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社会的中国形象成因分析
—— 论在西移民活动与中资企业活动对其影响

2020-12-29 04:08王子刚黄卫平
关键词:西班牙移民民众

王子刚,黄卫平

(1.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外语学院,北京 100872;2.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北京 100872)

一、问题缘起

西班牙作为“一带一路”在欧洲大陆的终点、联结非洲和拉丁美洲的纽带,无论是在文化上还是地理上都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作为最早与中国建交的欧盟国家之一,西班牙自1973年以来一直与中国保持着良好关系。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与西班牙的双边贸易增长迅速,双边合作不断加深,2005年两国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2018年升级为“一带一路”下的新时期全面战略伙伴关系,2011-2018年的8年间,两国共签署重要双边经贸协议10项,占历史总数的53%[1]。整体来看,西班牙政府十分重视与中国的关系发展,两国高层互有往来,双边关系日益密切。

尽管两国政府层面关系自21世纪以来不断加深,但笔者通过研究西方现有调查发现,中国在西班牙社会民众心中的形象却不容乐观,甚至近年来呈现出负面化的现象。

通过整理和汇总独立性民间调查机构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2005-2017年进行的国家形象统计数据来看,13年间对于中国持有正面印象的西班牙民众比例自2005年的57%开始下滑至2017年的43%,持有负面印象的民众比例则从21%增长至43%。与其它国家相比,2017年西班牙对于中国持有正面印象的民众比例位列38个调查国家中的第26位,而负面民众比例位于第13位。虽然2017年中国形象较2016年的历史最低点大幅上升17个百分点,但13年间对于中国持有正面印象的西班牙民众比例平均值依然只有43%,而持负面印象民众的比例则高达35%。通过计算来看,持有负面、中性和正面印象的西班牙民众的百分比数值方差分别为91、34和69,这说明13年间持有鲜明观点的西班牙民众较中性意见民众在比例上波动剧烈,而其中又以对中国持负面印象民众尤甚。

西班牙本国智库埃尔卡诺皇家研究所(Real Instituto Elcano)同样对个别国家在西班牙的形象进行了调查,通过筛选、整理和汇总形成2012-2018年该智库的年度民意报告(Barómetro del Real Instituto Elcano)①Barómetro del Real Instituto Elcano,“皇家阿尔卡诺晴雨表”简称BRIE。这是一项西班牙国内的定期调查,主要目的是研究西班牙对外交政策和国际关系的公众舆论,包括西班牙民众对其他国家的形象。该调查每年进行3次(11月、2月和6月),以1 200人为样本。。与皮尤研究中心所做的调查相比,埃尔卡诺智库所做的调查更加细致和量化,本国样本量更大,周期更短。从报告中可以看出,西班牙民众对于中国的整体印象长期处于较低水平,6年间中国国家评分只有5.0分(0分极差-10分极好),并且从2012年开始呈现下降趋势,2017年底达到历史最低点4.7分。而与此相比,西班牙民众对于美国、日本、法国和德国的国家评分分值始终高于这一水平。

从国家影响力来看,一方面西班牙民众承认中国在世界范围内有着重要影响:埃尔卡诺智库2016年的问卷调查显示,西班牙社会认为中国在世界范围内拥有仅次于德国和美国的影响力;但另一方面,从其它调查来看这一影响在西班牙社会看来却并非积极:通过2004年,以及2010-2014年BBC国家评级调查(BBC Country Rating Poll)②BBC Country Rating Poll 是一项由GlobeScan / PPC进行的国家评级投票,该调查选取不同国家不同人数的样本,而每一位受访者都将对十余个国家的世界影响力是正面还是负面进行评价。本文作者对近年来该调查中西班牙受访者对中国的评价进行了汇总。,可以发现与最初2004年相比,对中国在世界范围内影响持正面态度的西班牙民众逐渐减少,而持负面态度的比例则有所攀升。埃尔卡诺智库的调查也展现了相似的结论,从2002年开始,西班牙民众将中国影响视为越来越重要的本国威胁因素。

由此可见,中国在西班牙民众心中的国家形象并不乐观。西班牙在历史上与中国并无过多交集,两国相距遥远,在地缘上也并无冲突。在我国着重建设国家软实力,讲好中国故事的今天,这一现象的出现值得深思。

