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振辉
(天津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天津 300387)
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历程中,领袖主体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深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能够深刻把握中国社会的具体实际,能够及时总结治国理政的基本经验,凝练成为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思想利器。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致力于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秉承实事求是思想原则,在解决了一系列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的基础上,系统回答了“什么是实事求是,为什么要实事求是,怎样实事求是”等一系列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形成了内涵丰富、意蕴深厚、逻辑严密的新时代实事求是观。我们要深度挖掘、用心研习、深学扩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的实事求是观,这对我们走好新长征路,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等方面无疑具有重大意义。
任何理论都是思想主体对实践经验和时代精华的科学归纳和总体概括。理论产生必然要适合特定的时代背景和现实需要,理论因时而生、因时而需。马克思曾指出:“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总是取决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1]12在新的时代条件下,习近平总书记以马克思主义的科学认识论和实践观为思想指南,在充分汲取中国传统优秀文化中的实事求是思想的基础上,延续中国共产党人践行实事求是思想的光荣传统,确立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实事求是观,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内涵。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滋养丰富,其优秀而文明的文化精髓为习近平实事求是观提供了丰厚的思想滋养和文化根基。中国传统文化历来重视“务实变通”“格物致知”“即物穷理”“经世致用”“知行合一”等等观念。这些思想范畴都要求人们必须亲自接触事物、感知事物,探寻蕴含在事物内部的内在规律与本质属性,才能彻底把握事物的本质规定和发展规律。
“实事求是”一词见于东汉班固所撰的《汉书·河间献王刘德传》,该文提出“修学好古,实事求是”。经过唐宋元明清几代儒者的诠释与延展,“实事求是”成为中国传统文人雅士修身治学的思想方法和基本态度。清末,曾国藩把“实事求是”和“即物穷理”进行了创新性融合,更好地体现传统儒家的实用理性和经世致用精神。孙中山更是主张实事求是、躬行实践的思想典范,他明确指出:“学理有真的有假的,要经过试验才晓得对与不对。好象科学上发明一种学理,究竟是对与不对,一定要做成事实,能够实行,才可以说是真学理。科学上最初发明的许多学理,一百种之中有九十九种是不能够实行的,能够实行的学理不过是百分之一。”[2]在把握行与知二者之间的关系上,孙中山指出:“不去行,便无法可以证明所求的学问是对与不对。不去行,于是所求的学问没有用处。”[3]习近平极为重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研讨,“知行合一”“致知力行”“经世致用”等传统思想构成习近平实事求是观的深厚文化基因和丰厚思想养料。
中国共产党是靠实事求是起家和兴旺起来的,实事求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胜利的重要思想指南。在建立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推进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人始终践行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思想原则,实事求是地解决我们面临的时代课题。实事求是作风是中国共产党人,特别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领袖主体治国理政的鲜明风格。在实事求是思想的指导下,经过长期艰苦卓绝的努力奋斗,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过渡、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改革开放新时期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接续奋斗,把一个“一穷二白”“积贫积弱”的旧中国正逐步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在革命时期,毛泽东以有的放矢、实事求是的态度,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教条主义和本本主义作风,把中国传统思想中的“实事求是”作风改造成为党的思想路线和认识路线。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一文中,毛泽东对实事求是范畴作了精辟的概括,他写道:“‘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4]801毛泽东把实事求是同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和实践论统一起来,形成中国化的实事求是思想。“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以及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毛泽东实事求是思想的核心内容。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继承毛泽东实事求是观的思想精髓,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改革开放的时代条件相结合,与时俱进地发展了毛泽东的实事求是观。邓小平创造性的把解放思想纳入到实事求是当中,并把实事求是态度看作是解放思想的过程。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二者是“一体两面”“手心手背”的关系。只有以实事求是为立足点的解放思想才能摆脱教条观念的束缚,使主观见之于客观,能动地认识世界、改造世界。自称“实事求是派”的邓小平指出:“解放思想,就是使思想和实际相符合,使主观和客观相符合,就是实事求是。”[5]364“实事求是,是无产阶级世界观的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基础。”[5]143以江泽民和胡锦涛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进一步丰富了实事求是的内涵,形成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的思想路线,赋予其更加鲜明的时代特色。习近平总书记正是汲取了我们党关于实事求是思想认识的思想精华,才建构了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实事求是观。
