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康 张梦 赵贝斯特
摘 要:慕课是“互联网+教育”的新产物,是一种新的知识传播模式。在当前的传播语境中,传播者、传播内容、传播媒介和受传者四个必不可少的要素构成慕课的知识传播系统,构建师生共同体是慕课的知识传播逻辑与路径,理应成为慕课发展的动力和目标。本文结合“哲学、文化与人生智慧”慕课课程调查问卷和“中国大学MOOC”后台管理数据,提出从激发师生共同体活力、加强平台建设及与高校教育体系有机融合三个方面提升慕课的知识传播力和影响力。
关键词:慕课;知识传播;师生共同体
慕课是“互联网+教育”的新产物,其传播模式为教育教学和文化素质教育带来了新启示。本文以文章第一作者主讲的“哲学、文化与人生智慧”慕课为例展开研究,主要探讨:
(1)在当前的传播语境中,慕课的知识传播是何种模式?其特点如何?对这一问题的回答有利于在慕课建设中把握其核心特征,掌握知识通过慕课进行传播的基本规律。(2)慕课这一传播模式有怎样的作用?其传播效果如何?对这一问题的回答有利于检验慕课传播模式的运行效果并明确发展方向。
一、慕课的知识传播模式
1.慕课知识传播的“四要素”及其特征
作为在线互动课堂的典型代表,慕课在原有单向传播模式的基础上,整合传播者、传播内容、传播媒介及受传者等所有知识传播要素,开创了一种新型的传播模式,这种传播模式打破了原有的以教师为主导的线性传播模式,构建了以师生为主导,以慕课平台为传播媒介,具有多向反馈效果的知识传播模式。
“哲学、文化与人生智慧”慕课自2018年10月上线至今,已完成四轮课程运营,选课人次累计突破20000人,本课程作为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在华中科技大学设置了校内同步SPOC(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模式,积累了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集中体现了慕课的知识传播模式,具有如下特征:
(1)對于主讲教师而言,慕课课程中的教师变主导为引导,其角色从课程内容的提供者到教学环境的设计者,甚至是不断探求新知的合作者。哈贝马斯强调主体间的平等对话和辩证,以达到最广泛的统一。本课程主讲教师尤其注重问题导向及师生平等对话,每一讲都由问题开篇,在剖析各流派不同观点的基础上,抛出问题引发学习者深思。
(2)对于课程内容而言,符合当下人们学习方式和学习习惯。当代人网络使用行为呈现实时性、高频度、碎片化等特征,影响着个体的认知能力和认知水平,对个体保持持续注意力带去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哲学、文化与人生智慧”慕课的课程设计考虑到受众的主体差异,如学生群体思维方式、学习基础及学习能力的差异,以及语言障碍、注意力集中时长等多种因素;并根据知识内容特点进行学时分割,使之更符合传播心理学的理论应用,也体现了以学生为主导的传播过程。
(3)对于慕课平台而言,慕课作为一种新的知识传播技术手段和载体,教育传播活动不再以物理空间的接近性和时间的同步性为前提,人们可以分散在广阔的区域,近乎实时的传播速度和现场感将遥远的物理空间彼此拉近,师生之间的感觉距离大大缩小。慕课媒介的产生创新了人们感知和认识世界的方式,这种变革改变了师生之间的互动方式和理解知识的框架,也为学校组织更新教育教学实践带来重要影响。
(4)对于学习者而言,在本课程中实现了参与式学习,符合“使用与满足”这一受众行为理论。首先,慕课平台提供大量丰富的优质课程、快捷方便的搜索过程及网上浏览,这些满足并不来源于特定的学习内容,而是使用这一平台的体验本身。其次,本课程囊括哲学、文化和人生智慧三大板块的内容,可以满足人们获得知识、文化、研究等方面的教育需求,感受到“一对一”的传播效果,获取知识是学习者最重要的目的。最后,社会性的满足指在学习这一具体课程中,能够全身心地参与进来,与主讲教师、助教及其他学习者形成互动交流的共同体,不仅能实现对知识更深的理解,还能与他人建立学习关系。
2.慕课的媒介优势