二、移民活动、企业投资与国家形象的关联

在日趋加快的全球化背景下,移民活动展现出了与以往不同的特点, 那就是全球性和移民问题的复杂性。移民活动的层面涵盖经济、社会治安、文化认同、国家安全、地区稳定等,更包括对迁出国国家形象的影响。国家形象存在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的国家形象既包括国家的国内形象,也包括国家的国际形象, 它是一个综合体, “是国家的外部公众和内部公众对国家本身、国家行为、国家的各项活动及其成果所给予的总的评价和认定”[2]。狭义上的国家形象则特指国家的国际形象,它是“国际社会公众对一国相对稳定的总体评价”[3]。而无论是广义还是侠义上的国际形象,移民作为迁出国国家形象的载体,都发挥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强晓云通过对在俄罗斯中国移民的案例研究,论证了国际移民从一踏进接受国伊始,其所代表的便不仅仅是个体形象, 更是整个迁出国的国家形象。移民给予接受国国民以直接的感性认知迁出国的机会, 移民个体和群体通过自己的言行举止向接受国的国民传递着与迁出国的国家形象相关的信息[4]。薛秀霞、陈正良也得出了类似的结论,他们认为移民社群往往是其迁出国在在其接受国重要的形象载体,尤其是对于地理位置相对较远的国家而言,人们较难基于频繁的跨国往来建立关于对方国家的印象,因此移民这一跨国群体成为了接受国社会了解和建立移民迁出国形象的重要途径[5]。而正如刘明所说:“一旦这种直接的、个别的、感性的认识进而形成模式化的总体印象并经过多种传播渠道形成一定范围的群体观念,这种模式化的总体印象和群体观念就成为一国在其他国家认识主体中的国家形象”[6]。对比历史上前几次移民浪潮,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尤其是2008年经济危机后以投资和商业活动作为主要目的中国移民在影响中国国际形象、加强华人华侨影响力方面发挥着自己独特的作用[7]。

除国际移民外,跨国企业同样是国家形象的重要载体,这不仅因为企业往往是一个国家国际策略和经济政策的体现,更因为企业将与进入国的消费群体和社会民众发生紧密联系,企业行为将对本国形象在进入国的构成产生重要影响,尤其对于中国来说,随着“走出去”战略的深入推进和“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中国海外企业已经成为经济全球化进程的重要参与者,也是塑造中国国家形象的主要行为体,是中国的“形象大使”[8]。有关企业海外行对于国家形象塑造的相关例子已有很多,既有正面案例如在德中国企业积极主动与当地企业和社区良性互动,在履行企业社会责任、打造良好企业品牌的同时,提升了中国的国家形象[9]。也有反面批评,如商务部合作司副司长张幸福在《2017年度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的新闻发布会上所说,“有些企业将境外投资的重点放在房地产等一些非实体经济领域,造成跨境资金流出的大幅增加,有一些企业忽视了环保、能耗、安全等标准和要求,引发了一些矛盾和纠纷,造成了经济损失,损害了我们国家对外的形象”。不难看出,企业在海外行为对本国形象形成的重要性。

目前,具体到西班牙来看,国内有关该国社会的中国形象和民意形成的研究尚处于不充分阶段,考虑到本文开始所述实际问题,填补这一领域的空白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相关结论将有助于我国了解西班牙社会民意基础及其形成原因,随后“对症下药”缓解矛盾,塑造并保持良好国家形象,为深化两国合作打下更为坚实的社会基础。本文将充分考虑移民活动和企业投资与国家形象的关联性,结合笔者于2015-2018年在西班牙对中国移民和跨国企业为期三年的田野调查所得信息,分析移民和企业投资活动对于西班牙社会的中国形象构建所带来的影响,并基于分析结果给出相应对策和建议。

三、移民活动的影响

截止至2018年6月,中国在西班牙合法在册移民数量已达到21万人,是西班牙族裔数量最大的亚洲移民群体[10],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西班牙民众来说,他们所展现的中国远比万里之外的中国本土更加直接,而他们的行为也成为了西班牙民众评判中国的重要标准。

