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闻天的传统文化观及现实启示

2020-12-28 02:11张正茂
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学报 2020年6期
关键词:现实启示张闻天

张正茂

摘  要:张闻天作为中国共产党早期的领导人之一,十分重视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张闻天的传统文化观已初步形成,与当时的国内环境和他本人深厚的文化理论功底及丰富的留学经历分不开。张闻天的传统文化观囊括了其对待传统文化的基本态度、阶级立场、分析方法等内容,当前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应汲取张闻天的传统文化观,正确处理好传统和现代的关系,树立文化自信,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推动文化的创新与发展。

关键词:张闻天;传统文化观;现实启示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3769(2020)06-112-05

中华传统文化绵延千年,璀璨夺目,对中华民族的成长和进步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也为铸就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积淀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基础。张闻天作为中国共产党早期的领导人之一,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过程中,不忘学习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其留下的文章著作中均可感受到他本人深厚的传统文化气息,其传统文化观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具有重要价值。

一、张闻天传统文化观的形成因素

1.国内环境:多元文化的交融

张闻天传统文化观的形成有赖于当时国内的环境。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资产阶级新文化与封建社会旧文化、外来文化与中华传统文化等各种不同类型的文化相互交织、混杂。如何处理新旧文化的冲突摩擦,如何对待中西文化的关系,成为当时知识界争论的焦点,张闻天持论全面、绝少偏颇,他认为,一是要整理国故,二是系统翻译欧美丛书,三是系统整理近代有价值的文字。[1]这些见解具有全局眼光。全面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提出了新民主主义的文化纲领,毛泽东指出要“清理古代文化,剔除其封建性糟粕,吸收其民主性的精华”[2],这对张闻天从事党的宣传教育工作提供了目标指向,如何汲取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精华部分来为抗战服务,成为张闻天的任务之一。新中国成立以后,社会主义建设遭受波折,但张闻天始终奉行自己的传统文化观。

2.自身素质:深厚的文化理论功底

张闻天幼时家境殷实,学习很有天赋,六岁进私塾,熟读《百家姓》《千字文》《论语》《孟子》等经典传统文化,七岁读中华书局出版的《初小新式国文课本》,眼界从中国扩展到中国之外的世界。[3]十岁便能撰写文章,十一岁考入南汇县(注:现为上海南汇区)立第一高等小学,接受当时先进的新式小学教育,该校师资力量雄厚,所用教材均为新出版的教科书,修国文、历史、地理、农业、英语、算数、理科等,其中英语就要求毕业时会用英语写简短文章。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为张闻天后来的深造奠定了初步的文化基础。[4]1917年,张闻天考上河海工程专门学校。该校十分重视国文和英文的教学,这也为张闻天日后学习马克思原著和进行文学翻译、创作打下了基础。

1919年6月,《南京学生联合会日刊》创刊,张闻天是主要编辑成员、重要撰稿人,在近三分之一的“日刊”上都有他的文章。其中,《“五七”后的经过及将来》(1919年7月21日)一文清醒地分析五四运动以来的形势和经验教训。[5]1919年8月19日至21日在《南京学生联合会日刊》上连载的《社会问题》一文中,张闻天提出要按照马克思主义唯物历史观观察社会的变迁,是南京地区传播马克思主义思想的第一人。此外,张闻天参加少年中国学会,参编新文化运动周刊《南鸿》,随后他发表的《对于中华书局新思潮社管见》(1920年)、《对于少年中国学会问题的意见》(1921年)、《中国底动乱及其解决》(1922年)等文章都體现出其深厚的文化理论功底。延安时期,他主管中国共产党的宣传工作,极为重视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其中《论青年人的修养》(1938年4月12日)、《论待人接物问题》(1938年7月26日)、《党的宣传鼓动工作提纲》(1941年4月20日)是其重要体现。张闻天一生著述颇丰,单就文化领域就留下不少论文篇章,说明张闻天十分重视传统文化。

3.留学经历:拥有广阔的国际视野

张闻天青年时期留学多国,前后留学日本、美国、苏联。1920年,在日本东京留学期间,他自修日文,学习哲学、文学和社会科学书籍。1922年,在美国旧金山,他白天在加利福尼亚大学学习,晚上八点之前在《大同报》社上班。[6]通过对国外的实地考察,也让他对社会、人生、未来有了进一步的认识。这段时间他结识了许多后来成为文艺理论家、文学家的有志青年,也让他对文学的兴趣日益浓厚,使他逐渐成长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代革命文学家和翻译家。在苏联,他先到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并任教,随后到红色教授学院深造,在此期间完成了很多翻译工作,接触并学习了更为丰富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张闻天的留学经历,使他开拓了眼界,也让他对中华传统文化具有了更深层次的把握。新中国成立后他担任外交部第一副部长,出访多个国家,这些外访经历进一步丰富了他的文化价值观。

