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多元智能理论构建“四位一体”的高校体育人才培养模式

2020-12-30 16:54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20年5期
关键词:四位一体多元智能大众

(齐齐哈尔大学体育学院 黑龙江 齐齐哈尔 161006)

1、多元智能理论与大众体育人才培养的内在联系机制

1983年美国心理发展学家霍华德·加德纳提出多元智能理论,该理论认为过去对智能的定义过于狭窄,人类的智能至少可以分为八个范畴,即语言、数理逻辑、空间、身体运动、音乐、人际、内省、自然探索。多元智能理论的提出改变了传统上学校只强调数学和语文学习的现状,从多个方面发展学生的能力。出色的理论知识和熟练的运动技能不能成为评价“标准人才”的唯一标准,要想成为优秀的大众体育人才,就要综合多方面的因素。对于大众体育人才培养而言,科学的培养规划和完备的培养过程尤为重要。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已经成为主流,尊重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挖掘每位学生身上的闪光点是高校体育教师和教练员基本的职业素养。

多元智能理论的教育观是通过对人的潜能的开发来不断完善人的素质结构,把八项智能理论整合到课堂实践中,开发学生的潜能,实现多元化教育、个性化发展。相对于课程实施方面,通过德、智、体、美、劳的教育和课堂三维目标的实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高人的综合素养。多元智能理论的评价观是通过改进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改善课堂教学的设计,来促进学生多方位和全方面的发展。教学观在于帮助学生成为有效的学习者,让学生掌握必须的知识和技能,满足学生的兴趣和开发潜能相结合;对于课堂而言,教师要承担多种角色,既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又是其参与者和合作者,同时,还要营造宽松愉悦的学习环境,为终生学习打基础。学生观是学生运用智能强项,自主选择,合作交流,主动探索,正视自己与他人的差异,善待生命。运用多元智能理论探索高校体育人才的培养模式,必须要实现多元智能理论的本土化,使之与德、智、体、美、劳相对应,同时,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三维目标要贯穿课堂始终。

在大量阅读国内高校体育专业培养方案,同时结合多元智能理论,剖析出“培养全面发展的大众体育人才”所涵盖的主要构成因素(表 1)。

以德美、智、体、劳为标准,将高校体育人才培养模式划分为人文素质、知识学习、技能学习、社会实践四部分。一般而言,德育和美育是对学生思想品德和审美能力的培养,属于人文素质的范畴,以塑造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为培养原则,以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青年”为标准,努力培养出顺应社会发展、满足社会需要的大众体育人才。智育是指文化科学知识的教育,在体育专业内,智育主要是理论的学习,比如运动训练学、运动生理学、体育概论等学科,在教学中要发挥大学生的主动生和创造性,由于传统的教育模式忽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所以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要做学生知识学习的“领路人”,来引导学生打破自身的认知平衡而去主动学习,教学效果方可事半功倍。体育对应技能的学习,要遵循大众体育人才培养的规律,体育对于一般大学生而言只要强健体魄即可,但是对体育类学生的要求就要升高。大众体育人才往往要会多个体育项目运动,在此基础上还要学会如何指导别人进行体育锻炼,因此,技能的学习就显得尤为重要。劳动教育是学生学以致用的主要途径,对应学校中的社会实践活动,能够对以往所学知识进行检验。在社会实践中,要坚持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结合,同时,积极适应社会发展规律。学校的教育与社会的需求始终无法完全一致,换言之,如果社会实践中积极参与,对自身的经验和知识进行查漏补缺,就能在毕业后更快的适应社会,抢占先机。

2、基于多元智能理论建构“四位一体”培养系统

2.1、人文素质是前提

如何培养具备现代教育与体育教育学科基础理论知识,能在各级各类学校和社会组织中从事体育教学、课外运动训练与竞赛工作、体育科学研究、学校体育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复合型人才,是时代发展对高校体育的必然要求。一般来说,人文素质结构主要包括:哲学、语言、文学、历史、道德、心理和审美水平等。

对大学生而言,首先要做到具备基本的人文知识,如:历史、政治、文学、法律、哲学、道德、语言等,同时还要理解人文思想;其次是掌握人文方法,学会用人文方法思考并解决问题是具备人文素质的重要体现;最后要遵循人文精神,处理好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文化的关系。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不仅符合“育人”的教学宗旨,同时,在“体教结合”的理念下,显得尤为重要,不仅有助于推动人才培养观念的转变,更有助于形成新的培养模式。

由于高校体育专业招生对象主要为参加全国统一高考的学生,从高中起就接受文化教育和体育训练的双重培养,使得大众体育人才兼具学生和运动员两种身份,因此,其人文素质可以从两个维度进行认识。第一,从学生维度来看,人文素质的培养能帮助其具备成为合格“社会人”所必备的人文素质,即具备丰富的人文知识、具备正确的人文思想、掌握灵活的人文方法、遵循科学的人文精神。人文素质教育,要将读万卷书与行万里路有机结合起来,全方位融入到人文素质教育的各个环节。通过校园内外的资源融通,营造健康向上的人文环境,让学生亲身经历其氛围,并在参与中成长。通过社会实践等活动,实现人与文化的融合,将文化内化为精神追求,真正使学生从做中学;第二,从运动员维度来看,人文素质的培养是践行“体教结合”的重要表现,也是形成体育人才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基础。从思想上提升高度,更能促进专项技能的全面提高。因此,树立育人为先,德育与体育、智育并重的教育观是打造出我国具备优秀素养和大众体育能力人才的有效途径。

