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CBI是基于学科专业和主题内容的语言教学模式,它融合了基础语言与主题内容,能够有效促进语言知识、学科内容及学习者自主学习意识的提升。本文以《全新版大学进阶英语》教程为例,选取第二册第三单元“Friendship”,呈现CBI模式下一个单元的课堂教学过程,就新建本科院校公共英语CBI主题教学模式的使用价值进行教学探索。
【关键词】内容教学法(CBI);新建本科院校;大学英语课堂教学;《全新版大学进阶英语》
【作者简介】祝慧颖,豫章师范学院。
刘润清先生早在1996年就曾经指出:将来英语学习的一个重大变化是与其他学科结合起来。当前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的趋势是以专业内容为依托的ESP教学,这与CBI模式殊途同归,不谋而合。CBI 教学模式为新建本科院校的公共英语教学改革提供了新思路。
一、CBI理论基础
20世纪80年代末,内容依托教学Content-based instruction,简称CBI)理念被首次提出,“CBI是一种将特定学科内容与语言学习目标相结合的教学方法”。CBI教学模式不以语法为纲,而是以语言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向以内容为主体的教学模式转变,它是将学科内容知识和语言知识结合在一起,在完成学科内容的同时掌握语言知识和运用,实现双重学习的目的。
二、CBI模式融入《大学英语》课程的必要性
大学生在接受高等教育前,已经接受了近十年的英语基础教育,单一的传统教学模式强调知识授予,已经不能满足英语学习的要求。当前,融媒体时代下的各学科改革迫在眉睫,英语学习可借助全媒体优势,彻底打破学习空间和时间的限制,随时随地进行连续性的泛在化学习。学生只有意识到所学英语能切实满足专业和交流的需求,才能投入更大的激情进行主动性学习。引入CBI 教学模式坚定了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信心,明确了发展方向和目标,符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 年) 》所提出的培养复合型人才的要求。
三、CBI模式在《大学英语》课程中的教学体现
豫章师范学院《大学英语》课程设置面向非英语专业一年级和二年级的本科生,课内教材是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的《全新版大学进阶英语》教程。每单元文章都是一个独立的主题,涉及日常生活、经济文化、科技娱乐等领域,选材内容丰富,语言纯正地道,教程中的文章包括原版刊物选段阅读、诗歌赏析、名言摘录等,构建了生动的语境,将语言技能和实际操练相结合,更好地提升学生的语言人文素养和跨文化交际能力,满足了当前社会人才培养及学生个性发展的需求。
将CBI模式运用到《全新版大学进阶英语》课程,是因为课程教学环节以新媒体特点为基础,突显了主动性和积极性,即通过“随行课堂”和“课程中心”两个移动终端的辅助教学,通过“线上+线下”“课内+课外”两结合,重视过程性评价,学生有渠道自我测试,教师能随时监测学习进展情况,随时分析改进教与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促进学生课内外双向学习。
笔者面向418级的本科班(软件工程班、数学应用班)进行CBI教学,教程为《全新版大学进阶英语》第2册。将18个教学周分为三个部分:第1周为教学铺垫,第2周至第17周为教学执行,第18周为教学总结。
第1周开始就向学生介绍CBI课程教学计划目标、进度安排、学习资料、课内外(线上+线下)任务完成方法、过程性和终结性评估方式等内容和流程。端正公共英语学习态度,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心理和认知上接受并践行自主学习,教师关注学生的心理状态,并根据个性需求制订可行的学习计划。
CBI模式教学将单元内容作为一个整体,环环相扣,以第三单元为例,教学设计如下:以目标为导向,通过“任务学习法”督促学生在单元学习前查阅背景资料,并以小组合作形式讨论分享。以第三单元“Friendship”的精读课文“Why Do Friendships End?”(友谊结束的多种原因),泛读课文“what should we do for our friends?”和“Two fables”两篇故事及关于朋友概念的思考为例,4-5人为一组,小组合作学习,课前查阅整理分享资料,包括关于“友谊与伤害”的西方寓言故事(“Nail”“Sand and stone”“The ship of friendship”等)和名言俗语;朋友、友情类英语词汇;校园生活中和室友相处的真实动人故事;友誼破裂的心理体验和原因。让学习与课程思政相连,讲好身边的故事。以上多点挖掘素材后,小组把所查资料做成PPT,在课上讲解介绍。
2.课上导入时,把握系统性原则,尤其注重阅读策略中精度与泛读的结合,进而延伸主题。教师利用恰当的图片、音视频等资料导入主题“Friendship”, 合作小组用多媒体展示背景资料后,教师点评优缺点或补充内容。如:教师可就学生对“Fables”的讲解,进一步介绍希腊罗马神话和寓言故事,这些故事趣味性强又充满了人生智慧,帮助学生有兴趣在课后阅读更多西方文化和西方文学方面的文本,体现泛在化教学的优势。
