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控风险因素多维度护理干预在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机械通气辅助治疗过程中的应用

2020-12-29 02:25:31河南省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476000王静静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0年20期
关键词:脱机多维度胎龄

河南省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476000)王静静

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PPHN)是常见儿科疾病,与出生前肺小动脉肌层过度发育有关,临床主要表现为全身青紫、呼吸困难等,严重影响患儿健康[1]。机械通气是临床常用治疗措施,能改善通气、换气情况,进而缓解临床症状,对治疗有积极意义。但由于新生儿处于生长发育阶段,故治疗期间予以科学、全方位的护理干预对促进PPHN患儿恢复具有重要价值。可控风险因素多维度护理干预能防治并发症发生,提高护理质量,在呼吸综合征患者的护理中取得了良好效果。本研究选取我院68例PPHN患儿,旨在探讨可控风险因素多维度护理干预在机械通气辅助治疗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经我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选取68例我院PPHN患儿(2018年6月~2019年6月),依照入院时间不同分为观察组(n=34)和对照组(n=34)。观察组男18例,女16例,胎龄38~42周,平均胎龄(39.42±0.56)周;对照组男19例,女15例,胎龄37~41周,平均胎龄(39.28±0.65)周。两组一般资料可比(P>0.05)。纳入标准:均符合《新生儿肺动脉高压诊治专家共识》标准[2];家属知情本研究,签署同意书。

1.2 方法 两组均以机械通气辅助治疗。对照组予以常规PPHN护理,包括家属健康教育、饮食、环境、保暖指导,同时定时协助患儿翻身,适当按摩。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可控风险因素多维度护理干预。①由5名专业护士、1名护士长组成风险护理小组,评估机械通气辅助治疗期间可能发生的感染、机械破损等危险因素,并制定针对性护理措施。②患儿管理维度:选择平卧位,适当垫高肩部(1~2cm),并约束其上肢活动,以避免气道插管挤压、扭曲、脱落,影响治疗;调整室温22℃~25℃,保持舒适、安静环境,患儿保持仰卧位,抚触四肢、背部、臀部、头部,以增加患儿安全感,促进神经系统发育。③家属干预维度:向家属讲述袋鼠式护理方法及实施流程,选择安静、舒适病房,指导母亲着宽松衣服,患儿以俯卧位紧贴母亲袒露的胸前,头部放于乳房中间,背部用被覆盖,指导母体1只手放在患儿背部,并进行抚触,2次/d,以增加患儿安全感,促进发育。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脱机时间、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2.0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t检验,计数资料n(%)表示,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脱机时间、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 观察组脱机时间(4.56±1.13)d、机械通气时间(85.87±14.28)h、住院时间(10.49±2.24)d短于对照组(5.72±1.08)d、(98.96±15.67)h、(12.78±2.05)d(P<0.05)。

2.2 并发症 观察组肺气漏1例;对照组肺气漏3例,肺炎2例,低血压3例。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2.94%(1/34)低于对照组23.53%(8/34)(P<0.05)。

3 讨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2.94%低于对照组23.53%,脱机时间、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可见可控风险因素多维度护理干预能减少PPHN患儿机械通气时间,预防并发症发生,促进恢复。可控风险因素多维度护理干预通过护士管理干预,能及时发现气管导管异常,并及时清理口、鼻、呼吸道分泌物,进而降低感染发生风险,防止不良事件发生;此外通过对患儿及家属进行干预,能避免气道插管滑脱、挤压,以维持良好通气;同时通过抚触能增加患儿安全感,放松身心,调节呼吸频率,促进神经系统发育,以促进康复。

综上所述,PPHN患儿机械通气辅助治疗期间采用可控风险因素多维度护理干预能缩短机械通气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促进康复。

猜你喜欢
脱机多维度胎龄
不同胎龄、不同出生体重新生儿的首次肝功能指标的差异性
浅快呼吸指数相关指标预测脱机结局的价值分析
早期综合干预对小于胎龄儿生长发育、体格发育和智能发育等影响观察
“多维度评改”方法初探
改良程序化脱机在老年患者呼吸机撤离中的应用
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监测在机械通气患者脱机过程中的意义※
多维度市南
商周刊(2017年7期)2017-08-22 03:36:22
两种不同脱机方法在ICU老年机械通气患者拔管中的应用
中外医疗(2015年11期)2016-01-04 03:58:44
不同胎龄胎鼠脊髓源性神经干细胞特性比较
早产儿胎龄和体重对儿童糖尿病的预测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