2.2、知识学习是基础

如果说人文素质的提高是人发展的前提,那么知识的学习就是人进步的基础。对于知识学习和专项技能训练同样重要的学生而言,如何协调好二者的关系,高效的利用好学习时间,构建自身的知识结构体系是至关重要的。高校体育主修文化课程主要有教育学、运动生理学、解刨学、运动训练学、学校体育学、体育概论、体育教学论、社会体育概论、体育管理导论、健康评价与运动处方、体育设施与管理、社会调查研究与方法、体育领域政策与法规、专项训练实践与理论等,随着各项体育赛事和技术飞速发展,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提升文化软实力显得尤为重要。知识的学习主要是由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组成,对于教师而言,自身的角色观、行为观、教学观和职业道德规范都会给大众体育人才的学生观念,学习态度和习惯带来终身影响。新时期,要求教师转变个人角色,将知识的传授者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在行为上强调尊重学生,赞赏学生;在教学上重视教学过程,以人为本。对于学生而言,第一,要承认学生是发展的人,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第二,学生具有自身独特性,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和个性发展,因材施教;第三,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主体,注重学生的主体需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加强运动员文化素质教育有助于全面提高运动员的文化素养和个人修养,有助于提升思想道德和民族精神境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同时也有助于培养良好的人格素质、心理素质,保障他们在赛场上的稳定发挥。尽管文化素养与运动技能的提升息息相关,而现实中两者没有很好的“默契”,主要表现在:第一,学生的求知欲望太低;第二,理论与实践不能较好的结合。要解决上述问题,首先要改变培养理念,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其次要做到以人为本,因材施教,尊重学生的差异,从多方面评价学生,积极创设实践环节,使学生学以致用。

2.3、技能学习是关键

随着现代体育的竞争越来越朝着科技较量的方向发展,科学训练的现代化程度就显得至关重要。依据多元智能理论的观点,真正的科学训练应是以人为本理念指导下的,在尊重运动员不同差异的基础上,综合运用科学化训练手段和方法进行因材施教的过程总和。对于高校体育而言,由于该人群不是专业运动员出身,大多是高中开始接受训练,教练水平参差不齐,导致学生专项化特点不明显。基于以上现状,高校体育专业学生在大学期间的专项技能训练就显得尤为重要。与此同时,教练的教学也是分为两个层次,首先是让学生学会完整的专项运动技能,在此基础上更要让学生学会指导别人,为后期的社会实践做好铺垫。

大众体育项目的流行程度会随着社会经济文明的发展而不断改变,由于现代媒体的传播速度加快,一些欧美的体育项目逐渐被国人所接受,这也会使高校体育专业的设置发生改变,传统的足、篮、排三大球的地位受到冲击,甚至被迫取消。作为高校而言,应该顺应时代潮流,以科学的训练为导向,以提高素质为重点,不断探索创新;教练员要综合多种训练手段,尊重学生的差异,遵循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的培养理念,注重学生创造力的培养,只有这样才会符合大众体育人才培养的规律。

2.4、社会实践是保障

要想实现大众体育的可持续发展,高校在大众体育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就必须注重个体的身心和谐发展,这就客观上要求高校要根据大众体育的项目特征和实际条件进行社会实践的培养,来引导和帮助学生建立科学合理人生定位和职业规划,使他们能正确认识和发掘自己的潜能,增强自己的竞技能力、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以应对未来竞争激烈的职业道路。当前高校体育专业培养的社会实践主要有如下几方面组成:社会实践、教育实习、毕业论文、综合实践等。第一,社会实践,参加各种体育竞赛的裁判工作,考取裁判等级证书和志愿服务等;第二,教育实习,使学生结合所学专业知识到实际工作中去接受基本技能训练,完善自身知识结构和加强自身专业技能,为自身将来的工作打好基础;第三,毕业论文,通过毕业论文题目的选定、资料的收集和论文撰写,使学生自身的知识体系得以巩固和加强,同时,也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第四,综合实践,包括体育竞赛的组织策划和编排等。社会实践是学生学以致用的途径,是教学的第二课堂,也是检验学生自身综合能力的手段,因此学校要开展好社会实践工作,积极引导学生确立人生定位和职业规划。

3、小结

以人为本的多元智能理论不仅符合教育现象的规律,更符合社会对大众体育发展的要求。本文的“四位一体”大众体育培养模式,是在多元智能理论基础上,结合现有高校体育人才培养模式综合而来。高校体育教育要想培养符合当今社会发展的大众体育人才,就必须打破传统落后的培养观念,积极创新,顺应时代发展。在教学中践行“四位一体”的大众培养模式,才会使高校体育教育趋于人性化,从而促进高校体育教育的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四位一体多元智能大众
一汽-大众ID.6CROZZ
上汽大众ID.3
大众ID.4
上汽大众
中学英语教学中多元智能理论指导下学生自我效能感的培养
推进“四位一体”土地制度改革
学习“四位一体”教学法,全面推行主体教育
体育教学中多元智能评价体系的构建研究
基于多元智能理论下学生评价体系的构建
多元智能理论在定向越野课程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