常俊跃(2008)指出,CBI理论中语言是内容的载体,语言教学中必然会运用到听、说、读、写各种语言技能,也需要语篇结构分析。讲解课文时,教师可进行语篇分析,并关联词汇策略和阅读策略的理论与实践,特别是长篇记叙文章可让学生使用思维导图的方法,架构出outline和main idea,以summary形式检测学生的阅读理解效果,同时达到练习写作的目的。
3.重视课后学生自主阅读,实现英语语言、人文素养、跨文化交际的逐步发展。二语习得和认知心理学是CBI理论的主要依据,20世纪70年代末,美国语言学家克拉申(Krashen)提出了“语言输入假说”,“i+1”理论是其核心内容,强调有意义、可理解的语言输入是语言学习应注重的内容,语言素材内容丰富有趣才能使学习者产生兴趣,吸引他们进行细致分析,又要与学习者的生活环境和生活体验有相关性,这一观点在二语习得研究领域产生重大影响。认知心理学强调主动构建知识意义,在学习者已有知识的基础上,把语言教学的内容和生活体验相关联,激发学习兴趣,提升交互性学习效果。
本科学生按照不同专业,公共英语课程每周最多四节,最少两节,课堂阅读对学生的提升十分有限,“吃不饱”就必须增加丰富的课后阅读。CBI模式运用于大学英语课程的课后阅读时,可分为课后单元主题阅读和课外自主阅读。单元主题阅读是本单元主题的课外延展,课外自主阅读是学生根据自身兴趣或教师推荐,选择多样的英语阅读资料。笔者认为,重点还是要多鼓励学生开展课外自主阅读,倡导阅读《21 世纪报》,《China Daily》等报刊杂志或英语名著,并鼓励学生阅读希腊罗马神话、西方文学赏析、西方美学史等著作。“Welearn”(随行课堂)中也有相当多的听说读写素材,是本套教材移动终端学习时非常好的选择。
这种自主式阅读学习,必须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只在阅读顾问、观察者、监督员的身份中转换,去推动自主阅读计划有效进行。如:为每个学生建立《大学英语》自主学习档案,举行阅读分享会、读书交流会等形式,都能配合师生互动交流,突出学习效果。
单元主题内容整体评估与调节提升方面,依托CBI理论,建立学习档案和学习“圈子”,提交学习日志或读后感,线上线下多途径(如课堂反馈、随行课堂、问卷调查、访谈等)监測课内外英语学习进度和效果,并根据监测数据,师生同时开展自我评估和调节提升。
四、CBI模式在《大学英语》课程思政中的应用
学科英语教学(ESP)盛行的当下,要求英语教学既要重视语言技能和运用,又要重视英语与学科内容,并与课程思政相结合。以内容为依托的教学理念(CBI)结合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时,具备天然的亲和力。
以《全新版大学进阶英语》第二册第三单元“ Friendship”为内容依托,围绕主题“朋友和友情”提出友谊终结和责任意识两个话题。课堂分析中,引导学生与故事中的主人公转换角色,并续写故事,培养共情能力。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积累了关于友谊的词汇、俗语及寓言故事,提高了对心理描写的表述能力,对人际交往和责任担当也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在课程导入环节中,加入德育名人小故事《伟人的友谊:马克思和恩格斯》。在课堂教学时,提出大国友谊的概念,强调国与国之间是命运共同体,培育家国情怀。增加校园文化和校史发展的元素,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推动CBI模式下课程思政建设和思政案例库建设。
为了使学生直接接触西方文化,提升跨文化认识和交际能力,《全新版大学进阶英语》教程的单元文本均为原版语言素材。在课程思政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对教学材料进行筛选、辨析、讲解,经过长时间的打磨,CBI理论下课程思政教学能推动探究英语学科的育人价值。
五、结语
豫章师范学院升格为本科院校之前,多年教学与实践的都是高职高专类英语。本科英语教学与专科英语教学在学生基础水平、教师知识素养及学科教学理念等多方面存在诸多不同。作为新建本科院校,英语教学过程中要革新观念,扬长避短,以本科教学新要求探索大学英语课程教学法。
国内外众多研究均表明,二语习得是客观存在、认知方法、知识结构及亲身体验等多项合力共同作用的结果,围绕某一特定主题,多项结合才能获得高水平的外语能力。本文所提倡的本科英语教学中的内容教学法(CBI),以主题模式为基础,以学科知识为背景,融合语言输入与输出,这与二语习得规律完全一致。在新媒体环境中的CBI教学法,为解决新建本科院校英语教学面临的问题提供了新思路和新途径,提出应对策略,激发学生的自我学习兴趣,提高其语言和文化素养,做符合时代要求的合格大学生。
参考文献:
[1]KrashenSD.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and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M]. OXford: Pergamon, 1981:21.
[2]常俊跃,董海楠.英语专业基础阶段内容依托教学问题的实证研究[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8,05.
[3]刘润清.外语教学研究的发展趋势[J].外国语文,1999(1):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