辜山
(西南医科大学体育学院 四川 泸州 646000)
健康是促进人们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条件。2016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做出重要指示:“要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没有全民健康,也就没有全民小康”。随后,中共中央、国务院联合印发《“健康中国 2030”规划纲要》(后文简称“《纲要》)”,对医疗卫生、健康服务、体育健身、健康环境等几个方面做出了制度性安排;明确指出:“健康中国”国家战略的实施,要深入挖掘体育和医疗干预手段在推进全民健康中的巨大潜力,加快推进医体结合疾病管理和健康服务模式的展开,发挥体育健身在健康促进和慢性病预防中的积极作用。“健康中国”的提出是对当前中国社会发展问题的重要回应,也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决策。然而,如何践行医疗卫生事业和体育健康事业在“健康中国”建设中的重要使命是当下极具意义的现实命题。高等医学院校是为培养专业医学人才而开设的专业类院校,是保障、输送高等医疗人才的基地。医学院校学生具备中医、西医、康复等医学知识,可有效结合学校体育资源,在体育课程中融入康复学、运动医学、体育保健学、运动处方等体育健康知识,培养医学类学生健康服务能力,实现医疗卫生、体育锻炼、全民健身资源的共享与互补。
以“健康中国”、“体医结合”、“医体结合”、“体育课程改革”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数据库进行了检索,筛选出与研究最紧密的文献23篇;在中国政府网、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新华社等网站上以“健康中国”为主题,对相关文件和报道进行了解读和分析。
2018年3月,对西南医科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成都医学院、四川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四所学校进行了实地考察。了解医学院校体育课程设置、师资配备、场馆资源等情况。
在四所医学院校内随机抽取20名学生及8名老师,就体育课程兴趣、体育课程模式、体医结合是否可行、医学类学生就业规划等方面话题进行了访谈。
(1)学生普遍认为学校体育课的开展对自己的锻炼习惯、日常生活和专业发展并无直接影响;对自我健康状况认识不清晰,不能运用相关知识去指导自己和他人进行体育锻炼;
(2)多数医学类学生对当前体育课开展形式基本满意;上课形式多以传授基本运动技术为主,并附带部分体适能练习,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状态;体育课时总量占比4%-5%,体育课程中体育理论内容极少,学生对一般性健身方法和运动损伤防治等知识内容了解不多;
(3)体育课程“医体结合”模式的实施缺乏顶层设计,医学资源和体育资源未得到充分整合;体育教师普遍存在解剖、生理、生化等知识储备不足,对体育课程的实施理念和方法缺乏统一的认知。
“医体结合”即医学与体育的相互结合和相互渗透。从操作层面可理解为利用体育和医学手段去优化人群生活方式的过程。“医体结合”是当前医学院校培养复合型医学人才的一个特殊模式,融合医学院校独特的医学和体育资源,紧密结合未来医学学生的职业特点,在体育课程教学中渗透具有医学职业特征的教学内容。“医体结合”是现代体育和现代医学发展的重要特征,也是现代社会对复合型医学人才的要求。
(1)公共体育课堂教学模式改革。
①调整公共体育课内容及课时分配。调查发现,医学类院校每学期体育课程课时量为28-32课时,西南医科大学开设5个学期,成都中医药大学开设4个学期,成都医学院开设3个学期,四川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开设4个学期。课程内容由基础体育课、专项体育课及中医健身方法等几部分组成。针对“医体结合”复合型人才培养要求,进行公共体育课课时改革:缩减体育基础类课程,调整为一学期,重点提升学生耐力和力量素质;在二、三学期体育选修课中着重培养学生项目兴趣,养成终身锻炼习惯;第四学期开设以太极拳、八段锦、五禽戏等健身方法为主的健身指导课,并辅助传授运动处方、康复保健等内容。
②适当增加体育理论课内容。对几所学校的学生访谈过程中发现,多数学生对体育课程的反馈集中在:课堂之外不知道自己该怎么练;不知道这样练了对身体有什么好处;自己会了但不知道如何教会别人等等。反映了学生在体育课程学习中基本为“照葫芦画瓢”式的参课堂学习模式;老师一人做,学生跟着学,简单地习得了运动技能,对于相关的理论知识极其匮乏。新时代体育与健康课程的要求不仅要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还要求能够运用所学的项目技能和体育健康知识切实地进行自我锻炼以及指导他人锻炼。每学期28-32课时的体育课时中应至少穿插2-4个学时进行专门的体育理论课学习,学习内容包括健身方法、运动生理知识、运动训练规律以及运动周期制定等等,让学生能够有能力自我解决在参与体育锻炼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
