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语文与民俗文化融合的教学策略

2020-12-28 03:03李红梅
天津教育·中 2020年11期
关键词:民俗文化初中语文教学策略

李红梅

【摘  要】初中语文对于初中生的成长意义无可替代,由于当前初中生青春期的特点,他们容易被外界的事物所左右,也容易在人生路上做出错误的选择,而语文学科中民俗文化中的精髓可以对中学生的性格和精神品质产生极大的影响。语文教师要在教学中遵循一定的原则,将我国的民俗文化精髓传授给学生,传承我国优秀传统文化,让他们树立积极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关键词】民俗文化;初中语文;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93-2099(2020)32-0116-02

【Abstract】Junior high school language is irreplaceable for the growth of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Due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urrent adolescence of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they are easy to be influenced by external things and make wrong choices in life. The essence of folk culture in Chinese can be It has a great influence on the character and spiritual quality of middle school students. Chinese teachers should follow certain principles in teaching, teach the essence of our country's folk culture to students, inherit our excellent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let them establish a positive outlook on the world and life.

【Keywords】Folk culture; Junior high school Chinese; Teaching strategies

一、语文教学渗透民俗文化的基本原则

(一)创设民俗文化课堂情境

教学情境是教师常见的教学形式,通过为学生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可以在外在形象和内在感受方面给予学生积极的影响。民俗传统文化内容较宽广,精神内涵丰富,如果采用传统的灌输形式,显然无法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无法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而教师一旦结合学生的发展特点将情境教学应用在教学中,则可以起到积极的教学影响。比如,教师可以在教室的墙壁上贴上与民俗文化有关的图片,比如戏剧文化的变脸艺术、春节的年画等。在多样的情境刺激下,学生耳濡目染,对民俗文化的精髓记忆越来越深刻。

(二)发掘优秀民俗文化内涵

语文教师在讲解语文知识、传统民俗文化现象的同时,应将民俗文化的精髓传授给学生,这一点做起来有一定难度,需要语文教师认真研究语文中的深刻内涵,语文教师要在备课中下功夫,不仅要对教材中的注释进行研究,还要对教材的阅读提示进行详解,深刻挖掘课文中的每一个字词和句子。在必要的时候,语文教师还可以通过互联网作为教学辅助手段,对有关的民俗文化背景进行查询,挖掘其背后的传统美德。如此才可以将民俗文化的精髓渗透在学生的头脑,指引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在语文教学中渗透民俗文化的细节

(一)节庆民俗的教学融入

中华民族比较重视传统的节日,比如春节、中秋节、重阳节这些传统的节日不仅显示了祖国人民渴望与家人团圆的期盼和愿望,还彰显了一定的喜庆气氛,这些教学内容渗透在课堂,可以让学生产生极强的民族自豪感和幸福感,帮助学生产生对民俗文化的喜爱之情。为此,在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师可以结合主要的内容特点为学生创设一定的情境,让学生在充满乐趣的课堂中产生积极的学习趣味,提升他们的学习能力。

例如,在学习《北京的春节》时,本文是以北京的春节为背景的,但是由于地域文化差异,所以我在课堂的导入环节,先通过多媒体为学生呈现了一组有关春节的图片。在观看图片之后,只听班上一个学生大声说道:“这不是春节的图片吗?”我及时给予了学生肯定,然后询问学生:“你们认为春节的气氛是怎样的呢?你能说出几种春节的民俗特点吗?”让学生进行一分钟的自由表达之后,我将我国不同地区过春节时的民俗讲给学生听。在这个环节中,我明显感受到学生对于春节的渴望和兴奋,学生在轻松的课堂里感受到了我国民俗氛围,完善了春节相关民俗知识的理解,了解民间艺术的同时也能宣扬中国的文化传统。