众所周知,马克思恩格斯的经典著作中并没有直接讲到实事求是这一术语概念,但是,马克思恩格斯的诸多经典论述中无处不闪耀着实事求是的思想光芒。实事求是与马克思唯物辩证法基本原理意蕴相通、遥相呼应、相得益彰。马克思明确指出:“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1]502这意在说明,只有做到实事求是,才能全面地认识世界和改变世界。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唯物论、辩证法和认识论“三位一体”的有机统一。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是一个运动变化的物质整体,运动规律是物质世界的客观规律。客观世界的真正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和运动性,无规律的物质世界是不可思议的、很难想象的。这就要求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必须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按照客观规律办事,使主观符合客观,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做好各项工作。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动力和归宿,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理论是实践的指导,同时理论也接受实践的检验而得到丰富发展。实践是永无无止境的,认识随着实践的变化而不断变化。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遵循着“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循环法则,经过多次重复实践,才能达到对客观世界的进一步的认识,才能推动科学认识和真理的深化发展。客观世界的运动没有终结,人的实践就不会完结。人类的认识随着实践的加深而不断发展。实事求是要求我们必须从实际出发,坚持真理、修正错误、提高认识、推进实践。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和认识论为习近平实事求是观提供了哲学基础。习近平始终践行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不断提高治国理政的思想艺术,从而形成新的思想理论,进一步指导新的实践。
实事求是既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活的灵魂。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在治国理政中牢牢抓住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坚持问题导向,求真务实、真抓实干、一丝不苟、夙兴夜寐,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建构了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实事求是观。
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和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拥有马克思主义科学原理的中国共产党,始终站在人民的立场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向前发展。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始终是我们党的奋斗目标,做到“以人民为中心”就是坚持实事求是的最好体现。反之,背离“以人民为中心”,就是违背实事求是,必然会给党和国家的事业造成不可估量的历史损失。邓小平讲过:“过去我们搞革命所取得的一切胜利,是靠实事求是;现在我们要实现四个现代化,同样要靠实事求是。”[5]143我们的革命、建设、改革都离不开人民,只有与人民同心同德、同气连枝,我们党才能够凝聚力量,攻坚克难,在民族复兴的道路上再创历史伟业。进而言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经验总结和鲜明特征,必须一以贯之的坚持,这就是坚持实事求是的具体表现。
当前,我国依然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我们最大的实际,是制定政策、法规、规划的基本依据。如果忽视这一基本前提,势必会犯“左”的或者右的错误,不利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利益的实现。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立足于基本国情,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习近平强调:“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6]21在新时代的治国理政中,习近平依据中国的具体国情来制定合乎实际的发展方略和国家战略,全面准确把握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变化的总体状况,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着力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习近平明确指出:“坚持实事求是,就要清醒认识和正确把握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国情。我们推进改革发展、制定方针政策,都要牢牢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都要充分体现这个基本国情的必然要求,坚持一切从这个基本国情出发。”[7]26
“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是我们党永葆青春活力和战斗力的重要传家宝。”[7]27习近平总书记时刻都在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担忧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关心人民大众的安危冷暖。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与使命就是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完美地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实事求是观。如果国家富强了,社会进步了,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依然得不到解决,那么我们党就辜负了人民的期待,必将会丢失民心,丧失立国之本,甚至会危及到社会主义的建设格局和党的执政能力水平,这就说明没有践行好实事求是。习近平告诫全党,干事创业一定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要求真务实、真抓实干,做工作自觉从人民利益出发,决不能为了树立个人形象,搞华而不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8]144
