡往往采取回避忌讳态度,死亡教育长期缺失。部分学生,尤其是大学生,对死亡缺乏正确认识,漠视生命,甚至以死亡为解决问题的终极方法。而医学生作为特殊的大学生群体,课业繁重,职业环境压力较大,校园伤害及轻生事件时有发生[1-3]。另外,医学生不仅是死亡教育的受教者,同样也是未来死亡教育的施教者。医学生在工作中,比普通人有更多机会面对人的出生和死亡过程。医学生对死亡的认知和态度不仅影响着他们的身心健康,也与护理质量密切相关。多项临床调查结果显示,医护人员如果无法接受死亡,会使个人与专业角色冲突,出现焦虑、恐惧、抑郁的心理变化,情绪变得忧伤、悲痛,进而影响工作质量,无法满足患者的生理和心理需求[4-6]。同时,随着社会卫生事业发展、人口老龄化、疾病谱改变和意外灾害事件频发,临终关怀和器官移植等生命伦理问题成为医学发展的重要领域。医学生作为医疗人才储备,他们对死亡的理解和态度也将影响他们在其中所发挥的作用。有学者认为,学校教育应是死亡教育的重要途径,也是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生死观形成的重要时期[7]。因此,了解医学生的死亡教育需求,针对性开展死亡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对待死亡,探索死亡的意义和生命的价值,并利用死亡知识服务医疗实践和社会,显得尤其重要。
《医学伦理学辞典》中对死亡教育的解释是:所谓死亡教育,是就如何认识和对待死亡而对人进行的教育。其主旨在于使人正确认识和对待人人都不可回避的生死问题,首先是正确地认识和对待自己的生死,同时也正确地认识和对待他人的生死[8]。死亡教育可分为两个层次,一是普及性教育,二是专业性教育。普及性教育是以广大人民群众为对象的卫生宣传教育,可由各级卫生管理部门和卫生宣传部门施行;专业性教育是指以医学生、医务工作者(包括管理工作者)为对象所进行的更深层次的教育。
西方死亡教育最早起源于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1963年,在美国明尼苏达州立大学首次开设死亡教育课程,之后死亡教育逐渐展开,被纳入高等学校教育课程体系。目前,美国医学相关院系开设死亡教育非常普遍,至2004年,有52%的医学系及78%的护理系都设有3个必修学分的死亡与濒死课程。20世纪70年代日本的死亡教育也逐渐发展起来,德国、法国等国家的死亡教育近几年发展也较快[9]。我国港台地区的死亡教育较内地起步早、发展快。香港大学行为健康教研中心于2006年开展的“美善生命计划”,旨在推动当地死亡教育,为多名一线医务人员提供生死教育、临终关怀等相关专业培训。20世纪末,台湾地区将死亡教育引入教育界,在学校广泛开展生命教育课程。台湾的医学院均开设了死亡心理学等课程,非常重视护理系学生的死亡教育,将其列为必修课。台北护理学院为推动死亡教育的发展,特别成立了生与死研究中心,强化护生生死教育理论与实际的结合[1]。与港台地区相比,我国内地的死亡教育发展滞后。内地死亡学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医学领域的死亡教育则以护理专业的死亡教育开展较多,但总体还处于初级阶段。大多数护理院校未开设死亡教育相关课程,部分护理院校将死亡教育渗透到各门课程中,但所占比重很小,有些护理院校开始尝试以选修课形式开设死亡教育相关课程。但对于护生的死亡教育,缺乏完整统一的教材,培训内容还未规范统一[8]。可见,目前我国医学生的死亡教育多注重护理学生的死亡教育,但教育方式、内容尚未规范统一[10-11]。有研究表明,护理学生对死亡教育和临终关怀的态度优于其他医学专业(如临床医学、口腔、影像),分析其原因,护理专业的课程体系中多次在不同课程章节以不同角度讲授“死亡与临终关怀”相关内容,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死亡及临终关怀观念[12]。可见,死亡教育在医学生中广泛开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死亡教育是指探讨死亡这一主题的教育活动,通过知识的传播及自我觉察等活动协助学生对死亡有所认识和理解,进而接纳死亡,并有能力处理因死亡所引发的种种问题,使其更加珍惜生命、关爱生命,并规划有意义的生活,提高生活质量。因此,要结合医学生特点和人才培养需求,初步创建课程内外相结合、知识讲授与活动体验相结合、专业教育与学生活动相结合的死亡教育体系。应注重教育内容的开放性,整合多学科内容;注重教育方式的多元性,丰富教育平台;注重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打造融合校园文化建设、学生社团活动、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生命伦理教育等多种教育途径的立体死亡教育框架。
