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 平
文化自信视野下对儒家孝文化的育人价值思考
方 平
(浙江理工大学,浙江 杭州 310018)
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以及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积极践行,以及对其文化的存在和发展持有的坚定信心。儒家孝文化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占据重要地位,是儒家仁礼思想的根本所在。高校肩负着“立德树人”的核心使命,承担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社会职能,当前应从文化自信的视角出发,审视孝文化的内涵与外延,发掘孝文化的多重育人价值,构建“六化”实现路径,培育具有孝德精神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文化自信;孝文化;育人价值
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1]中华传统文化源自本土,扎根本土,熔铸了中华民族的文明与智慧,是坚定文化自信的根基和底气。儒家孝文化,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中心要素,是儒学哲学思维的鲜明元素,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构成。高校在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过程中,肩负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社会功能,应坚定文化自信的信念,坚守立德树人的使命,挖掘孝文化深层的价值内涵,突出孝文化蕴含的多重育人价值,并通过行之有效的路径,实现孝文化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中的正能量效应。
文化自信不是凭空产生的,没有根据的自信就是自负,只有在历史中找到文化根源,清楚阐释文化内涵,文化自信才能有底气。[2]孝文化在中华文明中历来处于突出位置,是历代典籍和名家所提及并论述的“常客”。《尔雅·释训》中有提及:“善父母为孝”[3],道出了为人子的道德义务;许慎在《说文解字》中指出:“善事父母者。从老者,从子,子承老也”[4],他从汉字会意的角度出发,认为“孝”字是由“老”字略去下面“匕”的形体,和“子”字组合而成,代表为子背着年老的父母。而从汉代“以孝治理天下”的帝王思维,到孝女曹娥沿江寻父尸的民间故事,再到“选拔孝子为官”的科举机制,都彰显了古人对孝文化、孝品德的思考和践行。作为古代教育思想的先行者和集大成者,儒家用一部典籍《孝经》,对“孝”做了专门且系统的论述。综观前言,孝文化的内涵包含以下几点:
在《孝经·开明宗义》中孔子指出:“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4]其意在于,孝从低到高具有三层含义,其中,孝的第一层,是要侍奉父母,对长辈怀有孝敬之德;孝的第二层,是要忠于自己的工作,善待包括国君在内的上级,也就是“孝”于自己的职业;孝的最高层,是在于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光宗耀祖,在家族和社会中取得高尚的自我实现。孝的三层含义,其实质是体现了从个人利益到集体利益再到国家、社会利益的价值发展路径,是局部与整体、个人与社会的和谐关系的鲜明映射。在《论语·学而》中,孔子的学生有子说:“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也”[6],其意在于,孝作为儒家仁礼思想的根本,是公民处世的基本原则。
儒家孝文化认为孝不仅是多层次、多方面的,也是具有物质和精神双重要求的。以孟子所说的“侍奉父母五不孝”为代表,前三种“不孝”的行为是指“惰其四肢、博弈好饮酒以及好货财、私妻子”,进而不顾父母所养,也就是说,因为懒惰、生活糜烂或自私自利,不能给父母提供物质方面的有效支持,则视为不孝;后两种“不孝”为“从耳目之欲和好勇斗狠”,是指因为不珍惜个人身体,而让父母在精神上过于担心,则视为不孝。由此可见,物质与精神的统一构成了儒家孝文化的独特内涵,这也正是孝文化在不同时期的外延形式、表现形式不断得到丰富的源泉所在。
儒家孝文化具有鲜明的正反辩证思维,其正面倡导施行孝德的同时,也要求对孝的“度”和“质”进行审视和辨析,提倡不可愚孝、过犹不及。如《孝经·谏诤章》记载,孔子曾说:“故当不义,则子不可以不争于父,臣不可以不争于君。故当不义,则争之。从父之令,又焉得为孝乎”。其意是主张不盲从父母、君主,孝应以道义为评判标准,要做到义高于父,从义不从父。后世所流行的一句话“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父叫子亡,子不得不亡”的愚孝,并不是儒家所真正提倡的,《论语·八佾》提出“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指出了孝应具有理性而非盲从,这为后人更好地理解和践行孝德提供了内涵支撑。
