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秀荣
(宜春职业技术学院,江西 宜春 336000)
教师能够找准定位,明确临床对检验人才的需求,是开展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前提。本文针对如何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实现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教学与临床实践“零距离”进行探究。
目前,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在专业设置、课程设置等方面与临床需求不相适应。由于高职院校教师授课时过于偏重理论知识讲授,导致学生实践动手机会不多,再加上一些基础课程(例如体育、思政类课程)在大学生课程教学安排中占比较大,相应课时较多,导致学生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学时减少,实践课比例严重缩水。医学检验技术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学生在校学习时不重视职业能力的培养,到临床上很难适应岗位工作,实践操作一切需要从头学习,浪费了大量的人力和精力,难以实现“零距离”上岗。
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教师大多从高校毕业就直接到学校任教,理论水平较高,但是缺乏临床经验,对临床新知识了解不够,解决临床问题能力不足,授课时理论与实践脱节,教学效果差。同时,由于教师知识储备有限,临床工作经验缺乏,对临床检验人才需求的认知不到位,培养出的学生难以达到“零距离”上岗的要求。
以我校为例,医学检验技术专业课程资源库经过近几年的建设,资源丰富,有可供教师和学生使用的教学课件、微课视频、习题库等资源,并且均已上传学校超星学习通网络教学平台,但是资源库的利用率不太高,例如微课视频制作水平参差不齐,实验教学资源不够丰富,与学生需求不相适应,难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学生无法做到“零距离”上岗。
高职院校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学生与本科院校同专业学生相比,自制力及理解能力较差。应针对高职学生实际情况及高职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教学要求合理设定人才培养目标,从而培养出符合社会需要的高层次应用型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人才[2]。
应紧跟临床实际,紧扣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学生培养目标,构建富有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特色的课程体系,科学设置主干课程,整合基础课程,重视对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适当增加实验课时,尽量减少验证性实验比例,适当增加临床标本检测内容,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注重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加强学生职业道德的培养,把思政教育融入课堂教学中,培养适合临床需要的高层次应用型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人才,实现构建的课程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与临床需要“零距离”。与此同时,聘请医院检验科专家参与课程设置,虚心听取他们对课程设置的意见和建议。注意课程之间的衔接,例如,教师在讲授生物化学检验内容时,学生难免会遗忘生物化学的基础知识,这时授课教师不得不复习基础知识,因此基础课与相对应的专业课最好能安排在相邻的两个学期,起到一个很好的衔接作用。同时,为突出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特色,可适当增加一些外延课程,例如检验仪器分析、分子生物学检验等,适当开阔学生的视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瞄准临床需求,从课程体系、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方案等方面充分考虑临床需求,学校实验室毕竟与医院临床实际有很大差距,这就要求学校与医院之间有良好的合作。深化产教融合以及校企合作,医院可为学生提供一个真正的临床操作环境,而学校可为医院医务人员提供一个继续教育基地,达到医院和学校双赢的目的。
2019年《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明确指出,要多举措建立“双师型”教师队伍。首先,学校可出台相关政策,从学校层面制订每年教师外出培训计划,定期安排教师下临床锻炼,通过进修学习,提高教师实践能力。同时,鼓励教师进行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学校可对“双师型”教师给予一定奖励,如评优评先、提拔使用向“双师型”教师倾斜,激发教师继续学习的动力,努力获取“双师”称号。这样不仅促使教师不断学习,丰富自己的知识,扩大知识面,同时教师也在考试过程中对考点有一定的了解,又可以据此辅导学生进行资格考试,从而做到理论知识与实践“零距离”。其次,可适当在行业企业选拔聘任一些实践能力强的检验技术人员到校兼职,与学校教师共同授课,在长期接触过程中,相互促进,共同进步,既弥补了学校教师实践能力的不足,又提高了兼职教师的理论水平。
在充分调研临床需求及学生需求的情况下,利用超星学习通平台,组织教师建立专业信息化资源库。通过精选微课视频、慕课、教学动画、图片等,让学生利用碎片化时间随时随地学习,不受时间空间限制,增强其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丰富教学PPT,利用视觉、听觉等多重感官刺激,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丰富实验教学资源,让学生能够理实结合,深刻理解教学内容;通过推送医学新技术、新变化,紧密联系临床,开阔学生视野,扩大学生知识面,利用信息化教学手段,全方位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争取做到学校所学知识与临床需求“零距离”。教师在利用信息化技术教学过程中,整理出大部分学生不理解或理解不透彻以及学生最感兴趣的知识点,适时点拨并归纳总结,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
综上所述,基于职业能力的医学检验技术专业“零距离”培养模式,可有效提高医学检验技术教学效果,提升学生职业能力,使所培养的人才毕业即能上岗,与岗位工作“零距离”[3]。因此,深化教学改革,推行基于职业能力的“零距离”人才培养模式,是提升高职检验专业教学质量的必经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