尽早开展死亡教育,有助于医学生形成系统、科学、正面、合理的死亡态度和死亡观[13]。但由于不同年级医学生的心理变化以及成长轨迹不同,应根据不同阶段特点创建不同的死亡教育模块。如在刚入学的一年级,由于环境改变和学业适应问题,应更多关注心理健康,采用团体辅导形式开展生命体验活动,帮助学生树立尊重生命、珍惜生命的观念;二年级开始专业知识的系统化学习,应注意在不同学科中渗透死亡教育理念,并结合课程内外死亡教育活动促进学生正确死亡观念的初步形成;三年级进入临床实习,通过临床与在校教师共同指导形式,在实践中帮助学生逐步形成科学合理的死亡态度及死亡观念。
思想政治课对学生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的形成起引导和推动作用[1,7]。一方面,可以联系实际情况,在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中开设专题,增加与死亡观相关的内容,从独特的视角简明扼要地、正确地、适当地向学生传递死亡相关知识。引导学生把对死亡的简单认识转化为对生命价值的高扬;另一方面,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开展大学生死亡观教育中的作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辅导员、党团组织教师、心理辅导教师等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作为实施和推动大学生死亡观教育的关键人物,他们对死亡的态度以及对生命意义的认知,会通过言行举止和教学对学生对待死亡的态度产生直接影响。此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还应关注医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时发现不良苗头并干预,给予正确的生死观引导,帮助医学生正确对待挫折与困难,形成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死亡观。
在专门死亡教育课程未正式开展之前,利用医学专业课程渗透死亡教育,并在不同专业课程上构建专业课程内外多载体的死亡教育课堂。比如,在解剖课堂上,培养学生尊重生命、尊重死者、尊重遗体的理念;在解剖课堂外,组织学生参观生命科学馆,提高学生对生命科学的认识;在护理人文修养课堂上,穿插与临终患者沟通技巧、病情告知技巧、悲伤辅导、临终关怀、安乐死伦理、器官移植伦理、生命医嘱伦理等教学模块;在护理人文修养课堂外,布置社会或家庭沟通实践作业,推荐死亡教育读物,开设漂流图书馆活动;在基础护理课堂上,讲解临终护理和遗体护理;在基础护理课堂外,组织学生到医院、福利院、老人院、社区见习或参与志愿者活动等,增强学生的生命体验。
死亡教育不仅存在于课堂教学中,学生是校园文化最热烈的需求者和最积极的创造者,文化又是影响学生成长最基本的社会因素。为此,死亡教育还应该渗透于校园文化中。将死亡教育融入校园文化中,一方面,是让校园文化更富有人文情怀,如举办专家讲座,定期播放有关生命思考的电影,利用宣传栏、网络、电台传递死亡教育相关知识、信息,优化死亡教育信息环境,多渠道展现对大学生生命发展的终极关怀,以营造生死教育的整体环境;另一方面,充分利用校园文化的载体作用,开展以生死教育为主题的多种形式的校园文化活动,如结合专业特色开展献血活动、“5·12护士节”活动、“医年医度”科技节活动,加强学生对生命的关注,培养学生的生命情感,促使学生从多层面、多方位思考人生。
死亡是人们必须面对的问题,具有广泛的社会性,加之医学生专业性质需要,比普通人更多面对死亡,良好的死亡态度和死亡观念对其职业发展和身心健康均有重要作用。因此,死亡教育应该受到足够重视,成为一门独立的课程[8]。在条件允许的前提下,尽可能开设独立的死亡教育课程。通过专业的死亡教育让学生了解死亡的本质,认识到死亡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理性地看待死亡,树立正确的死亡态度和死亡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