习近平一再强调,党员干部在日常工作中,务必要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把人民群众放在中心位置,一心一意做人民的贴心人、勤务员,时刻把人民群众安危冷暖、生产生活放在心上,及时准确了解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基本需要和思想期待,把群众工作做实、做深、做细、做透。在治国理政的实际过程中,习近平更是号召全体党员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实践,通过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发扬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优良传统,不断提高全体党员的党性,把庸俗化的思想从大脑中割裂出去,“推动形成是非功过分明、团结向上的风气,增强党内生活的政治性、原则性、战斗性”[8]403。为了贯彻勤政、务实、为民的群众工作基调,习近平领导中央政治局大力推动“两学一做”和“三严三实”专题教育等群众路线实践活动,引导党员干部积极践行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和党的群众路线,不断提高党员干部的政治觉悟和思想水准。
重视调查研究,大兴调查之风是中国共产党人最鲜明的工作风格。毛泽东是最反对不搞调查研究就胡乱瞎说一顿的工作作风,他指出:“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夸夸其谈地乱说一顿和一二三四的现象罗列,都是无用的。”[4]803“‘瞎子摸鱼’,闭起眼睛瞎说一顿,这种作风,是应该废弃的了。”[9]没有实地调查的形而上思想是解决不了现实问题的,凭借自我意识的主观想象是不可取的,凭借脑子的想当然是行不通的。学理主义、教条主义、本本主义说到底都是主观思想脱离客观实际,没有进行调查研究的主观臆断。如果不及时矫正就会出现严重的灾难性后果,必然会对实践造成重大危害。比如,大革命时期的右倾路线、中央苏区时期的三次“左”的错误思想、长征初期的逃跑主义等等,都是没有经过调查研究而造成的恶果。胡锦涛指出,“对于领导干部来说,调查研究是一项必备的基本功,也是一条基本的工作方法”,“对任何问题进行调查研究,都要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有一是一,有二是二,有喜报喜,有忧报忧,如实反映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切忌浮光掠影、主观臆断,力戒虚报浮夸、搞花架子”[10]。领导干部要带头做好调查研究,才能把控全局、运筹帷幄,适时调整国家规划和发展方略,增强驾驭全局和解决复杂矛盾的能力。习近平指出,调查研究是从实际出发的中心环节,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没有调查也没有决策权。只有通过调查研究,实地勘察,全面、系统、真实地掌握实际情况和一手材料,才能搞清楚工作中的难题和发展中的问题,才能弄明白人民内心的所思所盼,才能做到耳聪目明、心中有数。
调查研究是做好工作和治国理政的传家宝。调查研究的目的是把握事情的真相和全貌,习近平再三强调:“我们的调查研究要围绕中心工作,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政策,忙在点子上,谋在关键处,做到有的放矢,事半功倍,富有成效。如果脱离中心工作,远离决策需要,其调研效果必然会大打折扣。”[11]调查研究要和群众工作结合起来,才能取到意想不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做出的规划决策才能更加科学合理。习近平结合自己的工作经历和实践,向处在工作第一线的县委书记提出根本工作要求,“当县委书记一定要跑遍所有的村,当市委书记一定要跑遍所有的乡镇,当省委书记一定要跑遍所有的县市区”[8]144-145。习近平在河北正定、福建、浙江等地工作期间,极为重视到各县市去实地调查,了解当地具体情况,为其践行实事求是原则奠定了实践基础。调查研究工作是一项庞大的工作,需要党员干部亲历亲行,自觉去践行党的根本工作路线和思想路线,把群众工作放在第一位,才能做到把控全局,运筹帷幄,制定出适合本地区本区域的发展规划。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实事求是、求真务实、真抓实干、脚踏实地是中国共产党人治国理政的根本旨趣。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一丝不苟、兢兢业业,以强烈的历史担当,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谋篇布局,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壁画宏伟蓝图。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党员干部要发扬实干精神,以踏石留印、抓铁留痕的劲头,带领人民群众扎扎实实做好各项工作。领导干部在实际工作中,还要发扬钉钉子的精神,不断锤炼党性,提高政治觉悟。习近平之所以反复讲钉钉子的精神,就是在于钉子不是简单锤一两次就可以钉结实的,要一锤接着一锤才能把钉子钉牢,把事业干实。干事创业就如同钉钉子一样,东一榔头西一棒子肯定效果不佳,也难以通过人民群众的检验。
习近平总书记最为痛恨的就是官员不作为、瞎作为、胡作为,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和“政绩工程”,忽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待与渴望。针对领导干部中的贪污腐败问题,习近平总书记以高压反腐的手段,让“红脸出汗”“揪耳扯袖”成为常态,形成了“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反腐败监察机制,纯洁了党员干部的心灵,清除了党员腐蚀党员身体的毒素。真抓实干就是一张蓝图绘到底,习近平多次强调,干事业不是花拳绣腿,不是做表面文章,而要稳打稳扎,脚踏实地,才能把美丽蓝图和科学目标变为理想现实。空喊口后,空摆姿态,结果势必雷声大,雨点小,达不到理想效果。质言之,不真抓实干,不实事求是,再美丽的蓝图只能是一纸空文,再明朗的未来只能是空头歌唱,再清晰的目标只能是镜花水月,再绚烂的理想只能是水中倒影。
习近平实事求是观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内涵丰富,意蕴深刻,价值重大。它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打赢脱贫攻坚战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以及推动中国共产党进行自我革命等方面都会产生积极作用和深远影响。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夙愿。在革命年代,毛泽东坚持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的思想原则,全面准确把握中国具体国情和社会性质,带领人民推翻三座大山的压迫统治,中华民族实现了站起来的伟大飞跃。改革开放新时期,邓小平同志从世界发展大势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具体国情出发,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带领人民一步步奔向共同富裕的小康社会,中华民族实现了富起来的伟大梦想。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原则,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得到很大提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成功发展,拓宽了发展中国家独立自主走向现代化的新路子,“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6]10。