中国在西班牙的移民历史可以追溯至1577年,西班牙传教士从远东带回数位华人仆役,1585年又有三名中国商人经由厦门(中国)-马尼拉(吕宋)-阿卡普尔科(墨西哥)-西班牙(和其他欧洲国家)组成的太平洋贸易航线[11],即“太平洋丝绸之路”抵达西班牙[12]。虽然中国人移民西班牙的道路就此开启,但真正的移浪潮直至20世纪90年代才出现。

20世纪90年代后,中国在西班牙移民出现爆发性增长,移民的增多导致的直接现象便是移民社群的扩大、经济活动的增多。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到90年代中期,中国移民在西班牙的主要经营单位——中餐馆在20余年的时间里从马德里和巴塞罗那的寥寥几家发展到几乎遍布西班牙全部主要城市,甚至是人口仅有约8 000余人的内陆村庄里也能见到中餐的踪迹①参见:Beltrán J. El Empresariado como Modo de Vida. El Caso de los Inmigrantes Chinos [C] // Empresariado Étnico en España. Madrid: Ministerio de Trabajo y Asuntos Sociales y Fundación de CIDOB, 2006: 230-248。。大部分西班牙人对于中国的印象便是从开遍大街小巷的中餐业开始。

尽管移民数量不断增多,随之而来的经济活动也愈发活跃,但由于教育水平有限,不具备语言基础,加之以家族为纽带紧密联系的人际关系和较高的“个体经营”率,中国族裔社群一直处于较为封闭的状态,缺乏与西班牙社会的交流,根据Javier Noya的研究显示,在21世纪初,超过63%的西班牙人认为中国人并没有融入西班牙社会,于此相比仅有27%的西班牙民众认为中国族裔社群已经融入西班牙社会[13]。Gladis Nieto教授的研究也表明在西班牙社会普遍存在着“中国人只做自己的事情”“中国人生活在一个封闭的社区”“他们并不想学习我们的语言融入我们的社会”等印象[14]。这种印象的产生也确实与中国移民来到西班牙的目的密不可分,西班牙的中国移民大部分来自于自然条件恶劣的青田和温州地区,而上世纪90年代中欧巨大的经济差距对浙南人民移居欧洲产生了强劲的拉力[15],但这些移民来到西班牙的初衷的确并非想长久定居于此,而仅是“谋生活”,即通过在西班牙赚取远超国内的回报,以侨汇来提高国内家人的生活质量或为自己将来回乡后的营生打好基础。“家”文化在中国移民心中的内涵使得“叶落归根”成为早期移民的信条,正如移民学家周敏所说的,每位中国移民都有一个梦:“to return home with gold and glory”[16],正因为以“衣锦还乡”作为最终目的,因此获取经济利益成为了中国移民在西班牙的生活核心,这就使得融入社会变得并不重要,而强大的家族纽带,勤劳的天性使得族裔经济活动并不缺少劳动力和资金来源,这再次削减了与西班牙社会接触的必要性,仅需学会最基础的语言就足以应付日常经营活动所需。

这种族裔社区的封闭性使得西班牙人难以了解其内部动态,缺乏了解中国人的入口和途径,因此也出现了一系列围绕中国人的刻板偏见甚至是都市传说,并为之后的各种社会矛盾埋下了伏笔,尤其是当出现问题时,由于缺乏沟通途径和机制使得偏见更容易产生。最耳熟能详的便是“中国人死后不下葬”,正如前文所述,大部分西班牙中国移民选择返回家乡度过晚年,因此在西班牙极难看到中国人去世或下葬,由于缺乏交流,便产生了这样的传说。而20世纪90年代中期西班牙中餐行业爆发的过期食品风波②参见:麻卓民.西班牙华人社会初探(未刊稿).经作者同意引用。使得这一说法和过期的食物联系了起来,演变为:“中国人死后被送去了中餐馆③西语:Los chinos cuando se mueren nunca se entierran, se venden las cadáveres a un restaurant。”。而“中国人都参与黑社会”则是另一个广泛存在于西班牙社会的印象,同样因封闭的移民群体和紧密的族裔纽带所产生。

