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包括五个方面,仔细分析后可发现,每个素养都离不开历史解释,只是呈现的方式不同。“历史解释”是以史料为依据,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态度、能力与方法。因此,史料是历史解释的基础,通过对史料的解读形成观点和认识是历史解释的重要途径。
北洋军阀的历史常常掩盖在辛亥革命的光芒之下,部分教师受陈旧的史学观点影响,对该段历史缺乏客观、理性的认识。北洋政府作为清王朝结束后的政权,既不可片面夸大,也不可抹杀其在历史发展中承上启下的作用。作为一个“新旧交替”的政权,它的确没有完成辛亥革命的仁人志士的政治理想,但与清政府的统治相比,其存在许多值得认可之处。近几年,北洋军阀统治期间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新文化运动等内容越来越多地走进了高考试题,引起了师生的关注。
本文立足通史体例下的二轮复习,针对1912—1919年北洋军阀统治前期的历史,围绕“新旧交替,社会转型”这一阶段特征,重构知识体系。为弥补一轮复习时的不足,教师应分别围绕经济、政治和文化三方面内容设计具有代表性的核心问题,通过典型的史料创设问题情境,调动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在问题的引领下,将知识层层深入,在师生的互动中,使学生对历史解释形成新的认识,完成知识的自我建构,提高历史意识的同时,使核心素养真正落地。
在一轮复习中,受传统观念的束缚,部分教师将这一时段民族工业的发展简单地归因于“一战期间,欧洲列强放松了侵略”,盲目照搬固有的历史解释,忽略了北洋政府颁布的有利的经济政策,对其他推动民族工业发展的相关要素缺乏深入分析。对原因的解读需要丰富的史料,将同一时段的相关要素进行整合,通过深入剖析,找出相互的关联性,为帮助学生构建推动经济发展的原因的立体画面,教师可引入如下材料加以突破。
材料一为完善组织机构以推动工商实业的发展,南京临时政府建立的9个部中,有4个与经济有关。为推动实业的发展,南京政府迅速批准创办了一批涉及工矿、交通运输等实业。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历程述论》
1912年8月至1915年9月,北洋政府在对清末新政法规延续和修改的基础上,比较有系统地制订与颁布了大量经济法规。
——《中国近现代经济史教程》
材料二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消耗,不仅使欧洲列强减少了对华的商品输出,腾出了部分中国市场,而且更需要大批的中国轻工业产品输入欧洲……辛亥革命后改易服饰的浪潮,给中国近代工商业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商机,对服装衣帽等行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论辛亥革命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材料三辛亥革命前后,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此起彼伏……抵制洋货运动是中国人民的爱国运动,是中国人民经济自强的一种手段,同时也使国货销路扩大。辛亥革命后成立的实业团体,大都从“强国富民”“振兴民生”为目标,反映了资本主义工商业的要求和以商战反抗列强经济侵略的爱国热情……中华实业团的简章中指出:“况值强雄竞争,国本未固,提倡实业,乃一极重要问题……到1912年3月,外洋华侨入会者,已有二十余万人之多。”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历程述论》
历史本身是复杂多元的,对历史的解释自然是多维度的,应避免陷入单向思维的误区。教师应积极引导,用史料搭建桥梁,立足宏观视野,让学生多方位、多角度地理解历史,提升其历史解释素养。通过阅读上述材料,学生可以认识到,除了南京临时政府,北洋政府也为振兴实业做出了许多贡献。关于辛亥革命对民族资本主义的影响,学生更多关注其推行的政策,却忽略了“改易服饰的浪潮,给中国近代工商业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商机,对服装衣帽等行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通过材料三,学生可以体会到民众公民意识的增强和自强不息的民族企业家的积极参与。正是以上多种力量的共同努力,才有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列强放松侵略不是唯一的重要因素。同时,对材料的分析也使学生从家国情怀的角度感受了民众和实业家们的爱国之情、报国之志。这既帮助学生理解历史,又对其进行了爱国主义教育,有助于学生家国情怀的形成,使其通过历史解释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真正发挥历史学科“立德树人”的教育任务。
