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符翻译视角下的跨文化传播研究
——以视觉文化为例

2020-12-30 15:43
关键词:跨文化符号图像

韦 露

(贵州师范大学 文学院,贵州 贵阳 550025)

在传统文化传播语境中,“图像”作为一种辅助文字的工具一直处于边缘地位。随着科技的发展,传统观念上的主客关系开始发生变化,文字越发成为了解读图像的辅助性工具。正如美国社会学家丹尼·尔贝尔所言:“当代文化正在变成一种视觉文化,而不是一种印刷文化,这是千真万确的事实。”[1]近年来,“文化自信”“文化影响力”“文化走出去”等价值观念不断被国家重视,这意味着国家对文化传播的有效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翻译作为文化传播的桥梁,需要在新时代、新要求下对文化产品的呈现方式进行更加深入的思考。21世纪,文化的传播和交流方式已发生了重大变化,特别是大量的非语言以及网络新媒体传播信息(如摄影、动画、广告、MV等)出现在日常生活中,传统的翻译很难再适应当前的交际需求。1959年俄罗斯语言学家罗曼·雅各布森在符号学的基础上提出了著名的“三分法”翻译理论,即将翻译分为语内翻译、语际翻译和语符翻译,基本上对翻译活动的本质做了较为完整的概括,在历史上产生了深远影响。语符翻译作为一种“通过非语言的符号系统解释语言符号,或用语言符号解释非语言符号”[2]的理论,恰巧在文化传播和交流层面更加适应当今纷繁复杂的非语言环境。当代视觉文化的转向,出现了很多成功的跨文化传播案例,它们适应新时代提出的新要求,利用新媒体技术,在讲好中国故事的前提下,向世界人民传达了中国人的文化精神。文章借助语符翻译理论对这些现象进行分析和梳理,以期对中华文化传播提供启示和借鉴意义。

一、当代视觉文化转向

无处不在的图像,使“看”成为了人类认识和把握世界最原始和最直接的方式。视觉图像的转向对传统语言学提出了巨大的挑战,强烈地撼动了语言文字的中心地位,“读图时代”已经来临。那什么是视觉文化?尼古拉斯·米尔佐夫在《什么是视觉文化》一文中写道:“新的视觉文化的最显著特点之一是把本身不可见的东西视觉化……视觉文化不依赖图像,而是依赖对存在的图像化或视觉化这一现代趋势,正是这种视觉化使得现代和古代以及中世纪迥然不同。现代技术可以将抽象的东西具象化,可以将人们看得见或看不见的事物外化为可以把握的视像。视觉文化正成为人们认识世界、把握世界的一种重要方式。”[3]在当下中国,出现了大量的视觉文化转向现象,无一不在印证着一个“图像”时代的来临。

(一)文学领域的视觉化

一是文学语言的图像化。视觉文化对文学领域的冲击,最明显体现在文学语言的图像化。在人类的历史中,语言和图像就有着密切的关系。通常我们都认为文学属于时间艺术,需要靠读者的想象来达到对文学的领悟,而图像则是一种空间艺术,诉诸于人的视觉印象,“语言虽然可以表示抽象的概念,而词语往往靠视觉的形象来支撑,不可想象完全脱离视觉形象的词语的存在。”[4]文学作品里有大量的视觉化语言,例如对颜色、场面、外观、空间等的描写。从《诗经·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描绘的河州之畔鸠鸟鸣唱的画面,到著名科幻小说家刘慈欣的《三体》描绘的浩瀚宇宙,文学语言图像化的倾向从未停止。

二是文学作品的漫画、影视改编。漫画和影视是文学作品图像化在当代的集中展示,许多著名的电影、电视剧都是根据文学作品改编而来,而优秀的漫画更是离不开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例如蔡志忠对《论语》的漫画改编,将令人费解的儒家思想通过漫画的形式,让很多不懂古文的人,了解了其中的意义,在轻松愉悦之际接受了传统文化的浸染。再例如,近年来的IP热,从《甄嬛传》到《琅琊榜》,再到2019年上映的《流浪地球》,一部自带IP粉丝的文学作品原著,成为了各大电影制作公司改编的热点。一部刚出版的文学作品,在借助影视化的改编后,其传播便能产生更大的影响力,而经典的文学著作更是在影视剧的改编过程中重新焕发生机。

