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生活化教学路径探索

2020-12-28 13:40周俊霞
求学·教育研究 2020年14期
关键词: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探索生活化教学

周俊霞

【摘要】小学道德与法治的教育核心是将思想与知识进行有效融合与传导。其开设目的主要是提升小学生道德品质,加强学生道德素养,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念。本文将对道德与法治的实际教学进行深入研究,为教师改变课堂僵化现象、突破课堂限制、加强课程知识与生活联系等方面提供具体参考举措。

【关键词】小学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教学探索

一、加强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知识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因此,道德与法治的教学不能在脱离生活实际情况下开展。在课堂中,为使学生充分理解课堂内容,突破单向知识灌输的僵硬框架,教师可结合生活案例,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我的环保小搭档》的课时学习当中,教师首先安排学生将自己知道的破坏环境行为或者环境污染现象写在纸上,对列举最多的学生进行表扬。在此环节,学生通过快速回想自己观察到的环境污染现象,对具体的危害自然环境行为有了大概的了解。在明确破坏环境的危害性,使学生树立正确的环保意识。通过多媒体展示一些环保用品与不环保的用品,对学生进行提问,选出其中有利于环保的物品。此环节旨教师指导学生将生活中的环保材料与课堂的环保知识进行初步联系,例如学生在塑料袋与布袋中选择布袋后教师提出反问,鼓励学生阐述塑料袋的具体危害。此时教师让学生在纸上写下有利于环保的日用品以及工具等,促使他们对环保知识进行延伸学习,使其发现生活中存在的环保方案。在列举完成后,教师让学生选出其中一样作为自己的环保搭档,并写下具体如何合作,完成保护环境的任务。教师在此环节对学生进行引导,鼓励他们选择与自己生活联系密切的环保方案,促使其主动将课堂中的环保知识与生活联系起来,主动研究自己生活中可实现的环保方案,形成具体的环保意识。教师通过强化课堂内容与生活的联系,实现生活化教学,为学生将环保知识融入自己身边生活奠定了扎实的理论基础。

二、提高生活认知

小学阶段的学生,能接触到的事物有限,生活阅历与经验不足,对课程中涉及生活的知识理解不足。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观察他们的课堂反应,根据其理解水平开展具体教学活动,避免出现因知识理解不到位进而厌学的情况。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设置一定的生活情境,帮助学生在理解知识的同时,强化自身对生活的相关认知。例如,在《买东西的学问》课时学习当中,许多学生并不具备足够的消费经历,未形成消费观念,对购物这一行为的认知比较模糊。教师可合理设置教学时间,在课上还原生活情境,发给学生不同样式的纸条以代表不同面值的货币,通过多媒体展示一些可以购买的物品,让学生在教师限定的条件下提出购买方案。在活动过程中,通过对比评选最佳购买方案,引导学生进行有关消费的学习,使其对消费条件和消费环境有较清晰的认知,进而形成正确的消费观念,掌握一定的消费技巧。此环节不仅可以加强生活化教学对知识理解的促进作用,还可以提高学生对生活的综合认知,实现生活化教学的教育目的。

三、合理布置课后任务

除课堂教学外,生活化教学还要注意课后的学习巩固与延伸,合理安排课后作业是强化教学成果的有效手段。传统的课后作业主要以抄写、解题练习等为主,学生对该类型的课后任务有一定的抗拒心理。因此,道德与法治的课堂任务可突破作业的局限性,布置一些与生活相关的课后任务,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同时,构建课堂知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四、生活教育资源开发

由于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的自身特性,教师在现实生活中拥有丰富的教育素材,应当根据课堂教学需要以及教育目的将这些生活素材进行专门收集与处理。这些来自生活的教育资源,不仅可以将课堂知识内容立体化,帮助学生建立对教材的清晰理解,还可以充分向他们展示道德法治与生活的实际关联,引导其观察自身周围生活中存在的道德与法治知识现象,进而为其建立完整的道德法治观念,实现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开设意义。

五、以身作则,树立情感教育

小学道德与法治的课堂教学中,教师除了将课堂知识生活化,也要发挥自身的榜样职能,加强对学生的情感渗透,以增强其道德品质,提升其思想境界,为开展后续教学活动奠定坚实的基础。例如在《我们的学校》的课程学习当中,教师不仅要带领学生对学校以及其他教师进行正确的认知,还要在教学过程中利用自己的亲和力,将情感教育融入道德与法治的课堂教学当中。教师可让学生分别写下一段话,表达自己對校内最喜欢的教师的感情,通过引导他们表达感情,帮助其对教师进行整体认知。在此过程中,教师可让学生列举最喜欢的教师的特点,树立良好的道德榜样,鼓励学生自发模仿学习。同时,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应审视自身在课上课下的表现,在课上,教师应尊重学生,对其宽容,在与学生建立一定的情感基础后再对其进行管理。通过发挥自身示范作用,建立潜在的行为规范,使得学生在积极正确的榜样影响下,身心健康得到发展,提高班内整体思想道德水平。

六、开展家校合作

道德与法治的观念与实践,不能完全依赖于教师在学校中的作用,教师应将学生的校内生活与家庭生活联系起来,通过家庭与学校的双重影响,将道德与法治概念融入学生个人成长环境中。为实现该项教育方式,教师应主动与学生家长进行沟通,针对道德与法治的课堂内容,对家长提出要求,通过家校合作,实现课堂知识与家庭生活的无缝衔接,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加强他们对道德与法治的认识。在此过程中,教师应当主动发挥自身作用,促进教师、学生以及家长进行全方位沟通。学生通过接收教师灌输的道德观念以及家庭内部沟通交流,逐渐将所学知识与生活实际建立联系,保证教师设计的教学内容落在生活实处,为教学活动与实践活动结合提供一定保障。

七、开通反馈渠道

任何学科的教学都不能只依赖教师的主观作用,还要收集学生的建议反馈。小学道德与法治涉及的生活层面较多,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往往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针对类似情况,教师应当在课后积极与学生沟通,了解学生在学习或实践过程中产生的困惑,收集他们对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想法与建议。在全面了解学生情况的基础上,教师就学生遇到的障碍或问题进行解惑,引导学生在正确的道德观念下,通过科学合理的方式解决问题。在此过程中,教师通过主动沟通,拉近了师生距离,消除师生间交流的隔阂,通过学生课后反馈,不断完善自身课堂教学内容设计,进而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推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发展。

八、结语

教师应当充分发挥生活化教学的积极作用,改善课堂设计,丰富课堂内容。通过改变以往简单灌输的教学模式,增强知识与生活的联系,实现开设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育目的。

参考文献

[1]张华.生活化教学促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效益提高[J].教育评论,2019(05):144-146.

[2]陈洁.小学道德与法治的生活化教学探讨——回归生活,培养学生核心素养[J].课程教育研究,2018(28):73.

猜你喜欢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探索生活化教学
走进文本案例,牵出生活百态
“韦寨之窗”课程:道德与法治时政微课程设计与实施
联系生活实现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有效教学
“体验式”教学激活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的路径浅析
基于素质教育视角下的民族高校逻辑学教学探索与实践
高中数学课堂中德育溶合的探索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综合实验的教学探索
生活化教学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影响探析
数学课堂中实施生活化教学的研究
切入学生生活构筑地理生活化课堂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