如果说早期的刻板偏见还仅是对于中国移民群体朦胧的臆测,那么21世纪开始,西班牙社会这种猜测则转化成了可见的冲突。随着21世纪全球化的深入,中国成功加入世贸组织,西班牙中餐行业的饱和衰退,中国移民新浪潮的涌现,在西华人族裔经济开始摆脱传统餐饮行业的束缚朝多元化发展。服装和小商品批发开始成为新的主要族裔行业,商业模式便是从中国或位于欧洲其它地区的华人工厂以极为低廉的价格进得货物,再以较便宜的价格在西班牙市场销售,从中赚取差价。因利润较高,从业门槛低,几年之间大大小小的“百元店”“服装店”和中餐馆一样开满大街小巷,它们以低廉的价格,丰富的商品种类迅速抓住了大批西班牙消费者,使得这一时期西班牙中国移民经济再次出现欣欣向荣的景象,“西班牙遍地是黄金”这句话便是当时经济繁荣的最好写照。然而中国商人成功的背后是不安和感到威胁的西班牙商人,大量价优的商品使其本地市场受到了严重冲击,由于双方缺乏交流和沟通,种种不安难以疏解,往往造成双方摩擦不断,最著名的便是2004年爆发的埃尔切烧鞋事件,华人鞋商的不断入驻使得当地鞋商市场持续减少,并因此遭到当地商人的抗议。随着抗议的不断升级最终导致2004年9月16日当地企业家将中国鞋商的16个货柜被付之一炬,随后还爆发了大规模的排华游行①参见:Manifestantes contra el Calzado Chino Incendian una Nave Industrial en Elche [EB/OL]. [2019-02-01]. https:// elpais.com/diario/2004/09/17/CvalencIana/1095448678_850215.html。。这一时间大量关于在西华人经商的不实言论不断涌现,对华人形象造成了较大影响。

2008年的经济危机再次加深了华人社区与西班牙社会的冲突。2008年的金融危机对西班牙影响巨大,国家经济进入负增长阶段,从2008年开始几年之间西班牙迅速跌出全球十大经济体范围。2008-2014年间,西班牙民众购买力下降9.2%[17],失业率从2006年的8.26%一度达到2012年的25.77%,为了应对危机,西班牙政府采取了一系列财政措施,先后于2010年和2012年两次调整增值税,并大幅削减公共支出和福利待遇,这一切都使得西班牙民众的生活和经济活动受到了极大冲击。尽管中国移民经济同样受到了一定影响,但依托于中国经济的发展,留学生和高素质二代华人的进入,许多企业在管理和经营上完成了转型,新的行业不断出现,传统行业得到更深层的发展,使得整体上族裔经济依然保持活跃[18]。然而这一时期华人移民企业家的形象问题却再次凸显,与西班牙社会冲突出现升级趋势,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1)随着经济危机的不断加深,西班牙社会在寻找其原因和解决办法的同时也将矛头对准了中国移民企业家,相关刻板偏见和指责屡见不鲜,之前隐藏的社会矛盾在经济危机下不断显露。“西班牙经济危机是中国经济入侵的结果”“中国人正在用低劣的百元店占领我们的市场”[19],“中国人的企业可以前五年不交税”“不限营业时长”或是“得到了中国政府的补贴”[20]等等成为了西班牙企业家和民众对于中国移民企业家常见的指责和猜测。(2)西班牙政府的一系列针对中国企业家的执法行动同样让中国企业家们深陷舆论漩涡。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2012年的“帝王行动(Emperador)”,此次行动中西班牙知名华商,浙江政协委员高平被捕,检方指控以其为首的犯罪团伙涉嫌走私中国货物,4年内共洗黑钱12亿欧元。经当地媒体报道后一时间西班牙社会上下哗然,客观上使得之前社会中流传的谣言和臆测坐实,这让中国在西企业家以及国家形象受到重创[21]。此后一系列针对华商的经济犯罪调查行动时有发生并有越加频繁的趋势,密集的族裔行业成为检察重点。

从田野调查和现有研究看来,在较低壁垒行业中,中国移民企业的经营活动在一定程度影响了西班牙本土企业的发展,尤其是在经济危机中西班牙经济衰退的环境下,价格因素变得更加敏感,而中国移民企业家依托于中国贸易和较低的族裔人工成本往往可以取得价格优势,从而继续保持竞争力甚至获得发展,成为本地企业家强有力的竞争对手。而这也符合埃尔卡诺智库2018年最新发布的《西班牙-中国关系调查》调查结果——西班牙社会认为“贸易竞争力”是西班牙面临中国的最大威胁[22]。

