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黄帝内经》浅析社会行业发展对中医学发展的影响

2020-12-29 21:04冯文林
卫生职业教育 2020年24期
关键词:灵枢素问黄帝内经

冯文林

(南方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广东 广州 510515)

《黄帝内经》包括《素问》81篇与《灵枢》81篇,共162篇。《黄帝内经》的成书过程历经战国秦汉,非一时一人之手,据目前大多数学者认为,《黄帝内经》成书时间为西汉中后期[1]。《黄帝内经》被誉为是“治病的法书”[2],其内容可谓包罗万象,很多研究者立足于研究《黄帝内经》医学知识的同时,也探索了其中所包含的哲学、天文学、地理学等多学科的内容。既然《黄帝内经》被称为“中国古代的百科全书”[1],那么其中不乏社会物质发展情况的内容。本文将从冶铁业和农业等方面探讨《黄帝内经》中的社会物质对中医学发展的影响。

1 《黄帝内经》中冶铁业对针刺治疗工具的影响

冶铁的发明与发展是推动社会物质文明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我国是冶铁业发展最早的国家。《黄帝内经》中冶铁业直观地体现在诸多方面,例如,用于兵器制造的“斗而铸锥”(《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用于治疗狂证的“生铁洛”(《素问·病能论》);砍伐树木的“斧斤”“砺刀”(《灵枢·五变》);还有“白刃”“刀剑”等与青铜器时代并存的金属物品,在《灵枢·淫邪发梦》赫然提到了“金铁”一词。

《黄帝内经》对针刺工具的描述中体现了冶铁技术促进了针刺治疗工具得以完备。例如,《灵枢·九针十二原》和《灵枢·九针论》中都分别论述了九种不同形状和用途针具的名称、功用,归纳起来如下:第一是镵针,“取法于巾针,去末寸半,卒锐之,长一寸六分”,其“头大末锐,去泻阳气”“主热在头身也”;第二是员针,“取法于絮针,筩其身而卵其锋,长一寸六分”,其“针如卵形,揩摩分间,不得伤肌肉者,以泻分气”“主治分间气”;第三是鍉针,“取法于黍粟之锐,长三寸半”,其“锋如黍粟之锐,主按脉勿陷,以致其气”,“主按脉取气,令邪出”;第四是锋针,“取法于絮针,筩其身,锋其末,长一寸六分”,其“刃三隅,以发痼疾”“主痈热出血”;第五是铍针,“取法于剑锋,广二分半,长四寸”,其“末如剑锋,以取大脓”“主大痈脓,两热争者也”;第六是员利针,“取法于氂针,针微大其末,反小其身,令可深内也,长一寸六分”,其“大如氂,且员且锐,中身微大,以取暴气”,“主取痈痹者也”;第七是毫针,“取注于毫毛,长一寸六分”,其“尖如蚊虻喙,静以徐往,微以久留之而养,以取痛痹”,“主寒热痛痹在络者也”;第八是长针,“取法于綦针,长七寸”,其“锋利身薄,可以取远痹”,“主取深邪远痹者也”;第九是大针,“取法于锋针,其锋微员,长四寸”,其“尖如梃,其锋微员,以泻机关之水也”,“主取大气不出关节者也”。从以上《黄帝内经》记载的九针大小、形状、作用可知,制备九针所要求的铁质材料必须具有较好的韧性、硬度和延展性等,这些是社会物质生活中的冶铁业蓬勃发展对中医针刺治疗工具趋于完备的最好证明。

2 《黄帝内经》中农业对食疗的影响

在社会物质发展中,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是饮食。由于冶铁业的发展,用于发展农业的工具也大幅度改善,所以促进了农业的蓬勃发展。《黄帝内经》中反映农业的内容非常多,归纳起来有:用于日常生活和饮食疗法的粮食,用于酿酒的粮食以及与之相关的蔬菜、水果、肉类、乳制品等农副产品等,这些内容也体现了食疗理论的完善。

在《黄帝内经》中,用于日常生活和饮食疗法的粮食品种非常丰富,而且食用的谷果蔬肉等分散在《黄帝内经》中不同的篇章。例如,《素问·金匮真言论》提出了五方五脏五味五畜五谷等的分类:“东方青色,入通于肝,……其味酸,其类草木,其畜鸡,其谷麦,……南方赤色,入通于心,……其味苦,其类火,其畜羊,其谷黍,……中央黄色,入通于脾,……其味甘,其类土,其畜牛,其谷稷,……西方白色,入通于肺,……其味辛,其类金,其畜马,其谷稻,……北方黑色,入通于肾,……其味咸,其类水,其畜彘,其谷豆”;《灵枢·五味》分别介绍了五谷五果五畜五菜的性味:“五谷:秔(粳)米甘,麻酸,大豆咸,麦苦,黄黍辛。五果:枣甘,李酸,栗咸,杏苦,桃辛。五畜:牛甘,犬酸,猪咸,羊苦,鸡辛。五菜:葵甘,韭酸,藿咸,薤苦,葱辛”;《灵枢·五音五味》指出了五谷五畜五果适于不同的时令食用:“谷麦,畜羊,果苦……味苦,时夏”,“谷大豆,畜彘,果栗……味咸,时冬”,“谷稷,畜牛,果枣……味甘,时季夏”,“谷黍,畜鸡,果桃……味辛,时秋”,“谷麻,畜犬,果李……味酸,时春”;《素问·藏气法时论》还指出了五脏病的具体饮食疗法:“肝色青,宜食甘,粳米、牛肉、枣、葵皆甘。心色赤,宜食酸,小豆、犬肉、李、韭皆酸。肺色白,宜食苦,麦、羊肉、杏、薤皆苦。脾色黄,宜食咸,大豆、豕肉、栗、藿皆咸。肾色黑,宜食辛,黄黍、鸡肉、桃、葱皆辛。”

