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雨课堂”的中医外科学教学方法探索

2020-12-30 02:18:56李勇华
卫生职业教育 2020年10期
关键词:外科学雨课堂教学效果

杨 昆,李勇华

(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重庆404120)

中医外科学是一门以中医基础理论为指导,阐述外科疾病证候辨治规律的中医临床重要学科,教学目标主要是培养学生诊治外科疾病的能力。目前,中医外科学由于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主要采用传统教学方法,由教师课堂讲授理论知识,学生被动接受,缺乏主动思考探究。授课教师在规定课时内按照教学计划按部就班完成教学内容的讲授,且中医外科学授课存在教师少、学生多以及教学任务重、教学内容多、课时数少的问题,教师在课堂中不能拿出更多时间与学生互动、交流,其教学效果往往难以保证[1]。高职高专学生学习主动性不强,自主学习能力较差,教师若不能充分调动课堂气氛,学生就会觉得中医外科学学起来枯燥乏味。因此,探索出一种新的适应中医外科学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一直是中医外科学教师努力探索的目标。“雨课堂”的出现很好地满足了这一需求,提升了教学效果,教学反馈良好。

“雨课堂”是清华大学推出的一款在线教学工具,致力于为教学过程提供数据化、智能化的信息支持[2]。“雨课堂”主要面向高等教育领域,它能很好地满足教师的教学需求和学生的学习需求,便于教师布置课后作业、组织随堂测试、考勤,课后教师还可根据软件统计数据了解学生学习情况,以进行针对性讲解和辅导等。学生可利用“雨课堂”进行课前预习、记课堂笔记等,提高了学习效率和学习兴趣。笔者在中医外科学教学中,为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加强与学生互动,使学生参与教学的每个环节,提高教学效果,引入“雨课堂”,提高了教学效果,现介绍如下。

1 基于“雨课堂”的中医外科学教学

1.1 课前准备

高职高专学生相对本科学生基础比较薄弱,且中医外科学课时少、内容多,光靠教师课堂讲解时间有限,学生复习相关知识的时间往往不够。因此,在课前利用“雨课堂”推送给学生相关预习资料,如诊疗视频、临床病例图片等,使学生对课堂所讲疾病有一个初步的认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预习课件与教学课件不同,还可设置相关问题,让学生思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在预习过程中遇到问题可及时与教师沟通,如讲授“湿疮”前,推送一些湿疮临床病例图片,并提出问题,让学生指出病例中皮损的特点、原发性皮损和继发性皮损有何区别,并要求学生复习湿邪的致病特点。学生可以自己上网搜索湿疮资料,也可通过“雨课堂”平台向教师提问,教师给予解答。同时,教师在课前要准备一些课堂上互动的问题,在课堂上组织学生讨论,以活跃课堂气氛。课前推送预习课件,引导学生搜集资料主动学习,记录不能理解的知识点,可以在讨论区和教师或同学交流。学生在课堂上会注意听教师讲解,从而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1.2 课堂应用

学生可以通过手机签到,教师可以快速掌握学生出勤人数,随机点名。在课堂上提出问题,教师可以使用手机点名学生回答,也可点击“发送此题”,将习题推送给全班学生,学生可以用手机作答,教师在后台查看答题情况,并对错误率较高的题目进行详细讲解,针对性地帮助学生加强记忆。对于表现优秀(如答题快、正确率高的学生)还可以发送红包进行奖励,激发学生学习和答题兴趣。教师可以开启弹幕功能,使学生参与课堂应用“雨课堂”进行学习,部分学生由于性格内向不好意思回答问题或向教师请教问题,可以通过“雨课堂”发“弹幕”或“投稿”回答问题或提问,教师及时解答。也可进行课堂讨论,如教师发布一个典型临床案例,学生可以将治法、方药以图片形式或文字形式投稿到“雨课堂”;教师选出一张代表性处方,全班一起分析学生处方问题,及时纠正,对于培养学生中医临床思维有重要作用。教师也可以投票形式,让学生选出他们认为需要在课堂上重点讲解的知识模块(如病因病机、诊断及鉴别诊断、分证论治)。教师根据投票结果,对学生认为难以理解的知识点进行重复讲解。应用“雨课堂”可以掌握学生学习情况,促进师生之间友好交流。学生在课中随时点击“不懂”,标记不懂的课件,教师看到后可以及时讲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使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

1.3 课后分析

课后学生可以随时查看教学课件,也可以查看错误习题,课上标记不懂的课件及收藏课件,方便课后复习,进一步巩固课堂知识。教师还可以利用“雨课堂”布置课后作业,将试题同步到相应班级,让学生答题。教师还可根据“雨课堂”统计数据反馈教学效果,查看哪些学生做题正确率高,对于表现优秀的学生可进行表扬和奖励,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动力。

2 缺点与不足

在“雨课堂”的使用过程中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例如学生在使用手机时可能会用手机做与课堂教学无关的事情,如打游戏、聊天、看小说等。这需要教师加强课堂管理和监督,合理运用“雨课堂”,提高学生对手机辅助教学功能的认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主动参与教学。

3 实践评价

通过将“雨课堂”运用于中医外科学教学中,是对中医外科学教学改革实践的创新,充分发挥“雨课堂”的优势,促进师生互动,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通过应用“雨课堂”,教师可以快速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提高教师教学水平。通过课下调研发现,多数学生认为应用“雨课堂”可以提高教学效率,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课堂参与度、学习兴趣等,课后学生反映会经常翻看手机课件,及时巩固所学知识。“雨课堂”作为一种智慧新型教学辅助工具,突破了传统教学模式,让教学充满乐趣,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积极性。今后还需不断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推动智慧教学工具在课堂中的应用,以更好地为广大师生服务,同时打造一批精品课程。

猜你喜欢
外科学雨课堂教学效果
雨课堂在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基于雨课堂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探究
提高《电工基础》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索
雨课堂在经管类本科经济法教学中的微应用
东方教育(2016年20期)2017-01-17 20:30:04
如何提高高中声乐教学效果
散文百家(2014年11期)2014-08-21 07:16:52
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中医外科学教学与评价
“三维一体”创新型中医外科学人才培养的研究与实践
PBL教学法在中医外科学教学中的应用与探索
提高病理学教学效果的几点体会
加强焊接教学质量提高焊接教学效果的探讨
河南科技(2014年24期)2014-02-27 14: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