四、中国跨国资本活动的影响

与在西华人移民活动相比,中国跨国资本在西班牙市场出现时间较晚、历史较短,但同样对中国形象的建立产生了影响。西班牙中国跨国资本的出现始于20世纪70年代,随着中西建交,1974年中国远洋成为了第一个在西班牙设立分支机构的中国跨国企业,巴塞罗那成为了中国远洋提供地中海―中国运输服务的重要港口之一[23]。但此后的二十余年里虽然陆续有中国跨国企业进入西班牙市场,如中国船级社、中国商检、中国船舶,但数量极少,投入资本极低,行业较为集中,并且在分支机构的规格上始终处于较低水平,即联络处、代表处、工作组等,较少拥有独立法人资格或具有可以独立开展业务的能力。根据笔者整理统计,截止到2000年,共有8家中国跨国企业在西班牙设立分支机构,累计投资仅约1 400万欧元。因此在这一时期中国资本的跨国活动几乎在西班牙处于隐形阶段。

进入21世纪后,在全球化和中国“走出去”战略的影响之下,中国跨国投资逐渐活跃,这同样也反映在西班牙市场。2001-2008年间,中国进入西班牙的跨国资本数量达到了25家,几乎是上一阶段的三倍。然而虽然数量和行业开始增多,但从投资数额来看,中国对西班牙直接投资依然处于极低水平,总计仅约550万欧元。因此这一阶段的在西班牙中国跨国资本依然处于不可见状态,西班牙社会也对其缺乏关注。

2008年经济危机后,中国经济下行压力增大,激烈竞争的国内市场使得更多中国企业加速国际化进程,扩大跨境投资力度,全球范围内收购优势资源力求发展。而此时西班牙经济严重衰退,大量企业连同其资产进入清算阶段。两国情况形成推拉之力,使得大批中国资本涌入西班牙,针对西班牙的能源、金融、食品、科技、体育、旅游等优势领域的优势资源进行收购。截止到2016年底在西班牙中国跨国资本数量达到98家,与2008年相比数量在7年内增加了300%,而直接对西投资更是于2016年达到顶峰——17亿欧元,截止至2018年,中国在西投资存量达到52.33亿欧元,而2009-2018年间投资便占其中的99.78%。

中国资本的短时间密集出现和庞大的并购资金使得其每一项经济活动都备受媒体关注,而由于其涉及领域与社会民众生活密切相关,因此往往能在西班牙社会中造成较大影响。如中国天楹集团收购的Urbaser是西班牙主营城市服务及市政和工业废弃物处理的公司,其主要业务覆盖西班牙五十多个城市,负责全国四百多万人口的垃圾处理、焚烧和运营;中国外管局系的银杏树所收购的Madrileña Red de Gas是西班牙第三大天然气分销商,在马德里拥有超过85万个供应点;位于马德里和安达卢西亚的两家西班牙最大和最主要的肿瘤研究与治疗企业Imoncology和Oncosur于2016年先后被华润控股的Genesis Care公司收购;万达集团入股西甲知名球队马德里竞技,购买马德里地标建筑西班牙大厦;星辉娱乐收购西班牙人俱乐部等等。除此之外,中国资本在西班牙其它领域的收购同样引人瞩目,尤其是当对象企业涉及或有可能涉及安全、国防和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如中远收购西班牙Noatum港口51%股份,中航集团收购西班牙科技企业Cosma旗下的Aritex等。

虽然与其它国家相比,中国在西班牙的投资存量处于较低水平,根据西班牙国家商务部统计,中国在西投资远不及西班牙的传统投资者美国、德国和法国,甚至不在前十之列,但正如前文所分析,中国的资本密集程度和投资领域的选择特点往往能在西班牙社会中造成更大影响,这在2014年和2017年埃尔卡诺智库的调查中得到了印证,两次调查显示分别有34%和40%的西班牙人认为中国是西班牙的最大投资者,而至多只有17%和8%的受访者认为是德国和美国是西班牙最大的投资方[24-25]。

