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钟灵
摘 要:在现代教育体制下,优化学生的思维品质变得尤为重要,而数学学科本身就是为了发展学生思维能力所服务的,应该充分发挥本学科的教学优势,让学生逐步形成高阶思维能力。为了更好地优化学科教学效果,初中数学教师应该全面落实小组合作教学方法,为学生的长远发展做好充足准备。从组建异质小组,实现平等分工;布置合作任务,落实小组合作探究活动;关注课后教学,丰富小组合作机会三个角度来分析初中数学教师应该如何落实小组合作教学方法。
关键词:初中数学;小组合作教学方法;落实策略
小组合作是一种通过将学生平均分配到各个学习共同体之中,保证每一个学习共同体的人数在3~6人之间,由此组织小组管理、小组探究教学活动的教学方法,可以更好地优化学生的学习行为,也更易于让学生产生活跃的思维状态。如此,初中生则能够产生学习自信,将个人思考、小组讨论活动结合起来,更易于发展学生的思维品质,稳步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因此,初中数学教师要积极组织丰富的小组合作教学活动,由此突出学生的学习行为,使其全面探究数学知识,优化学生的数学思维结构。
一、组建异质小组,实现平等分工
落实小组合作教学方法的基本前提是将学生平均分到各个小组之内,科学构建生生合作关系,让学生能够相互帮助、相互监督、相互启发。为了达到这一效果,初中数学教师应该全面考虑学生的数学素养结构与认知水平,由此构建异质小组,合理划分组员职责,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在小组合作学习活动中实现学习进步。
为了组建异质小组,笔者综合观察并合理划分了学生层次,具体层次结果为:第一层是数学考试成绩优异、学习能力水平较高的学生;第二层是数学考试成绩一般,能够跟上日常教学进度,且学习态度端正的学生;第三层是数学考试成绩水平低于班级平均水平線,学习态度消极敷衍,学习能力低下的学生。接着,为了构建异质小组,第二层学生要在同层学生群中选择自己的同伴,然后再以二人小组形式分别与第一层学生、第三层学生合作和讨论,经过反复调整最终形成4人异质小组。接着,各小组内部之间要展开激烈讨论,每个成员都要阐述自己的智能优势、性格优势与行为优势,由此设定纪律员、统计员、资料员与总结员四个岗位,实现合理分工,使学生共同投身于小组合作探究活动之中。
二、布置合作任务,落实小组合作探究活动
传统的初中数学教学会组织少量的小组合作学习活动,但是由于分组比较随意,且未设计明确的小组合作任务、实施方案,导致生生之间的团队互助关系变得单薄,不少学生都会消极应对,难以通过小组活动建构数学知识。针对这一现实问题,初中数学教师要设计明确的合作探究任务,由此调动初中生的学习积极性、合作意识,切实改善学生敷衍消极的负面情绪,顺利推进小组合作探究活动。
如在“轴对称”一课教学中,笔者设计了合作探究任务:掌握轴对称图形,以及两个图形存在轴对称关系的概念及其异同点;归纳轴对称图形,以及两个图形存在轴对称关系的数学性质。这一明确的探究目标就是让本班学生明确学习内容,由此便可顺利推进小组合作学习活动。接下来,初中生便要在4人异质小组内全面整理教材概念,结合自己之前所学的几何知识全面探究轴对称概念,分析两个图形形成轴对称关系的条件与性质等重要内容,通过小组讨论自主建构数学知识。
三、关注课后教学,丰富小组合作机会
除了课堂探究之外,丰富的课外活动也是至关重要的,直接影响初中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与发展,且每个学生都需通过丰富的课后复习、作业练习来巩固数学知识记忆,归纳综合性的解题方法。为此,初中数学教师可尝试在课外教学活动中组织小组合作教学活动,切实丰富生生互助机会,使其在小组监督机制下自主完成数学自学任务,由此优化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如在“解一元一次方程——合并同类项与移项”一课教学中,笔者设计了丰富的课后作业,以少量的计算题为切入,由此训练学生的计算能力,使其及时复习合并同类项与移项这两个求解方程问题的基本运算形式;再以适量的应用题训练学生的解题能力,使其根据题意自主构建、求解一元一次方程式。在做作业时,笔者鼓励本班学生自觉组织了小组订正作业活动,让学生及时在组内阐述解题思路,归纳错题经验,初步优化学生的方程意识,有效提升了学生的解题能力。
总而言之,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组织小组合作教学活动可以很好地丰富生生交往经验,使学生及时借鉴他人的成功学习经验,由此优化学生的数学学习行为,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因此,初中数学教师要全面分析小组合作教学方法的内涵、特点、组织程序等多个要素,积极组织小组合作教学活动,由此优化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
参考文献:
[1]潘文玉.浅析提高初中数学课堂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的途径[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8(4):22-23.
[2]徐瑞娟.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及指导策略优化[J].数学教学通讯,2018(5):5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