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分课堂教学法在中药药剂学教学中的应用模式探讨

2020-12-30 04:19:59董晓旭尹兴斌曲昌海
卫生职业教育 2020年3期
关键词:膏剂药剂学小组讨论

董晓旭,尹兴斌,曲昌海,吴 清,倪 健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北京 102488)

中药药剂学是一门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研究中药药剂的配制理论、生产技术、质量控制与合理应用等内容的综合性应用技术科学[1]。中药药剂学作为连接中医与中药的纽带课程,在医疗卫生实践和医药工业实践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具有促进中医药科学发展的作用。本课程内容既包含制剂生产中粉碎、筛选、浸提、分离、浓缩和干燥等单元操作的介绍,又包含中药常见剂型的特点、分类、制备工艺及质量控制,同时还涉及中药制剂的稳定性、生物有效性、配伍变化及剂型的设计与评价等内容。其内容较繁杂、分散,学生需掌握的知识点多,学习难度大。中药药剂学教学通常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被动接受,不能积极参与知识构建过程,对于问题也不能尝试解决。这种教学方式往往易使学生混淆各种中药剂型的特点、制备工艺及质量要求,教学效果不佳,不利于培养其专业素养以及探索精神。

当前高校教师科研压力大,急需探索有效的方法,缓解其教学负担,提高教学质量。对分课堂的思路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使其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实现师生“对分”课堂。通过教师课堂讲授,学生对章节内容形成基本框架,理解重点、难点,根据自己的特点安排学习,内化课程内容。对分课堂既能提高教师教学热情,又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动力,提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1 对分课堂教学法概述

对分课堂是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博士、复旦大学心理学张学新教授提出的一种新型教学方法[2-5],其核心理念是把课堂的一半时间分配给教师讲授,另一半时间留给学生讨论,使讲授法与讨论法两者优势互补。这种新型教学方法简单易用,能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全面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Critical thinking)、创造性思维(Creativity)、沟通能力(Communication)、合作能力(Collaboration)的4C核心素养[6-9]。对分是讲授与讨论的有机结合,不是简单的讲授+讨论,不同于讲练结合、精讲多练、翻转课堂、自主课堂、高效课堂、案例教学等,其是全新的教学方法,在如何教、如何学、作业布置、课堂管理和效果评价等方面,与传统教学法不同。

2 对分课堂教学法在中药药剂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分课堂主要根据讲授、作业、讨论3个模块与学生学习及认知规律进行设计,能使讲授法与讨论法两者优势互补。最典型的对分课堂包含4个关键环节,分别是讲授、独立学习与做作业、小组讨论、全班交流。以外用膏剂为例,探讨对分课堂教学法在中药药剂学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2.1 讲授

首先教师对外用膏剂的特点、分类、基质种类、制备工艺及影响药物吸收的因素等内容进行讲授,对于重点和难点,给出必要的提示,让学生掌握外用膏剂的作用及特点。要把握好度,不能事无巨细地展开讲授,而是有所取舍地展开讲授,不一定让学生全听明白,但是需要让学生了解即将学习内容的框架结构。

2.2 独立学习与做作业

对分课堂教学法的中间环节就是独立学习,这个环节的主要作用是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学习。根据教师讲授的内容,学生了解重点和难点,巩固学习。之后教师布置相关作业如下:冰片5 g,硬脂酸120 g,羊毛脂50 g,甘油 50 g,单硬脂酸甘油酯 35 g,液状石蜡 60 g,三乙醇胺4 g,凡士林10 g,羟苯乙酯5 g,纯化水加至1 000 g。请分析本乳膏剂的类型、处方中各成分的作用及制备方法。这个练习环节的作用就是让学生对所学内容有一定的理解,并学会合理应用,为后续课堂讨论奠定基础。

2.3 小组讨论

课堂讨论是对分课堂的精华。教师对学生进行分组,4人一组,让每人都有充足的时间参与其中,学生根据完成的作业展开小组讨论。这个环节教师不要随便参与其中,重点是让学生自主解决问题,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单纯讲述法的被动学习不同,对分课堂需要每个学生全程主动参与。

2.4 全班交流

每组派一名学生代表将教师提问的答案表达出来,并陈述小组对该软膏剂处方的分析以及自主学习期间发现的新问题。比如,在制备O/W型乳膏剂时,水相加入油相中与油相加入水相中有何不同?如何根据药物的性质选择合适的制备方法?之后针对学生遇到的新问题进行讨论,提高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最后将主动权转移到教师手中,教师总结、归纳学生意见,解答学生的一些共性问题。

对分课堂教学法的应用,使教学由事无巨细的讲解向提纲挈领的讲解转变,由解决教师预设的问题向解决学生自己的问题转变,由满堂灌向教师讲授和学生自学以及小组讨论对半安排转变。学生通过独立学习与小组讨论,增长知识,锻炼挖掘问题的思维能力,提高思考与解决问题能力。此外,对分课堂的开展,不会增加教师教学负担,还有利于培养学生合作、沟通、创造能力。

3 结语

对分课堂教学法在“教师中心”和“学生中心”理念之间取得了平衡,体现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中庸思想,符合我国教育现实,本土特色鲜明。对分课堂既强调教师不可或缺的指导作用,也强调学生主动学习能力的重要性,有利于增加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此外,对分课堂还有利于减轻教师教学负担,提升教师教学能力。对分课堂注重过程性学习,能避免传统课堂中学生考前高度紧张、“临时抱佛脚”现象。研究发现,将对分课堂教学法应用于中药药剂学教学中也需要注意一些问题,比如,教师要协调好小组讨论与全班交流环节的时间,对于小组讨论环节,要保证让每个学生有充足时间发表观点,对于全班交流环节,要保证能及时解决学生提出的创新性问题,这对教师教学能力与水平而言也是一种考验。因此,教师要提高课堂掌控能力,在课前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另外,对分课堂教学中,教师评价学生作业的关注点不仅是对错,更要集中在创新程度上,要重点拨。

猜你喜欢
膏剂药剂学小组讨论
高效课堂小组讨论环节的有效运用
豨桐凝胶膏剂基质处方的优化及其体外释放度
中成药(2018年7期)2018-08-04 06:04:02
厘清小组讨论的两种取向
长江丛刊(2017年3期)2017-11-25 06:17:35
以器官系统为基础的药剂学理论教学改革的思考
如何提升初中社会课小组讨论的有效性
中药药剂学双语CBI教学理念的探索
中药油膏剂治疗糖尿病足溃疡临床研究
糖尿病足溃疡中药油膏剂研制理论与实践
语文学习小组讨论的纠偏与回归
超临界流体技术在药剂学中的应用
河南科技(2014年3期)2014-02-27 14:05: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