大量中国资本走出国门涌入西班牙无疑增加了中国的影响力,但与此同时带来的影响也是多方面的,其中不乏影响西班牙社会中国印象构成的案例,而这种影响有时并非是企业主观带来的,更多是由于双方文化、沟通和企业管理差异所导致的。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便是2014年万达集团收购西班牙大厦,大连万达集团于2014年收购了马德里的地标性建筑西班牙大厦,准备将其改造为集酒店、商业中心和豪华公寓为一体的建筑。在万达集团提出完全拆毁大厦重建的要求后,却遭到了时任左翼政党领导的马德里市政府反对,明确表示,出于文物保护的目的政府计划不批准拆除西班牙大厦的正面。虽然双方继续谈判,但2015年9月仍有7万余名马德里市民联名上书政府[26],表示坚决反对万达集团拆除重建西班牙大厦的计划,在各方阻力和公关处理不理想的情况下该项目最终流产。另一个较为突出的例子便是2016年2月,马德里警方以涉嫌洗钱为由突击搜查了工商银行马德里分行营业厅,并逮捕6名高管[27]。同年6月西班牙高等法院指控工商银行洗钱9 000万欧元。2017年7月西班牙国家法院再次指控2011-2014年间工商银行马德里分行为犯罪组织提供洗钱服务并将洗钱数字提高到了2.1亿欧元①参见:El Juez Imputa al Banco Chino ICBC por Blanqueo de Dinero de Grupos Criminales en su Oficina en España [EB/OL]. [2019-03-11]. https://www.eleconomista.es/economia/noticias/8599826/09/17/El-juez-imputa-al-banco-chino- ICBC-por-blanqueo-de-dinero-de-grupos-criminales-en-su-oficina-en-Espana.html。。在舆情监控中不难发现,各大西班牙新闻媒体对此进行了持续性报道,并把马德里工行洗钱案与高平的犯罪行为联系在了一起,媒体指出这些钱来自“在西班牙的中国公民各种犯罪组织”,这些犯罪团伙将从西班牙赚取的不法之财汇到中国使用[28]。而基建领域的收购行为也可能被解读为别有用心,如对于Noatum港口的收购被解读为中国正在悄悄占领各大贸易港口的行动之一②参见:China, Hacia la Conquista Silenciosa de los Puertos de Mercancías del Mundo [EB/OL]. [2019-03-12]. https://www.Lainformacion.com/mundo/China-conquista-silenciosa-puertos-mercancias_0_1036097953.html。。可以说,在不到十年时间里中国跨国资本在西班牙经历了数量从无到有,资本从少到多,行业从窄到广的过程,当这些资本触及民众生活和技术领域时,便会从一定程度上引起西班牙民众的不安,在这样的情况下上述事件的发生和新闻媒体的传播势必加深这一不安并对中国在西班牙资本以及中国形象造成负面影响,这也可以从一定程度上解释为何在2017年11月埃尔卡诺智库调查中,22%的西班牙受访民众认为对于西班牙来说首先应该限制和减少中国资本的进入,远超位列第二名的美国14个百分点。

五、结论及对策

整体来看,中国在西移民与经济活动是西班牙社会中中国形象构建的重要组成因素,尤其在经济危机中对国家形象的构建施加了重要影响。一方面,中国在西班牙移民数量不断攀升,经济活动保持活跃并不断发展,这使整个族裔社群在西班牙愈发受到关注,而对于西班牙普通民众来说,中国移民往往也正是他们了解这一遥远东方国度的最直接的窗口。依托于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吃苦耐劳的经营文化和族裔社群内的劳动力价格优势,移民企业家在价格敏感行业获得了更多优势,从一定程度上引发了本地企业的不安和抵制。但由于移民社区的封闭和缺乏与西班牙社会进行沟通的动机,使得这种不安和抵制难以通过有效的沟通和对话进行疏解,相反引起更多的臆测和不实推论。在这样的前提下,个别移民企业家的不规范经营或是犯罪行为在媒体的曝光下势必会引起西班牙社会的强烈反应,不但会加剧现有的刻板偏见和主观臆测,还会将这一印象转嫁到整个移民群体甚至是国家之上。另一方面,作为国家形象的另一载体,中国资本的密集涌入,跨国企业在西班牙社会的突然显露,大手笔的跨国并购给西班牙民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对于民生及科技行业的广泛涉足却引发了西班牙社会的不安甚至是一定的危机感。由于进入市场时间较短,且大部分中资企业是通过资产收购的方式进入西班牙,因此在管理上经营者往往出现对于当地文化和法律法规不够熟悉的情况,进而引发冲突或问题。这样的问题一旦出现往往便会激化西班牙社会存在的不安和危机感,降低其对于中国资本和国家的好感度,从而直接影响了国家形象在西班牙社会的构建。