教材对北洋政府的政治状况缺乏具体而系统的介绍,只在五四运动的背景中略有涉及,学生对这一时期的政治难以进行全面分析和客观判断。部分教师在讲解中习惯于运用标签化的结论,忽视其中存在的进步因素。教师可通过问题促使学生思考,利用史料建构知识,在综合各种历史解释的基础上,使其形成客观、合理的认识。
材料四从袁世凯开始到张作霖止,北洋军阀政府的统治者一方面打着主权在民、三权分立的招牌,作出民主的姿态;一方面拼力地、最大限度地擭取和扩大自己的权利,从而使主权在民说形存实亡,三权分立原则受到严重破坏,有时甚至成为无法实现的幻想和一副空洞的外壳。
——刘会军《北洋军阀政府政治制度新论》
历史解释素养要求学生在唯物史观的指导下,借助相关材料提出自己的解释。从材料四中“使主权在民说形存实亡,三权分立原则受到严重破坏,有时甚至成为无法实现的幻想和一副空洞的外壳”可以看出,北洋军阀统治从专制到复辟,背弃了《临时约法》的精神,无不体现反动和落后;从“一方面打着主权在民、三权分立的招牌,作出民主的姿态”又可看出,它难以完全抛弃临时政府时期所奠定的民主制度的基本框架,世袭的君主已被彻底摧毁,在形式上保留三权分立和人民主权的原则,较清朝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有一定进步之处。在二轮复习中引入恰当的材料,一定程度上可突破学生对北洋政府的传统认知,使历史解释更真实、客观和理性。
在近几年的高考中,对1912—1919年北洋军阀统治前期的新文化运动的考查相对频繁。面对袁世凯的专制独裁、复辟帝制及“尊孔复古”的社会现实,先进的知识分子意识到,中国社会要实现民主,必须以文化为革新社会的手段,真正地、彻底地改造中国人的精神世界,在陈旧、麻木的头脑中重塑新的价值观念。然而,新文化运动中对儒家思想的态度一直存在学术上的争议,究竟是全面否定还是有所保留?在二轮复习中,教师可针对这一问题,引入不同史料,一方面有利于培养学生论从史出、史料实证的能力,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养成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材料五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们本身都是非常激烈的。他们不承认任何传统的权威和因袭的教条,礼教、自然观、社会、国家制度,乃至汉字、中医、京剧等传统文化,都遭到无情批判。这个勇猛的、也是简单而绝对的批判运动,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虽不可避免地具有一些形式主义的偏向。
——摘编自李新《中华民国史》
在北大并无“覆孔孟、铲伦常”之说,《新青年》中偶有对孔子学说之批判,然亦对于孔教会等托孔子学说以攻击新学说者而发,初非直接与孔子为敌也。
——蔡元培《答林君琴南函》
陈独秀认为,中国文明,包括儒家学说中所包含的许多积极有益的内容,实际上与人类文化的普遍价值相联系、相一致。上海某报批评北京大学设立“元曲”的课目,指元曲为“亡国之音”,认为不当讲授,陈独秀反对这一看法。
——摘编自李良玉《思想启蒙与文化重建》
针对同一个历史事件,受史观、立场、材料丰富与否和时代变迁等因素影响,会有不同的历史解释,教师可引导学生尝试从来源、性质和目的等方面说明形成不同历史解释的原因,并加以评析。材料的选择应适当,问题的提出应合理且有价值,学生在质疑和寻找证据时,可对各种历史解释加以辨析,从而形成自己的价值判断,使历史解释素养真正得以落地。学生通过对材料五中“不可避免地具有一些形式主义的偏向”“北大并无覆孔孟、铲伦常”“儒家学说中所包含的许多积极有益的内容之说”及陈独秀反对元曲为“亡国之音”等内容进行分析可知,新文化运动中的精英们在批判封建伦理的过程中并没有完全否定传统,更没有视中国文化为糟粕,相反,对一些传统文化还主张继承和发扬。他们没有使中国传统文化中断,只是使儒家的独尊和正统地位被打破。通过史料可使学生进一步理解,面对强大的对手,新文化运动的精英们是手无寸铁的读书人,在向旧的思想宣战时,难免会出现矫枉过正的情况。
围绕这场现代价值观的重建运动,在二轮复习中,教师需要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此时的“民主”和“科学”与以往的不同,深刻体会“民主”和“科学”对当时中国社会的重要性。