二、张闻天传统文化观的主要内涵

1.对待传统文化的基本态度:具体分析,批判性继承

具体分析、批判地继承是张闻天对待中华传统文化的基本态度。张闻天在《民国日报》副刊《觉悟》上发表的《中国底乱源及其解决》中指出,“在旧有思想系统上产生的制度虽然崩坏,但这思想系统而不破坏,他还是能够创造出类似制度的”,[7]认为应对旧的封建的思想文化体系进行推陈出新,才能使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延绵不绝。他还指出,在当时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国情下,旧文化占据主体地位,但是旧文化中也有反抗压迫者、剥削者,支持受压迫者和受剥削者,主张民主自由,探求真理与进步的诸多先进特点的文化因素的存在。[8]这体现出张闻天对待传统文化具体分析的态度和辩证考量的精神。中华传统文化历经几千年,底蕴深厚,糟粕与精华需要辩证地分析,传统文化中的糟粕要加以剔除,而其中精华部分则需与现实相结合,应批判性地继承,古为今用,切不可一棍子打死,全盘否定中华传统文化。

2.弘扬传统文化的目的:服务于新文化

全面抗日战争时期,张闻天主管中国共产党的宣传教育工作,是中国共产党内首屈一指的文化理论人才,他对新民主主义文化的形成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同时,他重视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批判和继承,做了许多实际工作,对新民主主义文化的成长进步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在此期间,张闻天撰写了很多文章,阐述其“新文化能够利用表现新内容的旧文化的旧形式,但这些旧形式必须经过改造,才能表现出相应的新内容,对旧形式的批判发展是新形式的创造的开端”[9]的观点。在《论青年的修养》(1938年4月12日)中,他认为,注重提升“修养”是传统儒道文化中的组成部分,并告诫广大中国青年必须要养成理想坚定、品格高尚、志存高远、拼搏不息、不断学习、团结群众的修养。在《论待人接物问题》(1938年7月26日)中,张闻天引用《中庸》《诗经》等传统文化著作中的典故和名言,指出 “在待人接物问题上,要估计到中国人的传统和特点。”[10]这些理论认识对促进新文化的健康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3.传统文化的阶级立场:人民群众的立场

张闻天十分重视并强调要站在广大人民群众的立场上看待中国传统文化,具体就是是否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与要求。人民是传统文化的创造者,也是促使传统文化推陈出新和革故鼎新的重要力量。始终坚持人民性,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得以传承发展、永葆生机与活力的重要保证。他在《抗战以来中华民族的新文化运动与今后任务》一文中指出,新文化运动是大众的,它代表中国广大人民群众利益,是平民的文化。张闻天主张新文化应为全体人民所共有,在广大人民群众中普及开来,从而提升全体人民的文化素质。[11]而那些反对人民大众,主张独裁压迫人民的剥削阶级的旧文化,也正是失去了这一立场而变成了糟粕,日渐没落,受到人民群众的批判。

4.传统文化的分析方法:阶级分析法和历史分析法

阶级分析方法是马克思主义分析问题的方法论典范。张闻天认为,中国传统文化是与一定阶级相联系的,阶级不同,其文化也不相同。例如传统文化中存在买办性的封建主义文化,这是中国封建地主阶级、买办资产阶级的文化,其阶级属性决定了此类文化的基本特点,即压迫剥削人民,为本阶级服务。当时张闻天分析指出中国社会各阶级对此类文化的不同态度:首先,民族资产阶级由于其具有两面性,一方面当其革命时,会奋力批判买办封建文化;另一方面当其不拥护革命时,便会极力拥护此类文化。其次,广大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的革命具有坚决性和彻底性,对待此类文化采取了反对和批判的态度。除此之外,中国传统文化中还包括广大底层人民群众的文化,因为此类文化是主张反压迫反剥削的,所以这类文化是被统治阶级所极力打压的。

历史分析方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联系观和发展观的具体应用,此类方法强调客观事物是变化发展的,分析其发展须从不同历史阶段去联系比较,这样才能把握客观事物的本质,弄清事物发展的规律。张闻天指出,“新文化不是旧文化的全盘否定,新文化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奇怪的东西,而是过去人类文化的更高发展”[12]。这体现出张闻天本人对新文化的基本看法,也说明新文化是有其历史渊源的,是在旧文化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二者之间有其必然联系。中国传统文化不断革新,不断进步,才会使得新文化愈加完善,臻于完美。张闻天运用历史分析法来对待中国传统文化,不是以今人要求古人,充分体现出其思想的先进性与科学性。[13]