孝文化作为一类能够横向连接当下社会系统,同时纵向贯穿历史思想传承的重要纽带,在中华文明的绵延发展历史进程中扮演着原点与路径的重要角色,是中华传统文化历史积淀的中心。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暨2013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中,指出:“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学习和掌握其中的各种思想精华,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很有益处。”孝文化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一抹亮色,与新时代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教育规律具有高度契合,正如在《孝经·开明宗义》中孔子指出:“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若以文化自信的视角审视孝文化在新时代的育人价值,则可以体现出鲜明的文化融合性、教育性、发展性,且主要表现在以下三点:
事亲,特指侍奉父母,涵盖于家庭伦理道德之中,而以事亲出发,激发学生怀德成人的内在动力:一是有利于学生懂得“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伤,孝之始也”之义,自觉树立认识生命、尊重生命、提升生命的意义感和价值感,积极破除成长道路上的不利因素,实现生命意识教育与文化育人的有机结合;二是有利于学生懂得“感,动人心也;恩,惠也;从心,因馨”的基本道义,把孝的意识融入感恩精神的自我塑造之中,实现事亲到敬亲、爱亲等对“小家”的感恩,进而延伸至同学、老师、同事等对“大家”的感恩,形成精神向上、人格健全的公民素养。
促进学生的学业发展和职业规划是高校育人工作的重要内容,是检验高等教育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折射。但当前,学习动力的缺失、职业发展的迷茫,是困扰大学生成才的突出瓶颈,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内在动力不足。运用并发展“事君”的孝文化内涵,把“以敬业履孝、以事业敬孝”的尽孝理念传递至学生,将点燃学生的学业动力和职业精神火种,明晰个人的发展路径,这也是高校以问题为导向,丰富教育素材、提升教育实效的应有之义。
我国高等教育始终围绕“培养什么人,怎么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时代命题,而在解答这一命题中,如何处理好个人与社会的有机统一关系,是处于“思想开关”的位置。毛泽东在战争年代讲到:提倡忠孝,但非忠于某一个人,孝于某一个人,而是要忠于国家,孝于民族,这才是“孝”应有的大义。大学生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未来主力军,应怀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和责任意识。特别是当前,在西方自由主义、民粹主义思潮对青年群体虎视眈眈的现实背景下,运用孝文化这一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发挥孝文化深厚的道德共识基础、鲜活的语言表达方式和共情特性,促进学生树立安身立命的责任意识、家国情怀,对于提升高校育人工作质量、占领意识形态阵地的时代意义不言而喻。
文化是教育的基础,教育是文化的延伸。坚守文化自信,就要深刻理解儒家孝文化作为一种优秀传统文化的必然存在和顺势发展,其精神内核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与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要义、与文化自信的内在要求保持高度一致。然而,相对于孝文化在主流意识上的“风风火火”,“落在心里,停在嘴上,失在行中”的现象在一定群体中依旧存在,究其症结,还是在于教育过程中语言传导、行为育导、场景引导等方面存有不足,为此,要发挥孝文化的育人价值,提升学生的孝德精神,需要对症下药,构建“六化”的孝文化实现路径,即实施系统化、主题化的课堂语言传导,融合化、亲民化的文化场景引导和个性化、项目化的行为实践育导。
课堂是文化传导的第一阵地,而课堂语言则是点化青年学生文化自信的首要介质。习近平总书记曾深刻提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人们进行道德教育修养的好教材。相对于传统的“填鸭式”、“本本化”教学模式,高校要用好孝文化这本柔韧性强、延展性高的“好教材”,紧扣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心理需求,改进课堂语言传导效能,提升思政课堂和课堂思政的教育教学质量,一方面要以系统思维优化“书本语言”,编写以孝文化为主题的必读教材,有机融合《孝经》、《弟子规》、《论语》等经典内容,紧密结合地方特色、民俗风情中蕴含的孝文化基因,以高大上又贴地气的传统文化气息,激发学生从被动学到主动学的读书意识;另一方面,要以主题化思维鲜活“授课语言”,舍弃枯燥、乏味的单向授课方式,依托孝文化的丰富内涵、多样外延,替代以案例引导式、师生互动式、命题启发式的课堂教学方法,拉近与学生的距离,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把课堂打造为文化展示课、观点辩论课、作品分享课,理直气壮地把孝文化传导至学生。
“人创造环境,环境也创造人”。[7]高校作为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阵地,既要发挥传统的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也要充分发挥环境育人的特有功能,特别是要顺应当前媒体深度融合的大趋势、大环境,借力传统媒介和新兴媒体的协同、整合优势,一方面,打造整体、具象的孝文化物理场景,有效运用报刊、杂志、宣传栏、广播台等传统媒介,宣传孝文化的典型人物、案例,营造懂孝义、扬孝德、行孝举的文化氛围;另一方面,打造“平、近、快、活”的媒体融合文化场景,即以“视野放平、内容贴近、更新快速、表现灵活”的要求,打造孝文化融媒体传播平台,依托“两微一端”和学生常用的APP软件端,以赛事、慕课、微课、快闪等形式,创造以“孝”为主题的理论知识型、实践运用型共享资源,打破固有的物理空间的束缚,突破原有的孝就是“事亲”的传统观念,以内容叠加形式的特有方式,创建多类型、多主题的孝文化主题网络空间,并以此联动家庭、社会和爱心企业,形成共同的理念、舆论力量,为培育孝德人才提供全方位支撑。
