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建洪(赣州市于都中学南区,江西于都 342300)
身为教师,都渴望成长,渴望优秀。虽然每位优秀教师都有各自独特的成长经历,但无一例外都是通过研究得以实现,刘波老师的成长便是例证。刘波老师所著的《从新手到研究型教师:我的专业成长手记》(宁波出版社2016 年6 月第2 版)一书,正是通过一个个真实的故事,为我们解读了其成长的秘诀——研究是教师最好的成长。
成长,须从研究自我入手。毕竟研究源于自我需求,需要我们根据自身特点,结合自身实际深入研究,做自我问题的发现者、剖析者、解决者,自我规划和自我研究的践行者,这样才能早日实现自我的飞跃和价值,展现真我的风采。
刘波老师是自觉的,更是清醒的。知不足,才会为自己定制竞争力,抓好目标、过程及时间管理,在自我研究中规划成长,在自我研究中遇见更好的自己;知不足,才会广泛涉猎,诸如心理学、教师专业成长、学校发展等与之息息相关的诸多领域,“趣味”之广,源自所需;知不足,才会不断学习,向身边的人、专家、书本及新媒体学,这些不光是基于现在自我的兴趣点、关注点、需求点,更是基于未来自我的更新点、生长点、发力点;知不足,才会采用联动互助合作的方式,通过成立教师读书社、加盟教育心理研究分会等学研共同体,在集体学习、合作研讨中不断研究、提升和完善自我。正是在自我规划、广泛涉猎、互助学习、合作研讨中,在自我研究中自觉行动,在自觉行动中完善研究,自我反思、自我否定、自我发展,才逐渐体悟并收获生命自觉所带来的成长与幸福。
学生是我们工作的对象,坚持以生为本,做目中有人的教育,须从研究学生开始。毕竟,相对于“教什么”“怎么教”这两个层面而言,“为什么教”的问题远比前两个问题更为重要。对真实的学生问题和学生的真实情况研究得越是透彻,读懂真实的学生和学生的真实,我们所采取的举措方才越具针对性和实效性,提升学生核心素养、服务学生成长才能真实落地。一定意义上,研究学生,就是研究教育。研究学生,理应成为每一位教师的工作之需、职责所在及重要修炼。
刘波老师是善于研究学生的,更是以生为本的践行者。他通过预约谈心、走访等多种形式了解不同学生的特点,思索和尝试如何巧用“首因效应”上好心育第一课,努力尝试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如心理剧、小品表演等)创设和谐的课堂环境、运用形象生动的语言等来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他广集案例,涉猎并认真研读《师道》《班主任之友》等期刊中所涉及学生案例的优秀做法,持续汇集之余,还积极探寻类似学生案例的校本解决方案;他积极关注新近出现的教育热点事件及其走向,充分利用移动学习工具,广搜相关评论,从中汲取有益营养,力求站在更高、更适合的角度去研究、读懂学生,助力学生成长。这一过程,也是师生共同成长的过程。
将研究视野先行定位在自己的课堂教学上,将研究寓于自己课堂教学的行动之中,并将研究课堂教学作为自己的工作常态和生活方式,是研究型教师的重要特质。毕竟,课堂教学是每一位教师的主阵地,也是我们教书育人之根基所在。
刘波老师是敬业的,更是乐业的。在长期的研究中,他不断结合自身实际,以其特有的观察力和研究力,主动将相关问题转化为可行性的研究课题,通过教科研力促一一破解,“幸福课”“快乐”导向心理健康教育模式、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心育主题班会课等创新做法一一诞生,逐步打磨完善形成系列优秀研究成果后,迅速在宁波市乃至浙江省铺开推广,系列优秀成果在《教育时报》《师资建设》等报刊上一一刊发的同时,《德育报》《浙江教育报》等媒体还进行了相应的专题报道。
过一种研究生活,研究管理大有可为。身为教师,无论在校是否兼任其他工作,无一例外都与学生、学校等教育管理息息相关。教师,对自己所分管或被分管的工作保持经常性的关注、研究,这不光是从学生、学校的良性发展考虑,更是基于“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都是学校的主人”这一事实。
刘波老师是善于总结的,更是具有良好辐射力的。身为教科室主任、教师读书社社长,在教师培训、教科研管理、教师阅读推广等方面,刘波老师不仅保持着阅读、积累的习惯,还笔耕不辍,常从管理工作的点点滴滴中捕捉新的问题,研究新的方案,开拓新的实践,将正确的事情做正确的同时,还不忘分享,相关经验性的文章屡屡见诸《中国教育报》等多家媒体。随着一个个接地气的经验做法被媒体报道推介,其辐射作用也在逐步扩大,刘老师本人多次应邀到省内外开设相关讲座,足见研究管理不仅大有可为,而且深受欢迎,可使人人受益。
成长永无止境。只要我们善于用心采撷,以研究的姿态对待自己、学生、教学及管理,研究的过程就是成长的过程,相信定能收获从新手到研究型教师,再到专家型教师的转变,实现自己最好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