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 梁紫源
现代文阅读在高考中占据36分之巨,在三轮复习阶段,现代文阅读教学应该避免低效刷题。笔者认为,三轮复习最重要的是在细节、技巧上下功夫,即所谓“功夫在诗外”。那么什么是“诗外”呢?笔者以为,“诗外”就是要挖掘题目里的隐含信息。高考作为选拔性考试,其难度系数值为0.6左右,这就意味着它不可能“过分”地与考生作对,命题者必然在设计题目时留下各种“隐含信息”。在三轮复习阶段,教师如果引导学生洞察这些“隐含信息”,无异于事半功倍,锦上添花。
下面,笔者以2019年全国卷Ⅰ为例,分选择题和简答题两部分来具体说明。
阅读意味着答题时一定要以文本为中心。受考试时间与答题难度所限,学生不可能像平时一样咬文嚼字,很多学生都通过直接对照文本来解答,导致“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结果,甚至落入命题陷阱中。那么,应该如何应对呢?
首先,如果文本有题目,或者末尾有“摘编自”等字样,一定要仔细阅读。如2019年全国卷Ⅰ论述类文本阅读末尾为“摘编自铁凝《照亮和雕刻民族的灵魂》”,实用类文本阅读末尾为“摘编自周耀林《可移动文化遗产保护策略研究》”等,文学类文本阅读的作者、题目为“鲁迅”“《理水(节选)》”,这些是纲要,也是阅读的总方向。
其次,要尽量找出每一部分或段落所隐含的关键性、总括性句子,初步梳理文章结构。阅读文本的各个段落不会太长,只要用心,可以快速画出关键句子。高考阅读材料是再三斟酌而定的,不至于太难,浏览后比较容易划定。请见下例:
1.2019年全国卷Ⅰ论述类文本阅读关键句梳理如下:(下划线部分为文章原文):
第一段:提出“为谁创作、为谁立言”的问题。
第二段:文学艺术创作者要“理解隐藏在表象之下那些更深层的东西”。
第三段:文学艺术创作者必须“认识到人民的主体地位”。
第四段:文学艺术创作者必须“从理性和情感上把自己放到人民中间”。
第五段:文学艺术创作者必须“以人民为中心,就是要坚持以精品奉献人民”。
这样做,结构清楚明了,答题时就可以有整体意识。笔者认为可以带领学生找一些做过的论述类文本阅读,画一下关键句子,梳理结构层次,列出整个文章的框架,选项就比较容易分析了,考场快速“阅读”自然不在话下。因此,2019年全国卷Ⅰ第2题的D项“文章末段论证了正面人物的塑造是新时代文艺‘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体现”与前面梳理的第五段的“以人民为中心,就是要坚持以精品奉献人民”一经比较,就知道这里犯了概括不完全之错。
2.2019年全国卷Ⅰ实用类文本阅读材料一关键句梳理如下(下划线部分为文章原文):
可移动文化遗产保护策略包括预防、治理、修复三个方面。
预防……涉及光照度、环境条件、安全、防火和突发事件的准备等方面。
治理技术可以分为杀虫、去酸、脱水和清洁等类型。
修复的内容大致分为两个方面:清除附着物和修补残缺部分。
因此,2019年全国卷Ⅰ第4题的A项就可以做出判断,因为“真空干燥法对受潮的古代文献进行处理”,是属于“治理技术”中“脱水”的方法,不属于“修复”方法,而B、C、D三项的依据却很清楚。2019年全国卷Ⅰ第5题的C项也如出一辙。“材料一”说明“修复纸张的酸性”属于“治理技术”中“去酸”的方法,并非“纸浆补书机修补法”;且“材料三”明确告诉我们,方案分为两部分:(1)去酸方案;(2)修复方案。在纸浆补书机这部分里连所谓的酸性也没有涉及,又哪来的“特别理想”之说?它就是要将两部分内容合在一起,看似天衣无缝,实际上却是风马牛不相及。如果我们把要点画出来,那么一眼就可以洞穿选项,做出正确判断。
教师要培养学生补充隐含关联词语、寻找绝对化词语的能力,让学生能够快速、独立地进行判断,并及时总结,以提高做题能力。下面笔者以2019年全国卷Ⅰ第1题为例来分析如何寻找、补充关联词语(括号中的词语即为笔者补充的关联词,下划线部分则为绝对化词语):
A.作家(只要)树立了与时代积极互动的理念,在创作实践中就能做到以人民为中心。
【分析】“只要……就能”属于充分不必要条件关系,只要“树立了与时代积极互动的理念”,就能“做到以人民为中心”。有生活常识的学生,就可以判断出该选项错误了。
B.对人民的情感认同,是新文化运动以来很多作家创作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
【分析】句子中有“……原因”,那么我们可以把它改写成因果关系复句:因为有对人民的情感认同这一重要因素,所以新文化运动以来很多作家创作取得了成功。这正符合作者一直强调的观点。