(1)慕课对学习者赋权,使其可以随时随地接收丰富的信息。慕课拥有独立的学习系统和管理系统,优化整合多种教学资源,开放性的课程平台具有明显优势。一方面,慕课的实施促进了教学资源的公平配置,强化了教学的公平性,开放、免费的优势极大满足学习者的学习需求。另一方面,慕课平台包括了文字、图像、声音及动画等几乎所有的符号形态及交互、共享、社交等新型元素,增强了课程的趣味性和吸引力。
(2)慕课提供了“继续学习”的条件和契机,使“泛在”学习成为可能。进入知识经济时代,新的知识传播中介与终身教育理念的深度融合为继续学习迎来了广阔的发展空间。本课程从2018年10月上线以来,便吸引大批慕名而来的学习者,这些学习者涵盖了从初中生到六旬老人的众多人群;在校学生群体中非哲学专业者占比过半。在继续学习的视角下,面向不同行业、不同地域、不同年龄、不同学习周期的慕课教育将会呈现出与学校教育不同的特征,这也是以慕课为典型的在线教育平台的发展动力和发展方向。
(3)慕课降低了知识传播成本,降低了教学参与的交易成本和机会成本,体现了教学活动的与时俱进。学习者只需具备一定的上网条件,即可流畅地观看教学视频,即可选修千余门课程,近乎零门槛、零成本地与名师零距离接触;按时完成学习考核的学习者便可以获得具有中国大学MOOC平台、高等教育出版社、任课老师和高校认证的证书,证书现已获得众多求职招聘渠道的认可。
3.慕课的知识传播逻辑与路径:构建师生共同体
德国教育哲学家卡尔雅斯贝尔斯曾对师生共同体这一理念有过深刻的论述:“大学是一个由学者与学生组成的、致力于寻求真理之事业的共同体。”[1]这表明师生共同体不仅包括教师向学生传授真理和知识,还包括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觉运用批判性思维主动探索提升甄别真理与谬误的能力,也包括广泛的学生群体之间的碰撞交流,更意味着教师和学生互为主体、互相影响并发展为一个探寻真理的有机生态系统。
慕课平台的双向渠道性质,决定了师生双方的互动是慕课知识传播的突出特点之一。这种互动是多方面的,不但表现为时间上的实时互动,而且表现在数量和空间上。从传播学视角来看,慕课平台的测验、互动区、平台数据、问卷库等功能是体现知识传播的双向性和互动性的重要载体,也是实现哈贝马斯强调的自由与充分的对话与辩证的必要载体形式,其传播速度和质量因媒介渠道的性质而有所不同,是传播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因素。慕课的教育教学中,信息反馈不仅能够检验内容输出的程度,还可以为输入的适当调整做参考,以实现教学过程最优化。
通过观察“哲学、文化与人生智慧”课互动区的交流发现,许多学习者起初会不自觉地用感性经验和思维定式来思考。但经过主讲教师的引导和点拨,为学生思维设置了新的背景和参照,引发了双方思维的碰撞与深化。这既是学习哲学的致极性追寻可能产生的积极效果,也称得上是一次“智力探险”。
二、“哲学、文化与人生智慧”慕课教学实践和传播效果研究
1.慕课知识传播效果评价指标体系
(1)微观层面。传播效果评价指标体系的微观层面主要着眼于具体的课程。对一门课程自身的各项指标进行评价具体又分为两部分:一是课程影响,二是教学效果。本次对“哲学、文化与人生智慧”课程的微观评价主要基于对问卷调研结果及课程平台数据的分析。其中,问卷调研结果来自课程团队于2019年12月使用“问卷星”平台进行的随机抽样问卷调研。问卷发放对象为第三轮课程的学员。另外,课程平台数据由“中国大学MOOC”网站提供。
第一,课程影响指标。首先,本课程取得了较好的传播效果,形成了较大的课堂规模。从课程平台数据来看,截至第三轮课程结束(2019年12月15日),本课程选课人数累计近15000人,学习者的年龄层次涵盖18岁以下至60岁以上,学历层次涵盖高中以下至博士研究生,专业背景涵盖人文社会科学、理学、工学、医学等众多学科门类。学习者的职业构成主要为在校学生、文化教育行业从业者、公务员等。其中,学习本课的在校学生分布于全国300余所高校。其次,课程得到学习者的高度评价,在“中国大学MOOC”网站获得了4.9的评分。从问卷调研结果来看,一方面,绝大部分学习者认可课程的内容设置。有87.5%的学习者认为课程“通俗易懂,适合入门者学习”,90%以上的学习者认同课程具有的“内容丰富,知识容量大”“系统深入,专业性强”“关注重大问题,视野开阔”“联系现实生活,具有实用性”等相关特点。另一方面,学习者普遍对授课形式表示满意,90%以上的学习者认为“教师授课思路清晰、语言流畅、重点突出”,并高度认可课程视频在画面、声音、剪辑、教师形象等方面的水准。