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道德准则,只有当它们被学生追求,获得亲身体验的时候,只有当它们变成学生独立的个人信念的时候,才能真正成为学生的精神财富。”[8]孝文化的传播和教育,最终目标还是在于促进学生从树立孝心到兑现孝行的自觉意识和行为。高校要充分发挥高等教育“刚柔相济”的天然优势,一方面,以刚性的制度倡领孝文化的行为实践,可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确立相应的“孝行考评机制”,把学生在学校、家庭之中的尽孝行为,有机融入到综合素质测评和人才培养计划之中,突出孝德对日常行为的引领力;另一方面,以柔性的感染增强孝文化的行为体验,要切合不同个性、专业、学科的学生,设立以“践履孝德”为主题的文化实践项目,变参与为创造,增强孝文化的实际体验感、获得感。以笔者所在单位为例,结合汉语言文学和传播学的学科特性,开辟了传统文化节“孝”季,开展包括“说、写、演、拍”等一系列以孝为主题的传统文化项目,实现了专业素养、兴趣特长与孝德弘扬的有机结合,也形成了一大批传播孝文化的有效介质内容,促进了孝文化教育与专业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的高度融合。
[1] 习近平.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40-41.
[2] 韩文乾. 习近平关于坚定文化自信重要论述的四个维度[J].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9,(11): 4-8.
[3] 胡奇光,方环海. 尔雅[M].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
[4] 许慎. 说文解字[M]. 北京:中华书局,2004.
[5] 胡平生, 陈美兰. 孝经. 礼记 [M]. 上海: 中华书局,1986.
[6] 陈晓芬. 论语[M]. 上海: 中华书局,2016.
[7]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8] 苏霍姆林斯基. 给教师的建议[M]. 北京: 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
On the Educational Value of Confucian Filial Piety Cultur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ultural Self-Confidence
FANG Ping
(Zhejiang Sci-Tech University, Hangzhou Zhejiang 310018, China)
Cultural self-confidence is a nation, a country and a political party's full affirmation and active practice of their own cultural values, as well as the firm confidence in the existence and development of their culture. Confucian filial piety culture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it is the root of Confucian benevolence and propriety thought. Universities shoulder the core mission of "cultivating morality and cultivating people" and the social function of cultural inheritance and innov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ultural self-confidence, they should examine the connotation and extension of filial piety culture, explore the multiple educational values of filial piety culture, construct the realization path of "six aspects", and cultivate qualified builders and reliable successors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with filial piety spirit.
cultural confidence; Confucian filial piety culture; educational value
方平(1980-),男,讲师,硕士,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高校党建思政.
2018年浙江理工大学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重点项目(jgzd201807).
G621
A
2095-414X(2020)03-007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