三是文学作品的视觉化包装。除了文学语言以及内容的图像化,近年来,文学作品的外在包装开始不断注重视觉元素的参与,在图书市场上,随处可见不同封面、版式的同一部文学作品,儿童文学作品的排版装帧正是凸显这一特征的很好释例。各大出版社不仅在图书封面上做足功夫,更是在作品的排版上进行精心设计;不仅插入与内容相关的图片,对于印刷的字体、字体的间距,甚至字体的颜色大小等都有专门地设计。一部兼具文学价值和精美设计的图书,往往能受到更多读者的欢迎。例如海峡文艺出版社曾出版刘索拉的图文小说《女贞汤》,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也推出了当代著名女作家林白的《一个人的战争》插图版等。

(二)网络空间个人叙事的图像化

虚拟的网络空间在创建之初就伴随着各种图像内容。在这个人人可以发声、处处都在写作的网络时代,网络空间的个人叙事也存在视觉化的趋势。在发达的互联网上,个体在获取信息、诉求表达以及传播叙事等方面更加便捷,虚拟的网络场域和原子化的叙事主体带来了网络空间个人叙事与传统叙事的明显差别。移动终端技术使得网络空间的个人叙事趋于碎片化,网络上铺天盖地的信息流量使得文本的意义趋于重复,不受时空限制的非线性叙事开始得到众多网民的青睐。例如Facebook、Msn、Instagram、微博、微信等社交网站,无论是标点符号组成的微表情,还是自嘲式的微信表情包,亦或是个人动态里的图文结合,甚至视频文字结合的发表内容,都在利用视觉符号进行自我表达。

(三)抖音、快手、bilibili等视频App的图像叙事

视觉化转向的现象除了在文学和交际上表现明显,在影像传播方面其影响也毫不示弱。在新媒体技术的支撑下,新的信息传播方式悄然衍生,包括网络直播、自制Vlog(视频博客)、短视频和网络迷你剧等形式,以不同以往的审美方式在影响着人们的生活。网络直播的实时性和交互性拉近了创作者和读者之间的距离,自制Vlog记录着日常生活的琐碎和诗意,短视频以及网络迷你剧的制作解构着传统以知识分子为主的导演和编剧,为大众提供了参与的机会。无论是哪一种方式,其背后的叙事机制都挟裹着大量的视像内容。例如在bilibili的频道里,就有科技、人文、音乐、鬼畜和学习等多达2294个频道,其传播的方式都是将理论性的文字材料通过图片或视频的剪辑、组织以完成一个完整的传播叙事,从视频的配乐、选取的滤镜以及剪辑的方式等,都能看出不同叙事主体的风格差异。视觉文化在其他方面,诸如城市建设、服装设计、工业技术等都有一定的影响。

二、语符翻译视角下的视觉文化传播

在世界文化思潮激烈碰撞的今天,如何传承和发展中华文化依然是一大课题。视觉文化的出现是伴随着消费主义发展的,消费性、娱乐性、即时性等特征为其贴上了后现代主义的标签。不少研究者认为当代视觉文化消解了传统的审美方式,限制人们的反思能力和想象力,从而挤压了传统艺术的发展空间。但随着时间的沉淀,人们对视觉文化的认知悄然发生了变化,大众试图从低层次的感官娱乐和狂欢中脱离,开始对文化产品的精神性和文化内涵提出更高的要求,视觉文化开始在社会的各个方面显示其独特作用,在文化传播领域也不例外。以下试从语符翻译的视角为其寻找理论依据。

首先是视觉文化本身的语符特点。视觉文化的传播通过符号来进行,而符号作为意义的载体,有着能指和所指的区别,在视觉时代的语境下,符号逐渐成为其意义传播的载体和呈现方式。视觉文化最显著的特点之一就是将非视觉性的文本视像化,诸如影视剧、广告、艺术作品等都是以图像的形式来呈现的,图像本身就是包含了一定所指意义的符号。那么视觉文化的符号具有什么样的特征呢?

