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树华
(温州大学,浙江温州 325035)
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砥砺奋进,攻坚克难,积极应对国内外环境的复杂变化,有效化解各项重大风险挑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焕发生机与活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而这其中,广大华侨华人的贡献功不可没。
华侨华人数量众多,约六千多万,分布在世界约两百个国家和地区[1],他们活跃在经济社会建设的各个领域和行业,这既是我国的独特国情,更是宝贵资源和巨大优势。多年来,广大华侨华人始终心系家乡,情牵故土,在推动中国现代化建设、促进中国和平统一、加强国际交流合作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以及经济全球化趋势持续加强,华侨华人在国际上的地位不断提高,作用也将进一步凸显。
高等教育承担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国际交流合作等重要职能,具有深刻的育人内涵与宽泛的服务外延。将高等教育与侨务工作有机结合,不断丰富涉侨高等教育内涵,拓展涉侨高等教育外延,不仅有益于更好地凝聚侨心,汇聚侨智,集聚侨力,而且对助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共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侨务工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党的统一战线工作的主要组成部分[2],历来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早在1945年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毛泽东同志就提出要“保护华侨利益,扶助回国的华侨”,并建议将之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一项重要施政纲领[3];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党和国家组建了专门的侨务机构,制定了一系列侨务政策,确定了我国开展侨务工作的基本方针和原则,开启了我国侨务工作的新征程。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化,侨务政策逐步完善,侨界交流日趋频繁,侨务工作呈现出前所未有的良好局面。与此同时,党的侨务理论也得以极大发展:邓小平同志作出华侨华人是中国发展的“独特的机遇”、华裔科学家是发展中国科技事业“活的宝贝”、华侨华人是“一国两制、和平统一”的重要推动力量[4]等著名论断;江泽民同志指出华侨华人是中华民族一个重要的人才资源宝库,要在爱国的旗帜下团结最广泛的海外侨胞[5];胡锦涛同志立足新世纪侨务工作的新形势,强调要加强海外华文教育工作,使海外侨胞对祖国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不断增强,热爱祖国、振兴中华的优良传统代代相传[6]……历任党和国家领导人关于侨务工作的重要论述,为我国侨务事业发展提供了基本的方向指引,构成了新时代我国侨务工作和涉侨高等教育的重要理论维度。
习近平同志曾在传统侨乡福建、侨务大省浙江和新侨集中地上海履职,具有对华侨华人的深厚情感和对侨务工作的深入思考。在闽、浙、沪等重点侨区工作期间,习近平同志结合当地工作实际和侨情特点,创造性地提出了“大侨务”观念,进一步明确了“三有利”的侨务工作原则[7];从地方到中央工作后,习近平同志更是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来看待侨务工作,多次参加侨界活动,发表涉侨重要言论,提出了意义深远的“根、魂、梦”①2010年7月25日,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在海外华裔及港澳台地区青少年“中国寻根之旅”夏令营开营仪式上首次提出“根、魂、梦”的论述,他指出,团结统一的中华民族是海内外中华儿女共同的“根”,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是海内外中华儿女共同的“魂”,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海内外中华儿女共同的“梦”。