第二,学习效果指标。从问卷调研结果来看,首先,学习者愿意在本课中投入适当时间,97.12%的学习者每周在本课程中投入时间为1~3小时,基本匹配本课设计的每周学习任务量。其次,学习者表现出较高的参与程度,97.27%的学习者认为课程“讨论区很活跃”;92.31%的学习者表示“很愿意在讨论区发帖和回复”;66.34%的学习者在遇到问题时选择“发帖问老师”及“再次观看视频”。最后,学习者的知识掌握和学习收获情况良好。95.15%的學习者认为课程学习效果达到了自身预期,89.42%的学习者认为自己很好地掌握了授课内容。学习者普遍表示,学习本课“提升了文化素养,拓展了兴趣”“受到了精神洗礼,对人生有了新的感悟”,且对学习者的工作、学习起到了帮助作用。
(2)宏观层面。传播效果评价指标体系的宏观层面考察课程是否充分发挥了慕课教育教学模式的特点、优势,以及是否促进了该学科自身教育目标的实现。
第一,接受程度指标。接受程度指的是课程的入门难度和持续吸引力。当代社会是被图像、声音等多媒介充斥的信息社会,巨量的碎片化信息使得人们难以进行深度阅读和保持专注。作为一种思维强度极高、阅读任务较重的学科,哲学似乎与这个时代格格不入。因此,接受程度成为当前此类课程的重要评价指标。“哲学、文化与人生智慧”慕课通过长度适当的课程视频、丰富生动的影音材料,在保留哲学思想内核的前提下,尽量贴合学习者的学习习惯,实现了较高的接受程度。
第二,可及程度指标。可及程度指的是参与课程的限制条件的高低。信息时代,知识的传播模式呈现主客体多元参与、用户自主选择的特点。获取知识不再是适龄学生的特权,慕课教育教学模式打破了知识传播的时间、空间、年龄、职业等限制。如前文数据显示,“哲学、文化与人生智慧”慕课的学习者囊括了众多个人情况差异巨大的群体。对于教育资源占有劣势的学校而言,也可以享受到其他学校的优质教育资源。在本课的第三轮运行中,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等学校将本课作为高校学分课集体选修。
第三,教育目标实现情况指标。哲学引发了人类对自身与世界的根本性思考,其对人的思维能力、价值观念、实践选择及国家的文化根基和社会进步具有重要影响,从而具有文化素质教育功能。慕课的知识传播模式有利于推进哲学教育大众化,滋养国民精神世界、提升国民人文素养。“哲学、文化与人生智慧”课程秉持“以哲学思维推进文化素质教育”的理念,慕课的成功实践得益于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深度融合,也是在新形势下积极探索文化素质教育新途径的重要尝试。如前文调研结果表明,本课程借助慕课的知识传播模式,不仅传授了专业知识,锻炼了学习者的思维能力,而且更好地发挥了哲学的价值引领和实践指导功能,实现了文化素质教育的目标。
鉴于以上传播效果各项评价指标的上佳呈现,该课程已于2020年10月被公示认定为首批国家一流本科课程。
2.慕课知识传播效果的限制因素
结合本课的教学实践和知识传播效果来看,以慕课平台为载体的知识传播模式一方面显示出巨大优势,同时仍存在一定缺陷,制约着其知识传播效果的发挥。第一,课程完成率。有关调查显示,慕课的平均完课率仅介于4%~10%[2]。在慕课学习过程中,学习者因为缺少传统课堂的外在约束,难以保证持续投入和学习任务的完成。第二,“噪音”干扰。慕课所依托的技术手段——互联网与信息技术在建立优越传播通道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多“噪音”干扰,使学习者在慕课学习的同时容易触发其他娱乐需求,反而占用了学习者的时间精力。第三,碎片化学习方式和深度学习要求之间的冲突。如前文所述,慕课充分贴合现代人的认知习惯,运用碎片化的知识传播方式来增强其接受程度。与此同时,这种传播方式却并不完全适用于人文社会科学等要求持续专注与深入思考的学科。它“助长”了学习者的思维惰性和认知定势,不利于提高其思维水平和学习能力;同时也给相关学科带来误解,学习者对其认识容易囿于形式,流于表面。