(1)具象性。跟以往传统的文字相比,符号具有生动形象的特点,其以直接关照的方式,直观化地呈现在读者面前,能充分调动读者的感性认知,加深人们对事物的印象。在中国古代,人们就早已重视图像的具象性功能,并且将文字和图像之间的互文功能,运用到具体的文学创作中去,例如先秦时期的古籍《山海经》以及宋朝时期的《列女传》等,都使用了图文对照的叙事方式。再例如近几年在国外走红的美食博主李子柒,她立足于中国传统农村日常的美食视频,将自给自足的乡村生活诗意地表达出来,每一个环节的拍摄制作都有体现中国特色的文化符号在其中。李子柒正是利用视频为主的视觉符号,将中国传统文化通过互联网呈现在海外观众的面前。

(2)普遍性。视觉符号因其形式的具象性和直指性,在文化交流过程中往往具有普遍的认识。经济全球化使得各个国家的联系日趋紧密,为了交流的便利,出现了大量的国际通用符号,其符号形式可能是某一国家特有的文化标识,但其在国际交流的语境中,却包括了除其在本国的符号意义之外的国际通用含义。例如最早由摩斯密码转换成的国际求救信号“SOS”在国外通常被认为是“Save Our Souls”(拯救我们的灵魂)的含义,但在国际交流语境中仍然不影响其表达“求救”的意思。

(3)抽象性。视觉符号除了具象性以外,它还能抽象地表达难以言说的思想和瞬间的灵感。例如体现道家思想的“浑沌”一词,翻译成英文是“chaos”(混乱、杂乱)。可“浑沌”不仅仅是混乱、杂乱,它还包含了复杂的哲学内涵和美学思想,有时是乱中有序的浑化之境,有时是交错凌乱的朦胧美等等,这些都不是一个“chaos”能够对等阐释的。但当我们利用水墨元素或者其他能表现“含混”“氤氲”等的视觉符号,通过艺术拼贴、加工,或许更能让人体会这其中隐含的深刻意味。例如由我国上古神话改编的电影《大鱼海棠》的海报设计,设计师黄海利用线条、层次、颜色的变化,为我们呈现了天地海水相接的背景里,红色大鱼与纤细少女似作离别的倾诉状。整个画面和谐浑成,像充满了神秘的宇宙梦境,绚丽而奇幻,充分体现了独具特色的东方浑沌美学意蕴。

其次是视觉文化对文化差异的克服。文化差异一直以来是文化传播的阻碍。以往的翻译,由于受语言结构、宗教信仰、思维模式、社会文化和意识形态等因素的影响,总是难以达到较好的传播效果。例如东方价值观念里比较推崇谦虚、低调等中庸思想,因此在汉语中存在很多谦辞和敬辞,例如拙著、鄙人、刍议等,但西方是相对开放的海洋文明,善于自我表现,总是希望得到别人的关注,少有谦虚的说法。在传播过程中,这些问题很难通过传统的语际翻译解决。而语符翻译作为一种语言与非语言符号双向互释的翻译理论,可以一定程度上克服翻译过程中文化差异带来的阻碍。例如2015年改版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主办的“中国文化网”,其特别注重图像的运用以及语言和图像的搭配互译,网站上展示的中国文艺作品,例如簪花仕女图、王羲之书法、清明上河图等,运用高清扫描和3D虚拟现实技术,将其通过图片的形式上传到网站,并配有专门的文字阐释。其文字阐述部分,立足于中国传统文化,为读者深度剖析了作品的文化意蕴及审美价值,为很多不懂中国文化的海外读者提供了理解中国传统艺术的机会。

再次,视觉文化还降低文化接受的门槛。由于视觉符号的直观性,其更容易被不同国家、地区、民族和不同年龄群体接受,因而在传播的过程中更具有优势。在瞬息万变的时代,人们更倾向于在大量的信息中快速定位和筛选出最直观、最适合自己的视觉化信息。一个未接受过教育的人,很难看懂繁复的语言文字,但其天生拥有的读图能力,却能够使其相对语言文字而言获得更多的作品信息。视觉文化接受门槛的降低,不仅能扩大跨文化传播的范围,同时也能打破在传播过程中存在的精英主义意识,让许多曾经不能接受文化熏陶的人,也能看懂文化艺术。