等著名论述,为新时代侨务工作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2012年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继续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高度,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进行了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一带一路”倡议等一系列实践探索,鲜明地提出了“凝聚侨心侨力同圆共享中国梦”的新时代侨务工作主题、以“根、魂、梦”为核心的新时代侨务工作主线[8]。尤其是2018年10月和2020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两次考察广东,先后寄语著名侨校暨南大学和汕头经济特区“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到五湖四海”“团结广大海外华侨共同实现中国梦”,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广大华侨华人的关心厚爱和对涉侨高等教育的高度重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侨务工作的深入探索和深刻论述,开创了我国侨务事业新局面,丰富了侨务思想理论新内涵,是新时代我国侨务工作和涉侨高等教育发展的根本遵循。
涉侨高等教育是伴随我国侨务事业发展应运而生的产物,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和时代属性,对服务国家战略、实现侨界华人期盼、践行高等教育使命,均有重要的时代价值和战略意义。
华侨华人具有人数众多、分布广泛、历史悠久、影响力大等特点,他们了解中国与住在国的人文环境,具有融通中外的天然优势。一方面,华侨华人长期在住在国学习、工作和生活,有力助推了住在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另一方面,大多数的华侨华人始终关心和支持着中国发展,为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巨大贡献,是国家战略实施过程中不容忽视的有生力量。
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仍是时代趋势,扩大对外开放仍是历史潮流,但是在逆全球化有所抬头、单边主义日益蔓延、中美脱钩趋势日渐加剧的影响下,国际环境存在着较大的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特别是在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加速构建的时代背景下,我们更加需要团结海内外中华儿女,勠力同心,共克时艰,共同抵御风险,应对挑战,尤其是华侨华人作为“双循环”网络的重要节点和先行者,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新时代不断深化涉侨高等教育,是沟通侨情、凝聚侨心的重要途径,是国家全方位对外开放战略所需,对推动“一带一路”建设、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十分重要的实践价值与战略意义。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得到明显提升,国内良好的创业环境和优厚的人才政策,也对海外高层次人才形成了巨大的吸引力。特别是新冠疫情以来,中外各国疫情防控的鲜明对比,充分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海外华侨华人将子女送回中国接受教育的意愿越来越强,回到中国参加高考的“三侨生”①“三侨生”指归侨青年、归侨子女、华侨在国内的子女。数量不断增加。
然而,国内涉侨高等教育资源严重匮乏,这与华侨华人及其子女回到中国就学的需求不相匹配。从数量来看,华侨从改革开放初期的2千多万增长到6千多万,普通高校也从598所增加到2 740所,在校学生数更是激增了17倍,但是以侨为特色高校却几乎没有增加;从质量来看,基于国内学生学习水平、思维习惯的教育模式、高考模式、教学研究活动等,也与“三侨生”的学习习惯、学习方式等不相匹配,而海外华文教育存在经费不足、师资短缺等问题,这导致海外侨生中文学习基础相对薄弱,教育理念、教育内容、教育方式等与国内高等教育存在较大差异。在新时代不断深化涉侨高等教育,是服务侨民、实现侨愿的重要举措,是对广大华侨华人及其子女后代期盼回到中国就学的回应,对为华侨华人创造更好的教学资源以及华侨华人共享中国教育事业发展成果具有十分重要的实践价值与战略意义。
