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 路,尹胡海 ,黄 婕 ,李建橡,陈春玲 ,马晓聪,岳桂华
1.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 (南宁 530011);2.广西中医药大学(南宁 530020);3.广西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南宁 530023)
高血压病是心血管内科常见疾病,全世界范围内有超过10亿的高血压病患者,我国也有超过3亿的高血压病患者[1]。高血压病是心血管疾病死亡的危险因素之一,对心、脑、肾等器官存在严重的损害,并造成不可逆的并发症。国内外学者对高血压病的研究更是见仁见智,无论从现代医学分析其生理病理、探讨其病因病理,还是从传统医学分析讨论,我们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更好的治疗甚至治愈高血压病。本文在传统辨证论治的基础上,分析全国名老中医丁书文教授所立热毒论,就此略陈管见。
高血压病(Hypertension)是以体循环动脉血压升高为主要临床表现,常伴有心、脑、肾等器官的功能或器质性损害的一种心血管综合征,在未使用降压药情况两次及以上非同日静息状态下血压检查为收缩压≥140 mmHg,或舒张压≥90 mmHg[2]。临床上高血压可分为两类:原发性高血压,是一种以血压升高为主要临床表现而病因尚未明确的独立疾病,称为高血压病;继发性高血压,又称为症状性高血压,在这类疾病中病因明确,高血压仅是该种疾病的临床表现之一,血压可暂时性或持久性升高[3]。本文所讨论的高血压为原发性高血压,即高血压病。
高血压病这一现代医学病名,其临床症状在早期表现为劳累、精神紧张甚至情绪波动,进一步进展可以出现患者有头晕、头痛、颈项紧、心悸等。危重症形成时期可能会出现如呕吐、心悸、眩晕、剧烈头痛,甚至在短期内可发生中风、心梗、肾衰等损害和病变[4]。在中医经典医书医案古籍中并未记载此病名。后经学者对比推敲,可与“眩晕、头痛”等一类病证对应[5],现在临床上中医治疗高血压病多从眩晕、头痛着手辨证。其中眩晕多以头晕、眼花为主要临床表现,而头痛病是指以头颈部疼痛为主要临床特征的疾病,分析“眩晕、头痛”病症与高血压病的症状吻合。
中医学对眩晕、头痛的病因病机分析研究多从“风、火、痰、瘀、虚”等方面入手[6]。眩晕、头痛的病位皆在清窍,与肝、脾、肾三脏的关系密切。眩晕的发病机制多因为阳盛之人因过度恼怒等情志因素,痰火上逆而扰动清窍引发此病[7]。头痛病是因为外邪上犯于头部,清阳之气受阻,气血不畅,阻遏络道而发为头痛[8]。但是在临床上,运用中医中药从“眩晕、头痛”来辨病、从“风、火、痰、瘀、虚”方面来辨证以治疗高血压的临床效果却并不明显,表现在患者眩晕、头痛症状减轻不明显,收缩压、舒张压的控制也没有达到预期值,且疗效不稳定,血压波动较大。
单纯从临床疗效并不能说明传统中医药对于类似“眩晕、头痛”的高血压没有治疗效果。因为高血压病是现代医学名词,并不能完全跟中医“眩晕、头痛”对等,所以在治疗上我们也不能完全运用“眩晕、头痛”的辨证论治。
“眩晕、头痛”从“风、火、痰、瘀、虚”方面辨证具有明显的临床疗效,但我们所说的能对应上中医病名的高血压病用此方法却疗效欠佳。这是因为中西医病名之间没有完全对等,类似中西方文学语言不能有绝对准确的翻译。医学的发展需要现代与传统医学的磨合以期其携手发展,共同为人类健康事业做出贡献。高血压病在中医学的辨证中与“眩晕、头痛”应当存在误差,传统的辨证自然不能百分之百治愈高血压病。有学者认为高血压病是经过长时间的病理过程形成的全身性慢性疾病,存在着入里化热和久病淤热入络的特点[9],入里化热和久病则淤热入络说的就是热毒。人体生理的火包括君火和相火,君火和相火偏盛,经过长时间的病理病程产生热毒。高血压病患者中病程较长的更容易出现内郁化火的热毒病机。我们平时所说的肝阳上亢,情志不舒,导致机体火热有余而成火热毒,令血压升高,实际上也是热毒的表现。也就是说高血压病有热象的出现,可用清热解毒法配合治疗“风、火、痰、瘀、虚”等病因进行诊治。