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发展证明,只有正确践行实事求是思想原则,从中国国情和世界历史大势出发,中国才能逐步走向强大和富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才能实现。反之,违背实事求是思想原则,就会给民族复兴带来意想不到的思想阻碍和人为屏障。习近平指出:“事实是真理的依据,实干是成就事业的必由之路。”[8]7在新的历史时代,我们要继续践行实事求是的思想,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找准靶心,对准方向,用冲天的干劲和不懈的韧劲来干事创业,开创更加美好的伟大事业。越是伟大的事业,就越需要我们付出更为艰辛的努力,以只争朝夕、功成不必在我的奋斗精神,投身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事业。习近平强调:“真抓才能攻坚克难,实干才能梦想成真。我们要在全社会大力弘扬真抓实干、埋头苦干的良好风尚。”[7]48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无比雄厚,道路更加宽阔,前景无比明亮,我们要用实事求是的伟大精神助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实事求是是党带领人民推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经验总结。习近平指出:“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观点,是中国共产党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要求,是我们党的基本思想方法、工作方法和领导方法。”[7]2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脱贫攻坚的历史号角已经吹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收官阶段。全党全国人民一定要凝聚思想共识,全身心投入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去。习近平指出:“全面小康社会要求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8]78-79这就可以看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要求和标准是很高的,需要党员干部脚踏实地、艰苦奋斗才能实现这一重要目标。与此同时,我们还要事实求是地分析制约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相关外部因素,必须下大力气解决难题,补足短板,规避风险,高质量高标准完成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使命。如果我们不依据实际情况来制定政策措施,或者制定的举措完全不适合当前的具体实际,那么我们就不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了,取得的结果也会和原来的预期相差甚远,南辕北辙了。
打赢脱贫攻坚战,贫困地区摘掉贫困帽,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一环。当前,我们面临的脱贫攻坚任务十分巨大,农村还存在着很多集中连片的深度贫困区,一定要抓住这些发展的短板和弱项,一步一个脚印地迈过贫困这道坎儿,切忌闭目塞听和盲目自大。2015年,在中央扶贫工作会议上,习近平同志强调,扶贫工作必须找准路子,出实招,下实功,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改革开放40年以来,中国共产党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成功开辟出一条中国特色的扶贫发展道路,使得亿万劳动人民成功摆脱贫困,走向共同富裕的康庄大道,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在往后的脱贫攻坚的冲刺期,我们必须牢牢抓住实事求是这一重大法宝,以气壮山河的决心、超乎常规的力度、与时俱进的胸怀,众志成城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仗恶仗,建设人民满意放心的小康社会,幸福安康的美丽家园。
实事求是基础上的自我革命是中国共产党的鲜明政治品格。马克思写道:“只有在革命中才能抛掉自己身上的一切陈旧的肮脏东西,才能胜任重建社会的工作。”[1]543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勇于自我革命的先进的无产阶级政党,知错必改,自我纠错,无论何时都毫不避讳的承认错误,并且善于在思想上进行自我清算、自我检查、自我反思,推进理论的创新发展。毛泽东指出:“我们不怕说出自己的毛病,我们一定要改正自己的毛病。我们要加强党内教育来清除这些毛病,我们还要经过和党外人士实行民主合作来清除这些毛病。这样的内外加攻,才能把我们的毛病治好,才能把国事真正办好起来。”[4]810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中央政治局的同志要时刻进行批评和自我批评,勇于做自我革命的革命战士。他强调:“要坚持实事求是,勇于批评和自我批评,勇于听取不同意见,及时纠正错误。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武器,不仅对下级敢用,对同级特别是对上级也要敢用。”[8]19领导干部要有虚怀若谷的气度,决不能因为职位高、资格老就自命清高,忽视实事求是,听不进别人的忠言逆耳。自以为是的想法是会出大问题的,很多领导干部已经深受其害,并给社会主义革命事业造成损害。
习近平实事求是观就是指导党的建设伟大工程的思想利器。列宁指出,“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只有以先进理论为指南的党,才能实现先进战士的作用”[12]。中国共产党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就必须保持实事求是的态度,发扬自我革命精神,提高党自我净化、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自我完善的能力,才能清除侵蚀党的肌体的“腐败毒瘤”,跳出“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历史周期律。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强调,我们要学习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思想,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要位置,不断增强党性意识,要“做到坚持真理、修正错误,永远保持共产党人政治本色,把党建设成为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人民衷心拥护、勇于自我革命、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13]东南西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自我革命是治国理政的迫切要求,是全面依法治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从严治党、全面深化改革的实践必然。只有伟大的党才能带领伟大的事业走向成功,同样越是伟大的事业就越需要党的正确领导和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进行自我革命需要具体分析自身的优劣不足,找准病灶,刀刃向内,向自身的顽瘴痼疾开刀。刮骨疗毒,净化肌体,扫除灰尘,清洗损害党健康发展的政治微生物,不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向前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