C.(之所以)人民是认识现实、理解时代的依据,(是)因为(只有)普通劳动者才是文艺最理想的读者。
【分析】“之所以……是因为”,这里显然强加了因果关系;“只有……才是”属于必要条件关系,而这里把“普通劳动者”作为“文艺最理想的读者”的重要条件显然是违背生活常识的。
D.(如果是、只要是)真正扎根时代、富有责任感的艺术家,(那么就)无须考虑人民群众的娱乐和消费需求。
【分析】这里的“无须考虑”就是绝对化词语,显然违背了一般性原则,无须赘述。
笔者认为在选项上补充、理顺出成对的关联词语很有必要,把隐性变为显性更易于判断了。遇到过于绝对的词语一般都是错误的,正所谓“话不能说得太满”。相反,带有不确定性描述的词语却是客观的,常常是正确的。这些都是试卷中的潜在送分题,学生注意破解后再回归文本验证,很容易得到分数。我们也可以看到高考真题比许多模拟试题简单,不要将高考真题想得过于复杂。
2019年全国卷Ⅰ第3题属于推断题,重点考核的是选项的后面部分是不是合理,有没有隐含的信息“溢”出。有两种解题思路较为常见。一种是可以从语段中找到根据,如A项,“困难在于如何把握生活的复杂结构和本质内容”,即原文中的“难就难在理解生活复杂的结构,理解隐藏在表象之下那些更深层的东西”,这只是一种转换说法而已,容易理解。另一种是根据对生活与文本的认知进行分析推断,不可放过隐含的小的方面,如D项,“由量的问题转向质的问题”,显然这里作者只是强调“质”,即要多出精品,并不否认“量”的存在,而选项却直接推断为“少”,很多做错的考生就忽视了这一个字,显性变成了隐性,所以必须把这个“少”字挖掘出来。
命题者为分层次检测学生阅读水平,降低难度系数,就可能在前后选项中设置隐含的矛盾之处。比如文学类文本第7题,A项中“这不仅是讽刺,更表达了忧愤”、C项中“实质上还是反对禹的变革”,可以看出命题者用词是严肃、认真的,这也与鲁迅一贯的文风相吻合,也可检验学生对书本中鲁迅作品的掌握程度。这样,我们就可以发现D项中的“以游戏笔墨”“从而传达出历史的虚无感”的荒谬,鲁迅的这篇作品是要讽刺和鞭挞现实的,目的怎么可能是“传达出历史的虚无感”呢?
我们先看2019年全国卷Ⅰ第6题。这是对“材料三”第一段句子层次的概括。题目容易,但不应该因为其简单就掉以轻心,视它为送分题。笔者觉得,分值即为答案层次的隐含信息,简答题分值为6分,一般暗示了答案有3点。因此,按照3点去切割原材料是较为合理的:
①毛里求斯是非洲一个岛国,位于赤道南部的西印度洋上,气候湿热多雨。②毛里求斯拟修复的档案文件,形成于18世纪,③文件纸张为破布浆机制纸,字迹材料为酸性烟黑墨水,双面手写。以手感鉴别,柔韧性极差,几乎一触即碎。通过测试数据可知,文件纸张严重酸化。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层次②中作者用的不是句号而是逗号,如果我们简单地以句为层次标志,那么在概括时就会把二、三句交叉来形成答案,信息可能都有所涉及,但却因内容交叉而失分。
此外,这里隐含的答题技巧还必须从有利于阅卷教师评分的角度出发,体现自己的语文素养,宜采用“总—分”格式来答题。本题即可先总概括:(1)气候方面;(2)时间方面;(3)材料方面。然后再逐一解释说明。
命题者当然要多方面进行阅读考核,这样,承载巨大信息量的选择题必然蕴含一些可以“为我所用”的元素,用来解答简答题。文学类文本阅读尤甚。
在2019年全国卷Ⅰ的文学类文本阅读中,命题者在第7题中尽量回避可以形成第8题“中国的脊梁”的答案。事实上,越是回避却越能送给我们隐含的有用信息。第7题的A、C两项中对“大员们”的种种描写可以“依葫芦画瓢”;B项里说“细节传神”“外在细节刻画人物内在特征”,我们也可从中窥探“外貌描写”,并由此及彼,带出“语言、动作、心理描写”等手法。而选择题专谈“大员们”,与第8题考查的“中国的脊梁”又有什么关联呢?难道不是为了突出后者吗?因此可得出结论:对比。作答第8题时,我们可以依据这些概括的角度一一分析。
2019年全国卷Ⅰ第9题也是如此。如果使用某些模板进行作答,很可能“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所以,我们现在一直强调必须从文本出发,要把答题模式融入答案之中。我们先把第9题隐含的信息挑出来,这样难度就降为三个小问题:哪些是已有的故事?哪些是新编的故事?故事与新编的故事交织在一起,目的何在?我们再看选择题的4个选项所隐含的信息:故事是清楚的,新编的事件和艺术特色均有了一定的分析,作者的态度与主题也是可见的。再结合题目中的“《故事新编》”这一可能忽视的隐含信息,笔者以为,只要稍加转换和概括,答案也能“八九不离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