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延生
内容摘要:适应于20世纪80年代初改革开放、百废待举之需,全国多所高校在中文系或管理系下开办了文秘方向。经多年的探索,积累了较丰富的办学经验,为社会输送了大量的秘书人才。到了2012年国家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终于设立了秘书学专业,这在秘书学界是一件破天荒的大事。回顾这几年的秘书学专业建设与发展,在过去文秘方向的基础上有所承继,有所创新,但秘书人才培养的水平参差不齐。如何夯实秘书人才培养基石?其课程教学改革是不容忽视的重要环节。紧扣这一切入点,通过本着智能型人才的功效追求、本着规范性人才的办事原则等方面予以探讨,试图梳理出较正确的人才培养的思路,为高校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秘书学专业秘书人才培养在途径、模式、特色等方面做出力所能及的探索。
关键词:秘书学 人才培养 思路梳理
长期躲在别人屋檐下求生存的中文专业(高级文秘方向)或工商管理专业(商务秘书方向)等专业历经艰难“爬坡”,如学者钱世荣所言“开创期”、“拓展期”,终于在社会有识之士的长期呼吁之下脱掉其不合法的外衣,走向了“突破期”-----2012年国家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出现了秘书学专业,得到了官方的认可,从此秘书学有了合法的地位。对于一个新专业,“新”在社会对专业的需求;市场对人才的苛求;自身对内涵的追求;学生对学业的希求;教师对执教的讲求。考察几年的办学过程,正如钱世荣先生所言“突破期”,在学科研究、专业教育职业资格制度等方面都力图有所突破。但具体的方法、措施等仞在探讨之中,也就是说还存在着很多不尽人意之处,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突破。从专业地位,虽有合法的身份,但囿于历史的原因,社会对秘书专业发展的地位,时有质疑甚或被人误解歧视,认为传统的秘书以吏为师没有经过严格的培养训练,不也照样角色配位吗?导致相关方面包括学生自身专业意识不很强,学了几年秘书不知道秘书能干什么,更在于不少学生一入学就抱着学秘书将来不会干秘书的想法。还涉及到课程体系陈旧老套空泛,不能与时俱进地引入新内容、新体系、新视点,直接带来人才培养质量不够高,就业竞争不够强。面对如此现实,迷茫、困惑、徘徊等矛盾现象,不能不令人担忧。如何破解“瓶颈”带来秘书学新专业的快速发展?笔者梳理的思路如下:
一.本着智能型人才的工效追求
干练、果断、快捷,是秘书基本的素质。快捷,要求秘书快速获取信息、迅速处理信息,为领导提供准确高效的服务。“时效”二字在秘书脑海中永远是关键词。秘书在一些常规事务处理外,还经常遇到一些突发性事件。如某外商突然到某企业参观、洽谈,秘书要很快为领导写出欢迎词、解说词,并做好场地安排。再如某机关临时决定召开某个重要会议,你要很快为领导拿出相关讲话稿,并做好会场布置、会议期间的服务工作。如果会议期间出现新情况,秘书要很快做出反应并及时解决。在信访工作中,突发事件时有发生,由于秘书人员、信访部门反应不到位,使一些本来可以在基层很快解决的信访事项长期得不到解决,导致群众的强烈不满,于是越级上访、写信,造成很坏的社会影响,甚至成为不稳定因素。因此,必须强调信访事项的及时性,尽最大努力,把问题解决在基层或当地,特别是处理一些敏感性的问题,更应如此。
当代秘书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走过其艰难之路,一如学者钱世荣认为,在80年代走过它的“开创期”、90年代的“拓展期”、世纪交替的“突破期”。但毕竟是非常年轻的学科,在发展之初,出现诸多的困境,也是可以理解的。人们应该正视客观存在的问题,秘书学专业是新上马的专业,缺乏一流师资及其拔尖人才;缺乏高水平研究成果等。但如何改变现状,探寻解决问题之道,只有立足脚下,借鉴国外秘书学专业人才培养的先进经验,去瓶颈化,排除人才培养的制约因素,引入中外比较的理论,探讨合理、高效、科学的人才培养思路,初步建构高校秘书学人才培养的理论体系。尤其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从学科发展角度、从专业人才培养角度,找准定位,提升品位,理顺教育体制,尤其是人才建设,给人才个人发展比如职称评聘疏通渠道。当然,秘书学老师在教学中必须重视学科及其发展,锁定培养目标,钻研教材,结合现实情况,把别人的研究和自己的研究所得带进课堂,注重秘书实践永远是第一位的。教师自己必须具有较高的修养,才能在秘书学专业课程教学中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引导和指导的作用。因为加强大学生素质教育,教师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教师要进行自我修养。站在教育的高度,探究学科的广度,钻研前沿或边缘的深度,再加上尽职尽责的态度,一定会将课上得生动有趣,把一些死板僵硬深奥玄虚的知识转化为鲜活流动的最可学、最可用的能力,不求窮理尽性,但求活教活用,注重开发学生显在或潜在的智能。[1]”
二.本着适应型人才的素质修养
由生理学、心理学移植到教育学中的“素质”一词,在上世纪80年代后期出现的频率逐渐高起来,随之提倡素质教育。其内涵越来越丰富,其中有一点很重要,素质反映了受教育者的主体性。本此有人提出了:“素质教育是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发挥学生主动和主体精神,注意开发人的智慧潜能,注意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2]我理解为秘书学专业学生的主动和主体精神尤为重要。虽然秘书的职业在辅助领导或领导群体的管理活动中充当配角,但秘书在办文、办会、办事中依然要有建言献策、调研协调、督查反馈的主动。为了将来的工作或职业,学生在校的学习过程中必须要虚拟自己在工作中的角色担当。秘书学老师在教学中可以进行这方面思维的引导,先模拟情境,设计场景,从工作状态入手,再学习理论,由理论指导实践。这种一开始就给学生一种联系实际、进入工作状态的思维,可以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以具体的实际工作案例为切入点,广泛吸收其它学科的知识,在熟悉秘书业务的同时,又能了解实际工作的具体情况,面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矛盾,并能提出自己的处理办法。这些体验,将会为他们今后就业,迅速实现由学生到员工的角色转换打下一定的基础。从秘书修养的角度看,是培养学生适应秘书职业活动的需要。具体表现在秘书的知识和能力修养应当同秘书的岗位职责,服务单位的业务活动特点,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环境相适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