③推广医体结合特色通选课。医学类学生通常学业负担较重,受学时总量的限制,可采用通选课形式开展“医体“特色结合型课程,如:运动损伤救护、中医骨伤理疗、运动营养、健康评估、体育保健、运动处方等。公共选修课一般为晚间课程,此类方式既不会加重医学类学生本专业内的学习负担,又能将学生集中到一起,通过理论讲解、示范等方式向学生传播运动健康知识,解决了学生时间不足而又对健康知识急迫需求的矛盾。
(2)教管部门统筹及教师能力培养同步提高。
①成立“医体结合”教改小组。“医体结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落实重点在于医学院校医疗资源和体育资源的有机整合,而为此建立一个由学校领导、医学专家、体育专家构成的教学改革小组是十分有必要的。高校教学改革往往是一项“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系统工程,目标制定、过程实施、律行监督等都需要多个部分通力协作。只有做好顶层资源统筹规划,对改革方案开展专题研究,落实教学改革计划,才能有序地推进“医体结合”教学改革的顺利进行;
②开展体育教师继续教育。体育课堂是医体教学改革的“主战场”,授课老师多以体育部门老师为主。在医体结合教学模式改革的要求下,体育教师要同时承担体育实践课和健康理论指导课的双重任务,对于多数术科出身的体育教师来讲具有一定难度,所以,教师内部定期展开继续教育必不可少。继续教育的开展要融入基础医学、临床医学、中医学、康复医学以及心理学等多部门资源,对运动中的学生健康促进机制、损伤预防机制、技能训练与提高、体育锻炼心理等展开广泛讨论,使得教师群体能够从不同学科背景中获取医体学科交叉的相关信息和知识体系,丰富体育教师生理、生化知识储备,提高教学效果;
③转变体育课程理念。《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强化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意见》中提出:“要重塑体育与健康课程概念,纠正过去体育课简单模式……切实完成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任务……”。根据新时代体育与健康课程要求,要杜绝“放羊式”体育课、“两声哨式”体育课现象的出现,授课目标从培养学生运动兴趣向培养全面公共健康服务人才转变,授课任务从简单教授运动技术向延伸拓展健康知识、引导培养终身体育理念转变,将过去的“体育课”转变为适应新时代人类健康需求的“体育与健康”课程。
(3)课程评价体系的完善。
①注重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针对医学类专业学生日常学习负担较重,参与锻炼时间少,伏案时间较长等特点,在课程目标制定与课程考核评价上应充分考虑以上情况,提高学生身体素质成绩在课程评价中的比重。医学类院校体育课程一般开设两年,学生在第三至第五学年间所要面对期末考核、职业资格证书考试、考研、工作招聘等多类应试考试,对学生身体健康状况来说是巨大挑战,这就要求第一、二学年的体育健康课程要为学生的身体素质打下基础,保证医学类学生以健康的身体状况和饱满的精神面貌顺利完成学业;
②课程考核中理论与实践考核并重:“医体结合”型体育课程培养除了要求学生通过体育锻炼获得身体各项素质的提高外,还要求学生掌握一般体育健康知识,并能够初步应用于参与健身或指导他人健身。现今体育考核形式通常存在重视实践、忽略理论的情况,经过每学期2-4个课时的专门体育理论学习后,应在期末考评中加入理论考核评价环节,考核可采取随堂提问、口头考核等方式,考核内容应包含基本健身方法、运动损伤急救、运动处方及简单运动生理解剖知识等等,促使学生对体育健康理论知识的学习引起重视;
③展开对医体教学改革效果的持续评价:在新的体育课程模式下医学类学生的公共健康服务能力是否得到了实质性的提高,是检验“医体结合”型教学改革取得成功与否的关键,而健康服务能力体现则要在参与医疗服务和实践中检验。学校教管部门及“医体”改革小组应建立学生健康服务能力长效反馈评价机制,医学类学生于第五学年进入医疗机构进行教学实习,在医疗服务过程中,对于学生能否将“医体结合”相关知识和能力应用于医疗实践中做以评价,对实习单位、实习老师以及部分类型患者进行访谈或问卷调查,以此作为学生体育健康服务能力和“医体结合”改革效果的评价依据。
公共体育课教学改革是一个普遍性话题,新时代下的“健康中国”战略对学校体育改革又提出了新的要求,针对高等医学院校而言,既是好的发展机遇又面临诸多困难。高等医学院校医学理论与实践资源丰富,体育设施与组织健全,为“医体结合”的开展创造了先天条件。将医学和体育进行有机结合,既符合医学院校的办学特色,又适应学生的职业规划和社会发展需求,是实现全民健康事业发展的重要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