最后,视觉文化对翻译对象能达到最大化保真。根据上文对语符翻译的论述可知,语符翻译的过程就是通过非语言的方式对源文字的信息内容进行解读,其要点在于要在理解原作品的基础上,准确地传达原作品想要表达的信息,以及其中隐含的情感态度、价值取向和精神内核等,从而使传达的信息最大化地被保留。例如中国古代爱情故事《梁山伯与祝英台》在海外的传播中,就充分利用了音乐、舞蹈、戏剧等多种非语言方式,将文本中意在抒发的劳动人民对自由爱情的向往和对封建礼教的反抗充分地表达了出来。其实,人类在发明文字之前,就早已通过图画符号来记录和表达自己的生活,现今,人类不过是在借鉴以往的经验以达到文明的对话,视觉图像在某种意义上能够超越时空距离和文化差异,最大化地转换翻译对象。正如弗朗索瓦·利奥塔尔所说:“知识只有被转译为信息量才能进入新的渠道,成为可操作性的”[5]。

总之,在文化传播语境中,语符翻译无疑都具有重要的独特作用。然而语符翻译不仅是作为阐释文字的重要补充,罗兰·巴特认为:“图像本身的意义是飘忽不定的,因而需要文字的说明来加以确定。”[6]图像符号除了具有直观性外,其抽象概括能力也使得“读图”仍然需要文字的参与,在充分关注到图像符号的重要性前提下,语际翻译和符际翻译的结合,才是今后跨文化传播的发展方向。

三、对跨文化传播的启示

随着时代的发展,视觉符号正逐渐成为国际通用的传播符号,从官方媒体到民间大众,都在利用视觉图像进行跨文化交流。然而,视觉文化的广泛传播并不意味着文字与视觉的霸权,我们要辩证地看待其影响:一方面,它对翻译的解构是合理的、有益的,它不是一种简单的、基本的思维,而是一种对译者和读者都要求更高的认知能力思维;另一方面,视觉文化利用符际翻译理论进行转移仍具有一定的局限,主要在于图像对文本的转码常常存在压缩或者重构,而且不同的转译主体对视觉符号的运用也存在风格上的差异,因此,从文本到图像的翻译过程难以确定统一的标准或阐释理论。所以,视觉文化在依托语符翻译理论的前提下,也要注重同语际翻译的融合,如此才能在今后的跨文化传播中发挥独特作用。那么,如何借助语符翻译理论更好地进行跨文化传播呢?

首先,应该摆脱以往语际翻译的束缚,利用图文结合的传播方式。众所周知,中国古典诗词往往注重意境的营造,常通过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等手法描写诗情诗景。但由于中国的语言习惯,诗词中常常出现名词并列的情况,如果用不能缺少主语的英文来翻译,其表达的“无我之境”就难以呈现出来。近几年来,语符翻译研究的发展,为诗词的英译开辟了一条诗画结合的新路子。例如卢颖的《跨文化符际翻译视角下的唐诗英译》一文,就充分肯定了唐诗在英译过程中诗画结合的翻译方式,她认为:“画这种图形符号作为一种非语言符号,可以成为阐释诗歌的翻译手段,它不仅为译者拓展了思维,而且绕过了语言和文化的藩篱,挣脱了原语言对翻译的种种束缚,给译者提供了一个新的翻译空间。”[7]此外,傅莉莉的《符际翻译视角下的儿童绘本翻译》认为:“在绘本中,文字不一定处于主导地位,它与图画共生共长共同传达着一定的节奏、主题和美学的享受。”[8]呼吁儿童绘本的翻译不应只注重文本的翻译,还应提升图画在儿童绘本中的地位。因此,无论是走出去还是引进来,图文结合的翻译方式不仅能够兼顾文本语言的翻译,更能通过图像加深受众对内容的理解。

那么,图文如何结合呢?这需要译者同时具有时间和空间艺术的想象能力,在处理线性的时间艺术文本时,充分利用视觉符号的表意功能,以及立体空间内的时间线索剪辑,在适当破坏原作的系统性、整体性和连贯性的前提下,建构新的“图-文”模式的复合新文本。在这种新型的叙事模式下,读者的阅读习惯和审美趣味也会随之改变,相比于传统的文字叙事而言,读者在这其中获得的阅读体验是双向的、复合的,图像对文本的压缩和重构会启发读者思索图文之间的互文关系,在阅读过程中,读者会逐步整合、归化图文的新信息,形成对文本新的认识。因此考虑到读者的欣赏习惯,可以利用喜闻乐见的符号元素对源文本进行转码翻译。此外,译者对原作风格的把握也很重要。这关乎所选用的符号形式,例如像诗歌这种体裁的文本,利用音乐或者绘画的形式则能更好地传播其意蕴;而像小说这种明显具有时间线索的文本,利用影视或动画的形式更能体现其情节的连贯。