3.1 风与热毒 风邪入脑,影响脑部清窍,出现头痛、眩晕等高血压病症状。“风为百病之长”易携带其他邪气,入里郁久化热而成热毒。《素问·至真要大论》中记载“诸风掉眩,皆属于肝”[10],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中记载“风眩之病……高风面热之所为也。痰热相感而动风……故谓之风眩。”,孙思邈认为其中“掉”字就是摇的意思,眩晕而呕吐是因为风热的缘故[11]。《诸病源候论》[12]中也有记载,热病后饮食不节湿热内蒸、肝气上逆、痰水内停、外感风邪、外伤失血等都是导致眩晕的病因病机。“风邪入脑”的理论也是巢元方第一次在《诸病源候论》中提出来的,把目眩与头晕联系在了一起。
3.2 火与热毒 人体脏腑内自发产生火热,“火曰炎上”火热之邪容易上扰,上犯至头部导致头痛。《素问·腹中论篇》其记载了火热邪气可致发头痛,“帝曰:病热而有所痛者何也?歧伯曰:病热者,阳脉也,……故病在头与腹,乃胀而头痛也。” 而《素问·刺热篇》记载“其逆则头痛员员,脉引冲头也。心热病者,……头痛面赤无汗,……肺热病者,……头痛不堪,……”,说明了脏腑内生之火热邪气也可以有头痛的产生。《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篇》中记载“热至则身热,吐下霍乱,……鼽衄头痛”,则说明了火热邪气能导致头痛[13]。
除了内生火热产生的热毒,在饮食上过食湿热之物,也会在内助生湿热,熏蒸阴液,化热上扰清窍,而致眩晕。其中《诸病源候论·虚劳骨蒸候篇》提出脑蒸的观点,其病因是也是由于因为过食湿热,而脑蒸的外在表现为头眩闷热。
3.3 痰与热毒 痰火既是导致眩晕头痛的病因之一,也是内生火热邪毒所产生的病理产物。痰在体内郁积成热,郁结达到比较长的时间,发生质变,便产生了热毒。张璐在《张氏医通》中认为“无火不动痰,无痰不作晕”,治疗提倡以清火豁痰为主,兼治六淫之邪[14]。头痛分为外感头痛、内伤头痛和真头痛,除真头痛只由风寒入脑单一病因所致之外,其他多与风热痰厥有关。徐嗣伯认为“痰热互结可致动风,风心相乱后致眩”[15]。
3.4 瘀与热毒 瘀血是头痛、眩晕发病过程中不可忽视的病理因素,瘀血是指体内运行失常的血液,包括凝滞内结之血与离经之血 ,它们在体内积聚不散就形成了瘀血。北宋《仁斋直指方》[16]提出:“瘀滞不行,皆能眩晕”,提出瘀血可导致眩晕的论点。隋代巢元方的《诸病源候论》,提出“血之在身,随气而行,常无停积。血行失度,积聚不散,皆成瘀血”。瘀血积聚脑部表现在外的症状就是头部的疼痛和眩晕。血未活、瘀未化则头痛眩晕的症状就一直不能消除。瘀滞不行的状态越久就越容易日久郁积成热,这就是中医常常所说的血热。单纯使用活血化瘀药物对于高血压病头痛眩晕的治疗效果较差的一个原因,或许是因为其忽视了瘀血日久产生因血热而成的热毒。
3.5 虚与热毒 热毒产生除了邪气内扰的外因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内因,即是机体本身的气血亏虚。经云“年四十而阴气自半”,元阴一亏,元气化源不足,出现气阴两虚的病理机制。机体缺少气血祛邪,风、火、痰、瘀因此内生火热邪气。由于无与之相持衡的正气,其必定在体内畅行无阻,邪气日益发展最终化热化毒形成热毒。清代医家冯兆张认为无痰不能作眩,因为其本身气血亏虚,内生痰火,痰火在风邪的外力的作用下,泛上而形成眩晕的症状[17]。清代医家何梦瑶提出眩晕可由于素体气血亏虚,风火挟痰上攻,而多兼痰火所致[18]。