(二)民间艺术融入教学课堂

在我国长久的文化长廊中,人们用自己的智慧创造了许多的精神财富,这些文化的流传,甚至在当今的人们生活中依然存在。这些民间文化形式众多,内容充实,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帮助。在语文教学中,一些文本中的事迹或背景本身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差甚远,教师可以结合知识内容为学生做出相关的知识延伸,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也提升学生对课堂知识的兴趣和记忆。在长久的教学观察中,我们可以发现很多初中生比较喜欢观看一些视频类的主题知识,这就给教师带来极大的教学灵感,我们可以将有关的视频呈现给学生,如此,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提升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保护文化的动力。

例如,在教学《愚公移山》这一课时,我先让学生进行了初步阅读,之后让学生思考片刻讲述对文本的理解。学生对故事的大概情节有所了解之后,我将提前在家准备好的皮影道具拿到教室,然后将教室的窗帘都关闭,并找来几个学生分角色扮演愚公、智叟、邻家小儿等。学生纷纷成了“幕后操作者”,他们用自己的理解与智慧将愚公的执着、智叟的自以为是、邻家小儿的动作神态灵活地展现出来。期间,有的学生觉得自己扮演得不太好,于是要求再尝试一次。由此,在充满轻松的气氛里,学生的学习兴趣被调动起来。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中,不仅让学生对文本的人物形象更了解,还加深了他们对文本主旨的把握,更为重要的是,通过皮影表演的展示能帮助学生了解中华文化的精髓,让学生在具体的参与操作中加深了对我国民俗文化的热爱,由此带动他们自觉维护我国传统民俗,激励他们将我国的传统民俗进行继承和发扬光大。

(三)传统文化戏曲精粹在课堂绽放

我国传统民俗文化的形式是不拘一格的,不同的文化形式其传达的精神是不同的,尤其是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所盛行的文化精粹对人们的生活影响巨大。就拿我国的戏剧种类来说,其流派不同、唱腔不同,给人的印象也不同。在教学中,虽然我们不用刻意给学生灌输戏曲文化的知识,但是可以在必要的时候将戏曲文化融合在教学中。将我国的传统文化精粹融合在教学中,不仅可以让学生的眼前一亮,还可以提升他们的学习效果。

例如,在教学《藏戏》这一课时,我先询问学生:“你们对我国的戏剧有所了解吗?”“戏剧的种类你了解多少?”“你最喜欢哪种戏剧?”在学生稍做回答之后,我对我国的京剧、豫剧、昆剧、黄梅戏等戏剧类别进行了简单介绍和说明,让学生对我国的戏剧进行了初步了解。接着,我将网络中搜集的一段藏戏播放给学生观看,并让他们说说视频中的戏剧有什么特点。如此,学生的兴趣十足,纷纷表达自己的观点。在观看结束后,笔者询问大家想不想看看别人所写的戏曲是什么样的?由此文学大家鲁迅儿时在外婆家看戏的故事。学生带着几分期待和几分兴奋,学生阅读了文本,他们很快了解了鲁迅笔下的戏剧文化,体会到了作者在文中写戏剧的基本原因,体会到了文本主人翁所寄托出来的情感。

三、结语

总而言之,对我国传统民俗文化的理解与传承是摆在教师面前的重要任务。虽然在初中课堂进行过多的民俗文化講解是行不通的,但结合国家的教育纲要精神,弘扬民俗文化的价值和传承的意义不可否定。语文教师应重视传统文化,并在平时的教学中多关注教材中的民俗文化主题部分,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参考文献:

[1]任敏.语言文学教学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考[J].内蒙古教育,2019(27).

[2]苏赞军.地方民俗文化与初中语文教学[J].中学教学参考,2011(34).

(责任编辑  李  芳)

猜你喜欢
民俗文化初中语文教学策略
基于“教、学、评”一致的初中语文作业一体化实践模式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提高民俗文化意识,延续民俗文化
地方民俗文化的传承
初中语文片段写作的实践路径
群文阅读与单元教学比较谈——以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为例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探析伏牛山文化圈特色民俗文化传承创新中的存在问题与解决对策
浅谈初中语文作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