作为国家形象的载体和重要的传播工具,中国在西移民和企业活动是西班牙社会构建中国形象最直观也是最直接的途径和凭依。在“走出去”和“一带一路”倡议不断发展的大环境下,努力建设两国高层关系,继续发展合作共赢框架固然重要,但与此同时也更应当注重国家形象在西班牙社会中的建设工作,良好的国家形象和社会基础将有利于项目的落实与对接,真正实现两国人民能够心之所向,身之所往。鉴于本文研究,笔者认为西班牙社会中中国形象的现状给予我们以下启示。

第一,中国移民社群应建立与西班牙社会的有效沟通机制。沟通和理解往往是解决问题的最好方式,上世纪90年代因为语言与文化问题,早一批中国在西移民缺乏建立与西班牙社会沟通机制的动机与客观条件。在21世纪的今天,随着留学生和华人二代群体的增加,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在西移民现在有条件、有能力,也有需求与西班牙社会开展更为有效的交流,中国在西社群应在继续紧密团结的同时积极融入西班牙社会,与市镇政府和民间组织建立更加稳定和广泛的沟通渠道,通过组织文化活动和开展对话增进彼此了解,减弱甚至消除刻板偏见。同时也必须明白,在当今的经济形势下,任何一方的单打独斗都不是最优解,移民企业应注意与当地企业保持良好关系,与有能力的企业取长补短,优势互补,化竞争为合作,真正做到互利共赢。

第二,中国跨国资本应加强对西班牙社会价值和文化的了解。中资企业在进入西班牙市场之前和在西班牙市场经营当中应加强对于西班牙文化、历史、社会价值理念的了解,重视跨文化管理,聘请当地顾问辅助决策,管理人才本地化,让企业真正做到入乡随俗,最大程度避免因文化不同而带来的冲突。此外,还应在追求经济利益和资源配置的同时把企业社会责任放在重要位置,关注社会影响,创造更多就业岗位,增强民众认同感,维护良好的经营环境和企业形象,减弱和消除西班牙社会对于中国资本的不安与排斥。另外中资企业也应重视移民企业家的桥梁作用,结合他们同时对于两国文化的熟悉和拥有的信息资源为企业项目落地实施提供帮助。

第三,在西移民和跨国企业应继续严格遵守当地法律,规范经营。无论是移民的中小企业还是中国的跨国资本,都应在经营中严格遵守西班牙相应法律法规,不存侥幸心理,定期进行规章制度学习和企业自查。移民企业应尤其注意税务问题,无论金额大小,每一笔交易都应及时入账开具合规发票,依法缴纳税款。跨国企业应聘用专业法律团队,确保所开展活动依法合规。规范经营是企业在西班牙生存的第一前提,也是树立国家形象的根本所在。

第四,在西移民社群和跨国企业应与当地媒体建立沟通渠道。在西华人社区与中资企业应与西班牙主流媒体包括但不限于《国家报》《世界报》《阿贝塞报》建立沟通渠道,通过增加社群和企业透明度加强西班牙社会对于中国在西华商和企业的认识。同样,在突发事件出现时可以第一时间与媒体取得联络,及时沟通做好公关处理,避免不必要的误会和偏离事实的报道,维护社群、企业和国家形象。

猜你喜欢
西班牙移民民众
移民与健康经济学
兑现“将青瓦台还给民众”的承诺
移民火星
乌克兰当地民众撤离
内陆移民(外二首)
满眼“怒”红西班牙奔牛节开跑
让博物馆成为“民众的大学”
Immigration移民
胡主席一弯腰 感动亿万民众
西班牙国庆大阅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