材料六思想言论之自由,谋个性之发展也,法律之前,个人之平等也。个人之自由权利,载诸宪章,国法不得剥夺之,所谓人权是也。
——摘自陈独秀《东西民族根本思想之差异》
科学者何?综合客观之现象,诉之主观之理性。士不知科学,袭阴阳家符瑞五行之说;农不知科学,无择种去虫之术;医不知科学,复不药性无常识之思维。
——摘自陈独秀《当代二大科学家之思想》
历史解释要求学生能够把握古今中外的历史联系,对历史概念和历史事件做深入、透彻的分析。“科学”和“民主”的思想在鸦片战争后就已陆续被国人所熟悉和接受,学生根据材料六中“思想言论自由”“个性发展”“法律面前个人平等”“人权”等信息可知,新文化运动时期的“民主”不是单纯的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制度,不是简单的国体、政体,而是侧重民主政治的内在精神探讨,更注重个体的民主意识和人的解放。这和18世纪欧洲的启蒙运动是相通的,因此,新文化运动是中国思想近代化的真正开始,其宣传的理念同当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相同之处,具有穿越时空的普世价值。材料六中“综合客观之现象,诉之主观之理性”可以使学生进一步明确,“科学”不再单纯指具体的应用科学技术,而是一种理性的思维方式,包含科学的精神、科学的世界观和科学的方法论。此前的人们把民主和科学作为救亡图存的手段,此时又成为了新文化运动的核心价值。进行深入的历史解释后,学生不仅对知识的理解更为深刻和透彻,而且可以增强责任意识,使家国情怀得以提升。
在传统的认知中,教师往往单一地强调新文化运动的精英们对白话文推广所起的作用,殊不知,文言文的历史渊源不会轻易被撼动,仅凭几份白话报刊和几个人的提倡是难以达成的。在二轮复习中,教师应拓宽学生的思路,引入更为丰富的史料,说明在白话文推广的过程中政府发挥的作用。
材料七国语运动牵涉了几千年来的文化和社会生活,要以人力办到,政府的力量和社会的潮流必须合拍……1920年1月,北京政府下令改全国国民学校国文为语体文,随后改“语体文”一词为“国语”,确立白话(语体文)的法律地位……于是,这个“国语运动”才算水到渠成,政府和社会互助而合作,三五年工夫,居然办到寻常三五十年所办不到的成绩。
——《谁领导了1916—1920年的中国文学革命》
“批判性思维”的培养是高考复习的重要内容,具体指使用恰当的评估标准对事物的真实价值进行判断和思考,是对传统的质疑,对固有结论的反思。为了拓宽学生历史解释的广度和深度,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教师需借助史料搭建的平台,让历史解释更符合客观历史事实。材料七强调,“北京政府下令改全国国民学校国文为语体文,随后改‘语体文’一词为‘国语’,确立白话(语体文)的法律地位”,由此可得出学校教育是塑造智国智民的一个重要途径,政府在其中的作用不可忽视。通过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在师生互动中,学生的片面思维得以纠正,历史解释素养得到了培养。
历史解释较高的要求是在历史观和方法论指导下,围绕历史问题的探究,能够选择、组织和运用有价值的史料,在综合各种历史解释的基础上,形成合理且有独到见解的历史解释。因此,对历史的解释不能只停留在某一层面上,历史解释必然要在一个宏大的历史叙述框架下展开才有其现实意义。通过上述的引导,在二轮复习中,教师使学生重新认识了北洋政府统治前期是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分析了促进民族工业发展的综合因素,关注了北洋政府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看到了民国时期黑暗政治下的些许光亮,更深刻地认识到新文化运动前期中国大地上多元化的思想碰撞交流,在对“民主”“科学”的追求和白话文的推广中,人们的观念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和解放,创造了大师辈出的时代。
通过对这一时期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的梳理及对核心问题的深入剖析,学生可以全面了解1912 —1919年中国社会的阶段特征,认识到这是一个“新旧交替、社会转型”的时代,教师也可完成二轮复习的教学目标。当然,还应须强调的是,这种进步不能简单地称为北洋军阀的进步,其更是辛亥革命的伟大成果之一,是当时中国大地上所有进步力量共同努力斗争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