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内镜学专委会
目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呈暴发状态,病例数持续增加。根据此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潜伏期长、感染性强、隐匿性强等特点,部分感染者可能仅以恶心、食欲减退、腹胀、腹泻等消化道症状为首发表现。为了预防在进行消化内镜检查中新型冠状病毒的感染,避免交叉感染,内镜中心制订和落实相关防控措施刻不容缓。根据《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公众预防指南之就医篇》《医疗机构内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护中常用医用防护使用范围指引(试行)》等要求,结合内镜中心诊疗和感控特点,特制订以下防控措施。
内镜中心在疫情未控制期间,可暂停常规胃肠镜检查,急危重症紧急处设置绿色通道。
1.1 无消化道相关症状或症状较轻的胃肠镜体检者,或需要择期进行内镜诊治的患者,建议疫情结束后进行检查。内镜中心可按顺序进行登记(推荐电话或网络预约),疫情结束后电话通知来院检查时间。
1.2 有消化道相关症状如呕血、黑便等消化道出血或消化道异物、急性化脓性胆管炎、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急性梗阻及已确诊消化道早癌等患者,可进行内镜诊治。
1.3 检查当日,所有患者及家属必须全程佩戴医用口罩(检查时患者摘除),内镜中心应安排专人进行体温测量及流行病学、症状筛查。如存在疑似情况,需暂停内镜诊疗,送至发热门诊排除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后,再继续进行内镜诊治。特别指出部分患者以消化道症状,如纳差、腹泻、恶心和呕吐为首发症状,若患者有疫情接触史,应进行胸部CT和(或)病原学排查,再行胃镜检查。
2.1 内镜中心工作人员,包括医师、护士、洗消及保洁等人员应每日上报自我身体健康日报表(包括体温、是否有乏力和上呼吸道症状等),如体温异常要立即脱离工作环境,视情况予以医学干预,采取隔离措施。
2.2 内镜操作医师及担任助手的护士或技师,在内镜诊疗过程中应佩戴N95或医用外科口罩、工作服加穿隔离衣、工作帽及乳胶检查手套,对存在一定潜在感染概率的患者(根据患者流行病学调查表、近期症状及所操作项目等,按照实际情况综合考虑),操作时应加戴医用防护口罩、护目镜、面屏、双层手套。工作区域所有人员必须严格按照医院感控要求做好个人防护措施,诊疗期间严禁陪同人员在无防护状态下进入诊疗区。
2.3 严格执行手卫生(七步洗手法),内镜操作前后均应及时洗手(戴手套不能替代手消)。注意: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的粪便样本中可检测出新型冠状病毒存在,手卫生必须严格执行。
2.4 根据工作量合理安排内镜工作人员,减少非必要人员。
根据 《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 (WS/T 367-2012)和《疫源地消毒总则》 (GB19193-2015)制订本方案。
3.1 空气的常规消毒,宜开窗通风、保持空气通畅。诊疗结束后,首先关闭诊室门窗,使用1 000 mg/L含氯消毒剂进行喷雾消毒,密闭30 min后开窗通风。或使用紫外线灯照射,时间为每次30 min,每日2次。
3.2 未被污染地面、墙壁、门窗、物体和内镜等相关设备表面采用医用消毒湿巾或1 000 mg/L含氯消毒剂喷洒至表面湿润30 min后再擦拭。擦拭原则:由上到下、由里到外。每日至少1次。
3.3 所有内镜消毒、灭菌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软式内镜清洗消毒技术规范》(WS 507-2016)。
3.4 被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等污染物污染的医疗器械、物体、内镜主机表面等可使用2 000~5 000 mg/L含氯消毒剂消毒擦拭,消毒剂作用时间>30 min后擦拭干净。被污染的地面用2 000~5 000 mg/L含氯消毒剂喷洒消毒,作用时间>30 min后清洁干净。另外需注意连台诊疗时,诊疗床一次性消毒床罩需一用一换,更换污染床罩后脱去手套,并严格进行手消毒,再换干净的一次性消毒床罩。
在诊疗过程中产生的医疗废物,根据《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和《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行处置和管理。
注:本方案经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内镜专委会常委委员及16个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微信群讨论后形成,供同行参考,具体诊治措施参考属地医院有关管理规定执行。
摘自ERCP之路
https://mp.weixin.qq.com/s/M2ra_v4bdKKTUPvRJ9TPf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