高校肩负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重大使命,是知识密集、人才聚集之地,与国际前沿对接紧密,与海外交往联系频繁,因而也成为华侨回国和外籍人士访华的常选之地。同时,高校的归侨及其家眷普遍具有较高的学术造诣、较大的社会影响和较广的海外联系[9],是促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建设高等教育强国一支必不可少的依靠力量。
在我国高等教育从大众化走向普及化、从封闭化走向国际化的今天,涉侨教育却始终是我国高等教育的短板,特别是面向“新侨”的民族文化及价值观认同教育等尤为薄弱。如今,迈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中国,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凝聚全球华侨华人的智慧和力量,更需要广大华侨华人成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好声音的使者。在新时代不断深化涉侨高等教育,是汇聚侨智、发挥侨力的重要手段,是高等教育发展规律所趋,是践行高等教育强国使命所在,对增强广大华侨华人的政治认同感和文化认同感、为中华民族复兴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具有十分重要的实践价值与战略意义。
目前,我国以侨为特色高校主要集中在传统侨乡粤闽地区,如广东的暨南大学、福建的华侨大学,浙江乃至整个长三角地区至今没有一所以侨为特色高校,涉侨高校规模和布局与我国侨务工作发展不相匹配,导致涉侨高等教育资源严重失衡。长三角地区是我国经济发展最活跃、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在国家现代化建设大局和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10]。在长三角地区,特别是“新侨”第一大省浙江,高起点谋划、高水平建设以侨为特色高校,既有基础,也有必要。
放眼浙江,遍地侨乡,而温州籍华侨的数量,近70万,为浙江之最,基本上每三个海外浙江华侨中便有一个温州人[11]。在温州这座著名侨乡中,“因侨而生”的温州大学无疑是区域内侨文化最为浓厚、侨特色最为鲜明的一所高校,具有创建以侨为特色高校的坚实基础与广阔前景。
1.涉侨教育特色鲜明
温州大学是首批国务院侨务办公室华文教育基地学校,建有华侨学院,具备招收港澳台侨本、硕学生资格。近年来,温州大学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和“温商回归”政策,不断提升涉侨教育水平,积极为海外学子尤其是华侨华人提供优质的汉语言文化学习和学历教育服务,专门针对海外温州“侨后代”开设中美双学士学位项目,致力于培养优秀的世界温商子女,着力打造华裔留学生教育平台;学校依托温州市海外瓯越文化传承基地、温州大学意大利瓯文化传播中心等侨文化交流基地,深挖“世界温州人”资源,弘扬“世界温州人”精神,为加强温州与世界的对话交流作出积极贡献;学校高度重视华文教学,连续10年举办海外华文教师培训班,连续11年举办“亲情中华”温州市侨界留守儿童快乐营,连续20年举办温州华裔青少年“寻根之旅”夏令营,特别是在今年疫情期间,广泛开展“快乐汉语,亲子共学”公益课程等涉侨云端课程,得到海内外华侨华人的积极参与和高度认可。
2.涉侨研究成果丰硕
温州大学建有中国华侨华人研究(温州大学)基地、国家民委“一带一路”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培育)“意大利研究中心”、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温州人经济研究中心” 等多个高规格涉侨科研平台,拥有浙江省重点创新团队“文化视野下的世界温州人研究团队”等高水平涉侨科研团队,现有涉侨研究人员上百人。近年来,温州大学立足温州侨乡资源,从中华文化走出去、海外温商研究、留守儿童关爱等多视角、多维度开展华侨华人学术研究,连续举办6届世界温州人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发表涉侨主题论文近百篇,涉侨研究发文量在全国高校名列前茅,相关研究获批国家和省部级项目30余项、省部级奖励20余项。可见,温州大学具有开展涉侨研究的多元平台和丰硕成果,是“世界温州人”商行天下、智行天下的“最强大脑”。
3.国际合作成效显著
温州大学是首批“浙江省国际化特色高校”建设单位,是温州肯恩大学、泰国东方大学孔子学院的中国举办方,曾入选教育部“高等教育走出去”重大项目。近年来,温州大学大力实施“内外联通”战略,积极对接海外优质教育资源,与日本、韩国、加拿大等国家高校联合开展交换生、交流生、研究生培养、文化交流与访学等多形式的教育合作项目,教育开放程度持续扩大。此外,温州大学在温州籍华侨重要集聚地意大利创建温州大学意大利分校,成为全国首个在意大利办学的高校;在意大利分校创办欧洲华文教师培训学院;与意大利中意学校合作成立“温州大学意大利分校那不勒斯实验幼儿园”和“温州大学教师教育实践基地”;与意大利锡耶纳大学共同开设跨文化语言与商务沟通本科专业,创新尝试中国课程嵌入意大利高校课程的反向中外合作办学模式。温州大学境外办学的实践探索为国内高校境外办学提供了有益的参考与借鉴。