在《黄帝内经》中可见有以下一些粮食作物:麦、黍、稷、稻、豆、粳米、小豆、大豆、黄黍、秫米、秔米、麻、粱等,而且《素问·灵兰秘典论》还提到了专门负责储藏粮食的官员,即“仓廪之官”。《黄帝内经》多次提到“酒”及其相关术语,如“醪醴”“醪酒”“白酒”“美酒”“淳酒”;其中《素问·汤液醪醴论》指出了醪醴(即酒类)的制作方法以及用途,例如,“必以稻米,炊之稻薪”,即“醪醴”的酿制需要“稻米”为原料,而且《灵枢·营卫生会》提到“酒者熟谷之液”。虽然《黄帝内经》不提倡“以酒为浆”(《素问·上古天真论》),因为酒醉后容易引发诸如“酒风”等多种病证,但是从一个侧面说明当时粮食非常丰富,所以才有多余的粮食用于酿酒。《黄帝内经》中载有的蔬菜、水果、肉类、乳制品等农副产品也非常多样化。蔬菜类,如葵、韭、薤、藿、葱、菽、姜;水果类,如枣、李、杏、栗、桃;肉类,如牛肉、犬肉、羊肉、猪肉、鸡肉;乳制品,如乳食;海产品,如蟹、鱼、鲍鱼;还有少许的药材,如枳实、瓜蒌实、朱砂、薏苡子、乌鲗骨、藘茹、兰草、泽泻、术、麋衔、蜀椒、干姜、桂心、半夏、陵翘草。可见,农业的发展不仅解决了温饱问题,还可以发展食疗以及促进中药材的种植,从而为中医学的蓬勃发展奠定物质基础。

3 《黄帝内经》中的其他社会物质发展情况

社会生活中涉及农工商,其中医用的针具、农业用具等除了体现出冶铁业的发展外,也都是手工业者的杰作。《黄帝内经》记载服饰方面的内容不多,“被服章”(《素问·上古天真论》)、“衣被”(《素问·脉要精微论》)、“布衣”(《灵枢·寿夭刚柔》《灵枢·根结》)、“绵帛”(《灵枢·刺节真邪》)以及“西方者,……其民不衣而褐荐”(《素问·异法方宜论》)等;“任其服”(《素问·上古天真论》)则提倡民众不要讲究衣着。在《黄帝内经》中提到裁制衣着的布料,如罗、布、帛等,以及筑垣盖屋、舟船、车、鼓、琴等无不与手工业发展密切相关;而且,《黄帝内经》还提到“匠人”“工人”等职业分工,例如,有“释尺寸而意短长……绳墨而起平水”(《灵枢·逆顺肥瘦》)的匠人,有“置规而为圆……矩而为方”(《灵枢·逆顺肥瘦》)的工人,有“磨斧斤,砺刀削断材木”(《灵枢·五变》)的匠人。虽然《黄帝内经》中未曾提到“商”这个职业,但是货品的流通肯定需要“商人”,而且《素问·刺禁论》提到了“胃为之市”。以上手工业等各类职业的记载是《黄帝内经》中社会物质逐渐发展的体现。

4 结语

自《黄帝内经》成书至今的两千多年来,不计其数的医家、学者对其进行了多角度、多方面的研究,其研究成果也是层出不穷的。立足于医学临床实践的《黄帝内经》,其内容可谓丰富多彩。《黄帝内经》中载有的冶铁、农业等内容体现了伟大的中华民族早期社会的发展轨迹,对后人了解《黄帝内经》中的社会物质情况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同时,也反映了中医学发展与我国社会物质发展具有极大的关联性。通过探讨《黄帝内经》社会行业发展对中医学发展的影响,不仅会使我们的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也会促进对博大精深的中医药文化的学习和传承。

猜你喜欢
灵枢素问黄帝内经
Instructions for Authors
《素问》《灵枢》引用、解说关系初探
Digital Chinese Medicine
Network Biological Modeling:A Novel Approach to Interpret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heory of Exterior-Interior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Lung and Large Intestine
Discussion on Etiology and Pathogenesis of 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 from “Cold-dampness and Insidious Dryness”
Mathematical Analysis of the Meridian System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黄帝内经》中“阴阳”的整理与分类
采采卷耳
谈《灵枢本输》针灸学术思想
《内经》足六经理论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