三、多元协同提升慕课的知识传播力和影响力
为进一步提升慕课的知识传播力和影响力,需要多方位探索新方法和新模式,“哲学、文化与人生智慧”慕课的教育教学实践为此提供了若干启示。
1.激发师生共同体活力,实现由“全员育
人”到“全员自育”的发展
在理想的教育模式下,教师和学生没有主客体之分,二者互为主客体,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共同主导着教学活动,以实现持续性、有效性地发展。在师生对话中,教师要兼顾学习者不同的知识背景和吸收程度,并作出有效反馈。同时,在互动中,教师应进入学习者的问题域中,成为学习者所接收的众多知识源之一,在平等、双向的基础上,达成师生的相互理解。一个优秀的教学过程是教师的主体性和学生的主体性都能很好发挥并有机结合的过程[3]。
在具体教学实践中,“哲学、文化与人生智慧”课程在第三学期将讨论区互动表现计入考核成绩,极大地激发了学习者互动交流的热情和师生共同体活力,讨论区主题帖和回复数量也创造新高。主讲教师也充分尊重学习者的自主思考,不论思考是否成熟,都予以认真回应。力求在师生全员参与、全过程参与、全面实施的学习过程中,激发师生共同体活力,并实现从“全员育人”到“全员自育”的发展。
2.强化用户体验,培养学习者对平台及课程的忠诚度
为便于学习者最快最精准地定位所需的知识,平台一方面需要做好课程资源分类、设定关键词,让学习者能明确地了解如何操作,快速便捷地获取资源;另一方面,要为学习者提供专业的检索方式,通过实现页面优化增强吸引力和注意力,从而强化用户体验。在学习的过程中,慕课平台应充分发挥保驾护航的作用,及时追踪学生的课程学习进程和学习困难,形成有针对性的诊断报告,方便教师全面掌握学生学习特点。在教学实践过程中,通过平台数据和学习者反馈发现,課程作业给学习者造成了一定负担,不利于其保持学习积极性和及时跟上课程进度。基于此情况,课程团队及时调整了第二、三学期的作业题量和难度,实现了期末考试参与人数及完课率的大幅提升。在慕课平台功能进一步完善的将来,教师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为学生制定个性化的学习方案,构建一种“精准教育”模式和真正意义上的智能教学系统。
3.发挥高校作用,促进优质慕课资源与学校教育体系有机融合
第一,高校应充分调动优质师资,为社会提供更为系统、专业的高质量在线开放课程,辅以相关的教学大纲、教案、习题、参考文献等,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充分的条件。第二,高校间应加强优质课程选修工作,实施“课程互选、学分互认”政策,扩大各校特色品牌教育教学资源在教学与人才培养中的辐射作用。第三,加强校园网络配套设施建设及网络环境优化,提高校园网承载能力和应用性能,为推动知识传播提供技术支持。第四,积极推进慕课课题专项经费支持,慕课建设包含备课、拍摄、剪辑、制作和宣传推广等多重环节,尤其需要与专业的拍摄制作公司合作,学校应为课程建设提供必要的配套政策和经费支持。
参考文献:
[1][德]卡尔·雅斯贝尔斯.大学之理念[M]. 邱立波,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19.
[2]王勃然,金檀,赵雯.慕课与“高”辍学率:基于学习者视域[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7(10):159-164.
[3]欧阳康.新时期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及其实践导向[J].教育研究,2012,33(02):8-13.
[本文为2018年湖北省高等学校教学研究项目“‘哲学、文化与人生智慧慕课的教育教学实践与社会传播效益”(项目号:鄂教高函2018062)及2018年华中科技大学教学研究项目“‘哲学、文化与人生智慧慕课的教育教学实践与社会传播效益”(项目号:2018031)的研究成果之一]
[责任编辑:周晓燕]