1.立足侨乡资源,展现“因侨而生”的侨校风采
温州大学的建立与发展,始终离不开海内外温州人的大力支持。原温州大学就是依靠政府出资、社会集资,尤其是华侨捐资建立起来的,当时旅居世界各地的温籍侨胞得知要创办温州大学的消息后,纷纷慷慨解囊,捐资助学,爱国楼、爱乡楼、星洲楼、春晖楼、任岩松礼堂、林昌横教学楼等建筑均为侨胞所捐建,林三渔振兴中华奖学金、陈岳书奖学金、王国桢助学金、姚宏影奖学金、国梁助学金、新生勤勉奖、孙雨澄奖学金、王锡龙勤勉奖、许定康奖学金等奖(助)学金均为侨胞所设立。时至今日,温州大学的每一点进步和发展都始终牵动着千千万万海内外温州人的心。
“因侨而生”,既是温州大学的光辉宿命,更是温州大学的金字招牌。温州大学创建以侨为特色高校,必须坚持“立足侨乡、面向世界”的发展思路,进一步凝练和发挥好学校的历史优势和区位优势,更加坚定地打好“侨”牌,明确建设成为以侨为特色、在海内外具有良好声誉的高水平综合性大学的办学目标,致力于为广大华侨华人尤其是世界温州人提供优质服务,树立华文教育和涉侨研究领域的“温大”品牌,努力发展成为侨乡温州的一张重要城市名片,在浙江“重要窗口”建设和温州新时代“两个健康”先行区建设中呈献温大情怀,展现侨校风采。
2.发挥涉侨优势,践行“以侨为桥”的历史使命
多年来,温州大学不断发挥和扩大自身涉侨优势,通过联合办学、学城联动等多种方式,走出一条以侨为特色的发展道路。如温州大学与浙江省侨办、浙江省侨联共同举办的浙江华侨网络学院,就是依托温州大学自身丰富的教育资源、顶尖的师资队伍、专业的管理团队而开展网络办学,温州大学通过线上与线下、学历与非学历教育相结合的灵活模式,打造海外侨胞爱用、好用、管用的网络学习平台,构建教师、学生、家长三者互通的正能量网络课程体系,致力于为宣扬中华优秀文化打开一扇窗,为海内外华侨华人互动交流搭建一座桥。
“以侨为桥”,既是温州大学一以贯之的重要责任,更是温州大学责无旁贷的历史使命。温州大学创建以侨为特色高校,必须坚持“立足教育、联通世界”的发展思路,进一步凝练和发挥好学校的特色优势和资源优势,更加坚定地走好“侨”路,用好、用活浙江华侨网络学院、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等重要平台载体,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传播中国好声音,搭建党和政府联系广大华人华侨的桥梁和纽带,努力发展成为全球华侨华人的交流中心和精神家园,在浙江“重要窗口”建设和国家“一带一路”建设中贡献温大力量,勇担历史使命。
3.彰显侨校特色,砥砺“为侨服务”的时代作为
近年来,温州大学紧扣新时代侨务工作主题主线,在学校自身高水平特色发展的过程中,反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助力华侨华人事业进步。尤其是在国际政治、经济形势突变和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的情形下,温州大学以华侨学院为依托,坚持“面向海外、面向港澳台”的办学方针,坚定“联通中外、为侨服务”的办学宗旨,广泛招收优秀海外侨生,积极培养侨后代青年人才;同时,以涉侨研究平台为载体,以华侨华人研究领域中的前沿问题和涉侨重大战略为导向,加强涉侨研究,产出涉侨成果,致力于为广大华侨华人提供多维度、多元化的涉侨教育和高层次、高质量的服务引领。
“为侨服务”,既是新时代赋予温州大学的特殊职能,更是广大华侨华人对温州大学的殷切寄望。温州大学创建以侨为特色高校,必须坚持“立足学校、服务华侨”的发展思路,进一步凝练和发挥好学校的学术优势和服务优势,更加坚定地建好“侨”校,充分发挥华文教育基地和华侨华人研究基地的作用,加大涉侨人才引进力度,进一步聚力涉侨教育,深化涉侨研究,彰显侨校特色,全方位做好“为侨服务”,努力发展成为全球华侨华人的学习“加油站”和以侨为特色的新型智库,在浙江“重要窗口”建设和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奉献温大智慧,展示时代作为。
温州大学“因侨而生”,在“以侨为桥”中展现时代作为,在“为侨服务”中彰显侨校风采,既有建成以侨为特色高校的坚实基础和广阔前景,更有全国推广的典型价值和示范意义。推动温州大学创建以侨为特色高校,必将有力优化我国涉侨高校布局,有效弥补涉侨高等教育短板,为推进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战略、提升长三角地区对外开放与发展能级、加强“一带一路”合作、助力“重要窗口”建设提供重要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