5.认识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关系:正确处理文化融合问题

五四运动前后,各种西方社会思潮涌入中国,比如工读主义、新村主义、无政府主义等,极大地影响了当时的知识分子。五四运动后不久,广大知识分子在思想文化领域开展了几次中外文化论战,但结果并不尽如人意,论战双方都存在绝对主义倾向,即双方都认为好就是绝对好,坏就是绝对坏,论战双方都没有阐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为我所用”的基本思想。张闻天撰写文章《对于中华书局新思潮社管见》表达出他对五四新文化运动的看法与主张。文章指出,整理国故必须要聘用专门的人来做,这些人必须具备三个条件:第一,必须对国故有深入全面透彻的研究,而且还需精通西方文化学说;第二,必须要有世界的眼光;第三,必须要有科学的见解。整理国故不能让“一般遗老去整理。”[14]从总体上看,张闻天的传统文化观既没有全盘否定中华传统文化的民族虚无主义的态度,也没有当时封建大儒们的保守落伍的妄图复古的偏向,而是辩证地看待中西文化的关系,汲取西方文化的有益部分,做到为我所用。

三、张闻天传统文化观的现实启示

1.正确处理好传统与现代的关系,推进文化创新发展

张闻天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只有坚持与时俱进,摒棄糟粕,才能实现跨越式发展。当前,唯有如此才能推动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有效提升。一是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用辩证统一思想去审视中华传统文化。对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我们应从客观实际出发,对其符合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能够解决当前发展所遇到的问题、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的方面要汲取;对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糟粕应抛弃。传统和现代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需要我们在实践中做到革故鼎新、创新发展。二是需要推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相融合。张闻天较早地学习和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在《社会问题》一文中,他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去观察中国具体问题,利用马克思主义来创新中国传统文化。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外来思想,若想在中国发挥作用,就必须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相融合。当今时代,不同文化之间交锋激荡,东西方文化的碰撞尤为激烈,因此必须始终保持自身文化的优秀传统,明确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发生转变,已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目前各项工作都要在此基础上开展,在此过程中必然会遇到与国家社会发展相关的突出问题和矛盾,以推进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

2.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天下之大,黎元为先,“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15]。张闻天的传统文化观强调要站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立场上去对待传统文化,新文化是大众的文化,新文化必须是代表大众的利益。[16]广大人民既是文化的创造者,又是文化的享受者。中国共产党自建党以来,就一直坚定不移地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实现共产主义作为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而实现共产主义的一个重要条件就是要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因而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要想确保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取得进一步发展,使其具有永恒的生命力,就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

“初心”就是民心,人民就是江山。中国共产党“不忘初心”就是践行忠诚人民、领导人民、服务人民的光荣使命,切实解决好老百姓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热点难点痛点问题,尤其是要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让全体人民都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不忘初心”就是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暖民心、排民忧、解民难,始终以人民心为心,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始终与人民心心相印、同甘共苦、团结奋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既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根本宗旨,也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

3.坚定文化自信,切实弘扬传统文化

张闻天的传统文化观強调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脊梁。当前我们进行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强调四个自信中的文化自信,对当今中国的道路选择、理论构建和制度安排就有了坚实的自信,对中国共产党执掌政权就有了坚实的自信。[17]“以人为本”“民惟邦本”的治国理念,“载舟覆舟”“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止戈为武”“协和万邦”的和平思想,一直是中华民族治国理政的思想渊源。此外,还有许多军事思想、用人思想、法治思想、改革思想,都对当今中国开展文化建设和加强文化自信提供了深厚的历史文化营养。

参考文献:

[1]张培森. 张闻天研究文集[M]. 北京: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90:45.

[2]毛泽东选集(第2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707.

[3][4][6]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张闻天选集传记组.张闻天年谱[M]. 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0:4,7,42.

[5][7][14]张闻天文集(第1卷)[M]. 北京: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90:2,30,13.

[8][11][12][16]张闻天文集(第3卷)[M]. 北京: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95:40-41,40, 41,47.

[9]刘建美. 张闻天传统文化观述评[J]. 党史博彩,2002(3): 43.

[10][13]张闻天选集[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202.

[15]金良年.孟子译注[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142.

[17]刘后滨.民族复兴的历史根基与文化底蕴[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7:42-43.

猜你喜欢
现实启示张闻天
名人名言
走进张闻天工作室旧址纪念馆
张闻天晚年:想做个“普通的劳动者”
从生活小事看张闻天廉政大情怀
“你们是职员的儿女”
传承精神 放眼世界
列宁从严治党的思想实践及其现实启示
东北抗联精神对我军改革强军实践的现实启示
继承与超越:革命时期党的政治纪律建设给新时期带来的现实启示
《整顿党的作风》与党的作风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