热为火之渐,毒为火之聚,热毒是火热之邪发展至一定程度的结果。基于此理论,又分析丁书文教授治疗高血压时临床用药,我们对清热解毒法治疗高血压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
丁书文教授用药大多以清热药物为主,解毒药物为辅。在治疗高血压病用药广泛,使用最多的是清热药 (占用药的25.7%) ,清热药的使用原则也是从热毒出发。分析丁教授高血压临床用药,代表的药物就是栀子、黄连、黄柏、黄芩等,而这些药物恰恰都是清热解毒类中药[19]。
在《黄帝内经》中并未记载高血压病类似症状的眩晕、头痛的治疗方法,而用于治疗眩晕、头痛的药物却在我国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著《神农本草经》中多有描述。如菊花“治头风头眩,肿痛……”;防风“治大风,头眩痛……”;半夏治“头眩,胸胀”[20]。《太平圣惠方》[21]中记载了除了真头痛之外“余皆是风热痰厥头痛者矣”,治头痛方共数十首,其用药特点为在祛风基础上兼以清热、化痰,用药大多以石膏、菊花等。
在现代临床中常用于治疗头痛、眩晕的药物也多具有清泻火热之类功效,如薄荷“疏散风热,清头目”;菊花“疏散风热”;石膏“清热泻火,清胃热,清肺热”;牡丹皮“清热凉血,活血散瘀”;竹茹“清化热痰,清热止呕”等都有清热的功效。上述中药材均含有清热功效,这一方面恰恰说明了清热这一治疗方法在治疗眩晕、头痛病上是占据很大地位。而高血压病在中医里归属于头痛、眩晕的范畴,这就提示了我们可以从清热解毒入手治疗高血压病。
高血压是在遗传及环境因素的共同作用下,由不同致病因素经不同发病机制,经长时间的病理过程形成的慢性代谢性疾病,是常伴有心、脑、肾等器官的功能或器质性损害的一种临床综合征,在中医里与头痛、眩晕等范畴类似。运用头痛眩晕的病机来辨证论治高血压多疗效不佳。随着近年来中医药干预研究的开展,对于高血压病与中医之间的联系的理解也越来越深刻清晰。受丁书文教授临床思想启发,在传统治疗高血压病的基础上,有了热毒因素致病甚至影响病程以及治疗的考虑。通过分析“风、火、痰、瘀、虚”与热毒在高血压病程中的关系以及治疗高血压用药中清热药的使用,证实了热毒是高血压病的病因之一。
高血压病是经过长时间的病理过程形成的全身性慢性疾病,我们知道慢性疾病容易产生入里化热的现象,高血压病这种慢性疾病存在的入里化热实际上的就是热毒。因为高血压病患者的病程普遍较长,因为更容易出现内郁化火。肝阳上亢、阴虚阳亢、肝肾阴虚、痰浊中阻、血脉瘀阻、阴阳两虚等病因长时间存在而未被消除解决的话,在一定的时间下,会使机体产生病理的火热,火热有余之后就形成火热,令血压升高,实际上这就是热毒的表现。也就是说当高血压病有热象的出现的时候,我们可以考虑用清热解毒法配合治疗“风、火、痰、瘀、虚”等病因进行诊治。
热毒论的研究将考虑高血压病患者是否受热毒影响并评估热与毒偏重的程度,辨证使用清热解毒法,以期获得更好的临床疗效。这些的关键点就在于辨证,我们要能在能看到热象的时候准确辨证,是否存在热与毒和其热与毒的比例,准确运用清热解毒法消除热毒症候,达到治疗高血压病的目的。其研究将有助于深层次的揭示高血压的发生机制,为高血压患者提供更多的治疗方法。启示我们为高血压病患者更好的控制血压、降低中后期并发症的发生率,甚至治愈高血压这一世界性难题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