其次是新媒体技术的应用。中国社会正朝着现代化的方向飞速发展,然而传统文化艺术却开始渐渐被人们遗忘,越剧、川剧、皮影戏、唢呐等开始被列入即将消失的文化遗产名单。我们在反思这些历史悠久的文化和工艺为何会濒临消失时,也在为如何继承它们而苦恼。传统艺术和文化之所以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中,与其文化艺术本身的现代化转换有关。为什么坚持从事这些艺术的人越来越少?不是人们不愿坚持,而是缺少观众。在这种情况下,语符翻译可以作为传统技艺现代化转换的一个切入点,将新媒体与文化艺术产业结合,利用新媒体的声光电等数字技术,在传承的基础上又创新地使其符合现代社会的观众欣赏模式,不仅能提高文化艺术的表现力,还能扩大其影响力,包括进一步的跨文化海外传播。此外,新媒体技术在跨文化传播的过程中也是一种重要的传播渠道,网络广播、视频网站、在线电视、移动手机电视等等,只要有网络,便能即时即地“观看”。与传统媒体的单向、定量的传播方式相比,新媒体技术借助网络,能更好地实现传统文化技艺的当代语符翻译转换。

除了理论技术和传播方式以外,网络时代民间力量的参与也很重要。媒介的发展赋予了个体的话语权,突出了个体在社会上的主体性,其自由言说被网络媒体记录和分享,无论是观点的输出还是情绪的宣泄,互联网都让人不再被无视。原子化个体是当代社会视觉文化生产的主体,他们借助互联网平台和新媒体技术,在相对自由化的网络空间进行创作。近几年来,拥有百万粉丝的微博大V、B站up主、Facebook草根达人等,他们可能在现实生活中不过是普通的一员,但他们将感受到的中国文化通过视觉符号处理,形成独具视、听、语言三位一体的创作内容,受到了很多人的喜爱。例如B站知名up主“歪果仁研究协会”,其主创团队都是来中国留学的学生,他们的创作内容主要是通过视频的方式拍摄他们在中国生活所遇到的文化差异,以及在差异下所表现出来幽默趣事,让中国观众见到了他者视角下的中国。为了更加理解中国文化,他们的视频从一开始的“好玩”逐渐向“深度”转变。到目前为止,他们旗下的中外粉丝达到了5000多万,在互联网平台上具有相当大的影响力。这些非官方的民间力量在跨文化传播领域中的出色表现,正如传播理论中的“二级传播”理论所提出的“意见领袖”一样,将自己感受到的优秀文化通过人际传播散播出去。在这个人人都有可能成为自媒体的时代,中华文化的跨文化海外传播不应该忽视民间力量的参与。

结 语

我们有理由相信,视觉文化将随着人类素质水平的提升和文明的进步,逐步摆脱大众狂欢式的视觉消费,从而向更加具有深刻思想内涵与文化价值的方向发展。在此过程中,语符翻译理论为我们研究视觉文化打开了新的视角,将其运用于跨文化海外传播和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上,不仅打破了语言文字翻译的桎梏,还在光影视听的现代媒体技术加持下,有着改变世界交流方式的可能。当然,视觉文化无意也不可能取代语言文字,它只是对语言中心主义的一个反拨,只是精英文化向大众文化的一次沉潜,在忧虑其滑向虚无的消费主义时,也应该引导其向更有价值的方向发展。

猜你喜欢
跨文化符号图像
学符号,比多少
浅析p-V图像中的两个疑难问题
巧用图像中的点、线、面解题
有趣的图像诗
“+”“-”符号的由来
石黑一雄:跨文化的写作
论跨文化交流中的冲突与调解
草绳和奇怪的符号
跨文化情景下商务英语翻译的应对
中国符号,太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