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夏邑县人民医院(476400)李盼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7年6月~2019年6月新生儿98例,依照建档时间不同分组,各49例。对照组男26例,女23例,日龄1~13d,平均(7.15±1.04)d;观察组男24例,女25例,日龄1~12d,平均(6.92±0.75)d。两组性别、日龄均衡可比(P>0.05)。
1.2 入选标准 纳入:均为足月新生儿;出生后5min阿氏评分≥8分;尽量进行母乳喂养,对不能母乳喂养新生儿采用统一配方奶粉;出生体质量≥2500g;新生儿家属知情本研究,且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RH、ABO溶血新生儿;存在感染新生儿;血液系统疾病新生儿;严重脏器功能障碍新生儿;临床资料不全新生儿。
1.3 方法 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包括指导母乳喂养、常规测量黄疸指数等。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接受多维度评估+预见性护理干预,具体如下。①多维度评估。使用同一经皮黄疸测定仪,检测经皮胆红素值,3次/d,时间分别为早9点、下午3点、晚上9点,部位为新生儿前额眉心处,经皮胆红素值取3次平均值,以>P95为高危,P40~P95为中危,<P40为低危;取新生儿脐血,测定脐血胆红素水平,脐血胆红素<36μmol/L为低危,36~42μmol/L为中危,>42μmol/L为高危;围产因素包括新生儿溶血、窘迫、感染、血管外溶血、窒息、早破水、胎粪排出>24h、喂养困难等。以围产因素、经皮胆红素值、脐血胆红素水平相结合的方法预测新生儿黄疸发生风险。3项均为低危为低危新生儿,2项及以上中危为中危新生儿,2项及以上高危为高危新生儿。②预见性护理。对于低危组,母婴同室,行常规护理,指导母乳喂养,新生儿黄疸知识宣教等。对于中危组,在低危组基础上,指导产妇饮用大蒜腰花汤,每日增加2次护理频次,重点宣教新生儿黄疸知识,促使家属了解,加强新生儿抚触,给予新生儿腹部按摩,观察新生儿大小便情况,是否嗜睡、反应差等,遵医给予新生儿茵栀黄冲剂,1g/次,2次/d,密切关注新生儿胆红素变化、临床表现,并告知家属新生儿病情、预防黄疸的方法,提高家属自主预防意识。对于高危组,在中危组基础上加用蓝光照射治疗,给予游泳干预等,若新生儿需转院治疗,提前做好母婴分离心理护理工作,帮助产妇做好乳房护理,避免产妇不满。
1.4 观察指标 ①比较两组黄疸发生率。②比较两组家属护理满意度,采用自制家属满意度调查表评估,包括护理质量、护理态度等,总分100分,由家属填写,得分越高代表新生儿家属满意度越高。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2.0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t检验,计数资料n(%)表示,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新生儿黄疸发生率 观察组黄疸发生率(2.04%)较对照组(16.33%)低,差异显著(P<0.05)。
2.2 家属护理满意度 观察组家属护理满意度评分为(93.15±2.03)分,对照组家属护理满意度为(83.16±2.71)分。两组对比,观察组较对照组高(t=20.653,P<0.001)。
新生儿黄疸发病率较高,临床主要表现为新生儿皮肤发黄,实验室检查血清胆红素水平升高。研究表明,给予新生儿有效的护理干预,能显著降低新生儿溶血症并发黄疸发生率[1]。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黄疸发生率较对照组低,家属护理满意度较对照组高(P<0.05),表明,多维度评估+预见性护理应用于新生儿,能有效预测新生儿黄疸发生风险,早期给予预见性护理干预,降低黄疸发生率,提高家属护理满意度。多维度评估+预见性护理干预通过科学评估新生儿黄疸发生风险,根据风险分级给予预见性护理,如对中危组进行深度健康知识教育,促使家属了解黄疸发生原因和治疗措施,更加配合治疗,增加护理频次,给予新生儿汤药、按摩、抚触等护理;在中危组基础上对高危组进行蓝光照射、游泳干预,并做好母婴分离的心理护理工作,能有效预防黄疸发生,进而提高家属对护理工作满意度[2]。
综上所述,多维度评估+预见性护理应用于新生儿,能有效预测新生儿黄疸发生风险,早期给予预见性护理干预,降低黄疸发生率,且家属护理满意度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